第164章 金庸退休,明報到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美夢郎君字數:3167更新時間:24/07/01 00:09:17
    從6月初一些西方國家對內地的態度發生改變開始,劉元昊就忙着在旗下各家公司安撫人心。

    香江這個地方,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

    一有點風吹草動,很容易就鬧的雞犬不寧。

    尤其是他的兩家旗艦上市公司和記黃埔以及置地集團中英資的比例都不低,那些一直想要遷冊的外籍資本再次對他展開遊說,但都被他頂了回去。

    困局只是暫時的,用不了兩年就會被內地高超的外交手段所化解。

    經過半個多月連續不斷的組織會議現身說法,他的沉穩應對以及對未來的信心逐漸感染到了旗下公司的一衆高管,惶恐,躁動的情緒被撫平,各家公司陸續穩定了下來。

    忙活了大半個月的劉元昊總算輕鬆了下來,與金庸相約在港島一家餐廳吃大閘蟹,每年6月黃上市的時候兩人都會來品嚐一番。

    餐桌上,金庸慢條斯理的處理着一隻蟹鉗,看了眼對面的劉元昊,突然說了一句:

    “我準備退休了。”

    劉元昊對此早有準備,點了點頭,說道:

    “金老今年已經65了吧,現在退休正合適,可以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我家裏的幾個孩子都沒有繼承明報的想法,之前想在公司裏找接班人也沒有找到,你覺得明報集團我應該怎麼處理?”

    “如果讓我來接手的話,我會把明報做上市,讓明報獨立經營,興元傳媒作爲一個大股東在後面給予支持。”

    劉元昊當然知道這件事,那就是他幹的。

    “你說的是於品海吧,那件事我聽說過,他品行不端,對明報絕對是個拖累。”

    幾天後,金庸主持舉辦了明報創刊30年的茶話會,邀請了出版屆,新聞屆一干有名有姓的同行參加。

    劉元昊放下手中的蟹腿,用毛巾擦乾淨手,給金庸添了一杯黃酒後才認真的說道:

    “前兩年我結識了一個年輕人,本來對他還挺有好感的,他的辦報理念我也很認同,只是後來發現那人心口不一,早年在加拿大因爲盜竊被判入獄過,卻對我隱瞞了案底。”

    “這要看你是什麼想法了。如果你覺得退休後無所謂明報如何發展,那只要放出風聲去,然後賣給出價最高的人就行了。如果你想明報繼續保持當前的辦報風格並在穩定中求得的發展,那麼最好給他找一家大財閥當後盾,畢竟沒了你這塊招牌,明報需要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劉元昊先笑着對金庸拱了拱手,然後才解釋道:

    在這場盛會上,他在例行發言的最後突然宣佈辭去明報社長的職務,僅保留明報董事局主席的職位,一時間讓在場的嘉賓一片譁然。

    “其實我最看好的人選是你,不過伱這次處理報道的手段太過圓滑,跟我的辦報理念不符,所以我又有些猶豫。”

    於品海剛跟金庸開始接觸,他就找人去加拿大查了於品海的底,將他因爲偷竊,冒籤支票,非法使用他人信用卡,私藏槍支等七項罪名被判入獄兩年的事情查了個確鑿然後在香江媒體上公之於衆,讓金庸對他斷了念想。

    “這種方式好,我看就這麼操作吧,我會挑一個合適的時間宣佈退休,以後明報就交給你了。”

    明報上市後,理論上就成爲了一家公衆公司,可以繼續獨立經營。而有劉元昊這尊大佛站在身後,明報不需要擔心金融市場上的各種風險,還能獲得更多的資源。

    “我旗下傳媒公司的改變並不是從最近開始的,而是在春節後我就做了調整。因爲我覺得香江目前發展穩定,市民在娛樂方面的潛在需求會增加,所以就調整了他們的側重方向。”

    金庸點了點頭,算是接受了這個解釋,然後又試探着問道:

    金庸笑了,對劉元昊的這種處理方式非常滿意。

    “多謝金老看重。”

    “那你就給明報找個大財閥當後盾吧,有財閥的資源和支持,想來明報會發展的很好才是。”

    金庸果斷的說道:

    “我當然希望繼任者能將明報發揚光大,把明報的招牌傳承下去。”

    劉元昊不說自己對明報有興趣,就當是在給他出謀劃策。

    “如果我請你接手明報集團你願意嗎?”

    明報雖然每天的日銷只有10萬份,每年的盈利只有一億港幣左右,但因爲面向的羣體是香江的精英階層,所以影響力非常大。

    金庸的這個退休宣言來的非常突然,在場的只有寥寥幾人在事前知道他這個決定。

    不少人開始偷偷打量到場的劉元昊,他和金庸兩人經常一起吃飯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大家都在猜測會不會是他來接手明報。

    不過金庸並沒有當場宣佈接手明報的人選,文化人就是這樣,在這種文化氛圍很濃的場合不會談生意上的事。

    所以他要退休的消息傳出後,立即引來包括英國報業大亨麥士維,新聞集團老闆默多克以及怡和洋行在內的十多個資本方上門來洽談收購他手中的股權,但全都鎩羽而歸。

    明報的股份集中在兩個人手上,金庸佔8成,另外的2成歸沈寶新所有。

    劉元昊跟兩人商定,他本人聯合興元傳媒以8億港幣的價格收購兩人手中的9成股份,同時聘請金庸擔任董事局名譽主席一職。

    興元傳媒賬上的現金流不夠,現在又是供股集資的好時機,找銀行貸款還不如劉元昊本人出資,等興元傳媒賬上有錢後,他再把股票分批賣給興元傳媒就可以了。

    當劉元昊聯合興元傳媒收購明報集團9成股份並且要將明報上市的消息傳出後,在香江市民中引起了不小的熱議。

    手握興元傳媒,明報集團和無線臺三家上市公司,還有東方影業和東方院線,劉元昊在香江傳媒業的影響力不知不覺中已經升到了頂級,沒有一家報業集團或者傳媒公司能望其項背。

    6月底,花園道中環地王開標,興元地產聯合置地集團以31億的價格成功中標,比出價第二的鷹君地產高出4億。

    但媒體這次的反應非常平淡,相隔半年不到的時間,中環地王的中標價甚至不如年初的灣仔地王,香江的樓市出現了一個180度的大反轉,當前地產的跌幅達到了近四成,新界的地皮甚至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

    除了劉元昊安排家辦給家裏的幾個女人在購置房產,市場上鮮有買家,沒有幾個月的時間觀望行情,有心抄底的人都不敢隨意動彈。

    港島南面的海面上,劉元昊帶着李麗真和邱淑真兩人出遊。

    這段時間他比較忙,再加上辦公室裏多了一個他可以隨意擺弄的大玩具,已經有一個多月沒去找她們了。

    這次股市樓市的雙重暴跌,他並沒有通知兩人,說好聽點是忘了,說的不好聽點就是他根本沒關心過兩人在投資方面的事情。

    兩人在這次大虧之後也是有點慌了神,撒嬌賣萌終於求來了這次出海的機會。

    當去接兩人的快艇將她們送上劉元昊的大船後,一見面,兩人就是一幅泫然欲泣的表情,看的劉元昊莫名其妙。

    “怎麼啦?這個樣子,誰欺負你們了嗎?”

    邱淑真煽情的本事不錯,眼淚說來就來。

    “昊哥,你是不是不要我們了?”

    “沒有啊,最近的事情你們應該都知道吧,爲了穩定公司人心,我這段時間忙了一些。”

    李麗真比較直接一點,開口說道:

    “哦,這樣啊,這次我們兩個好慘的,虧了好多錢。”

    劉元昊不以爲意,摟住兩人的小蠻腰慢慢摩挲。

    “投資嘛,有賺有賠的很正常,跟我說說,這次虧了多少?”

    “股票投資賠了兩百多萬,地產投資也差不多是這個數。”

    “沒有割肉吧?”

    “股票已經都賣了,房子還沒有賣。”

    “兩個笨蛋,不賣還能漲回來,割肉賣掉就是實實在在的虧損了。”

    “我們怕還會跌嘛,所以趕緊賣了,要不是房子賣出的速度慢一些,現在也都賣了。”

    “房子就不要賣了,很快就會漲回去的。股票投資的虧損我補給你們吧,不過要看你們今天的表現。”

    劉元昊攬在兩人腰上的手開始擴大活動範圍。

    雙真聽說劉元昊會給她們補齊損失,頓時雙眼放光,調整了一下姿勢方便他手上的動作,李麗真嘴裏說道:

    “什麼都陪你試過了,你還想要什麼表現嘛,人家都聽你的。”

    另一邊的邱淑真不說話,但手上已經有所行動,精準的握住了檔把。

    “急什麼,來,先去把音響打開給我跳支舞,跳什麼舞不用我說了吧?”

    隨着音樂的響起,兩人舞動着曼妙的身體向劉元昊走來,身後是散落一地的外套加泳衣。

    問:六條隧道,只有一臺掘進機,如何實現效率最大化?

    劉元昊不知道正確答案應該怎麼解,他只知道大力出奇蹟,把六條隧道全部通一遍就可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