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會面張仲謀(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美夢郎君字數:2183更新時間:24/07/01 00:09:17
    國泰以3.5億港幣購入港龍航空10%的股份,相當於港龍的淨資產是35億。

    看着雖多,但對於航空公司來說根本不算什麼,當時一架最先進的波音737-300型飛機售價就要近5000萬美元,3個多億港幣,因此港龍航空僅有10架屬於自己的飛機,以及部分租賃的客機。

    現在外患已除,就應當開始高速擴張。

    在港龍航空曹光彪的辦公室裏,劉元昊將前世海航發展之初的那一套搬了過來講給他聽。

    “曹生,我們可以將飛機的未來收益抵押給銀行,用獲得的貸款繼續購買新的飛機,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快速的擴張。

    我們一架飛機飛一趟BJ,假設票價是1000塊港幣,一個航班載客150人,來回就是30萬港幣,再飛一趟上海,去掉成本一天的盈利淨賺45萬,一年就是1.6億。

    我們如果以一個比較高的商業貸款利率找銀行貸款,以未來3-4年的收益做抵押,你覺得銀行會怎麼考慮?”

    “不管這次投資能不能成,就衝你這句話,我先敬你一個。”

    “你投資我這家半導體公司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是美金,你以爲我是那些不懂半導體的臺企嗎,投點錢還摳摳搜搜的。”

    不過同處地震帶的日本在這方面已經很有經驗,這點地利的缺陷也不算很大。

    “我旗下的香江電話公司,會在這兩年開始進入歐洲和澳洲投資電訊產業,摩託羅拉公司生產的手提電話你有在用吧,我有意配套發展手持式電話。另外我還想進入存儲芯片領域,開發一些與計算機配套的硬件設備。這就是我想投資一家半導體公司的原因。”

    劉元昊先是笑了笑,然後才說道:

    “肯定會有銀行感興趣的,你這個辦法很好,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很快實現機隊的擴張。”

    可即便是倆人多方遊說募資甚至是強行攤派,像臺塑這樣的灣灣頭部企業也僅僅是很勉強的答應投個5%,給面子捧場的意味更多一些。

    之所以說地利有缺欠,是因爲灣灣畢竟只是一個小島,資源缺乏,原材料需要大量進口,能源也非常緊張。而且灣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平均每年發生地震1萬多次,雖然都是烈度很低的小地震,但對於精密度要求非常高的芯片產業而言,影響還是很大的。

    “港幣?總不可能是臺幣吧?”

    所以臺積電的天時優勢就具備了。

    半導體產業起源於美國,傳到日本之後,日本企業依靠精細化的管理和成本優勢大放異彩,生產出的芯片質優價廉,打的美國企業節節敗退。

    劉元昊旗下的公司與這邊也多有貿易往來,但他本人是第一次來這邊。

    劉元昊在答應陪林清霞來灣灣之後,就開始動用關係聯繫上了他,表達出有意投資半導體產業的想法。

    “不知道劉總對半導體產業瞭解多少,這個行業可不是砸多少錢就能出多少良品的,甚至可能錢投進去了,一點水花都濺不起來。”

    這句話說到了張仲謀心裏,他舉起酒杯向劉元昊敬酒。

    曹光彪眼前一亮,興奮的搓着手道:

    陪着林清霞過了幾天走親訪友的日子後,這天他獨自一人去圓山大飯店參加一個飯局。

    這也是臺企對投資臺積電興致寥寥的原因,他們不信任張仲謀,這錢扔進去說不定就打水漂了。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所以這個飯局他想先聽一聽劉元昊是個什麼說辭再做打算。

    “你在美國德州儀器的任職經歷我瞭解過,要不是因爲華人的職業天花板,德儀董事長的位置都是你的。所以我相信伱的能力。至於我的財力和魄力,口說無憑,我答應先期投資一個億。”

    張仲謀沒想到劉元昊對他的經歷瞭解的很清楚,開始來了興趣,湊趣的說道。

    現在突然之間有一個香江富豪願意來投資臺積電,張仲謀就去瞭解了一下劉元昊的情況。

    “我還知道半導體產業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半倒體’,用來形容一家公司投資半導體產業,做到一半結果公司賠錢太多倒閉了,是有這個說法吧?”

    “不錯,所以在這個行業要想做大做強,不光要投很多的錢,還要有很大的魄力。”

    張仲謀在回灣灣籌備臺積電的初期,臺企的積極性普遍不高,要不是小常和俞國華一直在不遺餘力的推動,灣灣的開發基金一次性投了1億美金,臺積電能不能誕生都是個問題。

    劉元昊也很乾脆的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人和前面就說過,有小常和俞國華不遺餘力的幫他推進,除了前期拉投資有點困難,之後一路順風順水。

    七,八十年代,灣灣的經濟同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與香江,新加坡和韓國並稱爲亞洲四小龍。

    “你放心吧,我知道怎麼做了,還是你們年輕人有想法,這種辦法都能想到,我算是服了你了。”

    劉元昊的產業雖然很多,但能和半導體搭邊的只有一個香江電話,如果不是有這麼一家公司,他連見面的興趣都沒有,畢竟行業跨度太大,他也不知道劉元昊是想投一點玩玩還是有什麼別的想法。

    請他吃飯的人是張仲謀。

    接下來張仲謀跟他倒起了苦水,訴說着在這邊融資多麼的不易。

    不得不說的是,張仲謀赴臺創辦臺積電,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除了地利有所缺欠,其他兩項他都佔全了。

    劉元昊見曹光彪聽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又補充了一句: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至少九七之前不會有大的變化,這十年就是我們的黃金十年,接下來就看曹總你的了。”

    美國人這時正在考慮幹掉日本半導體產業,再次進行產業轉移,而轉移目標就是南韓,灣灣和新加坡。

    末了,張仲謀問道:

    農曆新年後,劉元昊帶着林清霞和兒子劉家瑞去了灣灣。

    劉元昊陪着他當了一會捧哏,兩人越聊越投機。

    張仲謀點了點頭,這與他之前的預判大差不差。

    最後,他又問了劉元昊一個問題:

    “那你這次投資還有沒有別的要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