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佈局新加坡(求訂閱)
類別:
都市言情
作者:
美夢郎君字數:2117更新時間:24/07/01 00:09:17
天天日報沒有在報業進行擴張,但把觸手升向了漫畫業,控股了上官小寶的《八二畫社》。
劉元昊既然打算在87股災之後對玉朗集團動手,當然要開始提前佈局漫畫業。
上官小寶是和黃玉朗齊名的港漫屆兩大標誌性人物之一,只是他相較於黃玉朗更爲保守,在商業上的成就沒有黃玉朗高。
不過這在劉元昊眼裏並不是問題,漫畫業這點投資對他來說還不及他給自己女人一年的零花錢多。
之後,上官小寶出面,用極優厚的條件從玉郎集團拉來了馬榮成,也就是前世《中華英雄》和《風雲》的作者。
《風雲》這時候還只是馬榮成的一個構思,並沒有開始創作,他本來打算等玉朗集團的合約期滿之後再動筆,現在有人願意投資他,他當然求之不得。
劉元昊還從金庸那裏拿到了他所有的漫畫改編權一併交給了上官小寶,一時間《八二畫社》在港漫屆掀起了不小的聲勢。
一個月後,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將推出日經225股票期貨指數,這羣人是來做前期準備的。
周蕙敏話雖然不多,還總是一副受氣包的表情,但對於劉元昊陪她出來旅遊,眼睛裏的歡樂藏都藏不住。
這回周蕙敏聽懂了,紅着臉追着劉元昊打,笑鬧了片刻,兩人抱在了一起。
劉元昊說的有點累了,就提了個想聽歌的要求。
周蕙敏也不扭捏,輕聲唱起了她專輯裏的一首歌曲。
只是在儀式結束後他才表露出對劉元昊的不滿。
“嗯,有你在的地方我都喜歡。”
年初的時候,日元對美元匯率在200:1一線小幅波動,有記者採訪日本大藏省大臣竹下登對日元匯率走勢的看法,竹下登說了一句“日元匯率升值到190:1都是可以接受的。”
8月初,劉元昊從興元投資日本分部調了三名骨幹成員,再加上香江總部抽調的一個團隊一起派去了新加坡。
新加坡跟香江相似的地方很多,同樣是以華人爲主。
金融業的三駕馬車:銀行、證券、保險。
“真好聽,就是不知道爲什麼關鍵時刻就只會哼哼兩聲,唱不了這麼好呢?”
這句話讓劉元昊後面所有的話都只能咽回了肚子裏,抱着她來了一個長吻,本來還想跟她提一下移民到這邊來的事情,這麼浪漫的時候肯定不能煞風景。
“我的人已經去考察過了菲利斯杜港,還有倫敦的地產行業,很快就會有好消息傳來。
“你上次說去英國投資的事情,又一年快過去了,我還是沒聽說伱有什麼進展。”
8月底,劉元昊親自去了一趟新加坡,跟他同行的還有周蕙敏。
結果就因爲他這一句話,日元再次開啓瘋狂升值,控都控制不住,現在已經升值到了155:1的高位。
在天量資金的推動下,日本的股市,樓市雙雙暴漲。
業內都在傳上官小寶眼紅黃玉朗,想複製玉朗集團的上市之路。
香江保險業的發展非常好,至今沒有一家保險公司出現過被接管的危機。
匯率的上升,日本的商品出口受到巨大衝擊,只能採取出口轉內銷的政策。
在新加坡度過了一個身心愉悅的假期後,兩人回到了香江。
所以周蕙敏以後會安排在這裏,作爲劉氏家族的一條支脈。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來,歌唱家,唱首歌聽聽。”
新加坡就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準備推出日經225期貨指數,想將除日本市場外對日經指數有投資需求的國際投資者都拉過去。
由於狗仔基沒有將劉元昊的事情告訴黃玉朗,兩人的信息不對等,他並不清楚這其中的彎彎繞繞,還真以爲這是上官小寶在追逐他的腳步。
有興元投資的存款打底,興元銀行完全不需要去追求那些看似高回報的高風險項目,只需穩步前進即可。
一曲唱罷,劉元昊非常捧場的鼓起了掌。
目前只有保險業務劉元昊還沒有涉及。
9月1日,劉元昊旗下的銀行系統經過一年多的整合調整,終於完成了合併,正式更名爲香江興元銀行。
在港漫圈落下一子後,劉元昊也沒有再做其他動作,就等着黃玉朗在股災中露出破綻來。
銀行的競爭優勢在於資金成本低和壞賬比率低,而資金成本低又是壞賬比率低的前提。
香江人移民一般首選加拿大溫哥華,但在劉元昊看來,新加坡顯然才是更好的選擇。
劉元昊這一趟過來除了檢查這邊分公司的籌備情況之外沒有其他安排,基本上就是相當於帶周蕙敏過來度個假,畢竟在香江陪她的時間並不算多。
在興元銀行的更名儀式上,港督尤德不僅到了現場,還發表了講話,盛讚劉元昊爲香江銀行業的穩定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聖淘沙島丹戎海灘,劉元昊牽着周蕙敏的手一起漫步在沙灘上。
“你每次在我背上撓的時候,不就是關鍵時刻麼。”
收購這條老路是行不通的,只能自己一步一步來。
爲了拉動內需,日本政府採取了降息降稅的放水政策來活躍市場,結果釋放的資金並未流入商品市場,全都進了股市和樓市。
你知道的,這種大額的投資,前期工作非常重要和繁瑣,所以請耐心一點,督憲。”
劉元昊在日本股市,樓市及日元匯率上大賺特賺,這個熱鬧他也不想放過,所以提早安排人過來做前期準備。
在吸收公衆存款方面,“劉超人”就是一塊不輸於匯豐銀行的金字招牌,再加上興元銀行把存款利率定在了一個偏高的水平,有多少市民來存款先不說,至少他旗下公司的員工絕大部分會到興元銀行來開戶。
周蕙敏沒反應過來,問道:
“什麼關鍵時刻?”
“喜歡這裏嗎?”
“希望如你所說吧。”
“當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