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3【聖德超越堯舜】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王梓鈞字數:3417更新時間:24/06/30 23:50:30
    “請陛下收回成命!”

    大朝會上,羣臣伏地高呼。

    不管是前排坐着的高級官員,還是後排站着的中低級官員,此刻全都齊刷刷跪下勸諫皇帝。

    一些官員早就得到了消息,如今不過是配合演戲走過場。

    還有許多官員一臉懵逼,他們的消息沒那麼靈通,被皇帝退位之事震得腦子嗡嗡響。他們看到其他官員下跪勸諫,連忙也跟着趴下去一起呼喊。

    這場面足夠隆重,朱銘也不得不跪下。

    朱國祥怒拍龍椅,呵斥道:“爾等難道忘了禮儀?不得隨意跪拜!”

    翟汝文說:“聖君退位,此大事也!”

    朱國祥指着兒子:“太子站起來。”

    朱銘老實起身站好。

    朱國祥又指着椅子:“坐下說話。”

    “遵旨!”朱銘回到座位。

    朱國祥又指向翟汝文:“首相站起來。”

    翟汝文不敢抗旨。

    就這樣,內閣一個個站起,陸續回到自己的座位。

    朱國祥又掃視部院大臣:“你們也要朕點名嗎?”

    於是乎,部院大臣也回到座位,他們的屬官很快跟隨。

    等到百官歸位朱國祥才說:“朕不過是一介布衣,就連當初進京,也是被昏君派閹人綁來的……”

    此言一出,許多大臣表情詭異,他們想起了朱國祥首次亮相。

    當朝天子真就寬厚仁慈好拿捏?

    呵呵。

    前宋的太監們多囂張啊,朝中權貴都不敢得罪太監。

    而朱國祥身爲布衣,當初奉旨進京之時,卻是一路綁着太監頭子,直接把那太監押往東華門。

    並且,隨行的其他太監、官差、兵丁,以及沿途的諸多官員,全都幫着朱國祥說話。

    如此手段,絕非什麼柔善之輩,甚至能用膽大包天來形容。

    還有幾年前的“天人感應”,朱國祥爲了壓住內閣輿論,果斷就把閣臣從五人變成七人。張根和翟汝文瞬間話語權大跌,一切內閣事務都變成皇帝說了算,首相張根甚至找機會辭職退休。

    寬厚仁慈,只不過是皇帝的做事風格,真遇到事情也是有霹靂手段的。

    “朕連做官都沒興趣,更別說是做皇帝了,”朱國祥說道,“只因天下紛亂,百姓流離失所,朕才被迫提兵解民倒懸。如今時局安定了,金賊也退居一隅,太子自有治國之法,你們就不能讓朕退休享福?首相可以退休,皇帝也可以退休!”

    “退休”這個詞語,是韓愈發明的。

    歷來只聞官員請求退休,還沒聽說過皇帝鬧着要退休的。

    此時此刻,在百官的眼中,皇帝變得格外高大偉岸。

    聖君啊!

    朱國祥繼續說道:“朕與太子,父子同心。卻不免有人會多想,認爲太子手握兵權,或許有一天會對朕不利。朕急着退位,也是爲了讓百官安心,莫要整天提心吊膽害怕什麼。”

    爲了朝堂安定,皇帝竟然願意退位,這是多麼無私偉大。

    前排官員紛紛站起,領着後排官員一同作揖:“陛下仁德,臣等汗顏!”

    朱銘卻是翻了個白眼。

    都要退位了,還在給自己臉上貼金。

    朱國祥說:“禮部選一個黃道吉日三授三辭之後,退位和登基大典一起搞。退朝!”

    ……

    接下來兩三天,皇帝鬧着要退休的消息,就連郊外百姓都知道了。

    乍聞之下,人們只有兩個反應:

    第一,這是謠言。

    第二,太子逼宮。

    隨着更多細節傳出,皇帝的形象越來越偉大。

    尤其是讀書人,都快把朱皇帝給捧上天了。

    太學。

    李孟博正在讚美皇帝:“諸位同學,自秦漢以來,可有真正自願禪讓的君王?皆奸佞竊國之把戲!說句僭越的話,你我若是做了皇帝,可捨得在春秋鼎盛時退位?當今天子,品德直追上古聖王,數千年來第一人也!”

    李孟博是紹興五年探花,因父親被秦檜貶去海南島,他拒絕朝廷授予的官職,以探花郎的身份隨父貶謫,結果年紀輕輕病死在海南。

    “怎是直追上古聖王?”

    另一個叫做鄭紹的太學生說:“當今天子,品德高於上古聖王。堯舜禪讓,是因爲身體老邁了。陛下禪讓,卻在身體康健之時,因百官疑國才退位讓賢。如此大公無私,豈非已經超過堯舜?”

    品德超過堯舜!

    這話把衆人震得不輕,他們連想都不敢想。

    插班到太學讀書的王重陽,本來是跑來看熱鬧的,此刻也被震得說不出話來。

    但仔細想想,居然還有點道理。

    鄭紹說道:“如此聖君,怎可輕易退位?吾等諸生,當去叩闕請願,勸諫天子收回成命。誰願與吾同往?”

    “同去,同去!”

    一羣太學生跟着喊。

    正在旁邊看熱鬧的太學正,連忙過來勸阻:“爾等皆爲學子,不可干擾朝廷之事,更不得阻撓天子!”

    立即有個叫龐允中的學生反駁:“前宋之時,當今太子殿下上疏請除六賊,當今兩位都御史叩闕營救太子。兩位都御史當時也是太學生,他們爲民請命,我們如何不能?爲了天下蒼生,我輩更當站出來!”

    “爲蒼生請命!”

    “同去,同去!”

    學校領導根本攔不住,一羣太學生風風火火衝向皇城。

    王重陽也是熱血沸騰,稀裏糊塗就跟去了。

    “咚咚咚咚咚!”

    登聞鼓很快被敲響,附近衙門的官吏,紛紛放下手中工作,無比好奇的出門查看情況。

    當值官員前來過問,仔細詢問之後,既不好勸走學生,又不敢支持他們,只能趕緊給上級彙報。

    就在層層上報的當口,許多百姓也聞訊趕來。

    他們看熱鬧不嫌事大,又覺得朱國祥真是好皇帝,於是也跟着加入叩闕請願隊伍。

    朱國祥接到消息,頓時哭笑不得。

    他乘坐御輦來到宣德門,登上城樓打算說話勸離。

    “皇帝升樓!”

    侍衛和太監喊了兩聲,御街上的學生羣衆紛紛擡頭仰望。

    “聖天子來了!”

    “官家你不能退位啊。”

    “請陛下收回成命。”

    “官家不做皇帝,俺們可怎麼活啊。嗚嗚嗚~~~”

    “……”

    竟然有人開始哭泣,而且越來越多百姓跟着哭,彷彿頭頂的蒼天就快塌下來了。

    氣氛和情緒都非常奇怪。

    北宋滅亡沒幾年,東京百姓還記得以前過的啥日子。

    宋徽宗隔三差五大興土木,時不時又拆毀民房給寵臣建豪宅。不說東京外城,就連內城都經常被拆遷,老百姓稍不注意便無家可歸。

    還有京城物價,年年都在上漲,忍飢挨餓那是常有的事。

    朱國祥登基這幾年,東京百姓的生活日漸好轉。但他們只對皇帝的仙緣津津樂道,甚至調侃皇帝喜歡已婚婦人,還給朱國祥整出“掘地天子”、“種菜天子”的外號。

    似乎都沒把朱皇帝太當回事兒,反而覺得太子戰無不勝特別牛逼。

    可今日聽說皇帝要退位,百姓們竟然感到恐慌,乃至於有人在大聲哭泣。

    萬一官家退休之後,好日子也沒了咋辦?

    朱國祥看着城下哭嚎一片,下意識撓撓額頭。

    我也沒幹啥啊,咋就萬民擁戴呢?

    況且只是退休,又不是駕崩了,你們也沒必要提前哭喪吧。

    “讓他們別哭了,朕有話要講。”朱國祥道。

    “士民噤聲,聽官家訓言!”

    “士民噤聲,聽官家訓言!

    “……”

    一聲又一聲傳出去。

    趕到御街維持治安的官差,在叩闕人羣之中來回奔跑呼喊,搞了好半天終於讓現場安靜下來。

    百官也聞訊趕來,站在各處聽天子講話。

    朱國祥朗聲說道:“諸位的挽留,我非常高興。能得百姓擁戴,我這幾年皇帝沒有白做。你們若是老了,肯定也盼着享福,啥事不幹就抱孫子玩。皇帝也是人,我也想退休,抱抱孫子種種地,那日子多快活啊。”

    衆人聽到這段話,都仰頭愣愣看着皇帝。

    朱國祥繼續說:“爲了做好這個皇帝,我是一刻也不敢放鬆啊,每天處理政務就要好幾個時辰。這皇帝當得太累了,看在我是好皇帝的份上,諸位就讓我早點退休享福吧。太子繼位之後,國政不會大變,你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得,阻止皇帝退位,就是攔着皇帝不讓享福。

    好像是不應該這樣做。

    太學生們卻是想得更多,他們對朱皇帝愈發敬重。

    看看吧,多好的皇帝啊,爲了百姓那是夙興夜寐都累得不想做九五之尊了。身爲皇帝,完全可以像前朝昏君那樣,把國事都交給一羣寵臣打理,自己則躲在皇宮裏窮奢極欲。

    但朱皇帝卻不願意這樣做,寧可自己勞累也要治國安民。實在身心疲累了,也絕不戀棧當昏君,而是選擇退位讓賢。

    “聖君在上,請受學生大拜!”

    李孟博帶頭叩拜皇帝,身邊的太學生紛紛跟從。

    朱國祥揮手說:“都回去吧。再攔着我不讓退位,我可就要做昏君了。”

    皇帝轉身走了,士民也陸陸續續散去。

    聞訊趕來的塞爾柱使者們,仔細問明情況之後,全都面面相覷站在那裏。

    艾布甚至眼眶含淚:“這是多麼偉大的君主啊!我要把大明桃花石汗的美名,傳遍東方與西方,他值得用最美妙的詩歌來讚頌。”

    偉大的朱皇帝陛下,此刻卻是返回後宮。

    他跳下御輦腳步輕快,急着去跟后妃們打麻將。

    雖然還沒退位,但辦公時間減半。還美其名曰,要讓儲君熟悉政務,以便國政能夠順利交接。

    苦逼的太子殿下如今正在認真批閱公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