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繪畫特質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杏子與梨字數:4436更新時間:24/08/12 01:25:01
    除了詩集第一篇“貓的命名”和結尾倒數第二篇“貓的稱呼”,這兩首分別是提綱和總結性質的概括詩以外。

    顧爲經數了一下。

    《老負鼠的實用貓經》之中,從開篇的“甘比貓·年老的珍尼點點”,“勇猛貓·缺少耳朵的格羅泰格”……到結尾處的“城市貓·胖子巴斯託佛”。

    詩人艾略特筆下,總共出現了十二只性格各異,生活各異的貓咪。

    中間“獅子狗與伯裏克狗的駭人之戰”一節短詩裏,還有做爲插曲出現的兩隻打架的狗狗。

    音樂劇會有輕微的不同。

    安德森·韋伯以這組經典童話詩裏的貓咪們爲藍本。

    他把所有關於貓的敘述詩篇都在舞臺上串聯了起來,並加以故事化的敘述。

    音樂劇版本的《貓》故事的背景被設置在了倫敦夜間的垃圾場。

    就像那些經久不衰的都市傳說一般,貓咪是夜晚的精靈。

    城市的白天是屬於人類和他們的狗的。

    到了夜晚,則是貓們興風作浪的天地。

    當大都會裏生活的人們在月光下睡去的時候。

    貓貓們則偷偷齊聚一堂。

    決定開一場關於“新生”的大會。

    前來開會的每一隻貓都要在舞臺前,講述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最後。

    當聽過所有貓所敘述的過往以後。

    大家會在族長,英明的老傑克利貓杜特洛諾米的帶領下,投票推舉出一隻所講述的故事最爲打動人心的貓咪。

    她將因此有機會被派往九重天之上,去獲得嶄新的重生。

    合同沒有要求顧爲經一定要交多少張畫稿,但他要求他至少爲音樂劇中出場的七個經典的主角貓都設計出可愛的卡通形象。

    分別是——

    主持這場貓咪大會的白胡子族長「杜特洛諾米」。

    年邁的老婦人貓「珍尼點點」。

    邪惡的犯罪高手貓「麥卡維蒂」。

    受到痛風侵擾的劇院貓「格斯」。

    友善的大叔貓「史金波旋克斯」。

    以及這次新一輪的全球巡演之中,爲了區分於此前觀衆在劇院或者在互聯網上看過的倫敦西區原始版本,特別進行了額外情節設計和唱段編排的胖子貓,也就是顧爲經剛剛讀過的那節詩篇裏的大肥貓「巴斯託佛」。

    除了這六隻都有獨立唱段的貓以外。

    剩下的最後一隻最重要。

    它是整場音樂劇的核心女主角,那只最後被貓咪大會投票推舉,成功因此升上天堂的魅力之貓「貝拉」。

    爲「貝拉」所創作的畫稿,相當於是給出版社供稿時的封面畫,它是整個合同的重頭戲。

    經過了幾天的努力。

    到了昨天晚上。

    樹懶先生已經帶着他把整部兒童詩集和倫敦西區的原版舞臺劇,全部都過完了。

    這個過程沒花費什麼時間,進度出乎意料的快。

    顧爲經讀那本《熾熱的世界》時。

    他曾看得頭昏腦漲。

    紐卡斯爾公爵夫人做爲科學愛好者,寫那本書就是爲了手撕皇家學會會長胡克的,所以在一個“穿越女尊龍傲天”文的皮下,通篇都是各種關於烏托邦、實驗哲學、神學辯論的複雜討論和對朱利葉斯·凱撒的隱喻。

    是一本越讀就越厚,越是讀,手邊資料越多的書。

    《貓》完全相反。

    清新而樸實。

    它和《小王子》那類寫給你長大以後,需要再讀第二遍第三遍,內涵非常深刻哲學童話不一樣。

    甚至也不是《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這種,骨子裏其實非常的血腥暴力,充滿了社會隱喻的民俗傳說的路數。

    人家格林兄弟收集日耳曼鄉間童話故事的目的,是爲了整理社會習慣法傳統,搞法理學研究,本來就不是寫給小孩子的。

    《貓》。

    不管是詩集還是音樂劇的版本。

    它的敘事風格都是些非常標準的閤家歡兒童童話故事的模樣。

    主打的特色就是低門檻,沒有任何理解成本。

    作者希望能讓長輩把它讀給孩子當做睡前故事,能讓幼稚園的小朋友也可以不哭不鬧的在劇院裏坐一晚上,然後笑呵呵的抱着父母買給他的手辦玩偶,貓咪公仔,開開心心的回家。

    理解門檻低到不能再低了。

    當伊蓮娜小姐給顧爲經花了一個小時時間,把十幾首短詩全部從頭到尾讀了一遍,再花了另外一個晚上,一起從頭到尾,在流媒體上看完了整部音樂劇前後兩幕以後。

    安娜便認爲。

    偵探貓對故事情節達到這個熟悉程度就已經足夠了。

    再去摳字眼浪費時間。

    偵探貓大姐姐現在可以跳過把書讀厚的部分,直接來到將它“精簡讀薄”的下一階段。

    “創作門檻低,欣賞門檻低的畫作,往往才是最難的畫作。圓圓的臉蛋,尖尖的耳朵,身上長着條紋,臉側垂落的鬍鬚,這些東西頂尖畫家能畫,普通的畫家能畫,連在剛剛上學的孩子無聊的時候,在他們的課本上,也能夠畫出差不多的東西。”

    昨天晚上結束通話之前。

    樹懶先生這麼說道。

    “那麼,爲什麼這些作品放在一起,對觀衆最後產生的吸引力,會有天地之別?主要因素有兩個,一個在於技法,技法決定了畫家把自己內心中看到的東西,能夠多少程度的去還原到紙面上。決定了畫面是否足夠精細,每一處筆觸是否都在它應該在的地方,色調是否既不過分刺眼,也不過分暗淡。”

    “優秀的技法能夠給創作者兜底,給畫家帶來足夠的容錯空間。技法保證了一幅畫的下限,縱使沒有什麼好的創意,甚至繪畫思路選擇並不是很好,也能靠着技法給強行拉回來。”

    “而在技法上,我對您沒有任何擔心的。剩下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足夠生動。”

    “情感上的可愛和畫技上的可愛,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僅僅當畫家心中有感情想要表達的時候,再去談技法如何將情感投射在紙面之上,才是有意義的。”

    經紀人又說道。

    “就拿這個合同來說,如果繪畫的過程中,這些可愛的貓兒,沒有真的活在畫家的心中。那麼畫技上的可愛,就算不是水上之畫,也是沙上之書。風一吹,一轉眼就忘了。世界上有那麼多關於貓的名畫,我們的作品又何以讓人去記住呢?”

    “或許對於音樂劇背後的商業公司來說,只要您畫的足夠真實,看上去可愛,能夠在演出開始或者結束後,在購票櫃檯邊的紀念品的商店裏,吸引到客人買上兩隻大玩偶,給女朋友,給孩子抱回家,就算達到了要求。”

    “但既然我們想要在新加坡雙年展上有所收穫,面對着激烈的競爭與挑戰,就要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所以——我給您留一個小作業。”

    樹懶先生敲敲小黑板。

    “在開始畫畫之前,請爲每一隻貓想到一個特質,將一首幾百個單詞的詩歌,抽皮去骨,最後縮減到最核心的幾個單詞。這些單詞,便是這幅畫最核心的賣點,最吸引人的特質,也是你最想給每一位見到這幅畫的觀衆所傳達的東西。”

    “不必去苛求太過複雜,但必須要足夠直觀,必須是些能在它們的身上‘活’過來的特質。《貓》是一出由演員來扮演貓的舞臺劇,所以,最好的作品——”

    “需要外表既帶有貓咪的靈動,內心又帶有人的精神。”

    樹懶先生總結道。

    “雖然時間很緊,可是我想,要是您能先花一些時間,在心中爲這些貓咪打好小樣兒,讓它們在您心靈的舞臺上唱起來,跳起來,追逐打鬧。那麼,當您真正的落筆的時候,由它們自己從心中跑出來,而不是您畫出來,便會方便的多,效果也好的多。”

    磨刀不負砍柴功。

    要是這段時間爲出版社畫那些插畫畫稿的過程,讓顧爲經學到了什麼重要的人生道理的話,那就是,當他沒有繪畫思路的時候,聽樹懶先生的,總是不會出錯。

    “來,看看這個,幫我一起想想,你們覺得我畫的像不像?”

    顧爲經從瑜伽墊子上拿出一個素描練習本。

    他爲音樂劇裏的每只貓都打了一個簡單的簡易底稿。

    想讓茉莉小蘿莉幫他來看看他,這些簡單的草稿,畫的夠不夠準。

    他翻開素描本上的第一頁。

    上面畫着一隻年邁的老貓,是傑克利貓家族的族長。

    杜特洛諾米。

    顧爲經讀詩的時候,一直很奇怪到底什麼是“傑克利貓”。

    初時他一度以爲,這是某種奇怪的英倫本地的家貓品種,Google了半天圖片,也沒有找到標準答案。

    結果是什麼文學問題似乎都知道標準答案的萬能小叮噹,樹懶先生告訴了他。

    它實際上是一個諧音梗。

    這些詩稿,全部都是T·S艾略特隨手寫來,用來在家庭聚會上讀來逗他的孫子孫女玩的。

    有一次,詩人發現他正在換牙的小侄女,因爲嘴裏漏風,怎麼都無法讀出“dear little cat”這個詞組。

    在口齒不清的小孩子口中,這三個單詞從頭到尾連在一起,含含糊糊的聽起來總是很像“Jellicle”。

    他突發奇想。

    便在詩歌中虛擬出了一個現實世界中不存在的貓咪族羣,Jellicle貓。

    所以它的正確的本意應該是,軟萌可愛的小貓咪。

    素描冊子上,顧爲經所畫的這只傑克利貓,似乎有點太老了。

    老到當你知道,它的品種竟然是“軟萌小貓種”的時候。

    看上去竟然會有一種喜劇色彩在其中。

    骨瘦如柴。

    長長的鬍鬚幾乎垂到了地面之上。

    胸前的那圈小圍脖一樣的白色長絨毛彷彿是山羊鬍,蹲坐在地上,視線投向遠方。

    “畫的是只老貓呢。”

    茉莉評價道。

    布稻小朋友也被大大的素描本吸引了注意力。

    他放棄了對自己掌紋思考,手腳並用的爬過來,用好奇的眼神端詳着面前的紙張。

    “小貓……可愛。”布稻用手掌觸摸素描紙。

    這話說的有點讓人費解。

    顧爲經還是自覺大概明白布稻小朋友在表達什麼意思。

    沒有錯。

    他試圖讓這只貓能兼具老貓的蒼老和小貓的可愛。

    聽上去是完全相反的兩件事。

    可這是設計給小朋友們的童話形象。

    顧爲經希望人們看到這只貓的一瞬間,覺得這是一隻老貓,老的年齡已經失去了實際意義的貓,貓中的長壽精靈。

    而不是簡·阿諾兒子的那些照片裏,艾米那樣老的已經跳不上了託尼的頭,讓人看的想要落淚,隨時都可能死去的老貓。

    《老負鼠的實用貓經》裏的這只族長貓,在詩人的筆下,它原本便是差不離的形象。

    詩歌裏說它是貓咪王國裏最年長的居民。

    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活了多少歲。

    早在“維多利亞女王還尚未登基的時候,英明的杜特洛諾米,便已經成爲了傑克利家族的族長。”

    貓咪們自發的敬愛他,尊敬他。

    當他坐在集市裏的主幹道上時,狗和牧民們會自發的把哞哞叫的公牛和咩咩叫的綿羊驅逐於集市之外。

    村民們甚至會恭敬的在路口貼上“道路封閉”的告示,擔心來往運貨的汽車和貨車會打擾到他睡個午覺。

    “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比這更加重要!”

    這只傑克利貓已經太老了。

    不是老到大家覺得他似乎隨時都會死去,而是老到了讓人們覺得,他可能可以永遠的活下去。

    樹懶先生說。

    想要能夠獲獎,他筆下的每一隻貓,都應該有着貓的靈動和人的精神。

    那麼是什麼人的精神呢?

    顧爲經讀到這首名叫“年老的杜特洛諾米”的詩歌時,他便想到了曹軒老先生。

    返璞歸真。

    返老還童。

    曹軒小時候,身邊的那些長者、畫家,很多還是前清時代的生人,見證過兩千年封建歷史的最後的一抹餘暉。

    而他這一生,見證了古老的東方國家巨大的變遷。

    從陳腐落後,變得生機勃勃。

    當曹軒老爺子快要一百歲的當口,他已經變得不像是小老頭了,依舊精神矍爍,依舊神采奕奕,但言談舉之間,反而開始變得有了一絲孩子氣。

    像是活出了第二生。

    老的帶上了天真的童趣。

    曹老一個人的身上同時兼具了百歲老人和純真稚子的氣質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