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燒糧及後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兇名赫赫字數:4522更新時間:24/07/04 21:12:12
    就在軍士們在庫房裏四處澆油的時候。

    忽然有人發現在一處角落裏,放着一個個幾乎大小相等的鐵木箱子。

    “嘩啦”一下。

    有軍士用火銃託將一個箱子的大鎖給砸開,然後掀開一看,立即一股白色的亮光閃耀在衆人的眼前。

    “哇噻!”

    衆人大叫。

    “好多銀子!”

    鐵木箱子裏裝着滿滿的白銀黃金。

    再將其他幾個銀子一一砸開,裏面裝着不是珠寶就是銀兩。

    “都別動!”

    鍾大成看到這邊動靜,急忙喝止住了幾個想要上前,從箱子裏往懷裏掏銀子的軍士。

    他恨恨瞪了這幾個鬼迷心竅的軍士一眼:“他姥姥的,軍紀忘了是吧?平日裏讓你們背得條例都忘了吧!

    “都給我退後!誰都不準動!

    “你們現在着個什麼急?等回去後論軍功行賞,這些銀子還不都是你們的?”

    聽到他的喝聲,那幾個被白銀和黃金閃花了眼睛的軍士,急忙止住動作,羞愧地往後退去。

    鍾大成令自己的親衛看住這些鐵木箱子,自己連忙出去尋找溫越稟告此事。

    庫房外面。

    溫越正看着軍士們七手八腳地在庫房裏澆油,也有些輜重兵,尋得有些車輛,往上面搬運糧食。

    “動作都麻利一點,這些都是好糧食,咱們運一些回去,後方的災民流民們就多一些口糧活命!”

    一些軍紀官在呼喝着,讓軍士們的動作速度快一些。

    這時。

    鍾大成從其中一間庫房裏出來,看到溫越正在沉思,旁邊有護衛默默樹立在旁。

    他靠近後,喜笑顏開,行了一禮道:“大人。”

    溫越擡頭看是鍾大成,問道:“鍾大成,剛纔你那庫房裏是什麼動靜?看你樣子,似乎是有喜事。”

    鍾大成咧嘴笑道:“嘿嘿,還真讓大人猜到了,卑職剛纔在那庫房裏發現了數量不少的黃金白銀。”

    “哦?有這事?帶我去看看。”

    溫越有些驚訝。

    衆人重新回到庫房的那一處角落。

    看着被打開的幾個鐵木箱,裏面裝滿了數量不少的艾黃金白銀,初步估算每個箱子裏就有一千多兩的白銀,而像這樣的鐵木箱還有二十多個。

    溫越平穩的臉上,不由也多了許多笑容。

    “來,把它們都打開!”

    得到命令,立即有護衛將鐵木箱一一打開。

    頓時,白花花亮閃閃的光輝彷彿都蓋過了衆人手上舉着的火把的光輝。

    立即,衆人的呼吸都變得急促不少!

    這些箱子裏的錢財換算一下,就有二十多萬兩的白銀!

    “啪嗒”一下。

    溫越上前將其中一個鐵木箱的蓋子蓋上,轉過身來對其他人笑道:“行了,都把眼睛閉上吧,再瞪着看,眼睛都合不攏了。”

    而聽到了溫越的話,在場衆人總算回過神來,但還是有許多軍士忍不住用眼睛往那邊瞄。

    見此,溫越又笑道:“大家都放心,我溫越說話算話,每次繳獲所得都會分三成出去,這些銀子自然也不例外。

    “不過這些銀子不僅是給大家的,還有那些拖住建虜的兄弟們的,等此戰結束回去後,必然會給大家論功分銀!”

    衆人聽到這話,立即興奮起來,庫房內一片歡叫:

    “守備大人英明!”

    “就是,這些銀子也有那些兄弟們的一份!”

    “嘿嘿,這些銀子每人分了,一人也有十兩銀子吧。”

    ……

    溫越讓人將這些鐵木箱子重新關上,然後讓人拖上車輛。

    看着衆人目不轉睛,輕手輕腳,生怕丟了一兩銀子的樣子,溫越心裏好笑不已。

    也就是現在,局勢還沒有那麼壞,衆人才把銀子看着那麼重要。

    等再過個幾年,大明徹底亂了,銀子完全就沒用了,最重要的還是銀子。

    想歷史上,好些個明軍愛國將領南下平亂,平流賊的時候,軍中帶了銀子,卻沿路什麼都買不到,最後只能靠剝樹皮,挖草根果腹。

    不過衆人的心情,溫越也能理解。

    自己的目光是站在歷史後來者的角度上,經濟學與思想都經過了後世的薰陶。

    以自己的標準去對待他們,的確有些爲難他們了。

    只是分銀之後,該如何消耗這批銀子,境內的通貨膨脹有些頭疼了。

    溫越暫時不去想這事,以後的事情以後解決。

    等衆人將一小部分的糧食和尋到的錢財搬上車輛後,整個車輛裝滿,然後又在各個倉庫裏澆滿了油。

    瞧着事情完畢。

    溫越喝道:“點火,將所有庫房裏的糧食全部都燒了,不給建虜留下一點。”

    “是!”

    歡呼聲響成一片。

    立即的。

    熊一揚領着一隊夜不收,手裏持着火把,往這些庫房裏丟去,火勢頓時燃起。

    恰巧一陣夜風刮來,火勢變大。

    熊熊烈火熾熱着人身。

    熊一揚幾人將手上的火把丟完之後,便感覺非常的熾熱,便急忙上馬跑出了大沙堡。

    在屯堡外。

    溫越率領衆軍士遠遠看着。

    整個大沙堡在寒風的吹拂下,火勢燃起極快,烈火熊熊,變成了大片的約高十丈的火焰,即便是在五六裏地外都能夠看見。

    見火勢不可撲滅,萬無一失後。

    溫越這才率領衆人急忙回去。

    回去路上不需要那麼着急了,冬日晝短夜長,夜晚的早,他們出發的早,現在踏上歸途離天黑還有三個多時辰,足以趕回去了。

    ******

    翌日。

    鑲紅旗的兩千騎兵的營地中。

    得到大沙堡被燒燬的消息後後。

    嶽託氣憤不已:“這羣狗漢人,真是可惡,居然半夜去偷襲大沙堡,將裏面的存糧全部給燒了!”

    嶽託身旁的其餘各人,同樣無不露出憤恨的表情。

    “貝勒爺,這溫越好狠的手段啊,將我們囤放的糧食燒燬,這不是斷了我們的絕路啊,這大王追問起來,我等該如何應付啊?”

    “是啊,雖說我等在後方囤糧不少,有好幾處,但大沙堡內的囤糧是最便利的一處,現在明軍將此處的囤糧燒燬,恐怕我軍囤糧不足了。”

    “貝勒爺,聽說大王那邊攻克寧遠城並不太順利,那寧遠城內的明軍拼死抵抗,拖了不少時間,現在這溫越又將大沙堡的囤糧燒燬,這……”

    ……

    衆人氣憤之下,又露出擔憂之色。

    鑲紅旗作爲後備軍,本來就因爲無需攻城損耗,而遭到其他七旗的議論。

    現在溫越又趁他們不備燒燬了大沙堡內的糧草。

    而大沙堡的糧食對他們大金攻克寧遠城影響頗大,現在被人燒燬,努爾哈赤追責下來,他們不知道該如何交代。

    “貝勒爺,以奴才看,咱們不能讓這股明軍這樣輕易的回去了!”

    有人提議道:“不然的話,大王那邊問責起來,咱們該如何交代啊?”

    “對啊,貝勒爺,我們或許可以在他們回去之路上設伏騷擾,讓他們不能這麼順利回去!”

    另外也有幾個甲喇額真七嘴八舌地附和道。

    看樣子,勢要將青牙軍留下來,狠狠教訓一頓。

    而他們說話間,都沒有發現嶽託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

    終於,嶽託怒喝一聲:

    “行了,都給我住嘴!”

    “我且問你們,你們說騷擾設伏,該怎麼個騷擾設伏法?

    “我們現在才兩千多騎兵,其中不過七八百的戰兵,其餘都是輔兵、跟役,而溫越那邊軍士俱是精銳,不下於我們的戰兵,又有數百騎兵警戒。

    “加上火炮,火銃等各種犀利的火器,馬上作戰,馬下步戰都行。

    “我等該如何去騷擾,還是像昨日那般衝陣嗎?”

    說到這裏,嶽託冷笑一聲:“再說又有什麼地方能給我們設伏?從這往南去,都是平地,再過去便是明人的屯堡,你和我說說在哪裏可以設伏?”

    聽着嶽託的質問,衆人都是憋紅了臉,但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

    最後有人不甘心道:“可是,貝勒爺,就這麼放這股明軍離開,奴才心裏不痛快啊!”

    “不痛快也給我忍住!”

    嶽託喝道:“以溫越所部的實力,軍士悍勇,又是糧草炮車隨行,根本沒有任何破綻可言。

    “就憑我鑲紅旗一旗去尋他麻煩,簡直就是找死!

    “除非尋到絕佳機會,尋到絕佳地形,又有其他幾旗的幫助,這樣才能完全將溫越所部給剿滅!

    “而現在就我們鑲紅旗一旗在這裏,大王那邊在攻克寧遠城,正是激烈時期,放不開人手,依我看,放溫越此部離開吧。”

    一聽這話。

    後金各個將官都是叫道:“貝勒爺!”

    “行了,別說了!”

    嶽託把眼中的怒火強忍了下去,陰沉着臉:“你們以爲我不想滅了溫越所部嗎?但我們已經損失了這麼多勇士兒郎,莫要再生事端了。

    “還是那句話,大明國大力強,雖死而未僵。

    “此次我等也收穫了一個戰果,知道了明軍當中還有一支這麼悍勇的部隊,這明軍中也不都是庸人。

    “日後我等再遇上溫越所部,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當然,要是碰上絕佳機會,一定要不惜任何代價,將溫越除去!”

    *****

    回去的路上沒有多生波瀾。

    溫越的動作迅速,從出發到回程也不過是一天一夜的時間。

    寧遠城那邊攻勢猛烈。

    後金軍也扯不出多餘的兵力來援助鑲紅旗。

    而鑲紅旗被溫越打怕了,一路上沒有再來騷擾。

    在當日下午的時候。

    溫越緊趕慢趕回到了大興縣堡。

    回到大興堡內,留下來看守軍士,看到大軍帶回來了不少糧食、錢財還有五六百個後金人頭。

    又是目瞪口呆,又是歡喜不已:“他姥姥的,兄弟們這次出去收穫可真不小啊。”

    溫越招來守屯堡的軍士,詢問昨日和今日,屯堡附近有沒有什麼動靜。

    拒守堡的軍士回答,這兩天並沒有什麼動靜,只是遠處的寧遠城方向,這兩天炮聲一直源源不斷,即便是夜晚也偶然發響。

    不過從今日下午開始,炮響聲估計就沒有那麼密集了。

    溫越心中一緊,不知這是喜是憂。

    這炮響不那麼密集,或許有兩種結果,一是後金的攻擊暫緩了,二是寧遠城中的物資告竭,所以省着用,擊發沒有那麼密集了。

    溫越迫切想要知道寧遠城那邊的結果,立即派出夜不收過去打探情況。

    熊一揚得到命令,略微一想也知道事情緊急,因此沒有讓夜不收來得及多加休息,連忙領着人親自去探查寧遠城的消息了。

    而在派遣了夜不收後。

    溫越立即又將昨日割下來的建虜首級,往後方運,向朝廷送去。

    這是去安撫朝中的心思,有這些建虜頭顱在,朝廷有關這次戰爭對他的爭論,或許可以消退不少。

    而事情的發展,就如溫越所猜的一樣,送往京師報喜的建虜頭顱,替他擋下了不少災禍。

    ******

    大明京師,紫禁城。

    乾清宮暖閣之內。

    天啓帝臉色並不好看,他的面前正放着一份奏疏,語氣中帶着憤怒,又帶着不解:“大伴,你對袁、溫兩人奪權一事,該如何看?”

    魏忠賢看着天啓帝長大,對天啓帝的心思摸得非常明白。

    聽他這話語,像是質問,其實是猶豫,又是不信。

    豈止是天啓帝不相信,魏忠賢也不相信。

    一直被視爲自己心腹愛將的溫越,居然突然背叛了另外一個心腹高第。

    在高第的送過來信中,盡是對溫越的唾罵,力求他嚴厲懲處。

    這讓魏忠賢難以置信的同時,也對溫越產生了反感。

    作爲閹黨首領,他最厭惡的便是手下人對自己的背叛,不論這人是出於什麼目的,他都不容原諒。

    此時,聽到天啓帝的詢問,魏忠賢沉默片刻道:“啓稟陛下,以奴才看,這以下犯上……”

    但還沒有等魏忠賢說幾句話。

    突然,外面有太監稟告:“陛下,次輔大人孫承宗求見。”

    天啓帝驚訝一聲:“老師來有什麼事情?快快讓他進來。”

    孫承宗不擔任遼東督師後,本來是要致仕還鄉的。

    但和歷史上不同的是。

    這次和孫承宗一起回京師的,還有孫傳庭。

    孫傳庭知道一旦孫承宗在遼東在朝堂上的最大勢力,一旦孫承宗從朝堂上退下,那麼遼東之事必然全部落於閹黨之手。

    所以力求孫承宗就算致仕,也不能現在致仕,至少要在朝堂上發揮作用,保住這幾年在遼東的心血。

    故此,歷史在此又發生了一次轉折,孫承宗現在還擔任着內閣輔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