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鳥銃製作的複雜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兇名赫赫字數:2275更新時間:24/06/30 23:04:45
    翌日。

    青牙堡的校場。

    溫越招來衆人,將他準備好的東西分發了下去。

    張大春拿着手上的白色繩子,疑惑道:“大人,這是繩子?”

    溫越點頭:“沒錯,你們都將繩子綁在右臂上,以後有繩子的這邊爲右,沒有繩子的爲左。”

    這樣就行了嗎?

    衆人俱是疑惑。

    但既然這是溫越吩咐他們這麼做,衆人不敢遲疑,一個個在右臂上綁上了繩子。

    可別說,有了繩子綁在右臂上,表明了左右後。

    情況頓時轉好了許多,雖然還有着軍士沒有分清左右,但總算沒有像之前那樣一下子變得混亂無比了。

    而對於還是出錯的軍士,溫越沒有耐心好言相勸,耐心去指正,直接拿着木棍上前就是一頓棒揍。

    這樣的辦法,不管在哪個時候都好使的。

    這些軍士雖是青年人,但學識恐怕連後世的一個小學生都不如。

    對於小學生光是教育不行,更是要棒子相加,如此才能成才。

    果然,溫越這種辦法非常好處,吃了疼,被打過的人下次站隊都會更認真一點。

    只是打了多會,溫越又發現了一個問題。

    有些軍士被打了之後,會不好意思地摸摸頭,積極改正,但也有一些軍士不僅不以爲恥,反以爲榮,到最後還嘻嘻哈哈起來,尤其是被溫越親自打,更是覺得是無比光榮的事情。

    對此。

    溫越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

    直接把那些嘻嘻哈哈軍士的家人們給找來,讓他們親自觀看各人的訓練,在自己家人面前出醜,捱打。

    哪個男兒都不願經歷的事情。

    頓時,這些被揍的軍士立即嚴肅起來,認真訓練,表現得比其他軍士還好。

    而光是這樣還不行。

    溫越平時也會請一些青牙堡內的軍戶以及各家的婦女,來校場觀看衆軍士的訓練。

    婦女們天生就有一些比試的心理。

    會一邊指點一邊說自家當家的,或者自家孩兒表現得怎麼樣,誰的站姿更好,誰看上去更加厲害等等。

    在有旁人的指點下,這些被訓練的軍士會不自覺站得更加筆直,精氣神也比往日充足許多,訓練也越發努力。

    這樣又過了一段日子。

    到了天啓二年五月底。

    二百五十名雄赳赳氣昂昂的軍士給訓練得差不多了,站隊、轉向、齊步走、小跑都有了樣子,精氣神非常足,可以整齊列隊。

    溫越把這些看在眼裏,知道可以進行下一步訓練了。

    不過在此之前,溫越還是先看下羅田森那邊的情況,看看能不能進行火器訓練。

    火器訓練方面,溫越打算一步到位,直接訓練鳥銃手。

    三眼銃過於落後,且質量堪憂,更別說還有炸膛風險。

    若是用三眼銃訓練銃手,怕會對這些軍士造成心理陰影,不敢再使用火器。

    遼東的夏季,沒有南方那麼炎熱,卻保持着微微寒冷。

    溫越估摸着外面的平均溫度是十五到二十度左右,平日裏堡內各人都要穿着兩層衣服才算舒適。

    可是來到這個兵器作坊,裏面溫度炎熱,仿若讓溫越回到了在南海邊疆駐防的那段時間。

    外面的冷風不見一點,進入作坊後,頭上的大汗就不停地往下流,不得不將外套給脫下,才舒服許多。

    羅田森和一幹工匠有的則穿了一件單薄的汗衫,有的則根本沒穿上衣,露着健壯的身體,兩條胳膊上全是精壯的腱子肉。

    打鐵聲,敲擊聲,火焰燃燒聲持續不斷。

    羅田森等三十名工匠,正在兢兢業業打造着一些鳥銃。

    溫越看了幾眼後,再一仔細詢問,發現這鳥銃的打造極其複雜。

    首先鳥銃的打造第一步是制管,要準備一根長約三十公分,直徑約七毫⽶的圓柱體的鋼芯做冷骨,先將做銃管的熟鐵燒至紅熱,然後工匠將燒至一定溫度的坯料取出,用錘把熾熱的熟鐵敲在鋼芯外,捲成一根鐵管。

    並在包鐵的過程中不停地抽出鋼芯用水冷卻,防止鋼芯和熟鐵焊在一起。

    捲成的鐵管厚度也要在一公分左右。這樣銃管才結實,經得起連續十數次的發射。

    做完之後,就是焊接。

    因爲鳥銃的槍管是由一節節焊合而成的,所以焊接不好的銃很容易炸鏜。

    將之前做好的鐵管再放爐中燒至白熾,同樣準備一根鋼芯,粗細同上,長度要長於成銃的長度。

    然後將已燒至紅亮的鐵管套在鋼芯上,由主匠把鐵管接口處大力地敲砸成一體,在打焊鐵管同時,輔錘手還要在鐵管的焊接口撒上白銅粉,銅有親和作用,可使焊接口更結實,不至於留下斷層或虛焊。

    鋼芯也隨時要抽出冷卻,冷卻鋼芯同時鐵管回爐加熱。

    最後打成的鐵管就是銃管的雛形了。

    制管和焊接之後,就是第三步,修整。

    早期的鳥銃管常做成八棱形,銃體一頭粗一頭細,粗的做銃腹,細的做銃口。

    準⼼照門火臺都是在銃體焊接後,用同樣的方法打焊上去的。推⼼和照門在未加工前只是兩個凸起,沒有作用。

    火臺在打焊前銃體和火臺上都預先鑽好了傳火孔,要對準傳火孔的位置焊上,不可堵塞。

    這時鳥銃還是粗胚,工匠得重新鑽出銃鏜,挫出準⼼。

    受當時的工藝限制,鋼芯斷面不是純圓,且芯體不直,鏜內也粗糙不平,需用鑽頭將銃鏜鑽大鑽光。

    當鏜鑽好後,再用四棱的鋼條將鏜內刮光刮淨,這樣銃管就做出來了。接下來要做的是鳥銃的後門,也就是銃末端的塞子,古代就叫螺絲轉,螺絲轉與後門其實就是現代的螺絲與螺帽做法。

    這是鳥銃上最先進的部件之一,僅次於準心與扳機構件。

    第四步,機構與裝配。鳥銃的扳機及龍頭(固定火繩點火物)作爲一整套機構常由銅匠製造,其扳機,龍頭,罩殼,火門蓋都採用銅材料,鳥銃的裝配是整槍製作的最後一步,關鍵是銃管和銃牀的連接,銃牀的製作是最簡單的,只要木材選配得當,要求堅韌,吸水少,幹後不變形,不開裂,一般都沒問題。

    聽完羅田森的介紹。

    溫越大受感慨,沒有想到做一杆鳥銃要這麼多步驟,如此複雜。

    “看樣子鳥銃一時半會是做不好了,只能先訓練軍士們的近戰技藝了。”溫越心裏這麼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