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不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我就是紅字數:4324更新時間:24/06/30 23:03:58
    公曆2010年9月6日,農曆七月二十八,宜開業、動土。

    “乾杯。”

    六隻盛着紅色液體的高腳杯輕輕碰撞,發出清脆的低鳴。

    “啊~哈。”

    小張同學一飲而盡之後,吧嗒吧嗒了兩下嘴巴,她已經很久沒有痛痛快快地喝過酒啦!

    因爲每次喝酒,熟悉的人顧忌她的酒量,不敢跟她喝,而不熟悉的,又顧忌徐容的看法,也不敢跟她喝。

    等她轉過頭,卻發現在坐其他五個人都直勾勾地端着幾乎沒下的酒杯看着自己,她愣了下,舉起手中已經一滴不剩的酒杯,疑惑地道:“你們不是說,要乾杯的嘛?”

    李亙和徐行對視了一眼,下意識地咽了口唾沫,他跟這位嫂子倒並非第一次見面,可是卻是第一次喝酒。

    他估摸着,她應當沒喝過紅酒,因爲這玩意不像白酒,喝的時候沒什麼明顯的感覺,可是等一會兒,酒勁兒上來了,可一點不比白的輕鬆。

    徐容同樣面無表情地端着杯子,瞪着剛纔喊出“乾杯”,此時同樣尷尬的靳芳芳,他是知道小張同學的酒量的。

    王亞芹見四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身爲川妹子的爽朗當即上頭,同樣沒有猶豫,將杯子遞到嘴邊,一口將剩下的小半杯倒進了喉嚨裏。

    四人見王亞芹喝完之後倆眼睛跟探照燈似的來回逡巡,扭扭捏捏、不情不願地,再次將酒杯遞到了嘴邊,完成了“乾杯”。

    今天,徐容工作室正式掛牌營業,因爲濮存晰已經找他談過任演員隊副隊長的事兒,開業儀式並沒有邀請其他人,只是內部慶祝。

    在成立的第一天,工作室一口氣簽下了三位藝人。

    徐容、小張同學以及徐行。

    人員結構上,藝人數量正好跟工作人員平齊。

    除了靳芳芳和王亞芹外,徐容受老師之託,也聘用了李亙,幹的還是他的老本行,端茶倒水以及一些跑腿的工作。

    接下來,工作室還會陸陸續續招聘兩名財務、公關人員。

    對於工作室的定位,徐容已經靳芳芳討論過,在短期內,工作室就是爲他個人服務的小作坊。

    除了處理他的日常商務合作、所加入的各個協會的事務之外,也會逐漸充當徐容帶資進組的“資”的角色。

    經《雪豹》的拍攝,徐容算是徹底瞭解了帶資進組的好處,他不會對導演的創作置喙,但如果組裏誰做的太過,是走是留,也就他一句話的事兒。

    而工作室成立後的第一項工作,就是重拍《大明王朝1566》。

    這也是老師聽他說要成立工作室,把李亙塞過來的目的。

    李亙茶水工的下一步進階職業,就是導演助理,跟名導學學如何協調劇組各部門的關係,然後才是怎麼拍戲、怎麼運用鏡頭等技巧。

    《鎮妖博物館》

    放下酒杯後,徐容示意了一眼徐行,徐行當即明白了他的意思,搶在小張同學之前,奪取了醒酒器的控制權。

    徐容這才咳嗽了兩聲,道:“各位,今天先強調以下,以後工作室的工作,由咱們的靳總靳芳芳全權負責,當然,我們的目的是爲了賺錢,不以賺錢爲目的的工作都是耍流氓,希望咱們在靳總的帶領下,每個人都能日進斗金。”

    小張同學當即端起了酒杯:“爲了美好的明天,乾杯!”

    靳芳芳今天穿了一身紅色小西裝,頭髮紮成了單馬尾,瞅着小張同學一杯下肚之後,臉不紅氣不喘,當即解開了緊繃的外套釦子,脫掉後隨手往身後的椅背上一甩:“爲了美好的明天,乾杯。”

    徐容作爲工作室的實際投資人,已經跟她籤了代持協議,這份信任,是她沒想到的。

    只不過她也漸漸發現,事情似乎不是自己想的那樣,因爲工作室就那點屁事兒,她這個負責人,跟李亙這個打雜的,幹的活基本都差不多。

    “爲了美好的明天,乾杯!”

    當了家,才知道柴米油鹽不容易。

    看着按照《大明王朝》重新搭起的場景下,慢慢悠悠行動的起來的工作人員,徐容雖然笑着,可是心卻只覺在滴血。

    工作室總注資4500萬,其中拿下《大明王朝1566》的版權花掉了4000萬,而剩下的500萬爲了搭場景、聘請張立的拍攝團隊和租機器,已經花出去了三百萬。

    再霍霍,連靳芳芳的仨人的工資都要發不起了。

    到了現在,他才真正理解那些資本家的真實感受,花最少的錢,拍出最賣錢的作品!

    當然,要是能不花錢更好!

    一開機,張立當即察覺到了端倪,等一條拍完,他算是徹底明白了徐容又是花錢買版權,又是重拍的根本原因。

    對徐容的印象,他仍停留在去年紅極一時的《潛伏》中的餘則成上,可是眼下來看,徐容呈現的效果完全超出了他對他的期待,哪怕搭詞是兩個小姑娘。

    他估摸着,剪成成片之後,整部戲裏,以表現力而論,能壓住他的,根本沒幾個人。

    業內著名設計師張水水一幀一幀地過着剛拍出來的一條,自打接下這個活,他又重新熟悉了一遍《大明王朝》的劇本,因爲有些鏡頭不單單是徐容一個人。

    在重新剪輯的過程中,有些片段,是能剪掉的,但是有些是必須保留或者進行替換的。

    在徐容忙碌於重拍之時,濮存晰再次把《雷雨》召集了起來,考慮到距離上次演出已經過了幾個月,在演出之前提前排練幾遍,也好爲接下來的演出做準備。

    因爲徐容要過幾天才能回來,而他的臺詞便落在了他的家屬,也就是小張同學肩膀上。

    小張同學上場之後,根據濮存晰的要求,一板一眼地走位置、念臺詞。

    類似的情形,在院裏經常發生,總有些時候,演員要麼因爲其他的事情耽擱,要麼出於身體原因不能參加排練,這個時候就得其他人暫時頂上,不要求頂上來的人來演,只要能把詞說囫圇、位置走對就行。

    一幕結束,濮存晰並未立刻開始排下一幕,而是轉過頭,對小張同學道:“小張,你可以儘量代入感情來搭詞。”

    小張同學不大確定地指着自己,問道:“我,可以嗎?”

    濮存晰也有點不大確定,沉默了一會兒,道:“試試吧。”

    再次開始排練,濮存晰越發覺得不對,小張臺詞並沒有說錯半句,位置也沒有走差半步,可是排練的效果,完全跟過去沒法比。

    他皺着眉頭,眯縫着眼,看着於明佳和小張的對話,漸漸看出了門道。

    先前的演出當中,他和徐容在場時,會分別成爲場上的核心,帶動整個劇組的節奏,可是如今沒到他出場的時候,而徐容又不在場的情況下,演出竟給他一種凝滯之感,儘管演員也在說臺詞、走位置,可是絲毫不能把作爲旁觀者的他拉進情境當中。

    濮存晰嘆了口氣,劇組的成員,能把他們自己的戲份演好,就謝天謝地了,根本不能指望成爲場中的發動機。

    等排了一遍之後,濮存晰拍了拍手,道:“好了,解散,等徐容回來了再排。”

    於明佳等人看着濮存晰說完了,拎起劇本轉身離開了排練廳,心中也不由升起一股無力感。

    她們確實努力了,可是面對小張,情緒無論如何就是上不來。

    直到此時,她們才恍然過來徐容存在的意義,才明白爲什麼徐容只進院一年就能被提名進入藝委會,在排練、演出的過程中,他總是能夠用一些細微的動作和行動,影響同演者。

    9月下旬,在濮存晰連着跑到影棚蹲了六天後,徐容看着張水水將最後一條剪輯完成,輕輕地鬆了口氣。

    接下來,靳芳芳會將片子送到京城電視臺,這些是之前談妥的,考慮到《大明王朝》兩次播出的效果都不太理想,徐容也沒要錢,只是希望京城電視臺能夠儘可能的多播兩集。

    做完這一切之後,徐容儘管明白接下來只能聽天命,可是一想到前兩次的播出效果,又總是難免升起股忐忑之感,只能暗暗祈禱播出後的收視率能給京城電視臺播完最後一集的勇氣。

    在他看來,尤其是隨着年歲漸長,見識到人性的複雜之後,他越來越覺得《大明王朝》是一部好劇。

    而過去自身的表現,限於水平,在一衆演員當中,絕對算不上出彩。

    如今,這樣一部好劇不應當被埋沒。

    希望京城電視臺的觀衆能看在他以往作品質量的面子上,多少願意多看一會兒吧。

    距離《雷雨》演出,還有半個月,得重新投入了到《雷雨》的排練當中啦。

    “徐容,徐容。”

    一大早,將車停到院裏,剛進首都劇場大門,徐容就碰到了迎面走來的張合平。

    徐容詫異地瞧着他,問道:“院長,來的挺早啊,你這是要出去?”

    張合平的大胖臉上爬滿了笑意,道:“走,去我辦公室,前幾天有個朋友給我帶了點好茶葉,請你嚐嚐。”

    徐容心中的輕鬆當即潮水般退去,他可不信張合平真是湊巧碰到了自己,又湊巧請他去喝茶。

    他其實已經隱約明白,無論是濮存晰,還是張合平,都在有意無意地把自己拴在院裏。

    他雖然是藝委會委員,但是畢竟是新晉的,按理說,主持招考這麼重要的大事兒,不應當由他一個人來負責。

    但濮存晰偏偏這麼提議了,而張合平還給同意了。

    當時他沒明白,可是後來仔細琢磨琢磨,才意識到其中的意義。

    無論是藝委會成員,還是演員隊副隊長,這些名頭,在帶來了權力的同時,也要承擔與之對應的責任。

    坐在張合平的辦公室當中,徐容端起小茶杯,抿了口張合平剛煮好的生普。

    味道很奇怪,倒不是苦,而是像什麼東西放的太久,一股黴味兒。

    “怎麼樣?”張合平笑呵呵地瞧着他,“我聽說你們經常呆在劇組的,十個裏九個都有腸胃病,這茶養胃,可以經常喝。”

    “院長,你給我喝這個,實在是暴殄天物,我又不懂。”

    “哈哈,喝喝就懂啦。”

    徐容仰頭將杯中的茶水喝盡後,笑着將杯子輕輕地放到了茶盤上,問道:“院長找我,是有事兒要說吧?”

    張合平哈哈笑了,指着他道:“你啊,心急什麼,放心,好事兒。”

    徐容心下猛地一緊,因爲去年,濮存晰找他想讓他出國深造時,也是同樣的語氣、同樣的表情。

    見徐容疑惑地望着自己,張合平道:“是這樣,院裏明年準備重排《家》,就是老院長改編的巴金先生的劇目,我和濮存晰商量了下,想讓你來出演其中的一個主要角色。”

    徐容幾乎沒有猶豫,道:“院長,你願意把這麼經典的劇目,交給我來演,說實話這是我的榮幸,但是,我一直覺得自己對《雷雨》的理解還是不夠深刻,還得繼續鑽研,這樣吧,等幾年,等我把《雷雨》演好了,再考慮別的戲。”

    明年年初,他已經敲定了一部電視劇,而在年末,還有一部大製作電影等着他。

    而在話劇方面,也確實如他所說,《雷雨》都還沒演好,其他的,他暫時不想考慮。

    張合平對他的回答絲毫不覺意外,排《雷雨》時,徐容的付出他都看在眼裏,除了濮存晰和張萬坤,其他人整體上是拖了後腿的,但即使如此,在先前的最後一場演出時,濮存晰和徐容倆人硬是扛着整個《雷雨》劇組一飛沖天。

    這樣的能力,院裏的年輕演員當中,徐容是獨一份,也是成就經典不可或缺的成員。

    於振等人算不上豬隊友,可是並不能給他帶來助力,他估摸着這才是他抗拒的主要原因。

    張合平又給他倒了一杯,問道:“你難道就不想聽聽其他演員都是誰?”

    徐容歪着頭瞧着他,笑着問道:“怎麼,院長準備把《茶館》劇組全拉過來排《家》?”

    要真是如此,他還真得考慮考慮,因爲即使大投資電影,也不可能一下聚集這麼多高水平的腕兒。

    張合平笑眯眯地搖了搖頭,道:“再大膽點猜。”

    “嗯,大膽點?”徐容不可思議地瞧着他,“院長你,要親自上?”

    張合平“哈哈”笑了,擺着手道:“我哪成啊,是這樣,我打算用《窩頭會館》的演員,另外,前幾天我已經跟藍田野老師和朱旭老師聊過,他們也都同意出演。”

    徐容臉色漸漸趨於嚴肅,當即道:“院長,想必你也能看得出來,《雷雨》演的不太理想,主要是我個人演出經驗的匱乏導致,我覺得很有必要多上上臺,積累舞臺演出經驗,再者我作爲院裏的一員,在院裏需要我的時候,怎麼能推三阻四?院長,出演《家》,我徐容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