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6章 于謙
類別:
女生頻道
作者:
我家的小鯉魚字數:4660更新時間:24/07/04 02:13:47
峨眉山。
馬皇後帶着太子朱標千里迢迢趕來,一路奔波不停。
“標兒,覺得身體怎麼樣,好點了嗎?”
“標兒,多穿點衣服,別凍着了。”
“標兒,來,我讓侍女給你煮了點八寶粥,喝點,補一補身體。”
不用處理政務,更不用面對猜忌日重的父皇,每日和母親遊山玩山,讀書寫字,朱標從來沒有一日覺得如此輕鬆。
看着那高聳入雲,靈秀絕倫的峨眉山,朱標甚至心中暗暗希望那周真人也解決不了自己的病痛。
他有時候也希望像其他幾個弟弟一樣,在封地裏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
但片刻後,就暗自心愧。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自己既然當了這個太子,做事、說話,甚至活着就不能只爲自己。要爲中原萬萬黎民百姓安居樂業而活,要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峨眉近前,依然還是靜念看門,臉上的胎記竟然變成一朵盛開的淡紅色蓮花,在這佛門聖地,看着就讓人望而生畏。
“靜念師傅,這次又來叨擾。”馬皇後上前道。
靜念雙手合十,微微彎腰:“阿彌陀佛,靜念拜見皇后。
皇后之來意周師姐已經知曉,讓我轉告你,太子傷在靈魂所在之地,若是在峨眉安心調養倒是無礙,但還想像從前一樣每日不歇處理公務已是不能。”
馬皇後一愣:“就連周真人都束手無策?”
靜念微笑:“有,太子要修行我《峨眉真經》和那《名字不能說煉體術》小成,洗練經脈和身體,方能解決問題。
但太子已經二十餘歲,根骨經脈定型,就算有我峨眉祕藥和高手幫你洗練經脈,也要十幾年的功夫才能有所成就。”
馬皇後皺眉,看向一旁愁眉不展的朱標。
朱標張張嘴,心中差點笑出聲,現在可不是他不想幹,而是身體不允許啊!不過在父皇手下多年,早已經學會掩藏內心的情緒。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喜歡拿着寶劍架脖子的,雖然他知道父皇不會真的砍自己,但嚇人啊。
“標兒,伱就在這峨眉山下修養,反正你父皇現在精力足,前幾天還給你生了個弟弟,正好讓他多忙幾年!”馬皇後乾綱獨斷。
朱標一愣,他本來還準備三推三辭呢,不過,猶豫一息,想起聖賢之言,長者賜不可辭。
“遵母後命!”
馬皇後點點頭,沒好氣說道:“正好,我也有點想峨眉的齋飯,歇一歇,讓重八一個人在應天忙去。”
世人都說她溫良賢惠,大方得體,但只要是女人就不會喜歡丈夫晚上經常在其他女人那裏睡覺,而且還一直生孩子。
“靜念師傅,我和太子就在你們峨眉修養,具體的齋飯、住宅,你就按最高的標準來,咱們不差錢!”馬秀英大氣道。
靜念眼前一亮:“阿彌陀佛,皇后,我佛門不談錢,只談緣,香火錢給多給少都是心意,心誠則靈。”
馬皇後笑而不語。
三月後。
應天,皇城。
朱棣跟隨內侍忐忑地去往奉天殿。
按理來說,那些韃靼部落來告狀,怎麼也不會引起父皇的重視,畢竟大明和他們從來都尿不到一路。
而且大明的江山就是從韃靼手上奪來的,他做的事應該會讓父皇開心才對,怎麼還讓自己親自回來申飭?
這不合理啊!
難道是因爲自己手下的兵太多了?也沒多少啊,還不到五萬呢。
他也沒辦法,那些韃靼部落一個個飯都沒得吃,茫茫沙漠,草原就這麼大,乾脆就直接投降過來,進城成了他大明的子民。
連年戰亂,西北本就缺人,而且他做實驗,需要各種材料,一般的還能買,其他的只能用人去地下挖礦。
他真不是想造反!
“拜見父皇!”朱棣恭敬道。
朱元璋上下審視這個四兒子,許久。
之前讓錦衣衛調出手下幾個兒子和孫子的資料,他萬萬沒想到這老四竟然還有這本事。
“燕王,太子腦中風,我也老了,日益繁重的政務已經沒有精力去處理,我準備讓你來監國,你覺得怎麼樣?”
朱棣一愣,隨後大喜:“兒臣一定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朱元璋笑了笑,上前,輕輕拍打兒子的肩膀:“太子多病,汝當勉勵之。”
朱棣眼睛一紅,父皇終於看到了他的努力,更看到了他的能力。
他發誓,此世此生一定不負父皇所望!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燕王朱棣監國,領帝皇儀仗,着龍袍,處置大明事宜。
科考新增天文、地理、術數、物理等學科,天下震動。
洪武三十年,倭寇犯邊,大明號鋼鐵戰艦下水,一日十島,倭人直接被打服,稱臣納貢。
次年,在農科部長袁老主持下,雜交水稻等糧食產量大大增長,大明百姓有望徹底擺脫飢餓威脅。
洪武三十五年,大明商隊行走天下,傳播思想,行事教化,交易必需的物資。
同年,太子朱標身體恢復健康,於大朝會之上,慷慨陳詞,自認不足,主動禪讓太子之位。
朱元璋允。
同月,燕王世子朱高熾進峨眉山調養,朱棣拍着次子朱高煦的肩膀親熱說道:“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
隨後便派遣朱高煦負責海外教化、商業、外交事務,勞逸結合,鍛鍊身體和能力。
洪武六十年,鐵路、飛機、無線電,衛星等機械化、工業化機器開始大規模列裝。
洪武六十五年,大明人口達到六萬萬人,各族平等,在各草原民族的強烈自願要求下,更是將元廷曾經所佔領土回收。
《山海經中山經》記載:禹曰:“天地之東西兩萬八千裏,南北兩萬六千裏;
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零六十四裏,居地也;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言其五臧: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此天地之所分壤,封於太山,禪於樑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數,皆在此內。是謂國用。能者有餘,拙者不足。樹轂也,戈矛之所發也,刀鎩之所起也”
以上所言,則知,北至北極,西至鹽海,南至羣島,東至袋鼠大島,自古以來就是華夏曾經所擁有的土地,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倭國?現在叫小日縣。
洪武八十年,大明航天員第一次進入星空。
朱棣面貌蒼老,駐足大明圖書館。
最頂層的幾排書籍,紙張泛黃,文字斑駁,但上面的知識依然還在指引着大明的科學界前行。
這些年他們似乎只是個牙牙學語的學生,一直追逐着哪位前驅者的腳步。
科學、知識就在那裏,他們只是發現者,總結者。
但好些年了,哪一位前驅者都已經消失不見,難道和張真人一樣,已經登天而去嗎?
朱棣透過窗戶,仰望太空。
人力有時盡,早晚有一天他會追上去的,到時候自己將會親口告訴她。
周真人,我也來了!
洪武八十五年。
大明殿,後宮御花園。
已經一百一十五歲的朱元璋精神抖擻,正不顧形象趴在石桌上,大口吃着鴨血湯和剛出爐的燒餅。
看到馬皇後過來,朱元璋連忙大喊:“妹子,快來,這湯太鮮了!嘗兩口。”
馬皇後這些年養尊處優,時不時去峨眉療養度假村休息一兩個月,儀態端莊,聞言緩緩坐到朱元璋對面。
“行,我也來嘗兩口。”
“呼呼呼~”就像餓狗啃食一般,朱元璋吃完舒服地拍了拍肚子。
“哎呀,這吃慣山珍海味,偶爾嘗一嘗這些粗糧還真不錯。”
馬皇後失笑:“那現在心情好點了沒?”
這些年雖說讓朱棣監國,但朱元璋還是不放心,生怕讓大明的百姓再次吃苦。
結果那朱棣彷彿就像神靈附體一般,短短八十多年就將大明帶到華夏千古都未有的盛世。未來應該也不會有了,因爲地球就這麼大。
這樣一看,他覺得自己好像有點呆。
朱元璋點點頭,嘆氣:“好多了!”
“妹子,還記得我大婚之時和你的承諾嗎?”朱元璋突然問道。
馬皇後定定地看着心上人:“當然,當時你說要爲我蓋一座朝天宮,住上人家最大的房子,過上人間最好的日子。
重八,你現在做到了。”
朱元璋點點頭:“是啊,做到了,好啊!”
猶豫一會,他突然擡頭:“妹子,明日我便準備正式宣佈退位,讓老四接任,你沒什麼意見吧。”
馬皇後微笑:“我能有什麼意見?老四做得那麼好,如今百姓愛戴,人人敬仰,你沒聽宮外那些讀書人怎麼說的嗎?
他現在可是萬古一帝!”
“哼,老四是萬古一帝,那我是什麼?”朱元璋鬱悶道。
“你啊,是萬古一帝他爹!親爹!”馬皇後笑吟吟道。
“哈哈哈~”
“妹子,以後我們出去轉轉,讓我看看現在大明的土地到底有多大,百姓過得有多麼好。還有山川江河,沙漠大海,咱們都去看一看。”
“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哈哈哈~好!對了,標兒呢?要帶着他嗎?”
“他啊,現在當了文學老師,每天帶着孩子們瞭解華夏文化,不知道多開心,不帶他玩!”
“也行,這小子,那年直接在朝會上宣佈禪讓太子之位,給我嚇一跳,還以爲是老四逼的。”朱元璋氣哼哼道。
“呵呵~”馬皇後直接笑出聲。
這些年裏,除了峨眉的周真人,老四應該是少有幾個讓重八吃癟的,結果現在沒事就和湯和他們炫耀自己生了個這麼厲害的兒子。
這有些人啊,全身都不硬了,嘴也要硬。
……
洪武八十六年,朱棣登基爲帝,年號永樂。
永樂這個年號雖然曾被一個反賊小勢力,方臘用過,但朱棣並沒有在意,他喜歡就行。
史筆如鐵,千年萬年後的人們再看現在,他們不會在意永樂這個年號被人用過。
只會知道,也只會記得,他是第一個將地球人類文明帶入大一統的男人,更是帶領人類文明第一個踏上星空,邁入星海的大帝。
永樂大帝!
……
入秋,奉天殿。
史官和太孫朱瞻基兩人一起跪在地上,不敢擡頭。
朱棣大刀金馬坐在龍椅之上,注視這個自己最喜歡的太孫。
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當時還是燕王的他曾經做了一個夢,夢見父皇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大圭上還刻着八個大字:“傳之子孫,永世其昌”。
大圭象徵着權力,父皇將大圭賜給他,豈不是說明器重他,信任他?
而如今,夢成真了,果然就像道衍說的那樣,這個孫子就是自己的第二福星。
“瞻基,說說,爲什麼要篡改歷史,你是讓我們的子孫笑話我朱棣不敢面對事實嘛?”朱棣笑着問道。
朱瞻基擡頭,努力擠出笑容:“爺爺,您是萬古一帝,您的歷史不能,也不會有污點。”
朱棣笑了笑。
那一年,倭島犯邊,大明直接派戰船打到他們本土,當時就投降臣服。
朱棣也懶得再管,一個小島而已,就算有一些礦,他也可以買。發展研究,師法天地才是重要的事。
結果,過些時間錦衣衛發現那倭島竟然派女人來大明求種、獲取情報、戰場資料等。被抓到後,那倭國人也很識時務,頭領親自來大明跪地道歉,任殺任剮。
朱棣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誠懇認錯的吧,爲體現大明大國之寬容,便放了他們一馬。
結果之後,那倭島,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道歉。
朱棣一怒之下直接派兵將進佔倭島,結果當時的領兵將軍于謙直接下令,將其島高層全部屠盡,婦孺送教坊司,高層以下全部拉去極東之地挖礦。
這也是算是他人生污點之一,要知道哪一役,牽連甚廣。
當時的於謙是誰?他親自點中的狀元,才華橫溢,頗受他賞識。而且這個讀書人考科舉,做官的的時候天天和他說要與民生息,杜絕戰爭,藏富於民。
自己便信了他,畢竟朝堂之上不止需要主戰,也需要主和的。隨後不久,更是讓他當上兵部侍郎,甚至讓其帶兵去倭島處理後事。
結果那家夥不知道在哪裏碰到什麼,還是發現什麼,直接殺紅了眼,一年下來,牽連誅殺坑埋三十萬人之多。
消息傳回來,天下譁然,羣情激憤。
等自己將他抓回來,于謙還理直氣壯。
“倭島之人,有小禮而無大義,元廷一朝還有明初之時更是次次犯我華夏邊境。今日更是威脅、利誘,甚至試圖用慢性毒藥賣予我大明,控制我大明高官,罪不容誅!”
把他關進大牢裏,這傢伙還吟了一首詩: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時候朱棣哪裏在好意思殺他,隨後那些讀書人就直接將鍋扣在他身上。
畢竟在天下讀書人眼裏,于謙這種滿腹經綸,慷慨仁義的讀書人怎麼會做那等事,又怎麼會下了那樣滅絕人性的命令?肯定是朱棣逼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憐于謙這樣一個老老實實的讀書人,如今不但要承受坑殺倭人的痛苦和不忍,如今回來還要接受牢獄之災。
這朱棣,不當人皇!
朱棣:???
……
下一章一會發,讓大佬們看個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