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原來是銀杏樹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痞徒字數:4119更新時間:24/07/04 01:56:47
    溫暖但卻燈光昏暗的臥室裏,一曲廣陵散在反覆迴盪間輕輕撫慰着躺在牀上的老人。

    時間彷彿過了許久,又彷彿僅僅只是片刻,一曲廣陵散終了,躺在牀上的老人也緩緩睜開了眼睛。

    “你就是衛燃吧?”這老爺子有氣無力的問道。

    “是我”衛燃站起身,捧着琴來到牀邊,“陶老爺子,幽泉我給你帶來了。”

    “坐”

    陶老爺子氣若游絲般的招呼了一句,等衛燃坐在牀邊之後,他也艱難的擡起一隻手,輕輕撫摸着衛燃放在他枕邊的古琴幽泉。

    “古材新制,聲音雄渾使彈者氣壯,不能不能釋手。”

    陶老爺子喘了口氣,繼續說道,“雖古琴未易得此,無論新琴。散、泛、按皆有鐘聲,四弦尤雄雋,可謂奇極。如此新琴,他日不能測其所至。”

    “這是藏琴錄上對這牀琴的記載。”衛燃喃喃自語的說道。

    “是啊.”

    陶老爺子癡迷的看着枕邊的這牀古琴,“我早就聽洛象那孩子說,他師兄衛燃琴藝了得,頗有古拙之意,剛剛聽你彈的半曲廣陵散,才知道那孩子沒有誇張。”

    “陶老爺子謬讚了”衛燃謙虛的說道,這琴曲是金屬本子教的,古拙不古拙的,他自己實在是分辨不出來。

    “孩子,重新爲我彈一曲廣陵散怎麼樣?”陶老爺子輕輕拍了拍身下的鐵架子牀,“牀底下有琴桌和蒲團。”

    “榮幸之至,我用扶您起來嗎?”

    “坐不穩了,幫我翻個身吧。”陶老爺子遺憾的說道。

    聞言,衛燃站起身,又彎下腰,幫這老爺子翻了個身讓他保持着心臟在上方位的側躺姿勢。

    額外又掃了一眼監護儀,他這才輕輕撩起一側的牀笠,從牀底下抽出一張厚重的琴桌,這琴桌上,還擺着個用塑料袋裝着的蒲團。

    和目光期冀的陶老爺子對視了一眼,衛燃用袖子擦了擦琴桌上的灰塵,將古琴幽泉擺了上去,然後這才從那個落了不少灰的塑料袋裏抽出一個草編的蒲團。

    在琴桌旁重新盤腿坐在,衛燃脫掉了身上的黑色西裝隨手丟到一張椅子上,隨後又取下了腕錶和穗穗讓他戴着的戒指揣進兜裏,最後還給手機開啓了靜音模式,這才再次看向了牀上的老人。

    相互微微頷首,衛燃重新彈奏起了他會的第一首琴曲廣陵散。

    這明明是一首旋律慷慨激昂,充斥着殺伐之氣的琴曲,但牀上那行將就木的百歲老人,他的眼角卻滑落了一滴渾濁的淚水,他的眼神,也從那牀古琴幽泉,挪到了枕邊的那本攤開的相冊上。顯然,他肯定是從這琴曲裏想到了什麼。

    相比那久久不願放手的回憶,這琴曲卻終有結束的時候。當這間溫暖的臥室裏重新恢復安靜,陶老爺子緩慢的恢復了仰躺的姿勢,閉上眼睛輕聲呢喃着,“無憾了,這一曲廣陵散就足夠了,真好啊這琴藝完全配得上幽泉這牀琴。”

    “老爺子,還有什麼是我能做的嗎?”衛燃撫平了琴絃之後問道。

    “過來”陶老爺子費力的招了招手,衛燃也趕緊起身,抱着古琴幽泉重新坐在了牀邊。

    “當初我想花500萬求購這牀琴伱還記得嗎?”陶老爺子將他滿是老年斑的手搭在琴絃上問道。

    “記得”

    衛燃點了點頭,正要說些什麼的時候,陶老爺子卻開口說道,“我快死的人了,再喜歡這牀古琴,也終究是個身外之物。況且就算我得到這牀琴,也幹不出李世民那蘭亭集序給自己陪葬的敗興事。

    不過,衛燃小朋友,看在我這個將死之人的份兒上,我還是想厚着臉皮問你要兩件東西。”

    “陶老爺子請講”衛燃認真的說道。

    “藏琴錄裏說,幽泉這牀琴,四弦尤雄雋,等我死後,就把這根琴絃解下來留給我做個念想怎麼樣?”陶老爺子說出了他想要的第一件東西。

    “沒問題”

    衛燃乾脆的點了點頭表示了同意,這琴平時都是隋馨拿着在圖書館裏演奏,用的也是他能找到的最好的絲絃,這老爺子既然想要,送他就是。

    陶老爺子費力的扭頭看了眼衛燃放在一邊的琴盒,接着緩緩將視線移動到衛燃的臉上說道,“盛裝幽泉的這個琴盒,是當初我爹拆了家裏的黃花梨條案取材打製的。衛燃小朋友,我想要這琴盒,當我死後的骨灰盒用,你捨得嗎?”

    “沒什麼不捨得的”衛燃笑了笑,語氣溫和的說道,“琴盒易得,琴癡難覓。”

    “琴癡?好一個琴癡.”陶老爺子輕輕喘了口氣,努力打起精神問道,“我聽洛象那孩子說,你還會一麴酒狂?”

    “對”衛燃點點頭,“最近還學會了一曲列子御風,如果您想聽,我可以都彈一遍。”

    “能讓他們也聽一聽嗎?”

    陶老爺子問道,“洛象那孩子在彈琴上沒什麼天資,倒是他爹廣陵有些天賦,可惜,終究是和我一樣碌碌無爲.”

    “陳老師曾說古琴悅己”

    衛燃微笑着答道,“既然是彈給自己聽的,碌碌無爲又有什麼關係呢?”

    “你這孩子倒是比我看的開”陶老爺子艱難的擺擺手,“去吧,喊他們進來吧。”

    “稍等”衛燃說完再次掃了眼監測儀,這才起身打開房門撩起了簾子。

    “柳老先生?陳老師?”衛燃只喊了兩聲,斜對着的另一個房間門便被陳洛象從裏面打開。

    “陶老爺子喊大家都過去”衛燃指了指身後被自己帶上的房門說道。

    在他的招呼之下,陳洛象第一個出來幫忙撩起棉簾子,接着,他的師傅柳老先生以及陳廣陵兩口子相繼從裏面走了出來。

    只不過,讓衛燃詫異的是,在這幾個人的身後,竟然還有三個穿着正裝,胸口各自掛着黨徽和一個倒扣胸牌的年輕男女。

    這三個人中看起來年紀最小的一個,還拎着一臺安裝了支架的單反相機。而另外兩個,則分別拎着個電腦包。

    柳老先生和陳廣陵一家既然不介紹,衛燃也就明智的沒有多問,只是禮貌客氣的將這些人都讓進了陶老爺子的房間裏。

    趁着陶老爺子貼着柳老先生的耳邊耳語的功夫,那三個正裝男女也繞到病牀另一邊架好了單反,將鏡頭對準了牀上的陶老爺子,隨後三人後退了幾步站在了這個房間最角落的位置。

    片刻的準備之後,柳老爺子坐在牀頭一側,在陳廣陵的幫助下,將執意想要坐起來的陶老爺子扶起來靠在了牀頭的牆壁上。

    見陶老爺子看向自己,衛燃點點頭,將古琴幽泉重新放在琴桌上,盤腿坐下,認真的演奏起了他會的第二首曲子——酒狂。

    在混沌朦朧的琴曲中,陶老爺子和扶着他的柳老先生對視了一眼,隨後便將注意力重新放在了衛燃正在撫琴的雙手之上。

    當一曲終了,衛燃略作停頓之後,直接演奏起了列子御風。此時,那位柳老先生以及陳廣陵父子的臉上,已經滿是驚異之色,反倒是陶老爺子。卻舒展了一直皺着的眉頭,緩緩閉上了眼睛。

    “滴——”

    幾乎就在衛燃演奏完這首列子御風的同時,牀頭櫃上擺着的檢測儀也出現了代表着終結的橫線。

    “老陶?老陶?陶師叔?”年過花甲的柳老先生輕輕喚了幾聲,但那個靠着牆的老人卻再也沒有睜開他蒼老的眼睛。

    “列子御風,泠然善也。”陳廣陵嘆了口氣,“老爺子大概也是御風而去的吧。”

    柳老爺子抹了抹眼角,“侄媳婦,你去剛剛那個房間把壽衣取來吧,我和廣陵給老爺子換上,洛象,去打一盆熱水。”

    “哎!我這就去。”陳廣陵的妻子應了一聲,抹了抹眼角,帶着她兒子陳洛象最先離開了房間。

    目送着這母子倆離開房間,站起身的衛燃將那牀古琴抱起來放在了陶老爺子的一體身旁,仔細的取下了這古琴的第四根琴絃,將其對摺之後,輕輕綁在了陶老爺子的手腕上。

    額外將琴盒取來,仔細的清理掉裏面的緩衝海綿又清理了殘膠,衛燃將這盒子也放在了陶老爺子的腳下。

    等到陳洛象和他媽媽將熱水和壽衣取來,柳老先生卻說道,“小楊同志,由你們來宣讀一下陶老爺子的遺囑吧,給你們添麻煩了。”

    “您客氣了”

    那三個穿着正裝的年輕人裏,看起來最年長的那個客氣的應承了一句,同時也和她的另外兩個同伴一起,動作一致的將胸前掛着的胸牌翻到了正面,同時,那個小楊同志也戴上了一雙白綢手套,接過了同伴遞來的一沓文件。

    “我先出去避一避?”衛燃適時的問道。

    “留下來聽聽吧”柳老先生卻將衛燃留了下來。

    “下面由我宣讀陶燦華同志生前遺囑”

    被鏡頭對準的小楊同志稍作停頓,朗聲念道,“遵陶燦華同志生前遺囑:

    我叫陶燦華,生於1920年,今年滿百歲,在立遺囑時精神清醒,且有政府公證人員陪伴,由於年事已高時日無多,故立此遺囑,表示我對身後事及財產的處理意願。

    一、逝後不停靈不擺宴不受任何人弔唁,遺體火化,骨灰由柳補拙同志負責安葬至祖墳,無需立碑、無需祭掃。

    二、生前所有藏書及琴譜共計七書箱348冊,全部贈予陳廣陵同志。

    三、生前舊藏斫琴木材總計47板,其中40板贈予柳補拙同志,7板贈予徒孫陳洛象同學。

    四、生前所擁房產一套,無償贈予衛燃同志,以答謝琴絃琴盒陪葬之恩,望念在一面之恩,念在幽泉有靈善待老宅。

    五、另有存款148329.51元,用於支付公證費用及火化、運輸等費用,所剩餘額全部匿名捐贈至華夏兒童少年基金會。”

    稍作停頓,宣讀遺囑的小楊同志繼續說道,“此份遺囑一式四份,經和平區公證處公正,內容真實合法有效,公證人楊萌萌、張子超、劉寧。”

    等這女人一本正經的唸完了遺囑的全部內容,衛燃詫異的看向了對此似乎毫不意外的陳廣陵一家以及柳老先生。

    “陶老爺子之前給我打電話說,如果你願意把琴盒送他當死後的長眠之槨,他就把這房子送給你算是償還了這份恩情。”

    陳廣陵嘆了口氣解釋道,“他還說,他小時候經常在這棟房子裏用那牀幽泉練習廣陵散。

    他真心希望你能收下這房子,有時間的時候就來這裏,用幽泉彈一曲廣陵散。”

    又是一份守墓的工作

    衛燃暗暗嘆了口氣,猶豫片刻後,最終還是藉着衣兜的掩護從金屬本子裏取出了鋼筆,在四份遺囑上分別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等房間裏的柳老先生和陳洛象也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柳老先生揮揮手說道,“洛象,侄媳婦,你們帶着衛燃去隔壁休息休息吧,小楊同志,也麻煩你們了,我在隔壁房間準備了柚子葉水,去洗洗手吧。廣陵,我們給陶老爺子換身衣服。”

    “我也留下來吧”衛燃開口說道,“就算幫不上忙,也能再給陶老爺子彈幾次廣陵散。”

    “也好,那就留下來吧。”柳老先生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等其他人離開房間,衛燃重新坐在了琴桌邊上,用那牀少了一根弦的古琴幽泉,一遍遍的彈奏着一曲殘缺的廣陵散。

    大半個小時的忙碌之後,柳老先生和陳廣陵幫着陶老爺子擦乾淨了身體,換上了一件深藍色的長衫。原本放在牀頭的相冊,也被收進了清空的琴盒裏。

    將抱着琴盒的工作交給柳老爺子,衛燃彎腰輕而易舉的抱起了牀上那個瘦高的老人,由陳廣陵引着下樓,並最終送進了一輛似乎屬於某殯儀館的麪包車裏。

    目送着柳老先生帶着陳洛象跟着殯儀館的車消失在街道的盡頭,衛燃扭頭看了眼院子裏那顆不知名的大樹,冬日的寒風中,一片金黃的葉子從樹上打着旋飄落,最終落在了衛燃伸出的掌心裏。

    “原來是顆銀杏樹啊.”衛燃帶着遺憾嘆息了一聲,將那片落葉也揣進了衣服口袋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