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個人能力與適應徵(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小魚蝦字數:5349更新時間:24/06/29 20:40:31
    創傷中心總共五個高級職稱,三個主任醫師的正高職稱,分別是病區主任張明燦,帶組主任吳國南以及老主任洪都。

    然後副高的副主任醫師職稱,就是吳國南組的薛濤以及洪都組的黃凱副主任醫師。

    張明燦主任組,他並沒有給自己帶一個副高職稱,只是多帶了幾個下級醫生。

    薛濤馬上意識到措辭中歧義,解釋:“不是你所理解地那種倒呢,只是累到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導致的消化性疾病。”

    方子業聞言眼睛眨巴眨巴,心說這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就只是沒有掛了是吧?

    可方子業沒有吐槽,依舊是跟着薛濤進了副高辦公室。

    果然,沒有黃凱的加入,這裏面是沒人的,薛濤進來後,就讓方子業直接把門給帶上,而後又說:“子業,這裏一共是三臺電腦,李元宏還沒升副高之前,就一直會空着一臺,都是連接的內網。”

    “你以後如果那邊找不到電腦,就直接過來,這也是張主任的意思。”

    “副高辦公室,除了我和黃凱之外,一般主任都不會隨便進來的。”薛濤似乎在給方子業立着規矩,但又破開着規矩。

    能夠不需要在病房裏與其他人搶電腦,這自然是極爲友好的事情,只是這樣的破格,方子業還在思忖是否可以長期破例。

    並非清高,而是要考慮一下會不會成爲下級醫生眼裏的木秀於林,拉仇恨。

    不過考慮了幾秒鐘,方子業還是道謝:“謝謝濤哥。也要謝謝張主任。”

    現在還考慮個什麼勁兒啊,病房裏自己分管的病人就有七八張牀位,這些牀位的病歷和醫囑,就有得自己忙活了。

    方子業沒有提前做過準備,因此目前的醫囑,也沒辦法通過查閱文獻的形式慢慢去琢磨,暫時就把吳國南和薛濤查房期間所囑咐的常規醫囑一一給開上。

    大部分都是三連套。

    消腫、止痛、抗凝。屬於是術前用藥。

    方子業一邊仔細對應,一邊覈查着醫囑的藥物量、頻率以及用法。

    接着問:“濤哥,我們吳主任,一般比較擅長的方向是哪個方向啊?我看我們科室裏的亞病種蠻多的。”

    雖然恩市中心醫院貼的牌是創傷醫療中心,其實裏面的病種非常雜亂,創傷、手外、關節、運動醫學以及脊柱微創,好像都有診治。

    想要找到重點,自然就要求問自己的帶組主任擅長什麼。

    薛濤就說:“吳國南主任之前是手外科亞專科的,所以目前在病區裏主要在做的方向就是創傷加手外,其實你也可以理解成治療骨折和肌腱縫合之類。”

    “洪都老主任的話,以前脊柱外科醫生,走的是創傷外科加運動醫學以及脊柱微創的路線,而張明燦主任主要是做創傷和關節這兩個方向的。”

    “我們科室的亞病種啊,肯定不如中南醫院那麼細緻,單純只是做一個方向,吃不飽飯啊。”薛濤開着玩笑。

    其實並非是恩市中心醫院這個平臺不好,而是恩市人民醫院和民大醫院之前的創傷外科就很牛,以至於中心醫院前些年的大部分發展方向,都朝着關節和脊柱方向發展。

    目前水平是最頂尖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的關節和脊柱外科的手術,都是在恩市中心醫院,另外兩個醫院才平分了百分之五十。

    而創傷外科這個亞專科的話,則是其他兩個醫院佔據了百分之七十的病人量,恩市中心醫院如今正在填補這一塊的短板。

    薛濤然後又苦笑說:“當然,方醫生伱來得正不巧,我們科室目前的創傷病人非常多,也非常專精。得處理好長一段時間。”

    方子業點頭。

    又說:“濤哥,我們組,一般一天可以吃下幾臺手術啊?”

    “三到四臺就是極限了。沒有中南醫院那麼快。”薛濤回。

    方子業聞言內心一緊——

    難怪了,現在組內未術手術患者,都有三十多個,一天四臺,連軸轉一個星期,都沒辦法吃下。

    這還不算上平日裏常規的創傷患者,三個組目前的情況都差不多,如果不想辦法處理的話,可能半個月內,就看不到其他的病種了,而且病人和家屬肯定也會很煩躁。

    等這麼久還輪不到手術,那能不憂慮麼?

    “其實也不算少了。”方子業回,同時笑了笑。

    在中南醫院,每天的手術檯次,一個組能吃下的最多也就三四臺,只是恩市中心醫院裏面的手術病種的難度,和中南醫院沒辦法比。

    真要比起數量,中南醫院未必有中心醫院這麼多。

    只是難度比較高。

    如果真的只是做骨折,不管是簡單骨折還是複雜骨折,鄧勇教授組,一天做個十臺八臺的,也不是事兒。

    畢竟不管是鄧勇還是謝晉元還是袁威宏,都可以隨意分臺開臺,甚至再簡單的骨折患者,讓秦葛羅去帶人單獨開一臺,也是沒問題的。

    這麼一分臺的話,一整天下來,十幾臺都可以吃得下。

    只是這對地級市醫院裏面而言,就沒有這麼強的資源配置了,就算是吳國南想要分,也沒這麼多人手啊。

    組裏面,目前算上方子業,也就是五個人,分兩臺就是極致。

    “害,慢慢做唄。”

    “子業,你還沒管過這麼多牀位的吧?”薛濤忽然站了起來,然後趕緊走向了方子業。

    他忘記了一茬,那就是自己忘記帶着方子業一步一步地開醫囑和怎麼建立病歷了。

    這裏是恩市中心醫院,病歷系統和醫囑系統與中南醫院是不一致的。

    中南醫院的病例和醫囑系統是在同一個系統裏,恩市中心醫院的系統,不知道是哪個人收了錢,TM的難用得要死,可到現在都一直沒有更新和置換系統的意思。

    不過,看着方子業已經可以熟練操作醫囑系統和病歷系統,薛濤就沒多事,只是暗暗心驚方子業的學習能力真的快。

    哦不,學習的態度也非常快,因爲方子業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是把病歷系統和醫囑系統的賬號密碼全都記錄在了筆記本裏面,而且還記錄了一些要點。

    “方博士,不是我特意陰陽怪氣你啊,就你這學習態度,豬都能上樹了。”薛濤看完,毫不吝嗇地誇獎。

    “濤哥,那我能回一句,差生文具多麼?”方子業沒有什麼天才的包袱。

    管他天才也好,不天才也好,記憶力好也好,不好也好,方子業就喜歡記錄在筆記本上,一一細緻查對,而且他看文獻,也更喜歡打印出來看紙質版。

    雖然這樣的花費會更多,但會看起來更有感覺,且方子業喜歡在書上做筆記,密密麻麻,有必要沒有必要,方子業都是保持着這個習慣。

    “扯J8犢子。”薛濤輕輕地拍了方子業一下。

    “對了子業,你等會兒開完醫囑後啊,就把所有患者的談話簽字系統裏面,先建立一個骨折手法復位加石膏外固定術的模板。”

    “吳主任對創傷外科的病種,並不十分感興趣,他早上說他要去找一下黃醫生,過來幫忙給科室裏的病人做一下骨折的手法復位術。”

    “能直接復位處理出院的,都直接處理完得了。”薛濤說話間,摸了摸鼻子。

    看着方子業的筆記本,再看了看自己就一張看起來就屌絲的A4紙,有點害臊。

    方子業的筆記本,估計病人出院一個月都還能找得到他以前的醫囑記錄,但自己這個,明天還有沒有筆記知道今天開了哪些醫囑,他都未必敢確認。

    方子業這會兒正好開完了第二個病人的醫囑,覈查完後,點擊了提交。

    轉頭才問:“濤哥,這吳主任去找的黃醫生,到底是什麼樣的神仙?一些本不該做手法復位的骨折,還能手法復位處理掉?”

    手法復位與手術復位都是擁有各自的適應徵的,而兩者的適應徵,其實一定情況下存在互補性。

    一個患者的骨折類型,能不能通過手法復位解決,這是認知和操作雙重層面的問題,但是,方子業的記憶中,似乎沒有找到合適的病人,可以通過手法復位加石膏外固定術來處理。

    如何評估,這與骨折的治療原則有關。

    骨折的治療有三大原則——復位、固定、康復。

    康復大同小異,每個人各有不同,最重要的點,就是復位和固定。

    復位的形式,大體上就可以分爲手法復位和手術復位,這兩者的適應徵各不相同,一般而言,手法復位禁忌症的患者,必須採用手術復位。

    而一些特殊的手術復位禁忌症的患者,最好採用手法復位。

    聽起來是悖論,但實則,一般手法復位禁忌症的患者,就是手法復位後,石膏外固定術,無法達到固定效果,因此必須藉助手術復位,用鋼板螺釘或者髓內針內固定來達到固定效果的。

    而手術禁忌症的患者,則是一些患者,無法耐受手術治療的衝擊,手術風險極高,基本上一做一個死,在這樣的情況下,那麼你不手法復位,就只能讓患者躺着自由發揮恢復程度了。

    那基本上也就是躺死在牀上的份兒。在這樣的情況下,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屬於是姑息性治療,盡力治療,恢復看緣分,反正不能手術,手術了就下不來臺。

    薛濤聽到這裏,濃眉一展,好笑起來,彷彿是終於戳到了方子業知識盲區的快感——

    “子業,這你就不知道了吧?”

    “那你還真別不信,這位黃醫生啊,是吳主任私交非常好的副主任醫師,本來是中醫出身,現在是在民大醫院的創傷外科裏面,當創傷外科的副主任。”

    薛濤說到這裏,微微拱手:“黃主任師從我們恩市最牛的中醫泰斗,陳老醫生,雖然陳老醫生如今已經不在恩市了,可黃主任卻是學到了陳老醫生的跌打損傷的精髓。”

    “骨折治療這一塊,在我們現代醫學認知範圍內,無法手法復位的,他還真可以通過手法復位解決,並且達到功能甚至解剖復位,且復位後,以石膏外固定術,能夠達到固定的效果。”

    兩個陌生的名字,被方子業記住。

    黃主任,陳老醫生,中醫。

    這是不是自己師父下鄉前交待的那位大牛?他都惹不起的大牛。

    “奧奧奧……”方子業有點佩服地點頭。

    他對中醫不懂,也沒有系統化的學習過,但也很崇敬。

    無他,方子業自己的爺爺被恩市的一位老中醫搶回了一條命,還有自己的一個舅舅,也是在中醫那裏得到了良好的治療和處理。

    中醫不假,但好中醫難尋。市面上見到的更多的中醫,都是只讓你皮膚感染的賣狗皮膏藥的人,這些患者,方子業在中南醫院時有看到,皮膚潰爛得讓方子業覺得可憐……

    薛濤回到了電腦面前,然後繼續說:“吳主任和黃主任私交很好,聽說當年啊,就是好朋友,只是各自走的路線不一樣,如今自然私交也沒拉下。”

    “民大醫院的創傷外科之所以近些年可以蓬勃發展,就是黃主任的功勞,但是呢,因爲沒有特別的科研產出,所以一直晉升正高的主任醫師差了點東西。”

    “當然,黃主任也比較年輕咯,職稱也升不了那麼快。”

    “我剛來工作的時候,也是不信,心說,那麼多大專家和教授定下來的手術適應徵和手法復位適應徵,能是你能左右的?”

    “可後來才知道,現代醫學裏面的手法復位術啊,上限固定了手術適應徵和手法適應徵的相對局限性。”

    “我記得是哪一年年會期間,一位教授提到過這件事,他說手法復位的禁忌症和適應徵啊,是與個人相關的。你不會,那麼就算是A型骨折,也是手法復位的禁忌症,是手術復位的適應徵。”

    “但如果你會的話,那麼B2.3型骨折,甚至C型骨折,都可以通過手法復位來解決。”

    “然而,手法復位之所以比較難推廣,好像是中醫的診斷方式與現代醫學的X線很難對應,且有人做過實驗,同樣類型的骨折,同一個醫生去處理,結果還大相徑庭,就很蹊蹺。”

    “一個小小的手法復位,卻是把中醫和現代醫學都掣肘住了,也是蠻搞笑的。”

    方子業靜靜地聽着,仔細琢磨,覺得薛濤說得有道理。

    可更仔細琢磨,又覺得薛濤轉達的那位教授的說法有點無理!

    如果手術適應徵和手法復位適應徵,沒辦法統一體現在指南上面的話,那麼現代醫學裏面的創傷外科醫生就只能回家種田了。

    沒辦法啊,第一難學,第二我學了手術,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你指南上寫了手法復位,但我不會,那我就只能往外推,否則就是能力不行。

    那不扯淡了麼?

    如果無法被所有人都學習得到的技術,那麼就不具備廣譜性。

    爲什麼要有指南,第一是專家和醫學工作者,對病種認識和治療的指導,第二就是相對評估一個醫生,是否存在醫療過錯爭議的藍本。

    按照指南走,基本不會錯,這是公認的。

    個人能力是個人能力,但是你怎麼保證所有人的個人能力都這麼強呢?

    指南的修正,與全國的醫療平均水平有關,而不是局部水平有關,如果按照華國協和醫院與華西醫院的平均水平來制定指南的話。

    那全國鄉村衛生院包括所有縣醫院裏面的人都清空得了,做就是錯,那是肯定不符合實情的。

    “那是有點期待黃主任能夠早點過來教學一下了。”方子業說。

    能夠增長見識面,就是世面的積累。

    這世界很大,充滿着各種外人所不理解的不可能。

    就好比,方子業這麼個醫生,連打針都不會,一般人你敢想?但方子業是真的不會,他從來沒給病人打過針。

    穿刺和局部麻醉不算。

    然後二人就沒再閒聊,每個人的任務都很重,即便是方子業分攤了一部分的任務,可還是有七八張牀位的入院病歷需要書寫。

    還有入院談話簽字書、外傷患者自費告知書等等各種必要的手續和簽字。

    爲什麼外傷患者要自費,這是醫保規定的不是醫生規定的,方子業也沒辦法特別深入地去解釋,只是告知患者和家屬,如果需要詳細瞭解,請去下面的醫保窗口。

    大概在中午十二點左右,方子業總算是把八個病人的大病歷以及住院記錄給寫完了,還沒有開始談話簽字。

    可飯卻已經到了,薛濤就說:“子業,醫囑開完了吧?”

    “病歷的事情可以先不着急,先吃飯,吳主任喊了盒飯到主任辦公室。”

    “而且吳主任和黃主任,都已經在開吃了。”薛濤站起來,摸了摸肚子。

    “吳主任帶着黃主任一起吃盒飯?”方子業站起來時,略錯愕。

    說實話,這不是對待外院主任的待客之道,方子業從來沒有在任何一個老師那裏,學到這麼待客的。

    不管是遠道而來的上級醫院老師,還是平級醫院的兄弟,或者是下級醫院的進修大哥,都是好生相待的。

    “鐵兄弟,吃盒飯算什麼,我還看到他們用花生米就着幾塊錢的酒在科室裏搗鼓呢。”薛濤有些羨慕地說。

    “接地氣,真兄弟。”

    方子業可以想象到那種奇怪的場景,兩位高級職稱,四十多歲的中年,躲在科室裏,就用着普通的花生米,就着幾塊錢的酒在那裏對酌。

    這喝的已經不是酒,而是人情味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