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有些掙錢路子,得探了才能找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羈中馬字數:3262更新時間:24/08/16 22:37:26
    李龍、李青俠和陶大強三個人都揹着尿素袋子往回走——光袋子就八條!

    回到家裏,天已經亮了,太陽還有一陣子才升起來,院子裏已經鋪好的塑料布,放好了大卡盤。

    即使如此,看着李龍三個人扛着這麼多袋子,院子裏的杜春芳還是有些意外:

    “咋弄這麼些個?”

    “不光是魚,還有水草,還有野鴨娃子和水雞子。”李龍放下輪胎和網袋,然後往塑料布上倒。

    一大堆網帶着魚堆得老高,三個人自覺的開始擇魚,同時把網理起來。

    畢竟賣完魚後,是要回來拾網的,這時候把網搞亂了,那就是給自己找麻煩。

    從開春到現在,大家都習慣了,擇魚的時候儘量不使勁擠魚,不把魚鱗弄下來,這樣魚不受傷,能多活一會兒。

    整出來四個大半口袋魚,那些溝魚倒不是特別多,單另放在一個小袋子裏,都倒了些水,然後分別綁在兩輛自行車的兩邊。

    李龍感覺自行車氣有點不足,加上還要帶着陶大強,他從閒房子拿出氣筒,擰掉自行車後胎氣嘴上的帽,用鴨嘴夾住,開始打氣。

    打了七八下,按着後座壓了壓,又打了五六下,感覺行了,就收了氣筒。

    “走吧!”李龍對陶大強和李青俠說。

    李青俠的自行車後座上放着盆和秤,前把上掛着盛在小袋子裏的溝魚,先一步已經騎了出去。

    李龍推自行車到路上,蹬幾下騎上後,陶大強才坐了上去。

    自行車晃了晃,李龍開始發力使勁蹬着往前竄去。

    到了鄉里,陶大強和李龍換過來,他帶着李龍。

    這段時間李龍在山裏,陶大強在隊裏也把自行車學會了。

    他還在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要買輛自行車了。

    到了縣裏,陶大強把車子交給李龍,他跑着去了市場,李龍則到大院子裏取秤和盆。

    顧曉霞已經去上班了,李龍取着東西鎖好門就往石城而去。

    石城老街那裏依然人很多,今天買魚的人不像昨天那麼多,但不到一個小時,魚還是賣完了。人流量大就這個好處,東西只要好了,就不愁賣。

    等從石城回來,李龍也沒去自由市場找李青俠他們,他去了收購站。

    “喲,小李同志來了。”陳紅軍才開門一會兒,今天還沒人上門,看到了龍他挺開心的,“這是去賣魚了?”

    “嗯。”李龍點頭,然後問道:“陳同志,我想問問,鎖陽你們收不收?”

    “鎖陽啊?”陳紅軍放下擦桌子的毛巾,說道,“這個以前收,現在不收了。”

    “不收了?”李龍有些失望。

    “嗯,不過我知道哪裏收。”陳紅軍笑着說,“你們那裏鎖陽多?”

    “多,太多了,鹼灘上白刺下面到處都是。”

    “那倒是可以……”陳紅軍說道,“醫藥公司收這個,這可是一味不錯的藥材。當然,醫藥公司也不是都收,得看規模和處理的情況。”

    李龍知道這個,上一世,隊裏不少人知道這個是藥材,有人打過這個主意,收購站這裏賣不掉就去了醫藥公司,然後回來說醫藥公司也不收。

    但等到李龍上一世生病去世前幾年,這玩意兒的價格就漲起來了,乾貨幾十上百塊錢一公斤,野生的價格更貴。

    那時隊裏的鹼灘已經不多了,都被開荒種了,剩下爲數不多的,也都特別遠,隊裏沒人去專門挖這個,畢竟太少了。

    倒是有專門挖這個的人騎着電三輪到處跑着找,挖到後弄回去自己處理。

    所以整個隊裏雖然有這個資源,但說實話靠這個賺錢的還真沒多少,偶爾有那麼一兩個賣過錢,但後面不弄了,說太麻煩,說醫藥公司要求太高。

    “這個需要炮製。”陳紅軍說道,“得洗乾淨,還需要不爛的不斷的,要連根一起的,上面的那跟茸毛一樣的東西你知道吧,那玩意兒還不能脫損,曬的時候也不能太乾,太乾了後面不好切片……”

    李龍把這些話認真記了下來。

    離開收購站,他沒去藥材公司,而是到了市場。看李青俠和陶大強兩個還剩下一點魚沒賣掉,便在市場裏轉了兩圈,等他們把魚賣魚,三個人一起去了大肉食堂吃了早飯,然後回了隊裏。

    杜春芳已經開始拾網,李娟在院子裏幫忙,李強在牽着水雞子玩。

    三個人加入到了拾網的隊伍中,李龍替換了李娟。李龍明顯能感覺到李娟長出一口氣,應該是挺累的。

    有了三個人的加入,一個多小時網就拾完了。陶大強回去做飯,李龍這邊也開始做飯。杜春芳做不來家裏這麼多人的飯,李青俠更是不會做,這事李龍也熟悉了。

    吃過飯,李龍沒回馬號,而是取了一把鐵杴,車後座上夾着一個袋子,騎着自行車去了東面的鹼灘。

    鹼灘上長着不少的白刺、紅柳和鹼蓬。這些植物長的都挺有特色。白刺就是地上一大灘,現在已經結了紅紅紫紫的果子,這玩意兒酸中帶一點點甜味兒,還有一股子藥味兒,不能多吃,多吃了會流鼻血。紅柳就不說了,後世看到的基本上都是灌木一樣,但這裏因爲太多了,雖然有人砍,但因爲多,所以不少都長成了樹,三四米高的都有。

    而鹼蓬就是綠油油的一大團,不需要修剪就是一個球形,有些鳥,像這邊土話說的大頭雀、黃雀還會在鹼蓬裏做窩。

    鹼蓬也會被祖輩在這裏的當地人弄着去燒鹼灰,燒出來碧綠的跟碧璽一樣,非常好看。當然邊角料就算了。

    李龍都不用找,在路邊就能看到白刺旁邊一根根豎起突出白色鹼土跟驢屌一樣的紫紅色鎖陽。

    撐好車子,李龍提着鐵杴和袋子就往最近的鎖陽走過去。

    這玩意兒因爲是紫紅色,水份很足,跟染料一樣,會有孩子把頭拔下來在硬土面當筆寫字畫畫。

    李龍找了個大的,小心的挖着,儘量不去破壞。這一杴下去,直接挖出來三個,最長的一尺多長,短的也有二十多公分,根還是連在一起的。

    輕輕把上面的泥土扒拉掉,李龍把三個鎖陽放進了袋子裏,繼續挖。

    這鹼灘的鹼很大,上面一層土純白色,甚至都結晶了,也就白刺紅柳鹼蓬這些耐鹽鹼的植物能生長,偶爾能看到有蘆葦,長的也不高。

    李龍了半個小時,挖了半袋子,然後直接夾自行車後座上,騎回去了。

    回到馬號,李龍先用刷子把鎖陽根上的土刷乾淨,然後爬上房頂,把這東西攤開曬上。房頂坡度不大,空間不小,而且沒什麼雜物,曬東西正好。

    他打算做個實驗。

    接下來兩天,李龍繼續下網逮魚賣魚,第三天,他上房屋看鎖陽曬乾了,便小心的撿好放進袋子裏。趁中午吃過飯的空檔,騎車去了縣裏。

    李龍騎車到藥材公司的時候,這邊剛上班。

    藥材公司這時候兼着賣藥的職責,所以李龍儘管進來的時候提着袋子,但櫃檯裏的人還是把他當成了買藥的,問道:

    “同志,你買什麼藥?”

    “我不買藥,我賣鎖陽。”李龍說道。

    “這個我做不了主,得找我們主任。”

    李龍上二樓去找主任,他是來過一次的,當時那主任說不收。

    這回李龍再次找到了對方。

    “我不是說過不收了嘛。”對方也挺不耐煩,這些人就是挺討厭的,纏人!

    “我這回拿來了樣品,主任你能看看嗎?”李龍也不生氣,笑着說道。

    爲了掙錢嘛,不寒顫。

    那個主任也沒辦法,便擺擺手。

    李龍掏出來自己曬乾的鎖陽放在了桌子上。

    “這……是你處理的?”主任掃了一眼原本打算直接拒絕,但沒想到這鎖陽的品相還不錯!

    “嗯,我處理的。”李龍心知有點意思了,他說道,“如果我拿來的鎖陽都是這樣的,你們這裏收嗎?”

    “那——如果都能達到這品相,我們收。”主任以前不收,自然是因爲送上門來的那些人拿來的東西大都不是殘貨就是帶着土或者乾脆就是連土帶雜質帶着其他東西,那收過來還得二次加工,多麻煩!

    “那我保證都會是這樣的品相。”李龍說道,“主任你能說說價格嗎?”

    “你保證?你怎麼保證?”主任對於李龍的保證是真的不怎麼相信。

    “其實呢,我是供銷社的採購員,兼着幹一些自己的事情。”李龍掏出了那張證明,“供銷社採購股的李股長可以證明。”

    看了那證明,這主任表情緩和下來,他把證明交給李龍,拿起那個鎖陽仔細看了看,然後說道:

    “如果都是這個品相的話,乾貨我能給你五毛錢一公斤的價格。”

    李龍默算了一下,五毛錢一公斤乾貨,合着就是新鮮的一毛多一公斤——也就是四五公斤鮮貨曬一公斤幹的。

    如果自己從隊裏收的話,五分錢收一公斤鮮貨,肯定有大把的人會來給自己賣。

    自己只需要找地方曬乾就行了。

    反正鹼灘裏那鎖陽那麼多,除了人工沒什麼成本,想來只要通過陶大強把消息放出去,有的是人願意過來幫自己挖。

    現在麥收季已經過去,油葵和玉米還要過一段時間才會收。有這麼一個空檔期,大家挖鎖陽應該是有積極性的。

    “我拿來多少都收嗎?”李龍最後問道。

    “嗯,你能拿來多少,我就收多少——當然前提是品相有這麼好。”

    李龍笑了,那肯定是沒問題的。

    這事,就這麼定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