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李龍的“小道消息”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羈中馬字數:2249更新時間:24/07/03 23:35:06
    “爲啥呢?”李建國問。

    樑月梅也在看着李龍,想聽聽他的想法。

    “你想想啊,老爹要收到錢,會幹啥?”

    “那還能幹啥?去集上稱幾斤肉,買些米麪,再稱些油準備過年。”

    “那剩下的呢?”李龍繼續追問。

    “剩下的……估計得去牌桌子上打牌,可能還得吹牛說在這邊的兒子多孝順。”李建國說着就笑出來,他能想像得到自家老爹能做出啥事來。

    “然後親戚是不是都知道了?”李龍問了一句。

    “那肯定。錢一寄到,大隊那邊喇叭裏一喊,那還不全隊都知道了。”李建國在老家呆了十幾年自然清楚。

    其實每年年底都是會往老家寄東西的,錢寄的少,畢竟分到手裏錢就沒多少。今年因爲李龍,手裏錢多了起來,就想多寄些錢。

    而父親平時不怎麼花錢,但有錢了就喜歡出去炫耀,甚至會在牌桌子上打那種一分兩分的牌。

    “那你覺得等開春的時候會有啥情況?”

    李龍這麼一問,李建國愣了,會有啥情況?

    “你要寄五十回去,等開春老家能來一幫親戚來到這裏落腳,說老爹同意了,讓他們找你要活幹,讓你幫着聯繫出路。”

    李龍的話說得很平淡,但落在李建國和樑月梅耳朵裏,就跟閃雷一樣。

    李建國覺得老爹還真能幹出這事來!

    別看李建國的父親李青俠說了,只要李建國照顧好李龍,其他啥也不用管,但真要有人求到他那裏,讓了給李建國說,讓李建國幫着找出路,他絕對不會拒絕。

    到時來一幫人……

    李建國簡直不敢想接下來的情況。

    但其實這本就是上一世發生的事情。上一世李建國這邊過年會寄東西回去,讓家裏人覺得這邊生活好,然後就陸續有人過來找到李建國。

    老家村名李家莊,一個莊的人大都姓李,大部分都有親戚關係,關係近的年輕人出來找活路就是要投奔那些先出來的。

    但十年時間,有十幾個過來投奔李建國,李建國絞盡腦汁給他們想辦法,其中有一半在這邊安了家,有當工人的,有去兵團安家的,大多過得比李建國好。

    但這些人在李建國去世後,沒一個過來看樑月梅的,一羣白眼狼!當然,自己前世也算一個——這輩子就還債了。

    “那是不能寄這麼多。”李建國嘆了口氣,“那……寄二十吧。”

    “嗯,反正以後還長,老爹老孃身體也好,盡孝在後頭呢。”

    李龍記得父母都活到了九十多歲,所以不在這一時半刻。

    這事確定後,李建國又給李龍一個任務:

    “我割五公斤肉,你提着帶着紅紙去顧家,讓顧大哥給寫兩副對子。”

    “行。”還有十來天過年,這是必然要準備的,李龍也沒多想。

    等到了顧家,顧曉霞開的門,看到李龍提着東西還有些意外。

    “我哥讓你爸給我們家寫兩副對子,這是潤筆。”李龍揚了揚手裏的肉。

    “小龍過來了是吧,快進來。”裏屋傳來了顧博遠的聲音。

    李龍把肉遞給顧曉霞,拿着紅紙、毛筆和墨汁進了裏屋。

    “小龍不錯啊,還知道潤筆。”顧博遠笑着說,“看來烏城沒白去。”

    “我聽我哥說的。”李龍笑笑,把裁好的紅紙放在桌上,“顧大哥,你身體好些了嗎?”

    顧博遠是西南政法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至於爲什麼會到這裏來,原因李龍不清楚,但無非就那幾種。

    “好多了,還得多謝你的魚和肉。”顧博遠笑得很灑脫,“這個冬天你能幹得很啊,我也跟着沾光了。”

    李建國送來兩回魚和肉,讓顧家的日子好過了不少。

    “那我哥還說了,要沒你,他估計在這裏都呆不下去了。”

    李龍清楚得記得李建國說過好幾次,一個就是顧博遠給他的窩窩頭,第二個就是李建國準備離開這裏去其他地方碰碰運氣的時候,顧博遠的話讓他留了下來:

    “我去過全國不少地方,到這裏我就不想走了,爲啥?這裏地方大,能種稻子,水窪裏就有魚。有米有魚,地廣人稀,其他地方未必就好過這裏,留着吧。”

    李建國就留下了。別的不說,至少那些艱苦的日子不捱餓了。

    “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難爲他還記得。”顧博遠把紅紙鋪開,問李龍:

    “想寫啥樣的?”

    這年頭對聯其實沒那麼多講究,李龍笑着說:

    “通俗易懂,一看就明白的。”

    “那就太容易了。”

    顧博遠略想了想,揮筆就寫了起來,還真是通俗易懂:

    “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橫批:吉星高照。”

    “精耕細作豐收歲;勤儉持家有餘年;橫批:國強富民。”

    不講對仗,就是好懂。

    而且這字體,真是好。李龍感覺比後世不少的書法大家的字都好。

    等墨幹了,拿着對聯離開,顧曉霞把李龍送到院門口,突然小聲說:

    “李龍,我……我能跟你學做生意嗎?”

    “做生意?”李龍有些意外,“你怎麼想起來做生意了?”

    “我家裏沒錢了。”顧曉霞說出第一句話的時候,原本的拘謹和膽怯就消失了,聲音語氣也變得流暢起來,“我爸身體不好,連藥都快買不起了,我……”

    “我知道了。”李龍點點頭,“其實啊,我有小道消息,開春後啊,咱們公社和大隊就要擴建學校了,到時……我覺得你可以考一下。”

    李龍清楚的記得,到時顧曉霞考了大隊的小學,其實以她的高中水平,去教公社的初中也是沒問題的。

    畢竟這年頭這邊有學問的人奇缺,李娟的數學老師小學都沒畢業就教書了。

    以李建國的水平也是能去教書的,但李建國知道教書的那點工資不足以養整個家,他覺得種地比較適合自己,所以就留在隊裏種地了。

    顧曉霞難以置信的問:

    “是真的?”

    “嗯,我確定。”李龍點點頭說,“我覺得你最好現在開始複習,到時如果能去初中教書,一個月工資怎麼也有幾十塊錢,不比你種地強?”

    顧曉霞猶豫了。

    “可是我家現在……”

    李龍想了想說:

    “我先借你二十塊錢,等你考上了,發了工資再還我,怎麼樣?”

    二十塊錢,在這年頭能幹很多事情了。

    李龍不是聖母,就憑兩家的關係,加上李建國所做的這些事情,李龍隱隱覺得其實這樣也挺不錯的。

    至少比吳淑芬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