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馮蘊受封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姒錦字數:2972更新時間:24/06/29 19:28:37
    和馮蘊猜測的差不多,不到三天中京就來人了。

    宣旨的是一位陌生的小公公,從花溪村地頭經過,惹來不少人注目。

    小公公將韋錚和一干禁軍都帶走了,沒有說要怎麼處置,說是等回京再行發落。

    韋錚帶走了邵雪晴和駱月。

    大將軍賞的姬妾,再是有人說三道四,也得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咽,乖乖地帶在身邊。

    尤其是駱月,這些天裏,偷偷給他帶飲帶食,陪着他吃苦下地,帶他去花溪捉魚玩水,說一些他從沒聽過的逸聞,也玩一些他想都不敢想的“野趣”,給了他苦難的“種田歲月”很大的慰藉。

    馮蘊是親自送邵雪晴和駱月出門的。

    看到那一條長龍般彎彎曲曲的隊伍,慢慢消失在花溪村,她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終於走了。”

    邢丙道:“俺還是弄不明白,女郎爲何如此?”

    馮蘊問:“哪裏不明白?”

    邢丙道:“姓韋的手段歹毒,殺了不是更好嗎?”

    馮蘊笑了笑,“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

    殺了韋錚,就不會再有那個惡貫滿盈的大內緹騎司司主了。

    可後來再細想,且不說殺了韋錚會不會給裴獗留下麻煩,招人詬病,就說韋錚的未來,其實是大內緹騎司司主的身份造就的,是時勢造人。

    “但是沒有韋錚,也會有王錚、謝錚、劉錚……說不定會比韋錚更狠毒,更無恥。”

    照樣是手段毒辣的大內緹騎司司主,不會改變什麼。

    但這個韋錚,不會再是以前的韋錚了。

    韋錚和方福才的矛盾會激化,上演宮心計。

    李桑若對韋錚也會有猜疑。

    而韋錚……

    他一旦相信了李太後在方公公的挑撥下,曾經動過要殺他的念頭,是大將軍求情才保住了他的命,情緒就會改變。

    人的心是很敏感的,一旦埋上了懷疑的種子,就不會再像從前那般全然信任。李桑若對韋錚如此,韋錚有了駱月以後,更會如此……

    沒有了全然的信任,就不會有全然的忠心。

    邢丙嘆息一聲,“李太後會殺韋錚嗎?”

    馮蘊道:“當然不會。”

    韋錚所犯的事,歸根到底就只有打阿樓一項,且他已用勞役相抵。

    亂睡姬妾只是私德,大將軍都沒有責怪,還將兩個姬妾贈送給他,不算什麼罪過。

    至於私傳太后的謠言……

    不說有沒有證據,即使有又如何?

    除非太后認可那些事情是真的。

    否則,若韋錚因此被治罪,相當於坐實了謠言的真實。不然,怎麼輕易拿一個左衛將軍開刀?

    “就算太后有氣有恨,也只能藏在心裏。明面上,不僅不會怪罪,說不定還得寬慰幾句韋將軍種田辛苦了。”

    李桑若啊,只能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咽了。

    馮蘊想一想便覺得好笑。

    李桑若大概怎麼也沒有想到,她精心準備的一個“抓捕計劃”,會變成一場鬧劇。最大的受害者,是她自己。

    一想到李桑若在嘉德殿裏氣恨發狂,又無能爲力的樣子,馮蘊心情好極了。

    她叫來小滿,換了一身顏色鮮豔的衣裳,撐着傘便出門去看她的菜地。

    小滿和大滿不知道馮蘊爲什麼那樣喜歡看菜苗。

    一天看過兩三次都是少的,高興不高興都會來看菜,有時候走上七八次,也不厭煩。

    “你們不懂。”

    那不僅僅是樂趣。

    青菜和葵菜都出苗了,小小的,嫩嫩的一點綠,滿是新生的希望……

    看她的田莊,就像看是她打下來的江山。

    只是,莊子裏的地,還沒有種滿,種子不夠,人力也不夠。但馮蘊不着急,讓人將田堆肥,慢慢地養着。

    她腦子裏已有許多的規劃,只等慢慢成形……

    她懷揣着小心思,正站在田埂上,同隔壁新來的鄰居大嫂子說話,轉頭便聽到一個部曲喜滋滋來報。

    “十二娘,賀功曹來了,有大喜……”

    賀洽是從安渡城裏過來的,風塵僕僕,滿臉帶笑。

    進花溪村的時候,好多農人看到他都熱情地打招呼,可見他很受村裏人愛戴。

    賀洽也一一拱手,笑容可掬地還禮。

    看他往馮蘊家裏來,一羣人就都跟着,想聽聽消息。

    賀洽下了馬車,整了整衣冠,走到馮蘊的面前。

    “女郎,我給你報喜來了。”

    馮蘊笑問:“何喜之有?”

    賀洽清了清嗓子,慎重地從書吏手上捧過一張帛書,大聲道:

    “奉大將軍令,命馮氏阿蘊爲花溪村裏正,即日上任。”

    裏正?女裏正?

    這可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事情啊。

    什麼時候小娘子也可以當裏正了?

    圍觀的村民,起初都是一愣一愣的。

    等確定了此事,當即響起熱烈的恭喜。

    “恭喜女郎,賀喜女郎。”

    這些日子,馮蘊有意無意讓部曲給新來的農戶幫一些小忙,起茅草屋,修補屋頂、挖土出力,能捎帶的東西就捎帶一點……

    馮蘊做這些事,本不是爲了做好人。

    亂世裏人如螻蟻,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罷了。

    盤活花溪,盤活安渡,生活在這裏的她才可以過得更好……

    但馮蘊給的這些好處,起了很良性的作用。

    亂世當頭,沒有人管她什麼性別,只知道有她做裏正,日子更有奔頭。

    賀喜聲不斷,馮蘊好半晌才反應過來。

    她想做的謀士,是幫助裴獗出謀劃策,順便引出他的狼性和野心,然後等着他攻城拔寨,將蕭三打得落花流水,再回頭推翻李太後母子政權……

    最後她就靠着這點從龍之功,建立自己的勢力。

    大樹底下好乘涼,她從此好吃好喝遊山玩水,安安穩穩到老,閉上眼又是一生。

    但她沒有想過要當官。

    當然,裏正算不得正經官吏。

    在戰爭頻發的時代,裏居制度也在反覆地瓦解和重建。

    宗族、鄉里、防禦性塢堡制度,統統在這個時代並存,各郡縣的制度都有差異,好多地方甚至都是各幹各的。

    賀洽下發的文書規矩是,五戶爲一鄰,有一個鄰長,十戶爲一什,有一個什長,百戶爲一里,有一個裏正。

    宗族聚居地,宗族爲主,花溪村這種沒有宗族長存在的村落,裏正大多由本地德高望重的人擔任……

    馮蘊覺得自己可以勝任。

    而且,這是裴獗的闢吏權,委派她爲門下吏員,無須經過朝廷的批准,她以後就是將軍府的一名屬吏了。

    有了這個,身份由此截然不同。

    馮蘊接過帛書,微微欠身。

    “賀功曹替我謝過將軍。”

    _

    花溪村有了裏正,頓時熱鬧起來。

    村裏的農戶紛紛過來道賀,馮蘊當即讓莊子裏燒火做飯,給前來道喜的村民,一人送上兩個饅頭做爲回禮。

    白麪做的饅頭,咬一口噴香,饞得人流口水。原本不想上門恭賀的人家,也都拖兒帶女地來了。

    喜悅的人們似乎都忘了,近在咫尺的一場戰爭。

    花溪村離淮水灣不過百餘里而已……

    馮蘊沉浸在新官上任要大幹一番的喜悅裏,當即叫邢丙親自去石觀縣走一趟。

    村裏土地要大面積墾荒耕作,缺種子、缺農具,如果等朝廷下發到安渡郡,或是等安渡郡自己恢復過來,那就慢了。

    更何況,安渡在戰爭前沿,晉國朝廷會不會爲恢復民生做點實事,目前猶未可知……

    邢丙天不見亮就出發了,駕着一輛牛車,還捎了兩個準備去城裏置辦傢什的村民,回到花溪村,已是黃昏。

    牛車帶回了兩張熟悉的面孔。

    一個葛廣,一個葛義。

    牛車一路駛入莊子的大門,兩個人從車轅躍下,遠遠地就朝馮蘊拜下。

    “女郎……”

    馮蘊微微吃驚:“你們去了哪裏?”

    葛廣擡起頭,“我們……”

    欲言又止,他往背後看一眼,“我們遇到點麻煩,被任先生救下。”

    “任先生?”馮蘊擡眉。

    “任先生是安渡郡的茶寮老闆……”葛義搶着說話。

    然而,不等他說下一句,門外便傳來馬蹄聲。

    平常騎馬來這裏的只有裴獗那些人,馮蘊怔了怔回頭看去,不料來的居然是一個做劍客打扮的斗笠男子,大半邊臉都掩在斗笠的帷紗下,隱隱約約看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