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vocal,時遇跟自己打起來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百花爭豔的季節字數:2771更新時間:24/06/29 17:49:37
    這會兒網友對昨天下午上線的《海闊天空》興頭還在,現在又帶社交動態,自是分分鐘被重點關注。

    關鍵還有官方主動推廣。

    又屬於代言動態。

    每時每刻都在等着捕捉網絡熱度的營銷號哪可能不第一時間出擊。

    各種分析先上一輪再說。

    不可放過熱度。

    倒是說,這次的動靜確實很有可以分析談論的地方。

    一方面是風光片的BGM配了《旅行》,只需略微留意便知又是一首時遇的新歌。

    另一方面是時遇的旅遊形象代言已從羊城一城升格到了廣府一省。

    仔細算算其實中間只隔了短短的兩個月。

    怎麼都算是飛速升咖的了吧?

    單只是沿着這個方向,營銷號都不曉得可以出多少期視頻瘋狂蹭熱度了。

    彷彿天空都在飄落KPI。

    以至於網友們對這些種種興趣都不怎麼高,反而是相關興趣瞬間深入歌曲層面。

    “還是搖滾?!真得說一句,頂流時遇的主創方向是搖滾這事兒一聽就挺搖滾的。”

    “歌詞是熟悉的味道啊,經典的太多,的確:總是要說再見,總是走在漫長的路上……”

    “……”

    “旅遊形象代言風光片的背景音樂是原創新歌旅行這事太不搖滾了,但時遇是真想讓人去旅遊啊。”

    “比起來昨天的海闊天空好像就沒什麼應景的意思,延伸意義弱了點。”

    “……”

    “海闊天空的歌詞多有信念感?你們是連近代史都不學了是吧?七一啊,粵語歌啊,還不明顯?!”

    “而且不是我吹,即便海闊天空是粵語歌,但它的水準真要高過旅行的。”

    “……”

    “比是吧,那就比歌詞的意境,海闊天空有什麼?”

    “自由。”

    “……”

    ………

    這波忽然深度比拼兩首歌高低的討論熱度暴漲,讓純看戲的衝浪選手都傻眼了。

    於是,一個二個都忍不住下場發言:

    “vocal?這這這這時遇跟自己打起來了?”

    “不是,之前音樂節時遇不是連出三首歌,怎麼那會沒爭論?這比個高低有什麼意義?”

    “倆都不差,已經穩居本月新歌榜第一第二了,幹嘛這是。”

    “……”

    “什麼鬼,爲什麼我只有一個感覺,努力在天賦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對啊,如果從19號開始算,意味着時遇在短短12天裏出了5首高質量新歌,還不包括作詞作曲的!”

    “這麼誇張的事情不比爭兩首歌哪首好更有……談論價值?沒發現音樂圈忽然集體裝死了麼?”

    “……”

    …………

    午前,終於感覺心情愉悅起來的時遇從牀上爬起來。

    沒急着洗漱拾掇,而是慢慢悠悠清點過去一些時間以來的具體收穫——

    銀行入賬短信。

    第一部分是上個月的歌曲分成收入彙算。

    音樂節上的三首歌時遇自己個是唱完沒再多管,但背後的和文娛樂顯然不可能袖手旁觀。

    方方面面都談得妥妥的。

    此前姚漫影曾當面跟時遇提過要以五年爲單位將歌曲對外打包授權。

    後續結果是已經被落實到位,不過是分幾步走的形態。

    目前對外授權的主要是商業版權部分。

    簡單的例子,比如有歌手想商用演唱、比如有節目想讓歌手在節目中演唱。

    最終,四首歌綜合起來的第一批對外授權費用是1500萬,期限最長五年最短單次。

    此外是流量分成,對比起來就不那麼可觀了,這一批總計只有80萬。

    其實目前時遇拿到的流量分成是通行標準,即每萬次VIP用戶有效播放20元(含詞曲版稅等)。

    10億次有效播放才給200萬的意思。

    必須要說明的是,不管是1500還是80,能有這麼高都跟時遇既是詞曲作者又是歌手密切關聯。

    若只是單獨的原唱並沒有這麼多。

    這些收入最後彙算給到時遇個人的是……1061萬多。

    第二筆錢是出售詞曲的收入。

    早在前天完成《海闊天空》人聲錄製的當口,時遇便順手將完成度95%的《泡沫》詞曲給了徐星妍。

    這次,和文娛樂居中幫助撮合了歌曲銷售/購買標準協議。

    約定時遇出售給徐星妍的歌曲作品以——

    [5000/字+100萬/曲+歌曲商業收益的8%]來計算。

    前面兩部分基礎創作收入實際是藍星華語音樂現行詞曲作者最頂尖最頂尖的報價。

    不只是沒有比這更高的價,更是明明白白的獨一份。

    是徐星妍主動的堅持。

    時遇沒再次推脫。

    除去前面兩部分,商業收益8%是行業內詞曲作者的版稅通行分成標準,沒額外多要。

    這部分收入高低看兩方面:原唱能不能把歌唱紅引發翻唱以及原唱的商演多不多。

    要是能唱到超級大紅大紫的程度,詞曲版稅收入能到幾千萬上億。

    而且跟原唱不同,詞曲作者的版稅收入時間超級長,國內市場一般的是作者死後50年內持續享有。

    至於原唱,能有多少收入得看個人人氣、各類協議等。

    目前時遇收到的是基礎創作收入。

    即:5000*313+100萬=256.5萬,額外預繳個稅,到手215萬多。

    第三筆收入是……文旅方面預付的旅遊推廣主題系列第三期視頻的費用。

    總計300萬,時遇個人分得201萬多。

    要求時長在2分30秒左右,任選全省各地風景素材與推廣角度,七月內發佈即可。

    忘記從哪次視頻推廣開始,文旅給付的拍攝費用從一萬一秒漲到了兩萬一秒。

    實在講,其實即便如此,和文娛樂可能不僅不賺錢還需要倒貼。

    因爲時遇拿走八成後,剩下那點不一定能滿足取景拍攝和製作的開銷。

    海哥、高鵬程他們一個大團隊跟着東跑西顛至少有差旅開銷和工資開銷。

    此外還有拍攝耗材開銷,後期團隊開銷等等。

    實際上還包括時遇的個人差旅開銷……標準還是很可觀的。

    好比以旅遊推廣主題系列第一期視頻跑了五個城市爲例。

    總報酬300萬,和文娛樂拿了稅前60萬,實際和文娛樂的支出接近百萬。

    但,姚漫影顯然完全不會在意公司這一時的得失。

    虧再多她都樂意上趕着去做的。

    莫說事實上和文娛樂會因爲時遇人氣暴漲等,在資本市場百倍千倍的賺回來。

    反正和文娛樂目前在一級市場的估值已經遠超最初的10億了。

    綜上,時遇個人的賺錢目標進度條再次迎來大更新:

    4.65億分之5068+1478=6546萬

    最後的最後,時遇之前忙碌的時候其實還收入了一筆稅後20萬的工資。

    不過這些一貫不被他計入進度條。

    這麼說吧,幾個月前的五百多萬餘額算上三四五六四個月總計的80萬工資收入,已只有501萬。

    就是說,姚漫影掌舵的和文娛樂有無年度調薪之類的基本薪酬制度啊?

    年中是不是該搞一搞。

    餘額加工資馬上快要不夠日常花銷了啊喂。

    ………

    比起當下時遇只想一心美滋滋的數錢,早已被網絡高熱話題席捲的娛樂圈內選手們一個比一個難受。

    音樂節鬧那麼大動靜,還可以自欺欺人的認爲是華語音樂大賞餘韻,以及出席歌手全實力派。

    現在……

    他時遇兩天發的兩首新歌讓網友玩起了內鬥,熱度斷層,是不是太把內娛當自己家的了?

    這特麼能忍?

    反正,流量派的明星都有點忿忿不平,憑什麼啊,跟好像誰不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