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以物易物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武文弄沫字數:2831更新時間:24/07/03 19:27:28
    李學武看了看牆上的掛鐘,現在是過了12點,已經是週五了。

    李學武靠在沙發上抽菸,也沒進屋吵醒李學力。

    坐了有二十多分鍾,二嬸兒先回來了。

    “學武,蘇處長那邊說好了,要3000斤,不過他那邊沒有方便的倉庫,得問你二叔這邊”

    二嬸兒遲疑了一下又說道:“蘇處長這麼晚也提不出那麼多錢,只能用倉庫裏的福利品跟你們換,都是東北特產,他寫了個單子,價格都在後面標註了,你看看要啥”

    李學武正求不得有東北特產可以換呢,忙接過單子看了起來,心裏也與京城物價做了個對比。

    白酒8毛錢,在京城是1塊錢1斤;

    白菜1分錢,在京城也是1分錢1斤;

    蘿蔔1分錢,在京城也是1分錢1斤;

    土豆1分5,在京城是2分錢1斤;

    凍帶魚5毛,在京城是5毛5分錢1斤;

    凍河魚6毛5分錢,在京城是7毛5分錢一斤;

    大米1毛錢,在京城是1毛4分3釐一斤;

    白麪1毛5分錢,在京城是1毛7分6一斤;

    玉米麪7分錢,在京城是9分5一斤;

    豆油7毛錢,在京城是7毛5分錢一斤;

    (本書數據供讀者建立價值體系,不會多次出現,所以請仔細閱讀)

    樣數沒多少,現在也搞不來那麼些豐富的年節福利。

    二嬸兒指着白酒道:“就是老窖口的大臨泉,帶魚是安東的,凍河魚是查幹湖的,鯉魚、鯽魚、鮎魚,混裝的,糧油都是本地的”

    很明顯,這個蘇處長知道行價,差距都不算大,但還是有賺頭兒。

    李學武想了想道:“二嬸兒,這麼晚拿現金不容易,那就全換了吧”

    李學武在單子上寫了一個2400元,又在各個種類後面寫上了需要的量。

    白酒1000斤,白菜、蘿蔔、土豆、玉米麪兒各5000斤,凍帶魚、凍河魚各200斤,大米、白麪各1000斤,豆油850斤。

    李學武把寫好的單據遞給二嬸兒,遲疑地問道:“二嬸兒,你們單位倉庫裏有這麼多東西嗎?另一個就是3000斤的大白梨你們單位吃不下吧”

    接過單子,二嬸兒放在桌子上仔細看了看,擡頭對李學武說道:“蘇處長今年30歲,你說他年紀輕輕爲什麼領導會讓他當最重要的後勤處處長呢?爲什麼倉庫裏會有這麼多種類的物資呢?”

    “再有,這裏是東北,我們說最富,全國哪裏敢說不?”

    李學武瞬間就明白了,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這就是領導工作的核心所在。

    後勤處長應該做的就是給工人兄弟們做好後勤保障,啥都弄不來還當什麼後勤處長。

    其次就是這個時候的東北是真的富裕,地廣人稀,物產丰度,重工業發達,工人佔比多,經濟好。

    二嬸兒見李學武瞭然的神色又說道:“春城哪個部門不需要鐵路幫助,想溝通交流一下很輕鬆的,3000斤的梨不都留下,再去換就是了”

    二嬸兒說完話也不跟李學武再解釋,站起身拿着單子出門去找蘇處長了。

    不到十分鐘,二嬸兒回來了,言說那邊去準備了,等你二叔電話。

    就這樣李學武繼續跟二嬸兒在家等二叔,約莫半個小時後二叔回來了。

    二叔向二嬸兒問道:“老蘇要多少?”

    二嬸兒邊幫二叔換衣服邊回答:“要3000斤,要通過林業的倉庫,我們沒有隱蔽的倉庫,而且都是物資交換,學武已經定下單子了”。

    二叔坐下喝了一口水,這才說道:“先來後到,老楊準備都要來着,那就給老楊3750斤吧,地點就放在城外二一三林場的木材加工廠倉庫,一會兒我帶你去,騎車半個多小時就到”

    二叔也從兜裏拿出一張單子遞給了李學武,看着他說道:“這麼晚,還這麼急,老楊那邊也拿不出那麼多現錢兒來,林場產的出息我都知道,給你定了單子,你看看行不行”

    李學武接過單子查看。

    貂皮、鹿皮、狼皮、老虎皮混裝的皮草,每張按10塊錢一張算,要了100張,1000塊錢,都是熟好的皮子。

    野生蘑菇、黑木耳、金針都是乾貨,每斤按2塊錢算,各要了50斤,攏共300塊。

    紅棗、核桃、榛、松子都是乾果兒,每斤按1塊錢算,各要了200斤,800塊錢。

    六頭傻狍子,每頭60斤左右,每斤肉按5毛錢算,180快錢。

    木材,3米長的圓木,每根2元錢,要了300根,600塊錢。

    現金120塊錢。

    李學武知道這一趟要賺錢了,幾千塊是有了的。

    “那好,二叔,就按您的意思辦,我現在去打電話,讓他們1個小時後送過去,地方好找吧?”

    二叔笑了笑:“你們辦事處的都是本地人,哪裏不知道,也就是夜裏天黑,白天老遠就能看見”。

    二叔站起身走到窗戶邊上指了指門衛室道:“門衛老孫我都說好了,你去就是了”

    李學武跟二嬸兒打了聲招呼就下了樓,緊走兩步進了門衛室,門衛室裏坐着一個老頭,李學武客氣地遞了根菸。

    門衛老孫問了一句就出門抽菸去了。

    李學武拿起電話揹着身假裝撥號嘀咕了幾句就撂下電話,出了門塞給門衛一包京城的經濟煙。

    門衛也沒說什麼又回了屋。

    不一會兒,二叔推着車子走了過來。

    李學武接過車把,馱着二叔按照指引就往城外騎,騎行了約有半個多小時,就到了黑咕隆咚的木材加工廠。

    木材加工廠只在白天工作,夜裏只有一個老頭兒值班,倉庫門建在廠區外面,是爲了方便出貨。

    二叔進了廠區大門,進了值班室拿了鑰匙,帶着李學武來到倉庫,打開門鎖,拉開大閘門。

    拉開電燈看倉庫顯得很大,牆邊擺放着加工好的木材。

    二叔指着大倉庫說道:“地方夠用,完事兒了你就去廠區門衛室找我,我去跟門衛聊會兒天兒”

    李學武看見木材抓着二叔的手問道:“二叔,這都啥木料啊,我怎麼選啊?我讓他們先把體積大的圓木裝走”

    見李學武眼睛踅摸木料區,二叔用手指着木料區說道:“那邊依次是紅松木,白松木,樺木,卡拉斯,泡桐,椴木,水曲柳,裝了什麼你記上數,告訴我”

    李學武點頭說好就送了二叔出門。

    在門口抽了兩根煙,又撒了潑尿,四周轉了轉確實沒有人。

    這會兒都快2點半了,得趕緊幹活兒了。

    李學武關上倉庫門,把空間裏的一筐筐大白梨靠牆根碼放。

    折騰了有二十多分鍾,又去木料區挨個兒木種圓木共裝了300方,一方三米長,整齊地碼放進了空間,看着都是幹好的木材,聞着味道很香。

    又坐着待了半個小時。

    李學武推開大門,蹲在牆根抽了兩根煙才往門衛室走,也沒進屋,敲了敲門衛室的門。

    見二叔出來,李學武給二叔打了一個眼色,湊近二叔耳邊說了一句:“每樣平均裝的,運輸的沒走遠,等信兒呢”

    二叔點點頭進了屋打了一個電話,沒等接通就掛了。

    二叔出門領着李學武來到倉庫,看見牆根兒密密麻麻擺着竹筐,裏面裝着大白梨。

    李敢也沒細想,剛纔沒聽見汽車聲,看來是牲口車運來的了,內心感嘆軋鋼廠銷售處有能人啊。

    兩人等了有二十多分鍾,來了兩臺卡車,下來十多個人。

    一個幹部模樣的人跟着二叔進了倉庫,不一會兒,幹部出門一擺手,卡車和人就進去了,二叔跟着從裏面關了門。

    除了汽車的聲音,人員竟沒有一點說話聲。

    李學武沒跟着進去,就站在廠區門衛室牆角黑暗處抽菸,實在是有點困了。

    倉庫那邊黑乎乎的,站在這邊是沒聽到別的聲音,十多分鍾後卡車出了門,沒入黑夜中。

    過了十多分鍾又來了兩輛卡車,也都帶着人,沒含糊進了倉庫,半個小時後也走了。

    二叔出來以後對着李學武比劃了一下,李學武往這邊走,二叔往門衛室走,打了個對臉兒也沒說話,接了李學武遞過去的香菸就去了門衛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