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爺爺的老友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檸檬大叔字數:2149更新時間:24/06/29 17:34:33
當年在廣陵的時候,杜蘅的詩集一共三四十首的詩,總共也沒幾個字,也被那些書商賣出了兩三貫的價格,可見這一行的暴利。
關鍵的是,連版權費都沒給他啊!
奸商!
大梁決不允許出現比他更奸的奸商!
蘇贊都被說懵了,怔怔的道:“這事尚書臺不會允許的。”
“學子是什麼?是祖國的花朵,是大梁的未來,如此利民的事,誰敢反對?是吧韓公?”杜蘅側目看向韓尚書。
韓尚書捋着鬍鬚若有所思,猛然醒悟過來,這廝是不是在套路他?
“杜侍郎,這事由禮部來做,終歸有失體面。”
杜蘅心想,你特麼禮部都沒錢了,你還跟我講體面?
窮逼很體面嗎?
“韓尚書,我知道你的擔憂,是怕授人以柄,對吧?這一點你可以放心,此事利國利民,那些人在公理上絕對搶不到上風。你我聯名上書,陛下肯定會同意的。”
如今國庫空虛,禮部如果也能創收,蕭瑟不可能不同意。
但韓尚書顯然很不情願,他一把年紀了,不想落得個晚節不保,說道:“杜侍郎,此事咱們還須再議。行了,回吧!”
杜蘅攙着他離開了書館,路上,繼續詢問:“韓尚書以爲下官剛纔的提議,有何不妥嗎?”
韓尚書停下腳步,看着四周無人,略顯渾濁的目光緊緊盯着杜蘅:“你老實告訴我,你是王黨還是溫黨?”
“韓尚書此言何意?”杜蘅懵了一下,這跟黨爭莫非有什麼關係嗎?
“剛纔一圈走下來,你發現幾個新黨幾個舊黨?”
“文彥章、呂繼祖好像都是舊黨,上次在朝堂上他們附和溫君實說話,蘇贊據說是新黨。”
“那你覺得咱們禮部,是新黨多還是舊黨多?”
杜蘅茫然搖頭:“下官初來乍到,這個……確實不知。”
“我告訴你吧,無黨無派的人最多,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
這句話倒也沒錯,別看黨爭激烈,但在朝堂上沉默是大多數的。
明哲保身,是國人一貫的處世哲學,很多人都持觀望態度,因爲一旦站隊,就難以避免的要遭受另外一派的攻訐。
尤其那些武將,他們深知在朝堂上的地位,遇到新舊兩黨的爭執,一般都不會發表看法。
“我聽說你去了王右相府上?”韓尚書意味深長的看了杜蘅一眼。
杜蘅這才明白過來,韓尚書是在懷疑他是新黨中人,笑道:“我也無黨無派,王右相請我過府,確實想拉攏我,但被我拒絕了。”
“你糊塗啊!”
韓尚書嘆了口氣:“不論你加沒加入新黨,但在外人看來,你既然去了王家,那就是等於加入了新黨。”
“倒不如真的加入新黨呢,這樣舊黨攻擊你的時候,還有新黨替你出面。”
“爲官,要麼你明哲保身,夾着尾巴做人,要麼你就堅定的站隊,至少還能搏一把,最忌諱的就是模棱兩可的曖昧,這樣你就會成爲兩黨共同的敵人!”
“子芳啊,你不該來京城啊,老杜家就剩你這一根獨苗了。”韓尚書看着杜蘅的眼神,竟然多了一絲擔憂和悽楚,“我和令祖父從少年時就認識了,我實在不忍看到他晚年無人送終啊。”
杜蘅吃了一驚,少年時就認識了?
雖然同朝爲官,但杜蘅很少聽爺爺說起過韓尚書。
兩人好像並不親近。
韓尚書陷入了一段悠遠的記憶:“那時你爺爺正要去從軍,我正好要上京去趕考,遇到了一夥強盜,是你爺爺出手救了我。”
“後來我落榜了,在京城無依無靠,只能託門路先進了禮部,做了一名書手,但由於我從小習書,書法出衆,有一回抄書房爲先太皇太后抄寫《金剛經》,我的字被她給看中了,於是便入了宮廷,成了御書手,這才算踏上了仕途的第一步。”
“你爺爺也在這個時候,因爲軍功而一步一步的被提拔了上來,後來他就進入了朝堂。但你知道,我朝素有一個不成文的禁忌,文官不可與武將走的太近,我們二人都是從最底層爬上來的,朝中沒有背景,別人隨隨便便一句話,都有可能斷送我們的前程。”
“因此我們很有默契,表面裝作不熟,私下也很少走動。去年你家出事了,我有心想要爲你爺爺說幾句話,但被你爺爺制止了。跟你家走得近的那些官員,一個個的下場至今歷歷在目啊,想起來都令人膽寒。”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可是又如何呢?看似掌握了一些權力,但這權力又不敢用。”
“京城的官,沒那麼好當的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那個自主創收的提議,雖然很有想法,但難免又會成爲某些人攻擊你的理由。”
雖然韓尚書的處世之道,與杜蘅有着天壤之別,但一個長者對於一個晚輩的關心,還是讓杜蘅內心很感動。
畢竟在官場上,是很難遇到有個人會跟你講這些的。
於是杜蘅深深的對韓尚書作了一揖。
……
杜蘅散衙之後,換下官袍,轉身去了霖樓。
自從知道家裏十二個花奴,除了給他釀酒之外,還肩負着監視他的責任,杜蘅就變得有些不想回家了。
當然,霖樓也有花神使司的耳目,哪怕現在杜蘅是花神使司的花神使,他也不知道這些耳目是誰。
杜蘅唯一能夠控制的就是桃花使院的人,至於其他使院,或者總部有沒有派人盯着他,他也很難發現。
就像頭頂懸了一把劍似的。
特務就是特務,連自己人都監視,這樣背叛花神使司的人就會大大減少,畢竟你也不知道,你是不是時刻在組織的監視中。
還沒等你背叛,可能就已經被處決了。
杜蘅走進花滿樓,此刻天尚未黑,但大堂之上已然聚集了不少人。
看着都是金陵的一些士人學子。
“杜公子來了,這下咱們有救了!”
杜蘅莫名其妙。
正要發問怎麼回事,就見人羣之中方經天走了出來,對着杜蘅先是恭敬的作揖。
他是方顯之子,之前跟杜蘅和陳骨還有一些過節,但前些天杜蘅回朝,給方顯請了封,因此方經天從前對他的怨恨,現在都換成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