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九州規則執掌者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品茗字數:2971更新時間:24/07/03 19:14:39
嵩山,少林佛宗。
大雄寶殿內迴盪着陣陣梵音。
以往能讓人靜心凝氣的梵音,此刻卻隱隱給人一種攪得人心慌慌的感覺。
夾雜在梵音中的木魚聲,更是敲得殿內的僧人,心頭砰砰跳動。
“阿彌陀佛!”
“方丈到!”
隨着知客僧一聲佛號,身着灰色僧袍的方丈玄悲,邁步走了進來。
殿內一衆僧人見狀,齊齊站起,雙手合十。
“見過方丈!”
玄悲微微頷首,卻未說話,只是自顧自地走到前方蒲團前,緩緩坐了下來。
一衆少林僧人面面相覷。
不是說有密宗高僧來了嗎?
怎的只有方丈一人?
正自疑惑間。
知客僧的聲音再次響起。
“密宗巴音大師到!”
“圓覺首座到!”
聲音落下。
兩道身影已出現在大雄寶殿。
前者身着黃色僧袍,外罩一件硃紅袈裟,高鼻深目,獅面闊口,正是密宗高僧巴音。
在巴音身旁的,卻是少林佛宗二號人物圓覺!
兩人走上前,給玄悲見了一禮。
玄悲早已站起,笑着回了一禮。
待落座後。
不少少林僧人在圓覺眼神示意下,一一退出了大雄寶殿。
不一會,殿內只剩下玄悲、圓覺、巴音,以及玄字輩的羅漢堂首座、戒律院首座等人。
“阿彌陀佛,巴音師弟一路前來,可曾遇到兇險?”
玄悲雙手合十,目視巴音道。
他口中的兇險,不是指別的,而是指如今繡衣衛正大肆在中原安插耳目。
巴音這種一看就不是中土人物的僧人,難免會引起繡衣衛注意。
“倒是沒有。”
巴音聞言,微微一怔,笑道。
他雖是密宗高僧,但大楚官話卻說得極爲流利。
乍一聽,和土生土長的大楚人毫無區別。
“方丈,巴音大師走的是小道,繡衣爪牙終究根基淺薄,未必連小道都能封鎖。”
一旁的圓覺見狀,補充了一句。
聽到這話,玄悲微微鬆了口氣。
老實說,眼下他並不想和繡衣衛起衝突。
雖然,他們少林佛宗助力項炎,其心思已昭然若揭。
但佛宗嘛,懂得都懂。
“玄悲師兄,你傳書活佛,言中原有變。”
“這中原到底發生了什麼?”
“若說是大楚天災**,叛亂頻出,那就不用多說了,活佛已然知曉。”
“我密宗雖有心光大佛門,然如今突奴自顧不暇,已無力南下。”
巴音目視玄悲,凝聲問道。
密宗活佛一直在關注着中原局勢。
很清楚大楚如今風雨飄搖。
只是,不久前突奴的慘敗,外加鐵骨努暴斃,使得草原力量大幅度被削減。
在這種情況下,密宗活佛也不敢輕易興刀兵了。
畢竟,光大佛門聽起來雖然美妙。
但活佛也得爲自己考慮。
他的基本盤在西域、草原這一帶,草原局勢越不好,他的日子也越不好過。
這種情況下,還要強行興兵南侵大楚,絕非明智的選擇。
最主要的是……活佛對於所謂的光大佛門,並沒有玄悲等人那麼熱切。
和中土禪宗相比,他們密宗早就自成一派了。
玄悲等人要光大的佛門,顯然是禪宗。
他密宗能得到什麼好處?
“老衲說的不是大楚!”
“是東海佛宗!”
“淨嗔師弟圓寂了!”
玄悲雙手合十,低眉道。
此言一出。
巴音面色瞬間一變。
“什麼?”
“淨嗔師兄……圓寂了?”
淨嗔是誰?
那可是佛宗四僧之一。
在佛宗的地位,與他們活佛相當。
實力也絲毫不遜色活佛。
但他,竟然圓寂了?
難怪玄悲會急吼吼的傳書活佛了。
原來發生了這樣的大事。
……
藏經閣。
掃地老僧拿着掃把,身形佝僂地走在院子內。
此時的他,看上去顯得平平無奇,就一普通老僧。
看着毫無高手風範。
“玄悲這小和尚居然還不死心,想要挑唆密宗來對付繡衣衛?”
“呵呵呵……也罷,他若不折騰,老僧也得不到好處。”
掃地老僧步伐一頓,忽地回首,看向大雄寶殿方向。
藏經閣雖然距離大雄寶殿極遠。
說句不好聽的話,站在這裏,怕是連大雄寶殿的影子都看不到。
但掃地老僧可不是一般人。
他的神念掃過,整個少林佛宗,不,整個嵩山的一切,都逃不過他神念感應。
無他,他終究是修仙之人。
手段又豈是常人能想象的?
也就是此刻的“掃地老僧”僅僅是他一具分身而已。
若是他真身降臨。
恐怕世人都只會以爲他是神仙。
當然,從世俗角度而言。
他也算得上是神仙了。
至少他已活了萬載歲月。
論年齡,他比那位一統天下的趙始帝都要大。
只不過和趙始帝比起來,他終究欠缺了國運加持。
實力方面反不如趙始帝了。
那位趙始帝如今可不得了。
說祂是此方世界天道都不爲過。
“密宗蠻夷倒也狡猾,不願意摻和中土之事。”
“嘿,鬥吧鬥吧,鬥的越狠,對老僧越有利。”
掃地老僧面上浮起一絲詭異笑容。
上一次王朝換代。
他急不可耐的下場了。
最終,卻和趙始帝鬥了個兩敗俱傷。
反而白白便宜了項氏一脈。
這一次,他說什麼都不會輕易下場。
尤其是……這次的王朝換代,居然還涉及到了洛侯的後人。
這就讓掃地老僧愈發忌憚了。
誰不知道,七皇十帝年代,真正的大贏家是洛氏?
前有初代洛侯,分隔三界,成就永生大道。
後有小洛侯碎九州,鑄無上金身,不死不滅。
其他六皇九帝,雖也各自獨領風騷一個時代,但比起洛氏獲得的好處,卻是小巫見大巫了。
哪怕是趙始帝這等驚才絕豔的傢伙。
也沒討到什麼好處。
最後反而落得個國滅身死,不得不轉修鬼仙之道,落得個人不人鬼不鬼的下場。
要不是彼時兩代洛侯,已分了三界,碎了九州。
趙始帝這種不人不鬼的鬼修,哪能有機會竊取天機,掌控九州運轉規則?
恐怕早就成孤魂野鬼,魂飛魄散了。
但饒是如此,趙始帝對於氣運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大。
王朝不輪迴,他又怎能不斷收割氣運?
這一點,從最早時一個王朝,乃至一個諸侯國都能有數千年國運,變成了後來的一個王朝只能有三五百年國運。
到了如今,盛極一時的大楚,竟只有區區百多年國運了!
無不證明趙始帝快堅持不下去了。
嵩山,少林佛宗。
大雄寶殿內迴盪着陣陣梵音。
以往能讓人靜心凝氣的梵音,此刻卻隱隱給人一種攪得人心慌慌的感覺。
夾雜在梵音中的木魚聲,更是敲得殿內的僧人,心頭砰砰跳動。
“阿彌陀佛!”
“方丈到!”
隨着知客僧一聲佛號,身着灰色僧袍的方丈玄悲,邁步走了進來。
殿內一衆僧人見狀,齊齊站起,雙手合十。
“見過方丈!”
玄悲微微頷首,卻未說話,只是自顧自地走到前方蒲團前,緩緩坐了下來。
一衆少林僧人面面相覷。
不是說有密宗高僧來了嗎?
怎的只有方丈一人?
正自疑惑間。
知客僧的聲音再次響起。
“密宗巴音大師到!”
“圓覺首座到!”
聲音落下。
兩道身影已出現在大雄寶殿。
前者身着黃色僧袍,外罩一件硃紅袈裟,高鼻深目,獅面闊口,正是密宗高僧巴音。
在巴音身旁的,卻是少林佛宗二號人物圓覺!
兩人走上前,給玄悲見了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