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顛覆計劃,廢儲?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水裏撈魚字數:2126更新時間:24/06/29 16:55:40
    徐安神情一顫,顯然沒料到蕭爾康此時能點破他的真實身份。

    但真正讓徐安驚訝的,不是蕭爾康能說出他父親的名諱,而是那句“權相”。

    在前身的記憶當中,只知父親的名諱,卻不知父親曾是先帝在位時的權相。

    徐敬之也算是老來得子,徐安十歲那年,他已年過六旬。

    與之相處的過程中,在前身的記憶裏,從未聽父親說起過自己生平,以至於直到徐安“重生”之後,雖對自己的真實身世有所懷疑,但也沒想過父親會是什麼前朝宰相。

    眼下,聽蕭爾康語出驚人,竟直指父親乃前朝重臣,讓徐sir內心不禁有些漣漪。

    而這也隱約預示着,當年徐氏的沒落必定與朝堂有關。

    也正好解釋了徐安一介孤家寡人,爲何能與揚州首富蘇家攀上“姻親”關係的原因。

    敢情...未沒落之前的徐家,乃是名門望族啊。

    只是,時至今日,徐氏爲何會消失得如此徹底?

    雖有震驚,但徐安轉瞬壓住內心波瀾,只是笑而不語,卻並未就此發問。

    身後的黑袍人和周泉,卻極具震驚,似乎因此聯想到了什麼事。

    蕭爾康也沒有過多延伸,轉而繼續開口道:“不錯!當本宮決定放棄舉報金虎之後,便開始有了殺心!本宮不是沒想過要給先生活命的機會,但本宮太瞭解他了...即便本宮將所有隱祕都告知於他,他爲了彰顯自己的大義與忠誠,亦不會配合我的行動!”

    “所以,他必須死!但你若認爲,本宮單純是爲了太子妃和金虎而不惜弒師,那你就太小看我蕭爾康了。吾乃儲君,未來的天子!日後掌天下,擁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岳丈何其多?豈會在意區區一個金虎的生死?”

    “但無可厚非,金虎仍不能死,這枚棋子還有用!先生剛正,他要爲李放翻案,要想讓他放過金虎,只抓蕭無晟,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事。因此,爲保金虎,本宮只能先設法除去先生和馬冀等人。”

    “不過,先生精明且謹慎,自知介入通敵案後,必有危險隨之而來,一直極爲注重自身安全。要殺他,絕非易事,只能從他身邊的人下手。而這個人,就是曹懷興!”

    “本宮在腦中預演過無數回屠殺臺府的計劃,但思來想去,都比不過讓臺府死於自己人之手來得精妙!臺府被滅,誰能想到殺手來自他們內部人?辦成這個事,曹懷興就是關鍵!他掌握着先生手下的一半幽靈衛,本宮只需稍微運籌,便可將指揮權拿到手,繼而植入自己的親信,間接控制幽靈衛!”

    “幽靈暗衛殺人,素來幹淨利落,不留首尾。加上他們本就是自己人,行刺之時,臺府一衆吏員根本就毫無預警與防備。更何況,本宮還事先下了毒?故而,直至臺府三百餘官員被屠殺殆盡,幽靈衛縱火焚屍,退入杏園之後,兇案現場才被發現。”

    “至於那些官員的家屬...呵呵,你不會認爲本宮得到他們的準確信息,很難吧?”

    徐安正色道:“那敢問殿下,你是用什麼方法策反了曹懷興?按理說,如果曹懷興一早就知道你要屠盡臺府,必不會同意將幽靈衛的指揮權交給你!”

    蕭爾康道:“說得沒錯!先生對曹懷興有知遇之恩,又有遠親關係,情同手足。若曹懷興一早知道本宮有殺心,定不願遵從!但你別忘了,對曹懷興有知遇之恩的人,又豈止先生一人?說起來,本宮才是他曹懷興最大的伯樂。”

    “這十年來,曹懷興從一介七品東門巡查使,升至一方大員,官居幽州三品知府,可謂是扶搖直上!當中,若無本宮相助,單靠先生一人,你認爲可能做到嗎?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他曹懷興也是本宮一手扶植起來的。”

    “即便我不問緣由,直逼他交出手中暗衛的指揮權,他都得答應!”

    徐安嘆道:“所以說,曹懷興並不是真正的被策反,也不是真正的背叛。你從他手裏接過暗衛的指揮權時,沒有告訴他...你的用意,是嗎?因此,在臺府被滅後,曹懷興這才有悔恨之意,自戕而亡。他早知你的主謀,只是不敢聲張...”

    蕭爾康哈哈一笑:“他當然不敢!曹家一百餘口人的性命,都在本宮手中捏着。即便他後知後覺,知道本宮未死,且是主謀,也不敢聲張。”

    “謝殿下明言。只是,案發之時你並不在京,也就是說...殺人密道,僱傭黑工之事,是金虎代你完成的?金虎祖籍羌州懷遠縣,他手下信得過之人都是他本家人。所以,那五百黑工折返後,未被暗殺之前,才會向納蘭興透露僱主可能是羌州人。”

    “是。”

    “案發現場的那些目擊者,包括更夫張五、揚縣劉氏村民...等人,也是你授意留活口的?”

    “是。”

    “你的目的是擾亂兩司偵查的方向,將線索指向內閣六部?”

    “是。”

    “爲什麼?你想促使陛下撤換內閣六部主官,並重塑京都城防?你作案的目的,不只是爲了除去孫大夫和馬冀,你還有更大的計劃...”

    “說對了。臺府被滅,線索指向內閣六部。先有戶部與吏部泄露官員信息之責,再有兵部作案的可能。至此,三部染上嫌疑。即便後查無果,他們也已犯失察瀆職之罪!而六部本就同氣連枝,三部有嫌疑,另外三部也難逃問責。按照父皇的脾性,此案落幕後,必會撤換六部官員,乃至整肅京都六縣的城防和治安。屆時,大批官員調動,本宮便可暗中扶植自己的親信上位。”

    “你想控制整個朝廷?”

    “不止是控制,而是徹底的顛覆,塑造一個本宮心目中真正史無前例的大乾朝廷!”

    “殿下抱負遠大,無可厚非。但你已貴爲儲君,大可等陛下百年之後,再一展宏圖,何必行此悖逆之事?一個明知皇位遲早都會落入自己手中的儲君,過早的暴露出自己的野心,並不惜製造自己的死亡,頂替他人的身份...這背後得有多大的理由,才能如此做?”

    徐安說着,嘴角淺笑:“不妨讓徐某猜猜!殿下幾乎沒有任何理由會提前實施自己心中的顛覆計劃,因爲等你登基之後,更加容易辦成此事。除非,你預知到了什麼重大的事情。例如說...你的儲君之位即將不保?”

    “關鍵就在你一年前獨自停留在御書房的那三刻鐘時間,那時你到底發現了什麼?陛下要廢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