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始作俑者!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水裏撈魚字數:2278更新時間:24/06/29 16:55:40
    根據龐奇的猜測,李霜點冊錄上的五個人名,除了曹懷興之外,十三年前都是呼風喚雨的角色。

    吳應雄當時身爲右三司郎,掌管內閣三部,其權力有多大,不言而喻。

    所謂的右三司,指的便是內閣六部中,兵、工、刑三部的最高長官,地位高於尚書。

    按照大乾朝的百官架構,朝廷不設中書省,卻分文武左右兩位丞相。

    文相爲左,統管六部,乃文官之首。

    武相爲右,掌天下六城兵馬,是爲武官之最。

    其中文相麾下的六部,又分左右三司郎中,輔助文相管理朝政。

    左三司,節制戶、禮、工三部。

    右三司,則爲兵、工、刑三部,

    左右三司郎中,身爲文相的副手,權力仍在各大尚書之上,最低官階爲正三品。

    可見,當年吳應雄以右司郎的身份去包養李霜,何人敢與其爭搶?

    而當時的孫鶴,雖只是區區翰林院大學士,但勝在還有一個兼職,那便是太子太傅!

    大乾輕文尚武,翰林院的地位並不高,原則上首席大學士也不過是正五品而已。

    但有了太子太傅的頭銜之後,孫鶴被破格定爲四品,極受重用。

    試想一下,身爲儲君的老師,未來皇帝倚重的左膀右臂,一出朝堂誰敢不敬?

    唐敖,雖只是一個區區校尉。

    但與文官不同,他是前線武將,可累積戰功,正五品的官階,卻已有了食邑千戶的待遇。

    更重要的一點是,他乃大乾狼軍隴西所部的前鋒掌兵校尉,手有兵權!

    自古槍桿裏出政權,有時候...拳頭豈非比道理和原則更有用?

    唐敖手中有隴西前軍五千將士爲後盾,當年莫說只是包養一個李霜,就是把教坊司的頭牌都弄到家裏去,敢發聲的人也並不多。

    而且,當年大乾與景國正在交戰,前線兵卒的權限正處於最頂峯的狀態,沒人敢得罪有兵權之人。

    相比之下,唯有後來的御史中丞馬冀當年最爲弱勢。

    翰林院侍講,官位的頂峯就是正六品。

    但他兼任太子少傅,也就是太子老師的助教,儲君的半個老師,影響力也不小。

    另有隱晦的一點,馬冀乃是孫鶴的得意門生,東宮的首席謀士。

    以這四個人當時的背景實力,若是先後包養李霜,尋常官員想上其臥榻還真得好生掂量。

    龐奇所說,李霜入教坊司三年,碰過她的人不超過五個,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徐安聽了龐奇的推斷後,沉思片刻,倒也隱約猜到了他爲何斷言能解釋李霜殺夫的緣由。

    但還未及迴應,龐奇就接着搶先道:“李霜,雖只是李家旁系,但也算是名門之後。”

    “曾經高高在上,前呼後擁的大小姐,一朝被貶,竟成了人盡可胯的輕賤女子,這落差感...誰能忍受?”

    “她心中必然怒恨難平!”

    “曹懷興等五人先後包養於他,雖說從某種層面上,是替他擋去了更多官員的輕賤和侮辱。但她的名節與清白,也是被這五人所毀掉的。”

    “李霜脫離教坊司後,入梨園謀生,但並未忘卻這段仇恨。因此,在與曹懷興成親之後,她便開始籌備自己的復仇計劃!”

    “而她的目標,就是當年那五個毀去其清譽的人!”

    “徐大人,你此前的猜測沒錯!曹懷興正是孫大夫的藏盒之人,吳應雄也是被栽贓陷害的。這幕後的始作俑者...就是誰也不曾想到的曹夫人,李霜!”

    徐安臉色一凝,反問道:“你的理由呢?”

    龐奇道:“李霜的殺人動機已經非常明顯,就是爲了復仇,殺害當年包養過她,毀她清白之人。”

    “但李霜只是一介女流,哪有如此之大的能耐殺得了臺府滿門,並栽贓吳應雄?”

    “她確實沒有,但她的同黨有!”

    “那你說說看,李霜及其同夥是如何復仇的?”

    “李霜先以美色勾引曹懷興,成爲他的妾室,洗去風塵女的身份,伺機而動。曹懷興是孫大夫的藏盒人,李霜在與之成親十年間,已經摸透了他的底細,得知孫大夫的五個密盒的下落。她暗中指使同黨,先挖出密盒,再放入吳應雄的罪證,企圖借朝廷之手,先除掉最難啃,也是最有權勢的一人。”

    “按你這麼說,御史案也是李霜搞出來的了?”

    “難道不是嗎?李霜隱忍十年之久,嫁給毀去自己清白的仇人,韜光養晦,就是爲了一雪前恥!她糾集同黨殺光御史臺,就是爲了向孫大夫和馬冀報復。其心狠毒,居然連他們的家人都不放過...”

    “說得很有道理。但你似乎忘了一點!如果李霜是爲了報復,那麼爲何唯獨少了唐敖?如今,吳應雄被認定爲御史案的主謀,身陷囹圄。曹懷興被毒殺開膛,孫鶴和馬冀被滅門,但唐敖卻爲何沒事?”

    說到這裏。

    龐奇凝重一笑,自顧推進着自己的猜測,沉聲道:“有兩個原因!第一,唐敖就是李霜的同夥!第二,李霜並不是要放過他,而是用了一種比較隱晦的手法。”

    徐安輕笑,擡手示意他往下說。

    “徐大人,你想啊。殺害臺府滿門,尋常民間的殺手組織是辦不到的。唯有動用久經沙場的戰士,才有一線可能。而京都兵馬皆在吳應雄之手,李霜無法染指,便只能借用鎮守邊關的將士作爲屠刀。唐敖身爲隴西軍主將,有這個能力安排殺手!”

    “你的意思是...李霜與唐敖勾結,製造了此案?但...唐敖爲何要幫助她?”

    “因爲唐敖要拉吳應雄下馬,自己坐上右相之位,位極人臣!”

    “哦?那李霜想過河拆橋,連唐敖這個同黨也一併除去,是用了什麼隱晦的方式?”

    “嘿嘿,徐大人,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還記得曹府現場留下的那支弩箭嗎?就在剛剛我去翻查資料的時候,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人。而這個人便是李霜過河拆橋,報復唐敖的關鍵!”

    “誰?”

    “唐敖之子,唐坤山。李霜毒死曹懷興後,僞造自己被逼供的假象,並在現場留下了一支軍器監的弩箭。而湊巧的是,唐坤山就正是軍器監器弩司的主官!李霜並非放過唐敖,而是想借我們之手由唐坤山入手,扳倒他!”

    徐安聞言大驚,道:“什麼?軍器監器弩司司首,是唐敖之子?”

    龐奇目光灼灼道:“對!李霜想以曹懷興之死,讓我們查到軍器監頭上,繼而除去唐坤山。唐坤山一旦染上了合謀殺人的嫌隙,唐敖也必遭牽連!至此,李霜密謀十年,便可除去當年毀她清白的五人!”

    “案情已然明了,李霜不僅是殺夫的兇手,更是御史案的主謀,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