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又一個世界紀錄,200億元的大項目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愛喝紅茶的兔子字數:6895更新時間:24/06/29 16:24:45
    啓明星科技這幾年搞過不少接待工作。

    不管是世界各地的企業家來訪,還是華夏的相關部門過來考察,公司內部都有一套成熟的應對流程。

    這一次歐洲航天局過來,自然也是可以輕鬆的應對。

    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前面的寒暄和公司介紹資料的內容說明之後,就開始進入到了正式的交流了。

    這個時候,雙方說話的人不會很多。

    當然了,到了討價還價的環節,肯定不會曹陽和韋爾納兩個大佬出馬,而是讓下面的人去旁邊的會議室好好的溝通一番。

    至於大佬,那肯定就是談一些高大上的東西。

    “韋爾納,等會我們就可以去現場從頭到尾的參觀啓明星9號和MAX的生產流程。”

    “不客氣的說,我們的火箭生產工廠絕對是世界最先進的。”

    “大部分國家的火箭工廠,都是依靠技術工人手工來生產各種零件,生產效率是比較低的。”

    “但是我們的工廠最大化的使用了各種自動化設備,許多設備都是全球頂級的設備廠家南山設備專門幫忙定製的。”

    “更高的自動化生產設備,確保了我們火箭的零件質量,讓它的零件具備更加強大的通用性。”

    “這對可回收利用火箭的生產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可以說要生產可回收利用的火箭,或者說要不斷的提升可回收利用的次數,提升自動化率就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傳統的火箭工廠,哪怕是拿着我們啓明星9號的全套圖紙數據,也是沒有辦法生產出跟我們一樣水平的火箭出來的。”

    該吹噓的時候,絕對不能客氣。

    這一點,在跟歐美企業打交道的時候,是非常重要的。

    你要是太謙虛,人家就當真以爲你們公司的技術不行、質量不行了。

    啓明星科技已經有那麼輝煌的歷史,就算是吹得再厲害,大家也只會認爲它是真的厲害。

    “啓明星科技的自動化程度很高,火箭的生產成本肯定也可以做的非常低了。”

    “這方面的努力,真的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啊。”

    韋爾納也很是厲害。

    你曹陽不是在那裏吹噓自己的火箭工廠的自動化生產程度很高,傳統的火箭企業都比不上嗎?

    那我就開始旁敲側擊的跟你談成本咯。

    你現在承認自己的成本不是很高,到時候報價的時候就不好意思報的太高了吧?

    畢竟韋爾納今天帶隊過來就是談論火箭發射的合作的。

    歐洲宇航局那邊構築的星鏈衛星系統,哪怕只是覆蓋歐洲地區的市場,也是至少需要幾千顆衛星才能滿足要求的。

    如果要進一步的拓展一部分的市場的話,輕輕鬆鬆的就要超過10000顆衛星才行。

    這麼多的衛星需求,涉及的火箭發射需求超過100次。

    哪怕是每一次的成本降低100萬歐元,那也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數字了。

    “理論上來說,自動化程度越高,成本肯定是越低的。”

    “不過由於我們的自動化生產設備都是定製的,成本比較高。”

    “所以初期的生產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只有等到數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慢慢的降低。”

    “畢竟自動化程度的提高,最主要的目的其實不是降低成本,而是要提升零件的質量和通用性。”

    曹陽不傻,肯定不會落到韋爾納的圈套之中。

    你跟我談成本,我就跟你談質量。

    反正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是有道理的。

    兩人你來我往的交流了將近一個小時,旁邊中途離開大會議室去額外談價格的約瑟夫和趙思宇也是差不多把合作的價格給談了一個方向性了。

    到時候兩邊的大佬再拍板,這個合作意向差不多皆可以定下來了。

    當然了,涉及這麼大的合作,歐洲航天局那邊也是肯定要拿回去好好的彙報一下的。

    ……

    “伱們居然同時生產十幾枚火箭?”

    中午在飯堂包間請韋爾納一行人品嚐了一下羊城特色美食之後,下午直接就開始參觀現場了。

    一進入到啓明星9號的生產車間,韋爾納等人就滿臉詫異。

    作爲歐洲航天局的局長,歐洲那邊主要的火箭、衛星生產工廠,他都是去參觀過的。

    甚至對於火箭和衛星的生產工藝,他都是比較熟悉的。

    他就沒有在任何一家工廠裏頭同時看到十幾枚火箭同時生產的場面。

    那實在是太誇張了。

    畢竟對於大部分的國家來說,一年的航天發射任務,往往也就是十幾次而已。

    現在啓明星科技的車間裏頭,一口氣就躺着十幾枚火箭。

    按照這個節奏,人家一年的產量肯定不止現在看到的十幾枚了。

    “我們的啓明星9號雖然是可回收利用的,但是每一次的發射回收之後,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檢查,確保各方面的性能沒有問題之後才會再一次的進行發射。”

    “這個檢查和檢測的週期,大概是需要一個月左右。”

    “有的時候個別發動機或者零件需要更換的話,週期可能會更多一些。”

    “爲了滿足我們的發射需求,自然就需要同時擁有比較多的火箭才行。”

    曹陽簡單的解釋了一下。

    這不解釋還好,一解釋韋爾納就更酸了。

    啥時候華夏這邊的航天產業居然比歐洲強大那麼多了?

    這個事情很難讓人接受啊。

    “我聽說你們還在修建一座巨大的海上發射船,到時候可以同時在現有的海上發射平臺上發射火箭,也可以在新修建的海上發射船上發射?”

    韋爾納來啓明星科技之前,肯定也是對啓明星的情況做了一番瞭解。

    啓明星的做事風格跟航天科技很不一樣。

    各種傳統的航天人認爲需要保密的消息,啓明星都是放在了官微上大大方方的對外宣佈。

    像是正在委託文衝造船廠修建的新的海上發射船,就是隔三差五的會有一些照片被直接放在了官微上面。

    “沒錯,到時候我們在海上有兩個發射的基地,在西北發射場和瓊州發射場也都可以進行發射。”

    “如果有需要,極端情況下,我們每週都可以進行好幾次發射。”

    “將來歐洲航天局如果有比較高的發射頻率要求的話,也是完全不需要擔心啓明星科技的發射能力的。”

    無形之中,曹陽又炫了一把啓明星科技的實力。

    這種一年超過100次的火箭發射能力,目前也就是啓明星科技擁有了。

    對於傳統的航天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有衝擊力的數字。

    果然,韋爾納聽了之後,沉默了好一會才繼續說道:“像是明天的火箭發射,是啓明星的例行發射計劃還是爲了更好的給大家展示啓明星的實力而進行的發射呢?”

    這一次,爲了讓歐洲航天局的人全方位的感受一下啓明星科技的實力,曹陽是讓人安排了明天在羊城外海的一次發射工作。

    畢竟做再多的介紹,都不如親自來一次全流程的實操。

    “原本近期就有發射任務,正好你們這一次過來參觀,我們就稍微調整了一下發射安排,讓大家能夠更加直觀的瞭解啓明星9號的性能。”

    啓明星科技的這種安排,絕對是讓歐洲航天局的一行人感受到了重視。

    它們去過許多工廠參觀,可是沒有任何一家專門爲他們發射火箭的。

    當然了,人家曹陽也說了,這個是計劃範圍內的微調。

    哪怕如此,韋爾納對這一次跟啓明星科技的合作,也更加有信心了。

    因爲他已經感受到了,這一次的合作不僅是歐洲航天局那邊求着啓明星科技,對方也是很有誠意的想要好好展開這個劃時代的合作。

    將來正式的簽約活動,甚至可以在華夏這邊的領導們出訪的時候進行。

    當然了,離開之前肯定也是要共同先搞一個意向合作儀式,把風給吹起來。

    “曹,我相信雙方這一次的合作,一定會是非常有歷史性的,是一次雙贏的合作。”

    韋爾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情,繼續跟着曹陽一起參觀着啓明星9號的生產現場。

    之後曹陽又帶着他們去參觀了旁邊自動化程度更高的星鏈衛星工廠。

    總共要發射四萬多顆星鏈衛星,後續跟5G通信結合之後,也許需要發射的星鏈衛星會更多。

    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是按照傳統的方法去生產衛星,那肯定是不行的。

    不管是生產效率還是生產成本,都是不能滿足要求的。

    “韋爾納,我們的這個衛星工廠,是全球產能最大的衛星工廠,最大的產能是一年可以生產1萬顆衛星。”

    一進入到車間,曹陽就給韋爾納放了一個大衛星。

    一年的產能就是一萬顆衛星。

    人類在過去那麼多年的歷史裏頭,總共都沒有發射超過1萬顆衛星吧?

    啓明星科技這個搞法,實在是太震撼人心了!

    “一年一萬顆?”

    雖然韋爾納知道曹陽肯定沒有說錯,但還是忍不住反問了一句。

    此時此刻,他的內心之中開始傾向於把歐洲航天局的星鏈衛星也交給啓明星科技來代工了。

    這種生產效率,絕對不是法蘭西那邊的衛星工廠可以比得上的。

    不需要曹陽多介紹,他都能感受到這種生產規模帶來的成本優勢了。

    更加不用說啓明星那邊在衛星的關鍵零件和材料上面,還有自己的獨到優勢。

    “沒錯,我們的產能是可以做到一年一萬顆的,甚至有需要的情況下,我們也能進一步的擴大產能。”

    “如果歐洲宇航局有興趣的話,我們後續也可以交流一下衛星代工的業務。”

    像是手機和電腦這些產品的生產,曹陽是直接把它交給了比亞迪進行代工,自己是不怎麼生產的。

    但是半導體和衛星這些高科技產品,他是一直要求全部自己生產的。

    甚至也願意給其他企業代工。

    南山系的企業,不是沒有自己的工廠,而是要根據情況去修建屬於自己的工廠。

    “這個後面具體再談!”

    韋爾納心中快速的權衡利弊,不過他覺得這一次簽署火箭發射的意向合同就足夠了。

    衛星代工方面的業務,可以後面慢慢的再談。

    反正也沒有那麼的着急。

    在兩個工廠參觀了一下午,晚上自然也是選擇了羊城當地的一家著名粵菜館招待歐洲航天局的一行人。

    不過由於明天要出海觀看火箭發射,大家喝酒的時候倒是還算比較剋制。

    至於第二天的火箭發射,對於啓明星科技來說算是輕車熟路,沒有任何的壓力。

    甚至爲了讓韋爾納等人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啓明星9號的魅力,曹陽還讓人多安排了幾架無人機近距離的去拍攝火箭升空的場面。

    全程都是按照計劃在進行,毫無意外的沒有任何問題的完成了發射。

    這自然是更加堅定了韋爾納等人跟啓明星科技的合作。

    當天下午,從海上回來之後,韋爾納就代表歐洲航天局跟啓明星科技簽訂了一個火箭發射的意向合同。

    歐洲航天局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委託啓明星科技發射100次的啓明星9號,用來運輸它們的星鏈衛星。

    而價格方面,基本上就是曹陽和趙思宇事前溝通的那個水平了。

    不同的梯度,有不同的價格。

    最終的意向發射合同,金額高達200億人民幣。

    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數額,華夏的航天產業還從來沒有跟哪個國家簽訂過這麼大的合同。

    甚至100次的發射合作,也是超越了過往世界各國任何一項合作。

    可以說,歐洲航天局跟啓明星科技,又創造了一個世界記錄啊!

    這麼重大的事情,啓明星科技肯定要抓住機會好好的宣傳一把。

    至於宣傳的太火之後,會不會被人截胡,他倒是一點也不擔心。

    到現在爲止,也就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那邊成功研發出來了可回收利用的獵鷹9號,現在忙着自己的星鏈計劃,短時間內根本沒有精力給歐洲航天局搞星鏈。

    哪怕是馬斯柯有心想要搶訂單,它們也給不出更加有競爭力的價格。

    虧本掙吆喝的事情,馬斯柯肯定是不願意做的。

    “曹總,恭喜你們啊,這也太強了,居然把歐洲航天局給搞定了。”

    看到微博的第一時間,錢俊峯就給曹陽打了個電話。

    他的心情雖然有點複雜,但是該恭喜的還是要恭喜。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啓明星科技也算是給華夏航天產業爭光了。

    200億的火箭發射合作,雖然只是一個意向性的合作協議,但也是有一定的約束力的。

    不出意外,最終肯定是可以落地的。

    按照錢俊峯對火箭發射產業的利潤率的瞭解,啓明星科技這邊至少可以掙個100億的利潤,甚至更多。

    這麼一來,啓明星科技的資金壓力就小了很多。

    它們自己的星鏈雖然沒有辦法那麼快的盈利,但是有了之前的融資和現在的新訂單的利潤,未來兩年的資金壓力肯定是大幅度的下降了。

    “這一次是運氣好,歐洲那邊也想要有自己的星鏈衛星系統,但是實力又不夠。”

    “所以機會就到了我們啓明星科技頭上了。”

    在歐洲航天局面前自信了一把,到了航天科技這邊肯定就要謙虛一些了。

    自己人,沒有必要驕傲。

    “你們把星鏈跟5G通信結合在一起,歐洲那邊自然是不敢把5G都交給外面的企業了。”

    “要不然的話,星鏈雖然很好,估計大家的積極性也是沒有那麼高的。”

    錢俊峯一下就指出來了這一次啓明星那邊能夠獲得歐洲航天局的星鏈衛星發射任務的訂單的原因。

    這個分析,還真是一針見血的說到了問題的關鍵點。

    5G通信跟星鏈相結合,不管最終是不是能夠完美的實現,但是給大家帶來的危機感實在是太強了。

    這是啓明星科技這一次能夠獲得訂單的重要原因。

    “那倒也是,通信行業的重要性太高了,歐洲如果自己不搞星鏈,那麼將來大概率就只能依靠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鏈了。”

    “這肯定不是許多成員國想要看到的局面。”

    曹陽想了想,覺得情況還真是跟錢俊峯說的一樣啊。

    “北極熊那邊之前也是想要搞自己的星鏈,你們把歐洲航天局都搞定了,要是能夠把北極熊也搞定的話,那就厲害了。”

    錢俊峯站着說話不腰疼,直接又提出了一個看起來很有誘惑力的事情。

    不過曹陽知道北極熊大概率是沒有那麼多的資金去搞星鏈的,哪怕是要搞,規模也是會低很多。

    當然了,這個沒有必要跟錢俊峯去爭論。

    人家主動的幫你想辦法,你得接受這個人情。

    “聯合火箭航天公司這段時間在跟啓明星科技就發動機和發動機管理系統的合作在進行緊密的溝通。”

    “看他們的意思,似乎是準備對標啓明星9號去重新開發屬於他們自己的可回收利用火箭。”

    “在沒有碰到困難之前,估計他們不會輕易的放棄自己去發射星鏈衛星的想法。”

    北極熊的情況是比較復雜的。

    它們跟人的商業合作,有的時候也是比較特別的。

    到現在爲止,還沒有聽說它們有去找哪個國家的機構去幫忙發射火箭的。

    所以曹陽覺得短時間內先不用主動的去找人家。

    等到碰到困難了,人家自己就會主動的找上門。

    哪個時候,主動權就在啓明星科技這邊了。

    畢竟,上杆子的買賣不是好買賣啊。

    對於這個情況,錢俊峯也是有所瞭解,知道曹陽說的有道理。

    “曹總,啓明星科技自己的星鏈就需要發射大量火箭來滿足衛星佈局的需求,現在又準備接歐洲航天局的大訂單,你們那邊能對應過來嗎?”

    “需不需要航天科技這邊幫忙?”

    200億的大訂單,創紀錄的發射次數。

    這些都讓錢俊峯有點眼紅,很希望航天科技那邊能夠參與進去。

    哪怕是一分錢不掙,到時候跟上級彙報成績的時候能夠多一些內容,也是很好的。

    “肯定是需要的呢。”

    不管是不是真的需要,曹陽都先說要。

    “後面我們對於瓊州發射場和西北發射場的使用需求會比較高,還要經常麻煩航天科技那邊幫忙協調場地之類的工作。”

    “除此之外,火箭發射之後的一些測控工作,也需要麻煩航天科技呢。”

    曹陽不是第一天跟錢俊峯打交道,對於錢俊峯的心思,他也算是瞭解的比較透徹了。

    好處是我的,你想要一點榮譽的話,分一點給你也是沒有問題的。

    反正不管航天科技在這個項目上參與度有多高,大家都會把最終的功勞算在啓明星科技上面。

    而就在曹陽跟錢俊峯交流着200億的發射大單的時候,NASA的局長格蘭芬也是正在跟馬斯柯打着電話。

    “馬斯柯,你們能不能把歐洲航天局跟啓明星科技的合作給攪黃了?”

    很顯然,NASA是絕對不希望歐洲航天局跟啓明星科技搞在一起的。

    200億人民幣的大單子,交給美利堅企業來做不行嗎?

    哪怕是價格貴一點,也是沒有關係的吧?

    “100次的發射任務,價格卻是只有200億人民幣,相當於平均每次也就是3000萬美元左右,甚至有可能更低。”

    “這個價格對於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來說,暫時還是很有挑戰性的。”

    “哪怕是勉強做了,可能也是掙不到錢。”

    “最關鍵的是我們要是低價接了歐洲航天局的訂單,以後的發射價格就起不來了。”

    在格蘭芬面前,馬斯柯說的都是實話,沒有太多的隱瞞。

    “最關鍵的是我們現在的可回收利用獵鷹9號才剛剛發射成功,火箭的產能提升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短時間內也沒有辦法給歐洲航天局提供那麼高頻率的發射任務。”

    雖然馬斯柯也是很想要截胡,但是他知道現在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還真是沒有截胡的實力。

    要是再過個兩年,情況就不一樣了。

    但是對方顯然不會給他們這個時間。

    “歐洲航天局跟啓明星科技的這個合作,影響非常的不好。”

    “我們要儘可能的想辦法讓他們沒有辦法合作下去。”

    “要是歐洲那邊的星鏈很快就搞起來了,將來我們的星鏈想要在歐洲拓展業務,也是很困難了。”

    不管是從哪個角度考慮,NASA都是不希望歐洲和華夏在航天合作方面走的太近。

    這對NASA沒有任何的好處!

    “確實如此,不過除了從正常的商業合作上動手,還可以考慮動用一下其他的力量。”

    馬斯柯這麼一說,格蘭芬立馬就懂了對方的意思。

    這方面的動作,他肯定也會做的。

    他準備明天就專門去五/角/大樓那邊走一趟,把這個事情的嚴重性給說清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