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刷新記錄,奠定華夏第一大廠的地位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愛喝紅茶的兔子字數:6634更新時間:24/06/29 16:24:45
    南山系的員工數量,幾個月前就已經突破20萬大關,成爲國內有數的大企業。

    不過,這並不意味着各個集團人浮於事,需要精簡人員。

    相反的,南山汽車集團也好,榮耀科技集團也好,亦或是啓明星科技集團那邊,都還需要大量的人手。

    所以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這個事情,就一直都沒有停過。

    越是大企業,越是在每年9月份的時候就早早的開啓了校園宣講會的行程。

    基本上到11月的時候,整個校園招聘工作就結束了。

    這個時候,許多公司的校園招聘活動還沒有開始呢。

    南山汽車集團、榮耀科技集團這些公司,現在單獨拿出來都是大公司了。

    相關的宣講會自然也是會安排在9月份。

    爲了在9月份能夠把宣講會搞好,各個分公司的一些需求,肯定就需要更早的提出來了。

    劉友梅接到了米穎的電話之後,約定了一個過去給曹陽彙報的時間,立馬就讓人把手頭中的素材好好的整理了一番。

    這麼一來,正式彙報的時候,許多數據和安排就很詳實了。

    “曹總,按照現在各個集團彙報上來的數據,今年我們校招的數量會歷史性的突破5萬人!”

    劉友梅一上來就給曹陽放了一個大招!

    一年校招5萬人!

    不說南山集團過往沒有做過這個事情,就是華夏任何一個企業也沒有這樣子幹過啊。

    五萬人,可不是五千人!

    華夏九成九的公司,所有員工數量加起來也都沒有五萬人呢。

    結果現在南山系的五大集團要一次性的招聘五萬人,這個新聞絕對是可以把南山集團給送上熱搜了。

    畢竟,雖然南山集團已經拆分成爲五個集團了。

    但是很多人還是習慣性的用南山集團來形容這個五個集團。

    “5萬人?”

    “主要是哪些公司在招人?”

    雖然劉友梅說的數字很是誇張,不過曹陽倒也沒有太過於驚訝。

    畢竟不斷的招人,這是他給確定下來的大方向。

    要不然劉友梅怎麼可能同意各個集團彙報上來的這個數字?

    南山集團就算是家大業大,也經不起每年新增那麼多員工的折騰啊。

    不客氣的說,單單是這五萬人的薪酬支出,每年就要去到上百億人民幣了。

    畢竟對於員工來說,每個月到手的可能不是很多。

    但是對於公司來說,各種社保、公積金的加上去,成本就高很多了。

    像是南山集團這種老老實實的按照相關規定繳納社保、醫保和公積金的單位,公司支出的人工成本會比員工實際拿到手的現金高了一大截。

    不說其他的,單單社保和醫保等保險這一塊,就是百分之三十的佔比。

    這百分之三十的支出,員工幾乎是沒有什麼獲得感的。

    事實上作爲最大頭的公司爲員工繳納的社保,也確實是跟員工沒有太多的關係。

    因爲公司繳納的這部分是進入到了統籌賬戶,你就是一個月額外繳納一萬塊,員工退休的時候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當然了,嚴格說來,繳費的基數高了,最終退休的時候退休金也會高一些。

    但是這部分主要是跟個人的繳費相掛鉤的。

    可想而知,對於企業來說,這部分的負擔有多重了。

    關鍵是這些錢交出去了,員工還不領情啊。

    “五大集團都有一些比較大的招聘動作,其中南山汽車集團和榮耀科技集團的招聘人數都超過了一萬人,南山能源集團和啓明星科技集團緊隨其後,也就南山傳媒集團校招的人數相對少一些,還不到5000人。”

    劉友梅快速的打開了PPT,給曹陽展示了一下各個集團以及下屬公司的招聘計劃。

    曹陽很重視研發工作,這就必然會導致各個分公司的負責人都把研發工作看的很重。

    要認真搞研發的話,其實對於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特別是一些創新性的研發工作,根本就不是三五個人就能輕易搞定的。

    當然了,某個發明,也許是偶然之間就搞出來了。

    但是大公司肯定不是靠偶然間的一個發明存活下去的,它必須用無數的人力和物力去堆積,依靠正常的規律發展來獲得研究成果。

    這樣子需要的人員就很多了。

    就以南山汽車集團爲例,單單從原本的智能網聯中心分過來的負責汽車相關業務人研發人員數量就超過1萬人了。

    而原本的智能網聯中心,還有手機操作系統等手機軟件相關的業務,這部分人研發人員的數量,也馬上要突破一萬人大關了。

    至於南山半導體那邊的研發人員比例就更高了。

    全公司的人員當中,四成都是從事研發工作的技術人員。

    爲何華夏很多企業只能靠着模仿借鑑來慢慢的發展,積累到了一定程度才敢去搞自己的研發?

    因爲研發太燒錢了,燒不起!

    只有先活下去了,然後才會去想着怎麼更好的發展。

    要不然企業還沒有做大做強,資金就用在研發上面燒光了,企業也就只能等着倒閉了。

    “五個集團既然已經拆分了,那就不要一起搞校園招聘了。”

    “總數突破了五萬人,那就乾脆每個集團招募的人員數量都按照超過一萬人就更新。”

    “已經達標的就不用再修改,像是南山能源集團和啓明星科技集團,完全可以再多招一些人員去搞研發。”

    “基礎材料的研發,有的時候就是一場人海戰術,通過不斷的積累各種數據尋找突破。”

    “至於啓明星,那更是今後發展的重點,以後對於各項人才的需求絕對是非常旺盛的。”

    各個公司每年掙了那麼多錢,不把它利用在企業發展上面,存在銀行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畢竟只要保證了充裕的現金流,其他資金放在那裏吃利息就很浪費了。

    哪怕是曹陽自己不着急,各個銀行也着急。

    他們還想着讓南山系的各個集團多找它們貸款呢。

    如果南山系的各個公司,賬面上都有大量的現金躺在那裏的話,怎麼可能找它們去貸款呢?

    “那南山傳媒集團呢?”

    “它們應該不需要那麼多的應屆生吧?”

    對於曹陽的指示,劉友梅多少還是有點不是很理解。

    要是按照這個調整規模,那麼整體的招募人才數量就超過6萬人了。

    這也太誇張了。

    “如果只是考慮南山影視的影視業務需求的話,那肯定是不需要招募上萬人的,甚至就是招個幾百人都算多了。”

    “但是視頻網站方面的情況不同。”

    “智能手機現在已經快速的取代傳統的功能手機,許多手機軟件會替換大家熟悉的傳統軟件。”

    “南山影視的視頻網站可以一分爲二,一方面繼續做傳統的視頻業務,另外一方面去做短視頻業務。”

    “市面上其實也有一些這樣子的公司,也可以去收購一部分融合進去發展。”

    “而短視頻業務跟傳統的視頻網站是很不一樣的,這裏面需要涉及到各種算法邏輯,確保APP能夠根據每個用戶的特性去推薦它可能喜歡的視頻。”

    “比如用戶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農民,你非得一直去跟他推薦金融理財相關的知識,人家肯定是沒有任何興趣的。”

    “再比如一個大學老師,如果總是給他推薦農村家長裏短的視頻,估計人家也沒有興趣。”

    “怎麼去把這個篩選工作做好,就需要數千人去好好的努力。”

    現在都2012年了,曹陽自然也是要適當的點撥一下各個集團,讓它們朝着正確的發展方向去努力。

    畢竟,選擇大於努力,這話永遠都是沒有錯的。

    只要在正確的賽道上努力,哪怕是曹陽不做什麼具體的管理,最終的成績也不會太差。

    “這個東西我記錄下來,回頭跟張總那邊好好的聊一聊。”

    “按照曹總您這個思路的話,那麼不僅南山影視那邊需要大量的人手,微博和汽車之家那邊也是可以做一些類似的轉型工作。”

    “比如微博那邊一直在做的各種風投,甚至是海外的一些業務,都是可以好好的搞一搞。”

    “而汽車之家的手機遊戲業務,以及各種手機APP的業務,似乎也是可以好好的拓展一下。”

    劉友梅舉一反三,很快就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給曹陽彙報完畢之後,相關的對話都會有專門的人整理成會議紀要,到時候可以跟南山傳媒集團那邊好好的傳達。

    當然了,單靠這個傳達肯定是不能解決問題。

    劉友梅跟張鬆文他們溝通之後,南山傳媒集團那邊肯定也是會做一些規劃上的調整。

    到時候張鬆文也會專門再去約曹陽的時間進行彙報。

    一個大公司的運作,曹陽是不可能每一個步驟都在後面跟着的。

    那樣子會累死的。

    哪怕是能夠一心兩用也是不夠的。

    “你去跟他們溝通一下吧,然後這個校園招聘的事情也可以提前進行一些宣傳,讓更多的人都知道我們的一些計劃。”

    “到時候招募人員的時候,也能有更多的人才供我們選擇。”

    米穎跟自己提議過要好好的利用一下今年校園招聘的事情來轉移一下話題,曹陽自然也是記在心中。

    每個集團的校招人員數量都超過一萬人,特別是南山汽車集團那邊的規模更是誇張。

    旗下有着星辰汽車、捷豹路虎、未來汽車、南山變速箱、南山發動機、南山汽車零部件等公司的南山汽車集團,妥妥的是華夏第一大廠啊。

    並且這個公司全部都是圍繞着實業在發展,跟互聯網企業的規模又是不一樣的。

    不客氣的說,以後南山汽車集團在華夏工業界的地位,根本就沒有其他廠家可以撼動。

    而伴隨着時間的發展,唯一能夠挑戰南山汽車集團的就是榮耀科技集團了。

    至於曹陽寄予厚望的啓明星科技集團,在影響力上也許可以一較高下,但是在規模上絕對是難以望其項背的。

    伴隨着劉友梅給曹陽的這個彙報,相關的宣傳工作也是同時展開。

    曹陽自己更是直接把五大集團企均招募1萬名以上應屆生的消息給發到了微博上。

    這個大動作,一下就刺激到了不少的人。

    “曹總,你對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很有信心?”

    朱正峯作爲春城汽車集團的總經理,需要考慮的東西也挺多的。

    特別是南山紅旗那邊,今後的規劃應該怎麼去做,他一直都是很操心的。

    除此之外,春城解放和春城奔騰等自主品牌的發展,他也是不可能不管的。

    但是這些企業要發展,就要招募人員搞研發,就需要投資擴大產能。

    如果將來市場有需求,銷量跟得上產量,那倒是沒有問題。

    反過來的話,那就很麻煩了。

    所以朱正峯一直都是在糾結春城汽車集團下一步的動作應該朝着哪個方向發展。

    現在看到南山汽車集團等公司的大手筆招募動作,他立馬就從中感受到了一些不一樣的也意思。

    當然了,感受歸感受,是否有理解錯誤的地方,他也不是很確定。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打個電話跟曹陽聊一聊。

    作爲全球首富,曹陽的見解絕對是很值得參考的。

    找首富去請教問題,也不會讓朱正峯覺得難受。

    “我不僅對未來幾年的發展很有信心,我是對未來十年的發展都很有信心。”

    “如今華夏的經濟發展的許多瓶頸都被逐步的攻克了。”

    “材料方面,大部分的主要材料我們都能自己生產,甚至做的還非常不錯。”

    “設備方面不說其他的設備廠家,單單南山設備這邊提供的各種高端機牀和其他的專用設備,就爲無數的廠家解決了進口設備的昂貴和難度大的問題。”

    “而南山半導體跟其他的半導體企業一起努力之後,華夏在芯片方面的瓶頸也算是突破了。”

    “雖然現在還有不少的芯片因爲各種原因需要進口,但是最終肯定都能實現國產。”

    “更加重要的是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百姓的口袋慢慢的變得有錢了。”

    “所以不管是買手機還是買車買房,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

    曹陽雖然不會什麼話都跟朱正峯說,但是有些東西交流一下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南山汽車集團要在華夏發展,跟春城汽車集團搞好關系,終歸是沒有壞處的。

    有時候不一定需要對方幫忙什麼,只要不搗亂或者拖後腿,也是不錯的結果。

    “現在的汽車銷量已經去到2000萬輛了,今後的增幅應該不可能很高了吧?”

    朱正峯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對此,曹陽自然不會去否認。

    “朱總,你說的沒錯,我覺得華夏汽車銷量的天花板就是3000萬輛,高也高不到哪裏去。”

    “並且這個天花板可能是需要五六年時間才能碰到,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

    聽曹陽這麼一說,朱正峯有點迷糊了。

    既然大家都認可汽車產業的天花板在那裏,那爲什麼還要搞得那麼激進呢?

    “現在不少車企的產能都已經逐步的擴大了,按照中汽協那邊的數據,目前全國的汽車產能大概去到了2500萬左右。”

    “按照這個數據的話,未來兩三年不需要新增產能也是夠的吧?”

    朱正峯很想讓旗下的一些汽車公司擴大產能,但是又擔心投資打水漂了。

    “沒錯,確實是這個樣子。”

    “但是這個世界,有的時候就是餓的餓死,飽的飽死。”

    “整體產能肯定是夠的,細分到每個車企的話,那就不好說了。”

    “比如帝都現代和悅達起亞,它們現在的產能利用率不到50%。”

    “再比如豐田和本田、日產,它們這兩年也擴大了一波產能,將來產能利用率是否能夠一直維持那麼高的程度,肯定也是一個問題。”

    “所以只要自主品牌能夠把新增的那部分市場吃下來,就足夠快速發展一波了。”

    曹陽這麼一解釋,朱正峯大概是明白了。

    不過,這其中的難度,他也很清楚。

    新增市場你看上了,別人也一樣看上了啊。

    “南山紅旗今年是希望能夠挑戰一下最高50萬輛的目標,這個產量是需要通過倒班和加班來實現的。”

    “我覺得是不是也可以新修建一個工廠,直接讓我們的產能上限能夠去到80萬?”

    很顯然,這才是朱正峯最想要跟曹陽交流的項目。

    南山紅旗是朱正峯的心頭肉,今年上半年的發展勢頭也是很不錯。

    但是距離挑戰50萬的目標,顯然是還有一些距離。

    所以朱正峯是既想要擴產,又有擔心。

    “沒問題啊,我同意啓動新工廠的修建,反正土地都在旁邊給預留好了,只要把相關的規劃更新一下,很快就可以開工了。”

    “動作快的話,明年下半年就能投產了。”

    以南山紅旗的地位,在當地拿地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所以新工廠的土地儲備工作,甚至是三通一平工作,那都是早就完成了的。

    “但是如果新工廠修建好了的話,產能利用率就不是那麼高了。”

    聽朱正峯有點糾結的話,曹陽笑了笑,說道:“朱總,我覺得今後幾年是南山紅旗高速發展的好時機。”

    “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我們跟東瀛的關係不是很好,圍繞着島嶼的糾紛已經有着越來越激烈的情況出現。”

    “互聯網上也慢慢的有了一些要抵制東瀛產品的聲音,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各個汽車產品了。”

    “我們可以順應形勢,推動一下這種聲音的發展,引導大家購買更加有情懷的紅旗品牌車型。”

    曹陽這麼一說,朱正峯立馬就眼前一亮。

    豐田、本田、日產和馬自達等幾個東瀛品牌在華夏汽車市場中的份額佔比還是挺高的。

    雖然單獨某個合資車企的話,總銷量好像不是很多。

    但是加起來也是有200多萬輛的規模。

    作爲除了南山系之外,自主品牌車企裏頭最偏向高端的紅旗品牌,肯定是最容易吃到東瀛車企份額下降的紅利。

    這個在去年圍剿高麗車企的時候,已經證明過了。

    所以現在聽曹陽這麼一說,朱正峯的積極性絕對是非常高的。

    “這個事情確實是可以好好的搞一搞,只要把它們幾家的市場份額給吃掉幾十萬輛,我們的紅旗品牌別說是年銷量50萬輛了,就是80萬輛的目標也是很快就達成了。”

    “到時候指不定我們又要考慮年產銷100萬輛的事情了。”

    曹陽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朱正峯現在立馬就變得信心十足。

    南山紅旗能不能順利的超越奇瑞和吉利這些自主品牌車企,就要看它能不能從東瀛車企裏頭搶到更多的市場份額了。

    要是放在以前,朱正峯肯定是沒有信心的。

    但是現在的南山紅旗用的發動機和變速箱都是南山汽車集團供應的,已經被市場證明質量和性能都是非常優秀的。

    而在其他零件上面,也都是大量的從南山汽車零部件採購。

    可以說,南山紅旗的質量,不敢說超越了豐田汽車和本田汽車,但是大家絕對是沒有太大的差別了。

    而在價格上面,確實還有一定的優勢。

    這種情況下,結合輿論稍微引導一下,吃下一大塊東瀛車企的市場份額,朱正峯覺得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所以哪怕是春城汽車集團旗下本身有春城豐田等合資公司,他也是不介意跟曹陽合作推動一下圍剿東瀛車企的事情。

    甚至他還準備根據局面的發展情況,拉着一些國內的其他同行一起出手,大家在背後一起推動一下相關的動作。

    那樣子起到的效果肯定是更好的。

    合資車企貢獻的利潤,大部分還是被汽車巨頭通過各種手段拿走了。

    但是自主品牌創造的價值,卻是基本上都是留在華夏國內的。

    單單從這個角度出發,讓自主品牌車企的份額取代合資車企的份額,就是一種符合站位的做法。

    朱正峯對於這些東西,看的還是很透的,並且也很在意。

    心動就行動,朱正峯和曹陽的動作都不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