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我有意,進取宛城!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堅韌青銅字數:5780更新時間:24/06/29 16:03:51
    全身的氣血似乎在倒涌,楊彪覺得自己像是有些喘不過氣。

    楊修的那一句句話,皆是大逆不道之言。

    可是他卻已然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如今他已年過半百,距離花甲之年也只剩下幾年。

    他所剩的時間,還能剩下多少。

    這楊家,終究還是要交到楊修手中。

    “父親!”

    看到楊彪渾身發抖,整個身形都有些站不穩,楊修忙不迭上前攙扶住對方身形。

    然而這功夫,楊彪不知道從哪裏來的一股氣力。

    一把便將楊修推了開來。

    “逆子!”

    楊彪左手捶胸,右手單指楊修,嘴角微顫。

    “我楊家世受漢祿,自先祖楊敞起,官至大漢丞相,吾曾祖楊震、祖父楊秉、吾父楊賜、皆爲大漢太尉。”

    “四世三公啊!”

    “至吾這一代,吾亦爲的大漢之太尉。”

    楊彪說這話的時候,那臉上充斥這盡是豪氣。

    然而這話音落下之際,他再看楊修,臉上的神情已然發苦。

    “你以爲這弘農楊氏的世家之名,是如何來的?”

    “靠的是什麼?”

    “是這巍巍大漢,是歷代楊家先輩奮力才成就的弘農楊氏!”

    “你讓爲父放棄大漢?”

    楊彪嘴角發苦!

    四世三公的赫赫聲名,是捆綁在大漢天下之上的。

    若大漢天下都沒有了,那裏還有所謂的弘農楊氏?

    那裏還有四世三公?

    “父親!”

    楊修苦笑。

    “你所言,修心中皆明了!”

    “然,如今大漢之天下,早已經不再是先祖之時,亦不是楊家一己之力便能已改變的。”

    “今,各路諸侯當道,楊家若還存着那四世三公之名,到最後,我楊家怕是要與這大漢一同湮滅!”

    “我楊家若想要繼續留存下去,便要拋開那所謂的四世三公!”

    楊修朝着楊彪俯首下拜,雙膝跪於地面之上。

    “父親,就恕孩兒不孝!”

    “兒不能眼睜睜看着父親帶着楊家邁入深淵之內。”

    “兒不能陪着父親一起走!”

    楊修雙目含淚,字字真切。

    面前的楊彪往後退了退,身形往後一仰便直接躺坐在正堂內擺放的靠椅之上。

    如同渾身被抽乾了氣力一樣。

    楊彪的眼神有些渾濁,那雙目光死死的盯着楊修。

    “伱你!”

    楊彪氣的有些說不出話。

    面前的楊修低頭朝着楊彪叩了一首。

    “父親,兒如今未曾出仕大漢,如今曹司空徵辟孩兒爲主薄,兒是司空之主薄,不是漢庭的主薄!”

    楊修像是找到了藉口一般。

    只是,眼下楊家兩父子彼此之間立場已然明了。

    楊修知道,自己已然勸說不了父親了。

    而同時楊彪也沒有多說什麼。

    楊修的選擇,或許會是楊家的另外一條路。

    只是,楊修沒有食漢祿。

    而他,終究還是漢臣。

    有些事情,他終究是要去做的。

    即便是惜了這一身性命,也在所不惜,至少,能對的起弘農楊氏那累世三公的名號了。

    ……

    自大漢報刊發佈之後,世家的名聲以許昌爲中心,僅僅數日的功夫便傳遍大漢各州郡地。

    無論是寒門士子,還是平民百姓,皆視世家爲豺狼虎豹。

    一時間,天下震動,民怨沸起。

    所幸,只是世家在天下的風評被拉低了不少,並沒有大規模引起動亂。

    而以弘農楊氏爲首的世家,在此期間,宛若銷聲匿跡一般。

    沒有絲毫出面抵抗,任由民怨自主平復。

    而許昌衙署之內,曹操藉着招賢令任職的官員,也開始逐漸上任。

    楊修任職曹操主薄,盡職盡守,自任職以來,一直跟隨於曹操左右。

    其所言所言,深得曹操心意。

    “楊彪那個老頑固,倒是生了個心思通透的好兒子啊!”

    對於楊修擔任自己的主薄,一開始曹操也只是藉此針對世家罷了!

    但讓他也沒想到的是,楊修做事盡忠職守。

    有些事情,甚至於不需要他開口,那小子便能將事情做的明明白白。

    這一點,頗有點符合他的心意。

    衙署之內,戲煜聽到曹操如此讚不絕口的誇讚楊修。

    心裏倒是有些好笑。

    楊修是個聰明人不假!

    但是,正因爲曹操一開始的放縱,才讓後來的楊修產生了錯覺。

    覺得曹操重用他。

    甚至於,後面因此而恃寵而驕,狂妄自大。

    而這,也因此給他帶來了所謂的殺身之禍。

    當然,一個這樣能隨時隨刻理解你心思的下屬,換做任何人都是有些捨不得殺的。

    畢竟,擡個屁股就知道幫你放墊子,一個眼神就知道給你添茶倒水的人。

    這樣的人,換做戲煜,都有些捨不得殺。

    但,誰讓楊修終究還是觸碰到了逆鱗。

    他犯了忌諱。

    彼時的曹操長子身死,立儲人選還未抉擇。

    楊修參與其中,太過顯眼,便犯了大忌。

    他死的不冤。

    不過,如今的曹昂未死,宛城之戰並未發生。

    若長子不死,曹操自然無需在選擇繼承人,那麼自然也就沒有曹丕和曹植之間的相爭。

    楊修或許也能因此而存活。

    當然,還未發生的事情,誰也不清楚,便是戲煜,自己也不能保證。

    不過,如今曹操招賢令徵辟的人員,大多都已經上任了。

    有個人戲煜卻未曾看到。

    “兄長,那司馬懿可有徵辟?”

    戲煜想到那個絕頂老六,忍不禁下意識問了一句。

    聽到這話,曹操下意識愣了一下。

    他此番徵辟的人不在少數,司馬懿是誰,他並不是很清楚。

    這功夫曹操正思索對方是誰。

    邊上的荀彧隨手放下手裏的公文,擡頭朝着兩人看了一眼。

    “明公徵辟過了,只是司空府的掾吏過去的時候,才發現那司馬懿,竟然在前些時日騎馬的時候,不幸將腿給摔斷了!”

    腿摔斷了!

    好傢伙!

    要說對方真的是摔斷了腿,戲煜是一點也不信的。

    沒記錯的話,曹操第一次徵辟司馬懿的時候,那家夥就是把腿摔斷了。

    不過,這事情太過巧合了!

    分明就是那老六不想出仕司空府,故意將自己腿摔斷,然後躲過徵辟罷了!

    畢竟,摔斷了腿,司空府也就沒有辦法強行徵辟了。

    “哦,竟有此事?”

    戲煜佯裝訝異,面前的荀彧也跟着無奈的搖了搖頭。

    “卻是有些巧合!”

    荀彧沒有多想,只當做是巧合罷了。

    戲煜清楚,但也沒有多說。

    這功夫曹操已經想起司馬懿是誰了,聽到戲煜對此人這般關注,下意識不由得便跟着問了一句。

    “怎麼,奉義覺得此人才華比之楊修如何!”

    “楊修?”

    “真要算得話,兩者大概,五五之數吧!”

    楊修的話,或許才思敏捷一些,但有些大是大非上面卻容易忽略問題。

    而司馬懿這傢伙,表面上看起來波瀾不顯,但其中城府卻多少還是有的。

    當然,真要算起來,司馬懿算不了什麼。

    畢竟,終其一生,對方在曹家三代人的面前都泛不起一絲的浪花。

    熬死了曹家三代人,到後面也只敢欺負一個孤兒寡母!

    就這,還是他司馬懿碰上了曹爽哪個蠢貨。

    縱使是曹操從子曹真在,恐怕司馬懿都不敢有絲毫的妄動。

    他只是一個老六,一個活的很謹慎的傢伙罷了!

    “五五之數?”

    聽到戲煜的評價之後,曹操多少有些訝異。

    楊修的才華,他算是見識了,沒想到戲煜對於司馬懿的評價卻也不差。

    這倒是讓他多少有一絲興趣。

    只是,那家夥摔斷了腿,倒是有些可惜了。

    等那家夥養好傷,到時候再行徵辟也不遲。

    眼下以弘農楊氏爲首的世家,如今沒有絲毫異動。

    這許昌城內,可謂是一片風平浪靜。

    許昌學校的興辦工事也已經進入了尾期,再過幾日想來就要完工了。

    而眼下又近春分時節。

    眨眼間,便又是一年春耕之時。

    許昌將作監內開始大規模向百姓出售曲轅犁,其上稍有些改動,戲煜並未注意。

    三月下旬,曹操帶着荀彧等人,直奔戲府。

    彼時郭嘉正在戲府之內,見曹操來,遂避之。

    “兄長今日怎麼有空過來?”

    戲煜、戲志才邀請曹操等人落座之後,戲煜隨口問了一句。

    曹操擡眼朝着戲煜看了看。

    “如今朝堂穩定,這可都是你奉義的功勞,眼下過來就是想問問奉義你還有什麼需要的,吾一併幫你找來!”

    ???

    曹操一開口,戲煜不由的有些莫名其妙。

    什麼叫做自己有什麼需要的?

    “兄長此話何意?”

    戲煜不解。

    曹操跟着開口:“此番不管是朝堂之事,還是石涅、報紙,皆是奉義之功勞,操本想爲奉義請功,只是想了想,倒才發現,竟然無可再封!”

    曹操臉上有些無奈,此番的戲煜明面上雖然是大司農,但年前奏功之事,戲煜還順帶着兼任了大漢御史大夫。

    所爲御史大夫,前漢之時便是三公之一,後來被司空之職所替代。

    重新表奏的御史大夫,如今也只是一個虛名。

    但論其地位來說,和他司空的地位,幾乎是同等的。

    讓他在給戲煜請功,曹操已經不知道該如何請功了!

    畢竟,總不能讓戲煜的職位比他還要高吧!

    戲煜這功夫才回過神。

    自己好想還兼任這御史大夫,此職有監察百官,行執法之權。

    但,因爲曹操是司空之職,戲志才又是中書令。

    監察百官的職責,說到底如今完全是戲志才在負責,他這個兼任的御史大夫相對來說,也只是一個虛職。

    而相比較大司農來說,權柄自然不同。

    因此,戲煜自兼任御史大夫以來,一直將其忽略。

    而因爲御史大夫的特殊性,朝堂百官和曹營之人,大多數也將這個職稱忽略了。

    但,如今他的地位,說起來和曹操差不了多少。

    “力所能及之事,兄長何須請功!”

    戲煜擺了擺手,沒有在意曹操臉上帶着的一絲愧疚。

    這功夫,曹操又跟着開口。

    “奉義,近些時日,楊彪並無異動,便是那董承等人亦是閉門謝客,此番陽謀,這些世家算是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吞了。”

    曹操嘴角輕笑。

    戲煜倒是有些無語。

    眼前曹操說的這些,他自然明白,只是看今日曹操過來,絕對不是簡簡單單說是要爲自己請功這般簡單。

    看樣子,老曹有話還沒說完呢!

    “兄長,若當真有事,盡請直言!”

    戲煜沒理會曹操剛纔的絮叨,直接擺明了有啥事你就說啥事。

    曹操臉色有些尷尬。

    果然,自己心裏有事,根本就瞞不過戲煜的。

    這功夫,邊上的荀彧跟着便笑着搖了搖頭。

    “奉義,實話說,如今各地糧草緊缺,今年春耕又才剛剛開始……”

    荀彧直言,有些話只是開了一個頭,戲煜便已經明白了。

    眼下曹軍,沒糧了。

    這兩年,天災不斷,雖然兗州因爲此前戲煜的一系列工事,使得糧食收貨並未收到太大的影響。

    但徐州卻是受到了天災的影響。

    連帶着半數豫州,亦是如此。

    如今曹軍的地盤已經不再是一個兗州之地,現如今坐擁倆州半之地的曹軍,不僅僅人口上升了起來,連帶着軍隊也進行了擴充。

    說實在的,曹操如今若是要起兵的話。

    那麼隨手見便可以起五十萬大軍。

    而不提軍隊,人口的增多,還有如今許昌天子的供奉連帶着百官的俸祿。

    這些皆是需要曹軍來承擔。

    一系列加下來,曹軍的消耗不可謂不大。

    但,兗州一地,如何供應起倆州半的百姓和軍隊。

    今年年初之事,徐州之內,已經隱隱有災情出現,百姓上山爲寇者,更是比比皆是。

    如今想要解決這般問題。

    簡單點來說,便是加重兗州百姓之稅,然後將其分攤在其他兩地身上。

    但,這事情,那是那麼容易就能下的決心。

    戲煜眉頭微皺,邊上的荀彧又跟着開口。

    “奉義,如今糧食之事,已經成了重中之重了,眼下這般情況,我軍若不及早解決,拖下去的話,恐會造成更大的影響。”

    荀彧這話說完之後,邊上的氣氛稍有些沉重。

    戲煜擡頭。

    “此事其實我這段時間,心中一直有所考量!”

    “前番兄長在兗州和徐州推行仁政之策,賦稅相比較起大漢其他各州郡之地,明顯深受百姓稱讚。”

    “但此事,終究要我等承擔。”

    “如今又恰逢天災,寒災,糧食之事,卻是已經是重中之重。”

    “爲今之計,首先當諫言陛下,以陛下爲表率,其下百官,連帶着兄長和我,皆要減少消耗。”

    “其次,如今那河北甄家正與我大漢報刊有所合作,倒也可以通過一些行商,從各地購買一些糧食,以應緊缺。”

    戲煜說到這裏便頓了頓。

    然而這話說完之後,邊上的戲志才卻忍不住跟着搖了搖頭。

    “不夠!”

    眼下的曹軍麾下的百姓,一直在增加,但如今除了兗州之外,徐州和豫州的糧食增產卻並無太多成效。

    徐州此前受災嚴重,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恢復過來了。

    僅僅依靠從商旅身上購買糧食,又能購買多少呢!

    這天下,並非是僅僅徐州受了災,當今天下各地,哪一地沒有災情。

    那些諸侯能將如此稀缺之糧食出售。

    便是出售,他曹軍能買得起?又能買多少?

    這可是兩州之百姓!

    還有那數十萬曹軍的消耗,難不成曹軍還能將大軍遣散?

    “眼下之情況,唯有繼續向外擴張!”

    戲志才低聲開口。

    曹操大軍繼續向外擴張,如西進,如能佔據關中司隸地區。

    那麼便會多了成片的地域,而這些地域之中,也能開墾更多的田地。

    撐過一兩年,到時候,曹軍之糧草便足矣恭迎了,。

    打!

    唯有打出去。

    一方面大軍出征,可減緩於許昌之內的壓力,另一方面,現如今曹操逢迎天子以來,也是時候開戰了。

    這一戰,必須要打了!

    打?

    戲煜自然清楚,戰爭是最好的解決內部問題的方式。

    全部的壓力放在前線之上,到時候,贏了那便能得到土地錢財,緩衝糧食緊缺之問題。

    若是輸了,自然也能減損糧食消耗問題。

    打仗,是最爲簡單和直接的方式。

    隨着戲志才提議,邊上的荀彧等人皆是有些認同。

    戲煜擡頭,目光落在曹操身上。

    他自然知道眼下需要開戰。

    但,打誰,是個一個問題。

    若是進攻袁術,戲煜自然沒有絲毫的想法。

    但若是其他地方,例如宛城,那麼戲煜便需要有些慎重了。

    雖然歷史已經出現了細微的偏差,但有些事情,還未發生之前,誰知道會不會突然間給你回到正軌。

    更何況,以曹老闆這樣的性子,一旦宛城之事開戰,那麼有些事情料想必然是會發生的。

    誰讓,張繡的嬸嬸太潤了,他老曹,忍不住啊!

    “兄長,不知道此番想要進軍何處?”

    戲煜皺眉反問,說話間,擡頭望天際上看了一眼,近日裏天清氣爽,確實是大軍出動的好時機。

    “我有意,進取宛城!”

    果然,建都許昌之後的第一戰,終究還是宛城。

    畢竟,誰讓宛城的地理條件就在那裏,它距離許昌,太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