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荊州篇開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5XL字數:4300更新時間:24/06/29 16:02:09
    許久沒接到赤紅的提示任務,陳樹人差點都忘記了自己是個有掛的人。

    不過這樣一來,衝刺春節檔的他就有的忙了。

    之後的日子,陳樹人每天都泡在劇組裏。

    他所扮演的大盜,戲份其實不多,但幾乎每次出場都是經典,除此之外,全劇裏最花錢的幾個場景,他就佔了一個。

    即,從大廈頂端放繩子進入光頭老總辦公室的那段。

    因爲那段比較危險,跟其他劇情也沒有多少交互,所以孫文放在了最後。

    陳樹人每次在拍完自己的鏡頭後,沒事就去其他地方晃盪。

    晃盪了一段時間後,他也熟悉了劇組裏的情況。

    黃海不必多說,雖然咖位不到二線,但《一起跑》這檔節目讓他在進組後就收穫了大部分人的熱情。

    反倒是陳樹人這個節目的製作人,在沒有報出名號的時候,一些普通工作人員都不認識他。

    不過就算黃海沒有參與《一起跑》,以他的口才和自來熟,再加上臉皮厚,怎麼都能和劇組的人搞好關系。

    如今,孫文的一些指令發出之後,很多時候都是由黃海去督促的。

    黃海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太行的一面。

    在演技方面,哪怕他的天賦不錯,哪怕他有抽空去學習,但真正實踐的時候,還是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孫文讓黃海演的愣頭青一點,黃海可以用好幾種方式表現出來,但卻不知道用哪一種最合適。

    孫文一開始還以爲是黃海不知道該怎麼演,就詳細的給黃海講。

    之後有一次,孫文心情不好,見黃海詮釋的東西距離他想要的場景還差一些,於是也不指導,就直接說了一句‘換一種方式表現’。

    讓他沒想到的是,他本以爲黃海會不知所措,結果對方真的就換另一種方式來表演,而且還不輸前一個。

    然後他就來了興趣,也不說好不好,就一直在說“換一個”。

    黃海也以爲是自己的問題,就那麼直愣愣的換了七八種表現形式,直到最後他感覺自己可能沒有理解孫文的想法,不好意思繼續演下去了,這才開口向孫文求助。

    從那以後,孫文再沒有給黃海詳細指導過戲,遇到不是他想要的,他直接就一個字“換”。

    黃海一開始還以爲自己哪裏得罪了孫文,結果好幾次他剛一換,孫文就直接說可以了,他這才明白,孫文並沒有針對他。

    黃海的靈性表演,讓劇組裏的很多人都看的目瞪口呆,像老包和道哥這兩個角色的扮演者,郭浩和崔會強,他們雖然只是三線演員,但都是科班出身,對演戲的一些流派和方法都很熟悉。

    所以在看到黃海的表演,和黃海對戲後,他們就都有點懵。

    你說黃海是野路子吧,但他演的確實好。

    你說黃還是科班出身吧,他的表演方式真就什麼都不是。

    看了幾天之後,這兩人得出一個結論。

    黃海,有大才!

    至此,這兩人才在對黃海的態度上,沒了最開始的那種‘你火歸你火,但我是科班’的傲氣。

    當然,這種心理活動,陳樹人並不清楚,他只是在日常的觀察中,看出了這種轉變。

    除了這幾個主要人物外,陳樹人也觀察了其他的一些有鏡頭的配角。

    還別說,孫文找的這些新人,演技什麼的先不說,至少素質都還不錯。

    讓趕進度就趕進度,不帶任何猶豫的。

    於是,在這種氛圍下,陳樹人又開始了當初拍攝《屌絲男士》的‘師者’模式。

    聽到陳樹人又要開班了,一些之前在《屌絲男士》跑過龍套的小演員直接就興奮了,二話不說,就往陳樹人身邊湊,都想排在最前面被陳老師‘寵幸’。

    而沒有經歷過的那些演員,見這種情況,還都以爲是這些小演員爲了拍馬屁,才表現出這麼積極的一面。

    崔會強和郭浩,也是這樣認爲的。

    特別是之後孫文要求所有人在輪到自己的戲之前,都去陳樹人那裏培訓,他們就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想法。

    可之後,當他們看到被陳樹人培訓過的那些人,再次出現在鏡頭中的時候,那不到一分鐘的戲裏竟然表現出不差於他們的演技時,他們都驚了。

    這特麼是培訓,這是換替身了吧?

    看着一波波的人被陳樹人培訓出來,就像是加了增益效果的小龍套們,郭浩和崔會強都傻眼了。

    直到一次孫文聽到了兩人在一旁瞎嘀咕,然後硬拉着他們去了陳樹人小課堂上了一節課後,他們就每天一個小時,再也沒有落下過陳樹人的課。

    劇組就在這種和諧氛圍下,穩中有序的拍攝着。

    ……

    十二月轉眼就過了一半,這天,《一起跑·荊州篇》終於要在雍州篇結束之後上線了。

    當消息公佈後,那些剛看完雍州篇,準備二刷的網友們就興奮了。

    “哈哈,還有什麼能比在看完一季《一起跑》後,另一季又無縫銜接還讓人更快樂的事情呢?”

    “大膽的猜測下,荊州篇完了之後,是不是還有袞州、豫州篇等等?是不是還都是無縫銜接?”

    有網友對《一起跑》提出了大膽的猜測。

    “樓上別瞎猜了,其他篇應該有,但肯定不是現在,荊州篇完了就沒了。”

    有網友言之鑿鑿的回覆。

    “你知道?你是《一起跑》節目組的?”

    “不是?”

    “那你裝什麼逼?”

    “呵呵,我這不叫裝逼,我只是比你多了點腦子罷了?”

    “呵呵……”

    “不信?今天就讓伱知道,人與人之間,也是有差距的。”

    揚言荊州篇是當前最後一季的那位網友,在懟完之後,就沉寂了下去。

    那些與其對峙的人都在嘲笑,說什麼的都有。

    結果就在這個小話題即將過去的時候,那位沉寂下去的網友突然又出現了,還扔出了一篇帖子的鏈接。

    “傻逼們,別着急說話,先看看我的分析。”

    雖然網友都很好奇這人發了什麼,但在看之前,都不約而同的回了一句“傻逼”。

    等所有關注這個小話題的網友點開了帖子,默默看完後,心裏都對這人所說的信了八分。

    貼子有很多截圖。

    不過截圖的內容不是青州、揚州的,而是雍州、荊州以及其他州的。

    截圖裏,這位網友在搜索引擎裏搜索了《一起跑》這個字眼,結果雍州、荊州的搜索引擎都出來了一大堆相關的搜索結果,甚至排在搜索結果最上面的,還有視頻鏈接。

    但在袞州、豫州等州的搜索引擎裏,雖然也有《一起跑》的結果,但幾乎只是在某些娛樂報道中稍微提了一句而已,別說看視頻了,具體內容是什麼,都搜不到。

    在這些截圖的對比下,這位網友做出了總結,還推出了另外一個讓所有人驚訝的結果。

    ……

    “看到這些截圖了嗎?看到規律了嗎?呵呵,算了,就算看了,你們可能也發現不了問題,更不會明白我發現了什麼,那現在我就來給各位解釋下。”

    “首先,大夏十三州各自的網絡裏,我都去搜了,目前能搜到並且能看到《一起跑》這檔節目的,只有四個州,青州、揚州、雍州、荊州,其他州也就韓州那邊的報道多一點,但也沒有節目的視頻資源。”

    “我對比了一下《一起跑》這個關鍵詞出現的時間,發現在雍州和荊州在《一起跑》第一季的時候,根本沒有相關的檢索內容,但在雍州篇出現後,這兩個州的搜索引擎中,就忽然多出了這檔節目。”

    “這說明什麼?說明《一起跑·雍州篇》,只對四個州開放。”

    “爲什麼只對四個州開放這個問題,我之前還思考了一陣,但等我回顧了今年發生的事情後,我恍然大悟。”

    “今年元宵節,發生了一件大事,揚州和青州合併了。”

    “我記得當時青州和揚州網絡和紙媒上忽然就多出了很多彼此的新聞內容,那個時候我們都以爲是彼此州發生了很多新鮮事,根本沒有往合州方面想,結果最後合州之後,我們除了最開始的驚訝外,就那麼接受了兩州的合併。”

    “當初我並沒有深思這裏面存在的故事,但這次,我忽然想明白了,原來合州這件事,其實並不是在元宵節那天,而是在那些預兆開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而預兆,指的就是那些忽然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有關其他州的事物。”

    “聽我說到這裏,聰明的人已經有所明悟了吧?”

    “呵呵,別怕,不聰明的也不用着急,我會照顧照顧你們,繼續說下去。”

    “青州和揚州合併的預兆我們知道了,那你們說,如果明年元宵節還要合州的話,會是哪幾個州合?”

    “我說是雍州、荊州和青州、揚州合,你們信嗎?”

    “不信的人,建議以後就別在網上發言了,容易暴露智商。”

    “我說雍州和荊州的原因,想必各位都知道了,是因爲《一起跑》這檔節目。”

    “之前青州和揚州合併,那些出現在生活方方面面的預兆,是爲了讓兩州人民能潛移默化的瞭解彼此。”

    “現在雍州和荊州的預兆,換成了《一起跑》這檔節目,你們說有效果嗎?”

    “我覺得是有的,而且是比上次兩州合併更好的效果!”

    “雖然不知道這是哪位領導作出用《一起跑》來促進合州的決定,但我要說的是,他這個決定,做的太對了!”

    “或者說,是《一起跑》這檔節目的策劃,太牛逼了。”

    “明明只是一檔搞笑類綜藝,但卻讓所有人都瞭解到了雍州的本土文化。”

    “最絕的是,那一期打擊黑心商家的節目,更是瓦解了之前雍州帶給其他州遊客的不良印象。”

    “更絕的是,在那一期節目播出之後,那些自願去維護外地遊客利益的本地熱心市民。”

    “我之前又去看了看,那期節目都過了一個多月了,但那些本地熱心市民,還在自願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甚至,這似乎已經成爲了雍州景區的一種文化現象!當然,如果能一直持續下去,才能算是一種文化現象,但按照目前的趨勢,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試問,這種雍州,這樣的雍州人,你們願意接觸嗎?反正我不排斥。”

    “所以我說做出這個決定的領導,很有決斷力,這檔節目的策劃,很牛逼!”

    “好了,說了太多,最後再總結下吧,不然有傻子見我說了這麼多,抓不住重點還以爲我什麼都沒說。”

    “總結:《一起跑·荊州篇》播完之後,明年元宵節,應該會公佈四州合併的事情。”

    “行了,就說這麼多,能看懂的看,看不懂的也別回了,我怕我被你們的留言蠢死!”

    ……

    洋洋灑灑的一大篇內容,寫的東西都很有說服力。

    很多網友看到這篇分析後,都已經確信了明年元宵節,肯定會有合州公佈。

    可這個發帖的網友說話太沖了,動不動就嘲諷。

    這能忍嗎?

    哪怕認可他說的話,但其他網友也不認可他這個人!

    於是,在《一起跑·荊州篇》第一期播放的時候,最先熱鬧起來的,不是節目本身,而是網友的罵戰。

    於此同時,荊州。

    與雍州當初一樣,一批荊州高層正坐在辦公室裏看着投屏。

    幕布上的投屏被分爲了四個區域。

    分別是荊州、雍州、揚州、青州網友對《一起跑·荊州篇》這檔節目的討論。

    青揚兩州網絡上的罵戰,自然也引起了這些人的關注。

    不過他們關注的不是他們在罵什麼,罵了什麼髒話。

    他們關注的是,網友們對《一起跑·雍州篇》的認可。

    別的不說,雍州篇的效果已經呈現,那就說明這檔節目,這種融合形式行的通。

    所以,如果之後荊州篇的效果不好,那就算要背黑鍋,也輪不到節目組來背。

    一念至此,一些之前對這檔節目並不怎麼上心的荊州領導層,忽然就有點後悔了。

    而另外一批,也就是梨園出身的人,臉上就露出了笑容。

    從頭至尾,他們梨園一派,就站在了支持《一起跑》這檔節目的一邊。

    想到這裏,這些坐在辦公室裏的梨園一派的高層,忽然就對那個堅決主張此事的梅老太太,升起了敬佩之心。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