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6 誰當柱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2910更新時間:24/06/29 15:50:11
    對於李泰的這一提議,樑王也是深表贊同。在不能實際掌控江陵的情況下,這對他而言已經可以說是最好的一個結果了。

    “前者怒火攻心、有失常智,以至於做出錯誤的決定。幸在伯山仍不棄我,還肯耐心規勸,使我幡然醒悟、迷途知返。自此之後,凡有需要智謀決斷之事,我一定向伯山多多請教!”

    樑王又一臉羞慚、語調誠摯的對李泰說道。

    這話李泰也只是聽一聽,反正無論未來樑王究竟能不能做到這一番表態,自己都得逐步限制其人的自由度、降低他失控作妖所帶來的危害。

    此間既已達成共識,李泰便又着令李去疾再跑一趟江陵,領土方面仍然維持之前的條件,並且帶上一封樑王的親筆信,表示他們之間已經摒棄前嫌、和好如初,不容旁人再作挑撥離間。只待湘東王派遣人員北來參加邵陵王葬禮,樑王便即刻撤軍。

    此時侯景大軍業已兵圍巴陵城,並且晝夜不斷的發起了強攻。儘管湘東王對於王僧辯信心不小,認爲其一定能夠守住巴陵不失,可是在襄陽方面的威脅下,再加上擔心侯景亂軍從江北進攻,湘東王也不敢派出駐守在江陵的軍隊以增援王僧辯。

    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顯然是難以維持良久,尤其一旦拒絕李泰的要求後,江陵方面可能還要遭受西魏軍隊的進攻,湘東王只能點頭應承下來李泰的所有要求,割讓夏口等諸江北渡口之外,又派遣庾信等幾人爲使、陪同兒子蕭方智前往襄陽參加邵陵王葬禮。

    有鑑於湘東王這個人信用向來馬馬虎虎,爲免其人事後又要反悔,李泰又要求他以向西魏遞交國書請求荊州總管府派兵協助江防的名義,正式確定將諸渡口的歸屬權給予荊州總管府。

    在收到江陵方面遞交的國書之後,李泰一方面着員快馬加鞭的將之送往關中朝廷,順便將此間的情勢以及自己的計劃奏報一番,另一方面也督促樑王退兵返回襄陽給他六叔辦席。

    至於李泰自己則仍留鎮南面,觀察戰事進展的同時,也要準備着侯景大軍敗逃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將諸津渡接手過來。湘東王雖然答應了割讓諸地,但他也得展現出能夠將之據爲己有的實力。

    荊州總管府的水軍力量的確不強,唯一可稱的一個水軍將領還是之前從樊城投降過來的劉方貴。如今的劉方貴作爲趙剛的副將駐守義陽,在淮水上游訓練了一支巡防水軍,眼下也不宜調到這裏來。

    爲了確保能在第一時間便建立起一支可觀的江防力量,李泰提出讓樑王交出襄陽的水軍與荊州總管府的水軍進行整編,從而南下控制漢水入江口。

    樑王對此也非常熱心,此番舉兵他雖然沒有入主江陵,但若能夠藉此將勢力擴展到重要的長江口岸中去,在同江陵的對峙過程中也能掌握更多一種的制衡方式。

    至於說整合後的水軍主將,由於李泰這裏並沒有合適的人選,便且交由樑王選擇部將出任,但是在軍事調度方面則歸屬荊州總管府進行管轄。

    如此一來,李泰在大江一線有什麼軍事調度也瞞不過樑王,彼此能有一個充分的溝通,不至於再發生之前那種情況。

    其實要說李泰完全沒有合適的人選也不盡然,在他心目中徐文盛自然是一個足以勝任江防大都督的人選。不過其人剛剛經歷喪親之痛、又被湘東王這個故主斥爲叛賊,李泰也不知他能不能夠熬得住、挺過來,即便要作招攬任用,也得過段時間再說。

    而且眼下他也是要藉機分散一下襄陽方面的軍事力量,就算將這幾個渡口完全交給樑王掌控,其實他也並不算虧。想要掌握渡口當然要駐兵,襄陽軍衆調離,那麼其城防諸事必然就要更多的仰仗荊州總管府進行協防。

    就拿這次來說,爲了讓樑王不要擔心事後會遭到江陵方面的報復,李泰主動將武寧的防守接手過來。就算來日湘東王挺過這一個關口,緩過氣來之後要進攻襄陽進行報復,首先也要越過西魏的防區,李泰對此當然不會視而不見。

    當然,樑王如果再想率軍南下的瞎折騰,沒有李泰的點頭,他也壓根過不去!

    “還是得繼續擴軍啊!”

    隨着防戍範圍擴大到了襄陽南面和夏口諸處,李泰也不由得自感如今荊州總管府的兵力調度起來有點捉襟見肘。

    如今他的軍事防區向西達到了山南由安康改設的金州,向北則抵達伊川,南面直臨大江,東面則是淮南諸地。

    範圍如此廣闊的一個軍事轄區,在滿足境內民生治安的同時還要保證各邊都能有足夠的力量震懾敵對的勢力,並且擁有足夠的進取力,那養兵十萬也不爲過。

    當然,全憑總管府財政供給的話,十萬人馬的消耗眼下還遠不是荊州總管府能夠負擔得了的。

    所以梯隊形的軍事建設也是無可避免的,包括擁有府兵兵籍的那一萬五千名府兵在內,總管府直接統率能有三萬左右的精兵,再以其他將領部曲、州郡鄉團等維持州郡治安和邊境守戍等等,加上可以視情況臨時徵調的蠻兵部落、鄉豪義勇等,這樣一個總量如果能夠達到十萬便算是不錯了。

    這樣一個軍事系統的建立打造並非朝夕之功,李泰是親身經歷過宇文泰對府兵體系的逐步建設,甚至對於未來府兵的發展趨勢也比宇文泰看得更清晰,對此倒也並不着急,按部就班的推動即可。

    正當李泰在南面一邊趁火打劫、一邊暢想創軍大計的時候,遠在長安朝廷中,也正圍繞着他進行着一場辯論,而這議題名字叫做該不該將李伯山進授柱國大將軍。

    年初三月,皇帝元寶炬駕崩,太子元欽登基爲帝。而到五月時,身爲柱國之一的隴西公李虎也因病辭世,由此便引發出一個議題,那就是李虎之後國中誰堪再居柱國之位。

    最開始的時候,這個話題只是在朝廷之外進行討論。畢竟柱國本身並非朝廷常職,員額多少也並沒有先例可循,本身只是一個榮位加銜,並沒有具體的職掌事權,當然也就不存在去世一個便即刻拔授一個這樣的緊迫性。

    但是由於柱國本身便是一個資望隆重之位,時流討論誰堪居之本身便也體現出了一些時勢變化和政治內涵。

    最開始李泰並沒有出現在首發討論的陣容中,大家剛開始的時候還主要集中在年齡資歷方面,諸如楊寬、長孫紹遠這些軍功雖不出衆,但出身和資歷都比較可觀者才是熱議的對象。

    畢竟他們各自所代表的也是關中政治重要的組成部分,之前或因位置所限而不得其選,但今既然已經騰出來了,正宜略加彰顯。

    當然也是因爲最開始熱衷討論的只是一些時流閒人,真正身在勢位者任何明確表態必然是要受到一些因素的約束和影響,不會張開嘴巴就胡扯。

    可是在有一次宮廷聚會中,皇帝元欽突然向侍臣表態柱國雖然是人望之選,但也是殊勳之位,如果功勳足以服衆,那又何必計較年齡資望?

    皇帝的這一次表態瞬間便給相關的討論增加了一番熱度,而且還給出一個相對比較直觀的標準,也讓這場討論漸漸有從野中向朝堂蔓延的趨勢。

    講到功勳這一標準,那麼李泰必然是近年來的絕對C位。尤其是在去年那一場虎頭蛇尾、狼狽收場的東徵中,李泰更是用實實在在的戰功向世人證明,他不只是國中少流翹楚,連老一輩的柱國們也都相形見絀!

    所以不出意外的,很快便有人向朝廷奏請以太原公李伯山爲柱國大將軍,而當這一意見被提出後,頓時便獲得了許多朝士的附和認同。

    當然,真正有政治眼光的人也意識到,這一場所謂的誰堪繼任柱國的討論蓄謀頗深,可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名位封授問題,而是適逢新朝,有的人想要藉此掃除一些舊風氣,梳理一些新規矩所進行的嘗試。

    如若李泰進封柱國,那麼不只是將柱國進封的標準進行一次改變和認證,而且會由此衍生出大量的問題。如果要將這些問題一一都加以釐清,那麼對於中外府來說無疑是大大不利的。

    就在朝野還爲此討論不休的時候,朝廷和霸府的使者也都先後奔赴荊州,詢問當事人是何心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