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利益之爭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深藍的國度字數:2046更新時間:24/06/29 15:44:24
    一溜五輛汽車開進杭洲行營駐地。

    這裏以前是日軍第七十師團的司令部所在地,收復杭洲以後,陳絾就毫不客氣的給佔據了。

    京滬杭戰區的司令部,則是在原來日本駐杭洲特務機關的駐地,特勤局京滬杭大區的杭洲站,設在原來日本駐杭洲憲兵隊駐地。

    杭洲被收復以後,日本駐軍司令部和各部門駐地,汪僞政府的省政府駐地、杭洲市政府的駐地,各個省政府和市政府組成部門的駐地,都暫時性被京滬杭戰區司令部實施軍管,等着山城政府派人接收。

    杭洲行營和京滬杭戰區無非就是辦公駐地的方便,其實收穫最大也最多的是特勤局,最具有價值的日僞資產都被特勤局給吞了,爲此韓霖甚至動用專機,從山城調來總部人員協助杭洲站接收,到現在還忙着清點物資呢!

    行營駐地三樓。

    既然回到了杭洲,自然要先到陳絾的辦公室走一趟。

    “韓霖,戴立和徐恩增都跑來杭洲了,索要以前軍統局和中統局在杭洲的辦公駐地,我以杭洲剛剛收復,所有的移交工作需要統一安排爲理由,讓他們等着杭洲行營的通知,畢竟總裁也要來杭洲參加慶祝大會。”

    “這次我們在短時間內一連收復了多座城市,打了各方勢力一個措手不及,牽扯到一連串的人事安排和利益爭奪,聽說現在爲了爭權奪利,山城的各方勢力吵的不可開交,連委座也爲此感覺到頭疼。”陳絾冷笑着說道。

    前方將士浴血奮戰,後方的官僚商量着怎麼瓜分勝利果實,他在山城政府的高級將領裏面還是比較清廉的,對這些事就格外的有情緒。但整個浙省的運轉,各地市的運轉,軍隊代替不了行政機關,他也只能發發牢騷而已。

    “陳長官,您向來睿智,怎麼也是當局者迷?日軍只是暫時性的被打退,說不定什麼時候還要捲土重來,遠不到天下太平的時候,我接到消息,日軍正要向京滬一帶增兵,隨時可能爆發新的大戰。”

    “在目前的態勢下,浙省省主席的位置和杭洲市長的位置,最好是以杭洲行營來兼任,這樣有利於大局,我等會給陳主任發一封電報,請軍委會考慮我們杭洲行營的意見。”韓霖說道。

    天上掉餡餅,也不見得非得砸到那些貪官污吏的頭上,我們京滬杭戰區收復失地,你們在後面等着吃現成的,沒那麼容易!

    阻擋各方勢力來瓜分浙省的利益,這是行不通的,但他也有自己的對策,舉薦陳絾爲省主席,把浙省的地盤劃給陳絾,總算這一支吃相沒有那麼難看,老百姓被盤剝的輕一點,想要徹底解決問題,還得等幾年時間,好在看到了曙光,六七年的時間,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就走上正軌了。

    “你也不用太着急,這件事十天半月的定不下來,我們先抓緊時間收拾機場,委座和夫人要來杭洲,還要去溪口,陳主任是肯定要跟着來的。此外,第三山地師務必要儘快拿下甬城,結束這場戰役。”陳絾笑着說道。

    韓霖的這個做法符合他的心意,他雖然不可能長期出任封疆大吏,可掌握浙省一段時間,能拓展土木系的勢力和影響力,對他將來在山城政府的地位意義非同小可。

    但這件事不能他自己提出來,韓霖通過侍從室給出建議,能壓住各方的反對聲音。這樣的安排是爲了浙省的大局考慮,抗戰還沒有結束呢!

    簡單交談兩句,韓霖就下樓來到自己的辦公室。

    杭洲行營目前的編制比較少,辦公場所相當富裕,韓霖的副主任辦公室和祕書室在二樓東部,參謀處和機要室在二樓西部,陳絾的主任辦公室、祕書處和大會議室在三樓,只是眼下辦公室裏空蕩蕩的沒有什麼擺設。

    “老闆!”

    早就在這裏等候的方兆安,戰區司令部參謀長魏宏山、戰區參謀處長袁靖南等人,急忙站起來迎接。

    魏宏山是遊擊特訓班的參謀處長,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寶華山特訓班畢業。袁靖南是虔城特訓班和遊擊訓練班的教官,也是韓霖從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挖來的。

    “坐吧,咱們長話短說,剛纔陳長官說了,委座近期要來杭洲,命令第三山地師對甬城縮小包圍圈,第七團和炮兵團正面作戰,調遊擊師主力支援,第八步兵團從南部向海邊推進,第九步兵團渡過甬江從北部向海邊推進,擺出要合圍的態勢。”

    “日軍的第二十二師團的陸地交通完全被切斷,已經沒有退路了,如果再不撤,就得被攆到海里餵魚,我們要逼着日軍從海上撤退。”韓霖說道。

    “甬城的日軍都是些殘兵敗將,幾個地方的部隊聚在一起,也就不到四千人,眼下缺少彈藥和作戰物資,是最爲虛弱的時候,我們一個美械師和一個遊擊師,完全可以吃掉他們。”袁靖南說道。

    經過幾次作戰磨合,無論山地師還是遊擊師,都積累了一定的實戰經驗,對手的武器運用的越來越熟練,步炮協同作戰初步見到成效,最起碼不再是新兵了。

    一個美械師就完全能吃掉這股日軍的殘部,更別說還有一個遊擊師,也就是半美械師,這一戰的勝利不會有絲毫的懸念。

    “我知道是個一舉殲滅第二十二師團的好機會,也相信最終能拿下甬城,但是我們不能那麼做,甬城是沿海城市,海岸線很長,日本海軍的軍艦隨時都能對我們實施炮擊。”

    “我們自身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缺乏海軍和空軍的支援,更缺少防空武器,日軍一旦搞大規模轟炸,會對我們的部隊和甬城的老百姓造成巨大損失,失去這個機會是值得的。”

    “軍人保家衛國,不怕流血犧牲,但我們總要爲甬城幾十萬父老鄉親想想,從民國三十年四月十九日起,他們在日軍的欺凌下足有兩年半時間,既然能夠逼着日軍撤退,就不要再給老百姓帶來傷亡。”韓霖搖了搖頭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