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陛下,要節制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寒梅驚雪字數:2467更新時間:24/06/29 15:43:44
乾清宮。
一襲紅袖輕舞,腳下蓮步微動,手中青色披帛甩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
夏皇后看向朱厚照,鳳眸瀲灩,擡手摘下髮簪,三千青絲垂落,一股清香盈盈而生,披帛再起,纖柔的腰肢向後仰去,手中披帛如蛇遊走……
朱厚照端起一杯酒,走向夏皇后,伸手探向腰下將夏皇后扶起,酒杯便湊至紅脣邊,看着喝完酒水,一臉紅潤的夏皇后。
四目相對,脈脈含情。
夏皇后微微閉上眼,主動湊上前。
紅脣輕落。
朱厚照手微微一動,紅衣滑下,玉骨豐盈,急促的呼吸讓鎖骨微動。
夏皇后額頭與眉間露出了細密的汗珠。
夜風微捲簾,瞥了一眼,羞澀地退了出去。
燙熱的胸膛觸碰到如水清涼的玉體上時,夏皇后原本緊蹙的眉頭舒展開來,微潤的脣發出了嚶嚀之聲……
殿外。
原本乾燥的石磚之上突兀地出現了一個陰點,隨後又是一個。
雨啪啪而落,很快溼潤了石磚。
飢渴的石磚很快便雨水淹沒,雷聲滾動中,雨聲越來越大。
閃電劈在長空。
龍榻之上,錦被皺起,被一雙纖柔的手抓緊,一張紅潤的臉止住了呼吸,隨後在閃電退走時猛地顫抖起來……
雨聲小了。
夏皇后看着還想的朱厚照,連忙告饒,道:“陛下,張院使說了,休養期間需節制……”
朱厚照躺了下來,將夏皇后抱在懷中。
張渡舟這傢伙的法子對不對且不說,不過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休養、調理,身體確實好多了。皇后如此主動,也是因爲張渡舟說這個月可以試試,畢竟她太渴望擁有一個孩子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了。
“聽說德妃暑熱不適,好些了嗎?”
朱厚照問道。
夏皇后點了點頭:“太醫瞧過了,好是好些,只是這夏日炎炎,她又是個經不起熱的,這個夏天怕要遭不少罪。”
“往年也如此?”
“一直如此。”
朱厚照想了想,道:“宮裏確實悶熱了些,明日皇后帶德妃、賢妃去避暑離宮住一段時日吧。”
“不去……”
夏皇后滿不情願。
避暑離宮,是曾經的豹房,身爲皇后,母儀天下,尊貴得很,怎麼能去“豹房”,如此一來,和那些不三不四不入流的女人還有什麼區別?
朱厚照知道夏皇后怎麼想的,笑道:“那裏可沒什麼狐媚之人,也沒伶人,已改爲避暑離宮。皇后若是不去,那朕便讓德妃、賢妃過去住一段時日,只不過,可不要後悔,那裏可是有不少好東西,朕在那裏改了一座小院,裏面夏如秋涼,冬如春暖,還有——”
“還有什麼?”
“還有和皇后一樣白的糖……”
朱厚照手不老實地抓了下,夏皇后縮了下嬌軀,輕聲道:“臣妾不想去避暑離宮,只不過德妃、賢妃兩人去,多少有些閒悶,妾身便陪陪她們吧。母后那裏……”
“母后這段時日怕是不會熱吧,畢竟兩位國舅又回京了,有人給她送風。”
朱厚照輕聲道。
夏皇后擔憂地看着朱厚照,道:“臣妾也看不明白,不知母后這個時候召回壽寧侯、建昌侯是何用意,如今他們留在京師,不是更容易招惹出事端,一旦爲官員彈劾,陛下豈不是難做?”
朱厚照嘴角露出笑意:“爲何?心軟啊。”
張鶴齡、張延齡屬於很小就當侯爺的人,嬌生慣養,幾十年如一日胡鬧,還有個疼愛自己的“皇后(太后)”姐姐,什麼時候吃過虧?
可這幾個月來,不是詔獄,就是捐地,到了地方上房子還沒蓋好,手底下的人被糾察隊給弄走了。一口惡氣在胸口,總想着讓姐姐幫幫忙,一訴苦二求情,這就回京了。
“明日朕去見見母后。”
朱厚照嘆了一口氣,微微閉上眼。
一夜無話。
翌日無朝會,朱厚照待在文華殿處理公文。
剛進午時,張永入殿,輕聲稟報:“陛下,兩位國舅去了慈寧宮,太后已吩咐準備宴請,力求豐盛。”
朱厚照聽聞後,頭也沒擡,問道:“錦衣衛將東西送來沒有?”
張永拿出一本文書,遞近前:“已經送來了。”
朱厚照點了點頭,接過文書看了看,起身道:“告訴尚膳監,朕昨日午時用的什麼膳,便給慈寧宮送什麼。”
“臣領旨。”
張永吩咐下去,然後跟着朱厚照走出了文華殿。
慈寧宮。
張太后看着張鶴齡、張延齡,總感覺這兩個弟弟瘦了、憔悴了,心疼地說:“還是留在京師吧,有本宮照拂着,總不至於過得悽惶。”
張鶴齡連連點頭,悲傷在臉:“太后姐姐,糾察隊的人實在是太過放肆,就算是將人召回軍營,也不至於挨個盤問,甚至是讓當地知縣、老人等一同觀瞻吧,如此踐踏我等顏面,分明是有損皇家威嚴……”
張延齡擡起袖子,抽泣一聲:“可不是,我們都報上了姐姐名頭,結果那糾察隊的人說太后的面子算什麼,他們不認。如此狂悖之徒,若不狠狠整治,我們兄弟兩個倒無所謂,可事關姐姐聲威……”
張太后臉色陰沉,卻也無法。
糾察隊是皇帝所設,直隸屬於朱厚照,其指揮使是鎮遠侯顧仕隆,自己貴爲太后也不便私見外臣,更不宜開口懲戒。
可這口氣不出,卻又不合適。
張太后想了想,開口道:“無妨,本宮會傳鎮遠侯夫人入宮,狠狠訓誡一番。”
張鶴齡、張延齡對視一眼,頗是無奈。
讓自己丟人現眼的是顧仕隆,找顧仕隆的老婆算賬這算什麼事……
“太后,尚膳監差人送話,菜已備好。”
“那就上菜吧。”
張太后發話。
移步廳房內,張鶴齡、張延齡含笑,滿心期待,家裏的廚子總不如宮裏的好,何況宮裏的多豐盛。
張鶴齡笑道:“太后姐姐有所不知,我們兄弟在興濟吃不好,每日清茶淡飯……”
張延齡附和:“是啊,和那路邊乞丐差不多,也就是姐姐最疼愛我們,捨得給我們送上美味佳餚,珍饈無盡。”
張太后心酸不已:“今兒管你們吃好,這六十二道菜品呢。”
尚膳監掌印陶錦先走了進來,行禮之後,安排人上菜,兩個宦官提着食盒到了桌旁,拿出了裏面的四菜一湯……
張鶴齡看着桌上的菜,手中的筷子多少有些不知何處下手。
這是什麼東西?
炒蘿蔔,炒韭菜?
搭配兩大碗青菜,還有一碗蔥花豆腐湯?
誰入宮吃這個?
說好的六十二道菜品呢,人呢,菜呢!
張鶴齡當即摔了筷子,一臉陰沉地看着陶錦,冰冷地說:“陶公公,這菜是不是送錯了地方,尚膳監如此辦事,是不是太不用心了?”
陶錦連忙行禮:“壽寧侯,這正是慈寧宮點的菜。”
張鶴齡、張延齡看向張太后。
張太后看了看桌上的四菜一湯,寒酸得緊。
如此菜品,怎能招待自己的親弟弟,國之侯爵?
荒唐!
張太后動了怒,厲聲道:“來人啊,將這死太監給我拿下,杖責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