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否定三連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玉劍仙泰隆字數:2356更新時間:24/06/29 15:42:16
“沒有!不可能!我是這種人嗎?”
李承乾直接否定三連,至於心中怎麼想誰也不知道。
“是嗎?”
看着李承乾眼眸低垂的樣子,蘇亶輕笑一聲:
“太子殿下想讓我做什麼?”
“各州縣學助教和學子名單,我需要一批治禮大才和正直之士。”
“替殿下拉攏賢才嗎?”
“不!”
李承乾搖了搖頭:“爲大唐,爲天下萬民,我要那種志向堅定,不懼艱辛的人。
與其相信別人忠於我,還不如相信他人忠於自己的志向。
有時候小人比忠臣更忠,陰私之事我會交給小人去辦,朝堂之事還是要交給正直之士。”
蘇亶怔怔看着李承乾,沉默半晌後緩緩開口:
“臣明白了!敢問殿下的志向?”
“發展生產力,然後將天下還給天下人。”
“何爲發展生產力?”
“從一人種田得一石糧到一人種田得五石糧,從一人織布得一尺到一人織布得一丈。”
說到這,李承乾一臉堅定看着蘇亶:
“岳丈,我知道你是君子,接下來我會有很多行爲你看不慣。
不過,我還是希望你能看着太子妃的面子上,儘量幫幫我。”
“殿下說的是以德服人嗎?”
“不是!”
李承乾搖了搖頭:“這是君子所爲,若不是怕青雀受不了,這東西我永遠不會用出來,效果太差了。”
蘇亶想到斧人館,眼中難掩驚駭之色:
“太子殿下,你該不會真要斧人?”
“說什麼呢?那是對付周邊諸國的,對待文武百官還是要溫柔點,誅心即可。”
蘇亶立馬站起身:“臣還要去禮部一趟,告辭!”
說着,不等李承乾說話,轉身就走。
李承乾摸了摸後腦勺有些看不懂,誅心而已,我又沒有說用什麼法子誅心。
‘難道太子妃說了?可我也只是隨便提一嘴,難道她還會記着不成?’
何止記着,蘇亶一到長安便直接跟他說了,在其祖籍刻碑立傳這種事,想想都覺得可怕。
而在另一邊的文學館中,李泰臉上罕見露出嚴肅之色:
“不管他什麼太子令,只要庶民不知道,那麼就沒有用處。
竹紙換個地方繼續製作,只要我們說這些竹紙是原先製作的即可。
安州那邊的官員,能拉攏則拉攏,拉攏不了全部換掉。”
蘇勖有些訝異,他想不通李泰爲何一下子變得這麼有魄力。
“殿下,換掉一州官員不是那麼容易。”
“沒什麼不容易!我不信他們個個毫無缺點,擋了路就要清理掉。
是我的人自然要以禮相待,不是我的人,我還要去管他們死活嗎?”
蕭嶼眼神大亮,以前的李泰對誰都溫和有禮,他害怕李泰長此以往威望不足。
如今李泰願意改變,他自然樂見其成,當皇帝可不能只懂得禮賢下士,還要懂得恩威並施。
“殿下英明!”
蘇勖也讚賞點點頭:“有殿下此話,臣去安州也就放心了。
三日後臣便出發前往安州,必不辜負殿下期待。”
“露布改制勢在必行,我也會利用修書一事,在安進行校驗,替姑父掩護。”
“是!”
有了決定,文學館中的動作很快,五日後整個長安一百一十坊的大門上都貼着一張黃紙:
‘爲修撰《武德大典》,文學館將於一個月後進行大才銓選……’
不僅各坊大門有,坊內每個巷子口都貼有露布,害怕他人看不懂其中銓選步驟,李泰還派了專人前往各坊進行講解。
“糊名制是何意?”
“字面意思,閱卷時會把名字統一遮住,閱卷官只能根據才學來挑選大才。
這麼做好處就是,不管你什麼出身,只要有真才實學,魏王殿下都會讓你參與編修《武德大典》。”
“魏王殿下不愧是賢王,如此法子都能想到,要是科舉也能用上便好了。”
“是啊!也不知道將來會不會用在科舉上,若是能,吾還是想參與科舉。”
“科舉用這個也沒用,筆跡不同一下就認出來了。”
“……”
讀書人想到的是科舉制度,普通百姓則不一樣。
“這次怎麼這麼無聊?上次那個渤海王爲什麼不繼續說了?”
“都是是謠言,伱這人怎麼到現在還信?”
“我總覺得是真的,渤海王那是什麼人,整個長安誰不知道。
幸虧他是陛下族人,要不然哪裏會幫他澄清,早被唾沫星子罵死了。”
“你愛信不信!我得去告訴我那侄兒這個好消息,說不定他也能考進文學館。”
“……”
李泰並沒有將譽錄制度加進去,他只是校驗露布,又不是推行科舉制。
所謂的譽錄便是派專人抄寫考卷,讓考官無法根據筆跡來判斷,這考卷是何人所寫。
單單糊名制便已讓人議論紛紛,若是加上譽錄製,可想而知會出現何種情形。
長孫無忌看着手中露布,忍不住讚歎:
“魏王真是才思敏捷,如此辦法都能想到,科舉制的弊端想來會在他手中完善。”
褚遂良一臉疑惑:“魏王不怕與士族離心離德?要知道他身邊跟的都是士族。
目前科舉制看起來公平,實際上誰能考中早已註定。”
“蕭嶼和蘇勖都同意,想來士族中也不會有太大反應。
這只能騙騙寒門和庶民,別忘了科舉中的三禮。”
“那我們要不要推波助瀾一下?等他收了寒門和庶民之心,最後再給他來一下。”
長孫無忌搖了搖頭:“沒必要!有人會替我們出手。
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幫陛下穩住朝局,其他都是虛的。”
長孫無忌沒有具體解釋,很多事只能放在心中,他現在擔心的是褚遂良會不會被李承乾牽扯進來。
從李世民口中得知,把褚遂良趕出長安,是李承乾所設的局。
自那之後,他就有種感覺,褚遂良或許要有一個劫難。
如今李世民讓褚遂良待在家中休息,未嘗不是爲了保護褚遂良。
‘太子要對佛教下手,褚遂良到底是關鍵還是備用?
這和太子之位有什麼關係?難道真如陛下所想,他根本沒把魏王和晉王放在眼裏?’
時間匆匆流淌,轉眼間便到了貞觀十八年九月十三這天。
兩儀殿內,所有大臣齊聚一堂,連已經退休的高士廉也罕見出現在朝堂上。
望着下方衆臣,李承乾面容肅穆:
“諸位都收到消息了,山南道荊州等十州之地發生水災,受災百姓不計其數。
此次災情之大,範圍之廣世所罕見,救災一事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