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文成公主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玉劍仙泰隆字數:2343更新時間:24/06/29 15:42:16
    李承乾眼睛亮起:“涼州兵馬已經安排妥當?”

    “是!目前正在萬年縣訓練,等結束後會按計劃前往各地。”

    “王七,你去斧人館告訴崔知溫,三日後去禮部主客司。”

    “是!”

    王七離開之後,李承乾沉聲問道:

    “文成公主可有回信?”

    “不知!不過當初陪嫁過去的親衛有幾人回來了,他們想見太子。”

    “帶過來,用蕭良娣的辦法,別讓人發現。”

    “是!”

    “讓你找的人找到了嗎?”

    “找了十個,他們祖上至少都是漢朝九卿之一,不過由於戰亂大多族譜丟失或失去傳承只能種田爲生。”

    “不夠,多找一些,要和此次前來涼州兵馬相當。”

    “是!”

    一個能讓藏人爲其塑像並能保存一千多年的人,李承乾從不敢小覷。

    文成公主入藏不僅鞏固大唐西陲邊防安寧,更是傳播了漢文化。

    宇文定並沒有讓李承乾等太久,當天夜裏便帶着一名人來到東宮。

    望着眼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男子,李承乾總覺得熟悉:

    “我是不是在哪裏見過你?”

    “卑職曾是東宮千牛衛,貞觀十五年被調到文成公主身邊。”

    “我說呢!原來是東宮熟人。”

    李承乾微微點頭:“文成有信件過來嗎?”

    “沒有!公主說了,太子殿下若真爲兩國庶民着想,她會盡力從中斡旋。”

    “劉弧,文成還說其他嗎?”

    劉弧低垂頭顱,語氣平淡:“公主想問太子,趙國公和褚大夫確定在支持晉王嗎?”

    “自然!你可以回江夏王府問問景恆,看看我有沒有說謊。

    江夏王和舅舅已經結仇,別指望在稚奴登基後,不會對江夏王出手。

    該說的我都在信中說過,你回去告訴文成,我要的不是斡旋,而是堅定不移的站在我這邊。

    茶馬司是我送給她的禮物,然而這份禮物只能由我的人去送。”

    劉弧臉色不變,繼續出聲詢問:

    “敢問太子殿下,茶馬司所交換的馬會變成對付吐蕃的利器嗎?”

    “只要吐蕃不犯境,大唐願意和吐蕃和平相處。”

    “卑職會將太子殿下的話轉告公主,不知殿下是否還有別的事?”

    李承乾緩緩站起身,走到屏風後面,從書簍中找出一卷紙,隨後扔給劉弧:

    “把這送給文成,明天讓宇文定帶你去東市逛逛,多買些吐蕃沒有的帶去。

    我還準備了一批廚子和裁縫,算是我送文成的禮物。”

    “卑職代公主多謝太子!”

    “去吧!”

    文成公主一直在吐蕃推行漢文化,李承乾怎麼能不幫助她。

    儘管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打敗李世民,不過有機會還是要爲以後做準備。

    ‘宗室、茶馬司、軍隊、百姓應該足夠了!’

    該做的都做了,李承乾如今只需要等待即可,等長孫無忌和李泰相爭,或者說等李泰把露布搶到手即可。

    而這也沒讓李承乾等太久,半個月後隨着蘇亶即將到長安的消息傳開,李泰再也忍耐不住,直接讓蕭嶼在朝會上提出安州教化一事。

    “太子殿下,安州博士已離職多日,吳王兩日一奏,實在拖延不得,還請殿下早下決斷。”

    李承乾面露憂愁:“我也想,可惜一直沒找到合適的人選。

    蕭特進,要不然伱舉薦一個?”

    “臣舉薦於御史,他和孔祭酒曾參與過五經註疏,才學不是問題。

    其德行也是有目共睹,爲朝廷社稷被陛下奪情起復,表現出他的忠心、才能連陛下都認可。”

    “於御史一身浩然正氣,我對其是佩服不已。”

    說完,李承乾看向長孫無忌:“舅舅,你覺得如何?”

    ‘我覺得不如何!陰險小人,天天找人替你衝鋒陷陣。

    蕭嶼這狗賊也是無恥,居然把陛下拿出來,簡直不是人。’

    長孫無忌心中吐槽一番後,才緩緩開口:

    “正因爲於御史爲人正直,才不能去安州,陛下不在,還需要於御史在朝中監察百官。

    臣覺得還是褚大夫比較好,貞觀十七年便曾去過安州,而且陛下不在,他這個黃門侍郎呆在長安只是浪費大才。

    與其如此,不如讓褚大夫前往安州教化庶民。”

    “趙國公此言差矣,褚學士重病在牀,如今讓褚大夫離開長安,有違君臣之道、有違孝道。”

    “近些日子的照顧,褚學士已無大礙,爲何不能讓褚大夫離開長安。”

    “年老體衰,褚學士已經八十有五,這時候讓褚大夫離開長安合適嗎?”

    “……”

    聽着雙方你來我往的爭辯,李承乾眼睛閃爍着八卦之光,沒有什麼比近距離聽辯論賽更爽的事。

    “老匹夫,別以爲我不知道你打什麼主意。”

    “好你個田舍奴,居然對吾無禮,可知吾也曾上過戰場。”

    “我的劍也未嘗沒殺過敵人!”

    “……”

    眼瞧着雙方要打起來,李承乾急忙出聲:

    “停……”

    “說好好的,怎麼急眼了?既然你們爭執不下,那就我來做主。

    台州刺史蘇亶政績出色,教化當地庶民有功被阿耶調回長安。

    如今還未有詔書下達是何職位,不若讓他前往安州暫代博士,等阿耶回來再做決斷?”

    “不行!”

    李泰出聲反對,並從袖子中拿出一份詔書:

    “阿耶早已下詔,讓蘇亶擔任禮部侍郎一職,這是我從中書省馬侍郎那邊拿到的起草詔書。

    上面已有阿耶親筆書寫的‘敕’字,這代表阿耶早已有了決斷。”

    “不可能!”

    李承乾上前搶走詔書,快速閱覽一遍後,臉色越來越難看,隨後狠狠瞪了眼長孫無忌:

    “舅舅,你這宰相可是一點也不稱職,這種事都瞞着我。”

    不等長孫無忌反應,李承乾瞥了眼李泰後,回到位置上坐下:

    “既然你們誰也說服不了誰,那就讓吳王在安州當地找個大儒,教導學子而已,沒必要讓朝廷大才前往。”

    ?????

    在場所有人滿臉問號,你自己沒人選就說教導學子,有人選就說教化庶民,要不要這麼無恥?

    誰不知道吳王已經被你拉攏?這要是被你糊弄過去,我們還真變成傻子了。

    李泰嘴角微微上揚:“誰說沒人選?駙馬都尉蘇勖!

    他是阿耶親封的十八學士之一,參與過《括地誌》的編撰,其才學自不必多說。

    虔州刺史蘇均是他的嫡長子,在其教導下,蘇刺史短短幾年時間就讓虔州民風變得淳樸。

    若蘇學士前往,以其才學、能力和德行,足以在短時間內讓安州民風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