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 什麼誘惑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玉劍仙泰隆字數:2338更新時間:24/06/29 15:42:16
    李世民懵了,什麼樣的誘惑連侯君集都羨慕不已?

    “是何封賞?難不成我做不到?”

    “族譜單開一頁!”

    李世民瞳孔猛縮,臉上露出不敢置信神色:

    “什麼意思?什麼叫族譜單開一頁?那些將士哪來的族譜?”

    “太子殿下會派人替他們製作族譜,功勞大者還會派禮部官員專門教導族禮。

    太子殿下用史書單開一頁誘惑臣,臣實在不知怎麼拒絕。”

    “我做不來嗎?史書他還能亂寫不成?”

    侯君集囁嚅開口:“反叛太子的也一樣,史書單開一頁讓其遺臭萬年。

    功勞一筆而過,過錯大書特書,也不算篡改史書。”

    說到這裏,侯君集頓了頓,看了眼李世民不算好看的臉色,緩緩開口:

    “此事陛下還真做不來,若陛下來做,那原先跟隨陛下打天下的將士也得弄,這人力物力消耗太大。

    若太子來做就不一樣,畢竟太子只是太子,還不是皇帝!”

    李世民面無表情盯着侯君集:“就因爲這,你就想殺了我?”

    侯君集跪倒在地,雙指併攏指天發誓:

    “太子和臣從頭到尾都只是爲了自保,若有一絲一毫傷害陛下之心,侯家世世代代都爲田舍奴!”

    “起來吧!沒必要如此嚴重!真不信你也不會帶你東征。”

    李世民淡淡開口:“太子讓將士讀書是爲何?去刺探他國民情是不是爲了將來起兵滅國?”

    “讀書沒說!不過刺探的情報,將來都會送給晉王,至於爲何也沒跟我說。”

    “稚奴?”

    李世民陷入沉思:‘看來和我想的一樣,一文一武來護住青雀和稚奴。

    若上有昏君、下有佞臣,這只能加速青雀和稚奴死亡。

    要是高明登基,還有玄齡、無忌等人輔佐,青雀和稚奴便不會有事。

    還是太急躁了,高明現在沒有聯繫侯君集,想來已經知道我在侯君集身邊安排探子。

    如今他做什麼大概只有宇文定和王七知道,而王七的家人已經被他控制,真是謹慎。

    罷了!一切等東征回來後再說。’

    李承乾現在根本沒必要聯繫侯君集,也不想在東征時聯繫他。

    哪怕李道宗這個計劃關鍵人物,李承乾也不敢隨意聯繫,戰場就是戰場,任何一點小事造成後果都是巨大的。

    “我無爲,人自化;我好靜,人自正;我無事,人自富;我無欲,人自樸。

    寫的真好,我什麼都沒做,青雀就已經手忙腳亂了!

    唉!別人看老子都成爲隱士,怎麼到我這裏就變成陰謀家?

    真是心臟看什麼都髒!”

    一旁的王七嘴角微微抽搐,哪怕已經多次聽到李承乾罵自己,他還是忍不住想吐槽:

    ‘再這麼下去,我會不會因爲知道的太多被祕密處死?’

    想到這,王七偏過頭轉向別去,不經意瞥到一個圓嘟嘟的身影。

    “太子殿下,魏王來了!”

    “來就來唄!”

    不一會兒,李泰坐到李承乾面前,氣呼呼的將面前道書捲起,不想讓李承乾繼續看下去。

    “大哥,你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我怎麼了?”

    李承乾實在有些懵逼,他最近什麼都沒做,更沒有對李泰下手:

    “青雀,發生何事了?”

    這下輪到李泰摸不着頭腦了:“真不是你做的?不對呀!不是你還有誰這麼無恥?”

    “到底發生何事?”

    “貞觀十五年,于志寧奪情起復,現在卻有人拿此做文章,還在百官中宣揚,於御史連太子都教導不了,如何能教化安州萬民?”

    李承乾重新將書攤開:“這是君子所爲,不是我的風格。

    我風格是以勢壓人、順勢而爲,也可以是從一點點小事做起,就像老子所言的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伱也不用猜是誰,除了舅舅也沒別人,露布誰都想要。

    等着吧!于志寧和蘇姑丈一淘汰,就輪到我那岳丈了。”

    李泰點頭表示贊同:“大哥,我們合作,先把稚奴打敗。

    要是他請出褚亮褚學士,你我可都沒有勝算。”

    “能請出來才有鬼!也不需要褚學士,讓褚遂良出來爭奪,都夠喝一壺了。

    褚遂良名聲太大了,特別在高陽懷孕後,他要是去安州教化,也算衆望所歸。”

    “呵呵!”

    李泰嗤笑出聲:“別以爲我不知道,不管最後是誰去安州,三哥都會給他找麻煩。

    大哥,你說要是給三哥換個地方,你覺得會如何?你還會這麼悠閒看書嗎?”

    “唉!”

    李承乾指着書上的一段話:“青雀,你看看這上面寫什麼?”

    “爲無爲、事無事……這不是老子所言,講的是看起來什麼都沒做,其實什麼都做了。

    就像花草樹木一樣,看起來天地什麼都沒做,可是花草生長都靠天地供養。”

    “既然都知道,那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大哥做的事,其實你一點也沒有感覺到。

    在我說之前,你知道我那岳丈會調入長安嗎?在渤海王流言爆發後,你想過這是我做的嗎?

    你能想到安州,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我特地讓太子妃去找楊妃的,就爲了今天誤導你?”

    “不可能!”

    李泰狠狠瞪了眼:“你怎麼可能想那麼遠,你怎麼知道我會想到三哥?

    剛剛這些話,才是在誤導,我不會上當。”

    “上次我跟稚奴說了三種無爲,我再告訴你一種無爲。”

    李承乾輕聲開口:“無爲的另一種解釋便是順勢而爲,情勢發生改變,不要想着維持原本面貌,而是隨着事物變化順勢而爲。

    就像春去秋來,既然春天註定離去,便要做好過冬的準備。

    安州教化一職已經無法得到,何不掌控長安呢?實在不行也可以拉攏禮部官員。

    不管誰掌管露布,都需要有人做事。”

    李泰快步往後退,滿臉緊張:

    “你又送禮給我,你又送禮!說!你到底有何陰謀?

    我告訴你,這次我不會上當,什麼禮物我都不要。

    你等着,這露布必然是我的,哪怕它是雞肋我也要拿到手。”

    說完,李泰轉身離去,他實在不敢再待在東宮,他怕自己忍不住又接受這份大禮。

    ‘一個太子居然給我作幕僚?這天下到底怎麼了?怎麼了?’

    望着李泰離開的背影,李承乾滿臉遺憾,他是真希望李泰派人去禮部,這樣他也不需要再去篩選官員。

    他沒人用,只能借李泰的人用,可惜李泰學聰明了,根本不想要禮物。

    李泰走後沒多久,宇文定來到清風亭:

    “太子殿下,吐蕃使者到了,鴻臚寺那邊正在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