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算盤叮叮當的響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玉劍仙泰隆字數:2318更新時間:24/06/29 15:42:16
    竇誕第一次覺得原來人也可以無恥到這個地步,有事就喊姑丈,無事就喊宗正。

    “殿下,不是我不想幫忙,我已經無能爲力。

    我現在只是宗正寺,雖說掌管着天下道士屬籍,可佛教一直屬於鴻臚寺管轄之中。

    加之陛下也信佛,有他在,我們做什麼都不可能成功。”

    “佛門內部相爭跟阿耶有何關係?”

    “何意?”

    李承乾輕聲解釋:“有個僧人在貞觀三年前往天竺求取佛經,如今已經在回長安的路上。

    其身上帶有諸法皆空的《大般若經》等等經文。”

    竇誕眼神一凝,他現在可以確定,李承乾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有了具體計劃。

    若真如此,他不介意在有限的權力中幫幫他:

    “殿下有多少把握?”

    “成事在天嘛!”

    李承乾一臉輕鬆:“反正又不是只有一次機會,只要佛門下場,他們早晚都會失敗,有的是坑等他們跳。”

    竇誕低頭沉思,若是儲君之爭,他定然不會參與進來,反正誰當太子都得對他這個姑丈保持尊敬。

    如今是對佛門下手,竇誕還是想幫忙,不爲別的,只爲報李淵的知遇之恩。

    片刻後,竇誕沉聲開口:“殿下想讓我做什麼?”

    “哈哈哈!”

    李承乾臉上驚喜之色毫不掩飾:

    “有姑丈幫忙必然事半功倍,青雀修書一事姑丈也有所耳聞,我想請你幫個忙。

    召集各道觀觀主進入長安,就說要搜訪天下道經,匯成《道藏》編入《武德大典》中。”

    “魏王不是已經在篩選大才嗎?如此多此一舉,必然被人懷疑。”

    李承乾擺了擺手:“放心!青雀身邊都是儒家子弟,姑丈爲報阿翁恩情,支持修撰《武德大典》也是人之常情。”

    竇誕微微一愣,隨後輕笑出聲:

    “這麼看來,真如傳聞所言,魏王殿下一直在拖延修書時間。”

    “是啊!真是不孝!姑丈得好好教訓一下他,你要是不敢,就去請襄陽姑姑出馬,看看青雀敢不敢再拖延。”

    “好!此事我應下了!”

    李承乾緩緩站起身,鄭重的向竇誕行禮:

    “事關大唐,拜託姑丈了,承乾在此謝過姑丈。”

    “此事本就有我一份,如今只是繼續完成原來的職責,殿下該謝謝高祖皇帝。”

    “自然!”

    有了竇誕幫忙,李承乾可以暫時放下道教這邊的事,他可以利用監國身份,給自己增加一些底牌。

    解決完此事,李承乾眉眼帶笑的前往兩儀殿批閱奏抄,此時殿內長孫無忌等人早已到齊。

    “大哥,你怎麼日上三竿才來?”

    “怎麼?羨慕了?”

    李承乾毫不客氣的回懟:“收起你的小心思,老老實實處理國事比什麼都重要。”

    “我什麼都沒說,你這麼衝幹嘛?”

    “嗯?”

    李承乾眼神微眯:“小青雀,今日大哥可是帶了德書,別逼大哥以德服人。”

    “你、伱、你!算了!我不跟你計較。”

    “切!沒意思!”

    回到自己位置上,李承乾隨手拿起一份奏抄,剛看一眼便出聲詢問:

    “安州州學博士年老卸任,吳王想請朝廷安排一明經大儒前往教導。

    房公,舅舅,你們覺得讓誰去比較好?”

    長孫無忌微微一笑:“這是得問魏王,文學館大才衆多,隨意一人都行。”

    李承乾緩緩搖頭:“不能隨意安排,此地靠近長江,也算是魚米之鄉,庶民生活也比其他地方富足。

    倉廩實而知禮節,此地庶民也比其他地方懂禮,隨意安排一人或許不會教化之事放在心上。

    州學既是爲朝廷挑選大才,也是爲了教化庶民,讓他們知道忠君爲國之道。”

    長孫無忌微微點頭:“太子殿下說的是,確實不能隨便安排。

    不若讓交州刺史杜正倫前去?此人才學淵博,爲人正直無私,定能教化安州庶民。”

    房玄齡目光在兩人之中流轉,杜正倫原先便是東宮的人,因爲把李世民的態度告訴李承乾,這才被李世民貶到交州。

    長孫無忌原先也算東宮的人,這兩人的交情並不低。

    ‘也不知道魏王有沒有發覺!’

    李泰根本沒有發覺,吳王李恪而已,他根本沒放在心上,杜正倫也是,一個已經失去李世民信任的人,能有什麼用?

    李泰沒有反應這可急壞的長孫無忌和李承乾,兩人對視一眼,均在對方眼中看到了無奈。

    不得已,李承乾決定再出聲提醒:

    “不可!杜正倫有治民之才卻無教化之才,而且其遠離朝堂已久,不知露布改制。

    露布能制止流言,自然也能教化萬民,我準備在安州校驗一下用露布教化的可行性。”

    此言一出,長孫無忌眼中閃過忌憚之色,因爲這本來就是他的計劃,用露布權力把蘇勖送出長安。

    現在李承乾彷彿看穿了他的計劃,這怎麼能不讓他忌憚。

    ‘難怪要告訴我露布改制,原來在這等着我。’

    比起長孫無忌的忌憚,李泰眼中則爆射出精光,心中升起一股貪婪:

    “大哥,此事重大,該先問問阿耶。”

    “不用!此事阿耶早就下詔,不信你可以問問房公和舅舅。”

    “確有此事,只是還未定下校驗之地,安州此地可行,畢竟吳王在安州。”

    這句話李泰聽懂了,李恪畢竟是皇子,有他在可以使露布權一直控制在李家手中,不會被士族門閥染指。

    通過渤海王一事,他早已看清露布的威力,有露布在,他便可以引導民心。

    ‘原來這就是大哥要的東西,話語權!難怪阿耶會一直提醒我小心,大哥真是陰險。

    以前讓太子妃接觸楊妃,就是爲了現在吧!想來李恪已經被大哥收買了。

    不能讓他得逞,必須得阻止他,不然很有可能會使他東山再起。’

    想到此,李泰一臉嚴肅:“大哥,我覺得還是在朝會上和衆臣商量才行。

    阿耶親封的十八學士個個才學淵博,沒有人比他們更合適。

    與其找治民之才去教化,還不如從十八學士中選擇一個。”

    “你想的到挺美!”

    李承乾出言譏諷:“十八學士死的死、老的老、要麼身居高位,能去安州的只剩下兩個,一個蘇姑丈,一個許敬宗。

    許敬宗還在修史,目前正是收尾階段,他也不能去。

    你這算盤打的真響,我在交趾都能聽到,告訴你別白日做夢。

    阿耶已經讓台州刺史進長安,我會薦舉他去教化安州庶民,我倒要看看,蘇姑丈敢不敢和他親大哥爭。”

    “你……你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