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給他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玉劍仙泰隆字數:2385更新時間:24/06/29 15:42:16
    長孫無忌沉默半晌,隨後緩緩開口:

    “太子讓臣考慮考慮,三日內必給答覆。”

    “好!”

    李承乾才不管長孫無忌答不答應,答應他就這麼做,不答應他也會這麼做。

    今天目的只是來誤導他而已,只要他還相信李世民在糾結,就會盡力對李泰出手。

    現在雙方爭鬥還不夠激烈,這也是李世民下定決心的原因之一。

    他相信李世民不敢和長孫無忌說出自己的想法,李世民定會偷偷摸摸的謀劃長孫無忌。

    其實李承乾也可以直接告訴長孫無忌,這樣一來,要是被李世民知道,說不定真就一杯毒酒賜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長孫無忌還沒回到家,便被李世民叫去,沒有任何寒暄,直接問出聲:

    “高明和你說什麼了?”

    長孫無忌心中大駭,陛下對太子忌憚到這地步嗎?連行蹤都要時刻掌控?

    “陛下,父子之間何以要到如此地步?

    若陛下想廢了太子,廢了就是,滿朝文武都不會有意見,何須做到這種地步?”

    李世民一臉懵逼,他做了什麼?他就問問李承乾說什麼?這不是很正常?

    “無忌,你在胡說什麼?身爲父親關心兒子,這不是很正常。”

    長孫無忌長嘆一聲:“太子已經都和我說了,你不想讓魏王和晉王失去爭奪皇位的資格,所以才要把修書權給晉王。

    如今太子殿下計劃已被陛下破壞,何以還要一直監視太子殿下行蹤?

    太子殿下如今只想保住性命,這麼點小小要求,陛下難道也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嗎?”

    “我何時說過要殺高明?無忌,別人不懂我,你也不懂嗎?”

    “我不懂!”

    長孫無忌自嘲一笑:“紇幹承基構陷太子時,東宮什麼反應都沒有。

    如今一個小小的修書權,讓太子如臨大敵,不惜背上殘害生民的名聲,也要清理東宮。

    若不是受到生命威脅,臣實在想不通爲何會如此做。”

    說到這,長孫無忌躬身一拜:“陛下,陳國公要隨軍東征,涼州兵馬也有人看着。

    各大門閥士族也已經不支持太子,他沒有任何上位的可能。

    看在妹妹的面子上,你就當什麼都不知道,讓太子去交趾做個富家翁。”

    “你知道什麼?伱知道什麼?”

    李世民大吼出聲:“你以爲太子是羊羔嗎?他說他沒機會,你就信了?

    我告訴你,他的志向從未改變過,他清理東宮不是怕性命沒了,是怕我知道他的動作。

    他的計劃都做到一百年後了,大唐上百年國策都在他書房中。

    你信不信,哪怕把他貶爲庶人,他都會起兵造反。

    不一步步打擊他的自信,他這條命早晚得沒。

    你以爲褚遂良是誰趕出長安的,那是太子做的,你們還不自知,覺得是青雀,何其可笑。

    褚遂良是不是在回長安路上,還帶了一個法師進京?”

    “是!”

    “呵呵!”

    李世民冷笑一聲:“你們就作死吧!

    如今太子沒有任何資本,誰也不會把他放在心上,他可以從容佈置。

    只要你們還沒分出勝負,他這太子之位就無憂。

    等他佈置完成,別說你們,哪怕是我也沒有理由阻止他登上皇位。

    若不是他書房中國策太過龐大,怕他急功近利,你以爲你們有機會?”

    說到最後,李世民再次怒吼出聲:

    “你們有個屁機會!朕早就自請去當太上皇了!”

    “砰!”

    長孫無忌跪倒在地,臉色蒼白:

    “陛下!太子到底做了何種國策,能讓你如此忌憚?”

    李世民捲起奏抄,起身緩緩走到長孫無忌面前,居高臨下看着他:

    “自始至終,他從未擔心自己登不上皇位,紇幹承基謀反也只是做給我看,表明他的態度。

    哪怕到了如今這地步,他還是沒有擔心自己登不上皇位,這不是傲慢而是自信。

    若我沒猜錯,他應該和你做了個交易,要麼和涼州兵馬有關,要麼和齊王有關。”

    “陛下英明,太子想要涼州兵馬進入長安,成爲東宮護衛。”

    “你答應了?”

    “還沒!”

    “算你還沒傻!”

    李世民冷笑出聲:“他是不是用保護性命做理由?”

    “是!”

    “你可知太子在歸義坊訓練了一批人,如今這一批人全部消失了,只發現一個讀書人在文學館抄書。

    去你府邸送信的宇文定就是這夥人首領。

    你信不信涼州兵馬一到長安,便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話到這,李世民蹲下身子,眼裏佈滿寒霜:

    “再告訴你一件事,侯君集找了數百個身經百戰府兵,而且只忠於侯家的。

    已經在來長安的路上,這些人才是真正的東宮護衛,六率衛那些將士根本不是對手。

    你覺得太子這麼做,是想幹什麼?”

    “造、造反!”

    “錯!”

    李世民眼中滿是冰冷:“還是和原先一樣,都是在告訴我,若我一意孤行,他會讓玄武門繼承制在大唐上演。

    但是我覺得,這只是表面,他肯定還有別的計劃,只是我已經看不到他的動作,不知道計劃是什麼。

    朕給你最後一個機會,否則休怪朕不給觀音婢面子。”

    長孫無忌心中掀起滔天巨浪,他沒想到如今這局面真是李世民和李承乾在鬥法。

    李治和李泰之爭,雙方都毫不在意,一個怕對方志向太大,誤了大唐;一個覺得對方在破壞其志向,也誤了大唐。

    此時長孫無忌再也不敢隱瞞,老老實實將李承乾的話複述一遍,連普洱茶也沒有隱瞞:

    “陛下,你覺得臣該不該答應?崔知溫還要不要安排在禮部?”

    “安排!爲什麼不安排!”

    李世民回到位置上坐下:“起來吧!先按太子說的去做,其他我自有安排。

    就像高明說的,儲君之位還是要從青雀和稚奴中選,如今他們都還不夠成熟。

    你多教教稚奴,這次把他帶去東征,也是趁這時間多教教他。

    若能力不足,稚奴和青雀就跟高明一樣,找個地方做個富家翁,你也頤養天年去。

    不過,你們這些文官我也安排好了,不會出現當初那些事。”

    “多謝陛下!”

    “退下吧,今日之事對誰都不能提起。”

    “是!”

    望着長孫無忌離開的背影,李世民心中嘆息。

    他有句話說謊了,李承乾不是沒有絲毫力量,這股力量足以讓大唐陷入戰亂。

    只是李世民不知,李承乾知不知道這股力量,會不會去利用。

    正因爲害怕李承乾去接觸,他才一直關注着東宮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