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幫助長孫無忌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玉劍仙泰隆字數:2383更新時間:24/06/29 15:42:16
    李承乾眼睛死死盯着長孫衝:“舅舅他瘋了嗎?爲了權力就否定數萬人四年的努力?

    《括地誌》五百五十卷,每卷都有人專門到大唐各地觀看地理,就是怕出錯。

    你也是有德之人,爲何不勸勸舅舅?”

    長孫衝苦笑出聲:“父命不敢不從,原以爲太子殿下會答應。”

    “我可以不要臉,也可以損人利己,但不能賣了大唐萬民和後世子孫。

    舅舅想要讓青雀失去文人之心,不如好好想想怎麼教導稚奴。

    實在不行,就去挖個坑讓人跳,非得要毀掉《括地誌》?”

    “儲君之爭稍有不慎便會失敗,父親一向喜歡畢其功於一役,這才出此下策。

    若太子殿下堅決不同意,就當臣今日沒來過。”

    “唉……”

    李承乾長嘆一聲:“你能不能勸勸舅舅?這件事一旦做了,誰以後還敢修書?

    我雖不賢,卻也不希望後世之人不信任何書籍。”

    “勸不動!”

    李承乾眉頭緊鎖,他知道長孫無忌既然有了決定,便不會輕易更改。

    別說他現在是個毫無權力的太子,哪怕是以前,長孫無忌也不一定聽他的。

    他拒絕也沒用,長孫無忌也會找別人去做,五百五十卷書想要找到錯處太過容易,或者想要讓它出錯也太過容易。

    可他要是出手,以長孫無忌的才能,定然會發覺一些東西,那時他很有可能重新落入他人眼中。

    ‘真是狗東西,一點下限都沒有,這事能做的?

    青雀已經死了這都看不出來?還凌煙閣功臣之首,白活這麼長!’

    長孫無忌不經意間打破李承乾的計劃,這是他萬萬想不到的。

    爲了讓計劃順利實施,李承乾只能開啓忽悠模式:

    “舅舅太過急躁,想要打敗青雀也不一定要從《括地誌》入手。

    也可以從露布入手,要知道露布改制是青雀的手筆。”

    “何意?還請太子殿下祥言。”

    李承乾背對着長孫衝,負手而立,整個人散發着天下盡在掌握的氣質:

    “衝表弟,你可知青雀身後站的是一大批士族文人,或者說都是儒家弟子。

    這些人掌控着書籍、朝廷禮儀制定、私兵。

    青雀露布改制放出書籍,雖然現在影響不大,可要是讓士族知道露布還能用於其他地方,可就不一樣了。”

    “比如呢?露布最主要的功效便是傳揚,讓天下百姓知道朝廷哪裏又打了勝仗。”

    “若在文學館中找一個私德有虧之人,再通過露布宣揚呢?

    或者用露布宣揚一個仁孝之人,你說會發生什麼事?”

    長孫衝眼神一亮,沒多久又立刻黑了下來:

    “太子殿下意思是說,讓魏王自己宣揚文學館讀書人的德行。

    等這個人名聲夠大,再弄點小事讓所有人知道此人言不符實?”

    “是!”

    “可這樣子露布就失去信用,久而久之天下萬民都不會相信露布。”

    李承乾回過頭,眨了眨眼睛,一臉天真無邪:

    “青雀做的事與朝廷何干?露布改個名字不就好?漢時轅門抄這名字就不錯。

    名可名、非常名,萬年前月亮還不知道叫什麼呢。”

    “魏王殿下不一定會上當!”

    “激他一下就好,做哥哥的怎麼能被弟弟壓着呢,你說是不是!”

    長孫衝張了張嘴,想要說話卻怎麼也說不出口,最後只能吐出四個字:

    “陰險小人!”

    李承乾臉色一變,語氣變得森冷:

    “衝表弟,你雖然是表弟,那也是弟弟,表兄可是一向愛護弟弟。”

    想到李泰的下場,長孫衝一個激靈,立馬從心所欲:

    “臣說自己是陰險小人,並無不敬太子殿下的意思。”

    “孺子可教也!”

    李承乾咧嘴一笑:“把這主意告訴舅舅,他明白該怎麼做。

    順便告訴他,若對《括地誌》下手,那就別怪我去幫助青雀,畢竟武功蘇氏和涼州陰氏可還站在我這邊。

    做人可以無恥下流不要臉沒有底線,但不能學司馬懿和呂蒙!

    特別是呂蒙,我總覺得司馬懿是拜了呂蒙爲師。”

    長孫衝嘴角抽搐,他現在才發現李承乾的想法是多麼天馬行空。

    “臣明白!”

    李承乾是真怕長孫無忌臭不要臉,這麼做可就完全破壞他的計劃,再想保住李泰又得想別的法子。

    保住一個參與儲君之爭的皇子,哪有那麼容易。

    長孫衝離開沒多久,王七匆匆走來:

    “太子殿下,崔知溫和蘇良嗣到了,目前在德館!”

    “什麼德館?”

    “就是以德斧人館。”

    李承乾瞪了眼王七:“那叫斧人館,難怪娶不到崔氏女,沒文化!

    崔知溫成婚沒?有沒有女兒?”

    “剛十六,還未成婚,聽說訂了京兆杜氏。”

    “難怪岳丈會推舉他。”

    對於蘇亶推薦的人李承乾還是很信任,不管是宇文定還是原先弘文館的一些讀書人。

    來到與太極宮一牆之隔的斧人館,李承乾擡頭看了眼牌匾,臉上露出滿意之色:

    “王七,伱可知朝聞道、夕死可矣是何意?與斧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小人不知!”

    “早上打聽到去你家的路,傍晚就帶着斧頭出發。”

    “嘶……”

    王七倒吸一口涼氣:“太子殿下,這可不能亂說,要是被孔祭酒聽到,他又得過來罵人。”

    “我還怕他不成?”

    說着,李承乾邁着長腿跨入斧人管大門,不一會兒便見到兩個未來宰相。

    “許州崔知溫拜見太子殿下!”

    “武功蘇良嗣拜見太子殿下!”

    “免禮!都坐下說!”

    李承乾上下打量着兩人,比起崔知溫,蘇良嗣看起來年長一些。

    “兩位都是岳丈舉薦,德行、才學我也就不考覈了。

    我現在有兩個地方需要兩位幫忙,一個是治民生產,一個是宣化承流!”

    兩人快遞對視一眼後,蘇良嗣疑惑出聲:

    “太子殿下不是讓我們爭奪皇位?”

    李承乾搖了搖頭:“沒必要!那位置註定是我的,今日情勢是我特意爲之。

    我從不擔心皇位會不會是我的,你們也不用擔心這些。

    今天這兩件事是讓你們歷練,希望以後能獨擋一面。”

    “那弘文館也是太子殿下特意解散?”

    “是!”

    李承乾神色如常,說謊對他來說就是家常便飯,他的謊言都能騙過自己:

    “如今青雀和稚奴相爭,爲讓他們勢均力敵,也爲了我不再被朝臣注意到,只能選擇如此。”

    蘇良嗣眼中露出思索之色:

    “如此說來,陛下東征一事不是空穴來風,監國重任還是交給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