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過猶不及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玉劍仙泰隆字數:2375更新時間:24/06/29 15:42:16
    “還記得大哥對你說的話嗎?”

    “什麼話?”

    李承乾輕笑出聲:“想要真正的逍遙自在,你的心要出世。

    藥王孫思邈這次或許會在那邊,你跟着他學,看看他如何將心寄託在世外。”

    “大哥不是也將心寄託在未來,我學你不就好了?”

    李承乾緩緩搖頭:“不一樣!我這不算把心寄託在世外,並不是真正的逍遙。

    我是立志,立下一個有生之年完成不了的志向,將心寄託這個志向上面。

    若是計劃受到阻攔或破壞,我還是一樣會憤怒、難過。

    真正的逍遙是不給自己設限,坦然接受已知和未知的世界。

    去廬州,看看你從未接觸過的世界,看看疫情下庶民的生活,從中領悟出何爲逍遙。”

    “我也想出長安,可阿耶一定不讓。”

    “阿耶那邊你別管,我有辦法。”

    “那行,我去找孫藥王。”

    李承乾微微點頭,接着將目光轉向杜荷:

    “伱也聽到了,此次疫情我要你利用去鄉里教學的讀書人,記錄下當地佛教在疫情期間的舉動。

    順便派人去潭、毫、廬三州搜尋孫藥王的蹤跡。”

    “好,我現在就去安排!”

    “不!你們兩個這次一起去,沿途召集醫師和藥材前往,以東宮的名義。”

    “好!”

    杜荷想也沒想便應下:“太子殿下,陳國公那邊需要暫時停下嗎?

    讀書人還是缺少,特別是住在山上的鄉里,根本沒有讀書人願意前往。”

    “那邊暫時不用去,最主要是有農田的鄉里坊。

    陳國公那邊我會重新安排人來接手,你做好防疫之事。”

    話音剛落,蘇希的身影出現在殿外,李承乾看了眼隨後對着李祐兩人出聲:

    “你們先去做準備,最遲後天便要出發。”

    “是!”

    等兩人走後,蘇希緩緩開口:“這麼急找我回來有什麼事?”

    “做些準備,等五弟和杜荷離開長安後,你帶着陰妃和城陽去弘福寺爲他們和潭、毫、廬三州民衆祈福。

    記住,侍衛僕從帶齊了,該用的東西一點也不能少,排場要多大給我搞多大。”

    蘇希滿臉疑惑:“潭州那邊出了什麼事?”

    “疫病!”

    “不如讓弘福寺開個無遮大會,如此才更吸引人。”

    “不!”

    李承乾果斷拒絕:“無遮大會每五年一次,我不想在這時候用。

    記住了,一定要是弘福寺,其他寺廟都不行。”

    “好!”

    李承乾也不知道玄奘回長安後還會不會住在弘福寺,他只能根據史書來佈置。

    不過,他也不是只在弘福寺佈置,大慈恩寺也下了個鉤子,總要做兩手準備。

    看了眼天色,見太陽還沒落山,李承乾決定去見見李世民,李祐去廬州還需要李世民點頭。

    在甘露殿中,李承乾不僅僅見到了李世民還見到了房玄齡。

    沒有任何寒暄,李承乾開門見山說出自己的來意:

    “阿耶,我想讓五弟跟杜荷去廬州防疫。”

    “力役還沒完就想出長安,你把我的詔書當什麼?”

    李承乾臉色不變:“你看五弟像是在受苦的樣子嗎?他現在巴不得天天搬木頭。

    你這不像在罰他,倒像是在賞他。”

    說起這個,李世民就感到心累,沒有一個能讓他安心。

    一個陰險無恥、一個只想修文、一個天天在那裝軟弱,還有一個想當廢物。

    “還不是你的提議!”

    “兒子這不是來彌補了嗎?”

    李承乾也是無奈,他哪裏會知道李祐居然喜歡受虐。

    “阿耶,兒子幫你這麼大忙,你是不是也該幫幫兒子!”

    “你幫我什麼?我有什麼需要你幫?”

    李承乾眉頭微皺:“阿耶,說這話就有點過河拆橋的味道了。

    不說東征將士的撫卹,青雀我可是實實在在的保住了,以後不管誰當皇帝,都不可能對他動手,除非他自己作死。”

    李世民重新打開一份奏抄:“我沒看到,也沒有想到!”

    “你耍無賴,剛進來時我就看到了竹紙!你已經想把修書權給青雀了,別以爲我不知道。”

    李世民繼續裝傻,一點也不想讓李祐出長安:

    “那又如何?給他就能護住他?”

    李承乾傻眼了,他怎麼會想到堂堂唐太宗居然耍無奈,他要是看不出李承乾的想法是真見鬼了。

    “裝!你就裝唄!稚奴就是跟你學的。”

    李世民放下手中奏抄,輕嘆出聲:

    “你到底要讓齊王做什麼?他那腦子能做什麼事?”

    “讓他當個醫師治病救人,你也別問有什麼用,時機沒到兒子誰也不會說。”

    “那我沒辦法,過兩個月再說!”

    李承乾氣急,也開始威脅李世民:

    “那兒子就幫青雀五年內完成修書,或者把《武德大典》或《貞觀大典》名字改成《魏王大典》。”

    “你在威脅我?好大的膽子,小心我爲你奏一曲秦王破陣曲。”

    聽到這話,李承乾語氣軟了下來:

    “阿耶,五弟真有大用,你就配合我一下。”

    “行了!”

    李世民大手一揮:“看在你真心愛護弟弟的份上,此次就答應你。”

    “多謝阿耶!兒子告退。”

    有句話李承乾說錯了,李世民還沒決定要不要把修書權給李泰。

    單獨把房玄齡叫來,也是爲了商量此事。

    “玄齡,高明剛剛說的話你也聽到了,把修書權給青雀,就不用擔心青雀的安全,也不怕文學館那些人被下一代皇帝清理。

    可給了青雀,也斷絕了青雀登上皇位的可能。”

    房玄齡露出錯愕之色,緊接着陷入沉思,不多時滿臉驚訝看着李世民:

    “太子想讓魏王一輩子修書?只要書沒修完,就不能殺了魏王。

    不管是《武德大典》還是《貞觀大典》都代表着孝行,一旦殺了魏王,影響到修書,那就是不孝。

    而且修書聚集大量文人,若隨意殺害魏王,不然會引起文人不滿,有德之士寧願隱居山野也不會再爲其效力。

    也因此,魏王如果登上皇位,也必須以文治國,朝堂慢慢會出現文官獨大,甚至以文御武,這是陛下不願意看到的。”

    “若是你,你會怎麼選?你有沒有辦法破局?”

    房玄齡自嘲一笑:“臣才疏學淺,無法破解此局。

    其實只要魏王殿下接下修書權,就得和士族門閥打交道,他身邊會聚集一大批士族門閥。

    魏王若是以此登上皇位,將來可就不好處置士族門閥了。

    對魏王來說,他在讀書人中的名聲越大越遠離皇位,性命也越來越有保障。

    如今想要破解此局,除非魏王主動放棄修書。”

    “過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