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使者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玉劍仙泰隆字數:2403更新時間:24/06/29 15:42:16
    “李太常大義,他日若有機會,吾定助李太常一臂之力。”

    雙方互相交談一個時辰後,蕭嶼才心滿意足帶着紙張回到文學館。

    他準備把紙張放在文學館一段時間,看看能不能放蟲。

    若是可以,他要把蘭陵蕭氏的所有書籍重抄一遍。

    剛到文學館大門,蕭嶼就碰見李泰從館內走出。

    “拜見魏王殿下!”

    “蕭特進,你手裏拿着是什麼?”

    “是竹紙,聽說能防蟲蛀,臣拿過來試試看。”

    “竹紙?”

    李泰滿臉疑惑:“竹紙做的紙?竹紙做的紙不是硬邦邦的嗎?”

    “是至元道長所造,其造價低廉、質地柔軟、只有李太常有一些。”

    “造價低廉?”

    李泰眼神漸漸發亮:“多低廉?比藤紙還低廉?”

    “少一半!只是需要到益州等竹子多的地方造。”

    “好好好!”

    李泰驚喜出聲:“現在就去新造一批出來,再試試防蟲蛀如何,弄好了去見阿耶!

    哈哈哈,有了這紙張,稚奴拿什麼跟我搶修書權。”

    李治現在也沒想着跟他搶修書權,李世民既然讓他去收攏幷州軍心,他哪裏還看得上修書權。

    他和李承乾一樣,骨子裏就想着開疆拓土,也認爲誰軍權在手,這天下誰就說的算。

    不過,爲了防止李泰破壞,李治還是表現出對修書權的看重。

    “舅舅,我又不懂兵,撫卹可以做,但我還是想要修書。

    東皋子馬上就要到長安了,不能讓人白跑一趟。”

    “聽說魏王殿下在修‘經’部,晉王何不先讓東皋子修‘子’部?

    新羅國使臣已經到了,若沒猜錯是來求援,修書一事陛下會在東征前定下。”

    李治微微點頭:“舅舅上次說是大哥監國,我需不需要去請大哥幫忙?

    大哥也不希望四哥拿到修書權,找他或許能拿到修書權。”

    長孫無忌很滿意李治的想法,在他看來李治和李世民、李泰一樣,都是喜歡文人。

    只要是以文治國,他這個司徒就永遠不會失去權力。

    “太子殿下身邊已經沒有文人,他也幫不了什麼忙。

    與其找太子幫忙,不如安排好東皋子和文中子的弟子,禮賢下士才能得到文人之心,才能讓陛下高看。”

    “好!聽舅舅的,我一會就派人去平康坊找個院子。”

    就在這時,門外響起內侍的聲音:

    “晉王殿下、趙國公,聖人請你們過去一趟,新羅國使臣到了。”

    “大哥有在嗎?”

    “在!不過……”

    “不過什麼?”

    “晉王殿下還是親自去看,小人不知道怎麼說。”

    李治帶着滿腦子問號來到兩儀殿,剛進去就看見李承乾正拿着一卷書在李泰面前晃:

    “青雀,想好了再說話,別說大哥沒給你機會!”

    李泰訕訕一笑:“大哥,這是做什麼,你是太子,當然你來做主。”

    “這樣最好!”

    話落,李承乾轉頭看向李世民:

    “阿耶,你聽到了,青雀已經答應讓我來與新羅使臣金春秋交談。”

    李世民滿臉複雜,他發現李承乾已經越來越沒有底線了,上行下效,他真怕以後整個大唐都不要臉。

    “稚奴來了,只要稚奴也同意,此次之事就由伱做主。”

    李承乾轉身看向李治,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

    “稚奴,大哥對你好不好?從小到大,可都是大哥帶着你玩。

    上次你沒帶大哥去找女鬼,你是不是該補償一下大哥?”

    “女鬼?”

    李治瞪大雙眼:“大哥!你還沒忘記?”

    “怎能忘記?怎敢忘記?那可是上天所賜之物。

    大哥問你,你答不答應!”

    “稚奴也想答應,可……”

    話還沒說完,直接被李承乾打斷:

    “阿耶,你聽到了,稚奴也應下了!你是皇帝,不能說話不算話!”

    李世民氣的直接抄起書扔下李承乾:

    “那是答應嗎?你這麼不要臉,不怕你阿孃知道?

    我上輩子做了什麼孽,才有你這麼個兒子。

    行!你不是想和新羅使臣談?我讓你談,沒談好,別怪我廢了你太子之位。”

    李承乾撇了撇嘴毫不在意,這時候誰能廢的了他?

    哪怕李世民願意,滿朝文武不願意,李泰和李治也不願意。

    沒有太子誰來監國?換個太子不怕朝堂不穩?

    不顧李治幽怨的眼神,李承乾笑嘻嘻的開口:

    “稚奴,看好了,大哥只示範一次,等會記着謝大哥!”

    李治一點也不想回話,礙於在朝堂上,只能點點頭。

    不多時,一名三十多歲的男子走了進來:

    “下臣金春秋拜見大唐皇帝陛下!”

    “使者免禮!”

    李世民淡淡開口:“使者此次前來所爲何事?”

    “還望大唐皇帝陛下救救新羅!”

    金春秋跪倒在地,額頭重重磕在地面上:

    “高句麗、百濟兩國聯合攻佔吾國四十餘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如今更是謀絕新羅國入唐之道,還望大唐皇帝陛下派兵支援。”

    李世民沒有迴應,而是轉頭看向李承乾:

    “太子,你覺得如何?”

    “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高句麗、百濟、新羅同爲鄰邦,卻互相征伐。

    這定是大唐做的還不夠好,德行不足以協和萬邦。

    兒覺得大唐該修文偃武,以此讓鄰邦知道大唐是有德之國。”

    “太子殿下!”

    金春秋大急:“脣亡齒寒啊!前隋時期,高句麗便入侵中原王朝,若讓他們滅掉吾國和百濟,必然會再次入侵大唐。”

    “說的也是!”

    李承乾眉頭微皺:“可是大唐一向以禮治國、以德服人,高句麗並無不敬大唐之舉。

    再說大唐諸夏之民還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若不顧民心東征高句麗,這會讓大唐社稷動盪。”

    “太子既然愛護諸夏之民,何以要放棄新羅之民?”

    李承乾冷聲呵斥:“新羅黎庶與我大唐何干?

    也不怕告訴你,你們死的再多我都不會看一眼,諸夏之民死一個,哪怕天涯海角,大唐將士也得滅了他。

    你上下嘴皮一碰,就要大唐將士替你們賣命,憑什麼?

    別跟說脣亡齒寒,你問問高句麗敢入侵大唐嗎?突厥都不怕,大唐還怕一個小小的高句麗。”

    金春秋眼神亮起:“太子殿下說的可是真的?只要是諸夏之民,大唐必然會發兵救援?”

    “當然!孤是大唐太子,不信你問問阿耶和滿朝文武,孤從不騙人!”

    衆大臣默默低下頭,李世民臉上閃過一絲紅暈,總覺得尷尬:

    “太子所言便是朕意,今日之事由太子做主。”

    金春秋大喜過望,顧不得朝堂禮儀,快速掀開上衣,從中拿出一卷書跑到李承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