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宋志羣的官威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吳九爺字數:2240更新時間:24/06/29 15:18:28
涼州州府武威的衙門。
恢弘無比,大門兩側,有兩尊威武的石獅子鎮守,赤紅的朱漆大門。
旁邊放着一面很大的鳴冤鼓。
宋志羣下了馬車,站在衙門的大門前,擡頭望着,有些愣神。
自己本是幷州的官,卻站在了涼州的州府衙門前。
幷州人,站在了涼州的土地上,爲了涼州百姓的未來而傾其所有。
此時此刻,宋志羣的心中是無比複雜的。
當年自己初入官場,立志要爲百姓鞠躬盡瘁,不願與貪官污吏同流合污。
卻因此被人一再打壓。
不惑之年,才坐到郡守的位置上,但實際只有一點話語權。
心中的抱負,一直被幷州本地世家掣肘。
他何德何能,以並州官的身份,進入涼州的州府衙門啊?
想到深切之處,宋志羣的眼眶漸漸溼潤。
他應該感謝張羽的信任。
若是真的能在涼州一展抱負,也不枉爲官十餘載。
“大人?”
旁邊的屬官看到宋志羣這般模樣,眼中盡是詫異,於是輕聲喚道。
宋志羣的思緒終於被拉了回來。
他無聲的走了進去,衆多屬官也跟着走了進去。
在公堂的案上,已經擺滿了衆多文書。
宋志羣走到主位上,緩緩地坐下,然後開始查看這些文書。
衆多屬官面面相覷,以前從未與宋志羣打過交道,也不知道宋志羣的性格如何。
但是按照目前來看,宋志羣有點沉默寡言,似乎有點不好相處。
從下了馬車到坐到公堂上,宋志羣始終沒說過一句話。
就在那裏安靜的看着那些文書。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屬官們腿都站麻了。
額頭上已經開始冒汗珠了,但此刻誰都不敢打擾宋志羣。
“累了就坐着吧,等我看完這些東西。”宋志羣語氣平靜的開口。
“是,多謝大人!”
屬官們,如釋重負,紛紛擡手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然後在兩側找了一個位置坐下。
然後幾乎是同時鬆了一口氣,久站之後,終於坐下那種舒適感,真的是很難形容。
足足過了三個時辰。
日薄西山。
宋志羣終於大略的看完了桌面上的文書,他都覺得眼睛有些乾澀了。
其實是可以讓這些屬官,直接給他總結彙報。
但是初到涼州,如果一切都是從屬官的口中瞭解,恐會犯錯。
一州之地數百萬百姓的未來,總不能如此輕率。
累是累了點,但宋志羣對如今涼州的情況,有了大致的瞭解。
“四十餘萬戶,二百多萬口,六萬餘頃農田。”
“如此數量的農田,如何能養活涼州的百姓?”
古代一頃大概等於五十畝,六萬餘頃,就是三百多萬畝。
這個時代的糧食產量低下,平均一畝產量在一百斤上下。
一畝農田一年的產量,養活一個人都有點費勁。
一畝半養活一個人是剛剛夠,但是百姓還需要被地主剝削,還要交賦稅。
層層剝削下來,最後能留在百姓手裏的糧食並不多。
所以,如今大齊的百姓,只能靠稀飯稀粥,才能憑藉爲數不多的糧食活下去。
“這只是記錄在冊,擁有戶籍的百姓,這段時間,其他州涌入涼州的百姓多不勝數,在兩百萬口的數量上,還要再加上至少六七十萬口。”宋志羣擰着眉頭說道。
單單他從幷州就帶來了二十幾萬。
實際進入涼州的百姓,或許不止六七十萬口,有可能已經達到了一百萬口。
想要讓這些百姓,都能分到農田,就要好好的算上一筆賬了。
按照三百萬口去算,每一個人分到兩畝良田,那就是六百萬畝,總共十二萬頃。
也就是說,在涼州原有的基礎上,再加三百萬畝良田。
許多可以開墾良田的地方,都是山區,山林亂石林立,開墾的難度極大。
按照張羽的要求,要在趕在春分時節,讓涼州的百姓,都有田可種,難度極大。
“除武原郡以外,重新統計涼州的人口,以現有的農田數量,做到每戶每一口一畝農田,這部分農田不得耽誤春耕的進度,農險之時,全州百姓進入開墾環節,除老弱之外,女人都要投入進去。”宋志羣命令道。
先讓涼州本地戶籍的人口,一人兩畝農田的程度都做不到。
那就一碗水端平了,每家每戶都能分到農田,才能真正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然後告知全州百姓,開墾出來的農田,最後都會分到他們的手裏。”
“奉大人之命,全州百姓免賦稅三年。”
“這個過程,有偷懶惰性者,擾亂秩序者,皆開除戶籍,不予農田,逐出涼州,涼州之地,不許有一顆老鼠屎。”
衆多屬官趕緊站了起來,嚴肅的行禮道:“是!”
“再以府庫銀兩,從別的州郡,購買耕牛,耕牛不許私有,按需分配。”
“武原郡產出的農具,同樣不許私有,按需分配。”
……
一系列的政令,從宋志羣的口中說出。
首要目標,是先保證原有農田的春耕進度,保證這一部分的產量,幾個月後,涼州才不會鬧饑荒。
宋志羣看了府庫之中的糧草,如果不是那麼多世家作死被抄家,估計府庫糧草都支撐不了多久。
現在涼州全境,官府都是在無償保證百姓的基本生存。
這裏就要消耗極多的糧草和銀兩。
不是在饑荒時節,官府能做到這種程度,亙古未有。
“諸位,我再提醒一句,宋某平生最討厭的就就是貪官污吏,爲百姓謀福已經是天大的功德,我相信張大人能對百姓如此之好,對你們自然也不會虧待。”
宋志羣頓了頓,目光嚴厲的看着眼前的屬官。
“讓我發現,官吏之中有貪污者,欺壓百姓者,無關情節大小,立刻斬首示衆。”
聽聞此言,衆人渾身一顫。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個宋大人,真是好大的火氣啊。
但如今,誰都不敢真的拿命去挑戰宋志羣的官威。
“記住,春耕不可耽誤,開墾亦不可耽誤,明日日出開始,涼州軍民,不許有一個偷懶者。”
“是!”
衆人轟然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