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親自來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吳九爺字數:2259更新時間:24/06/29 15:18:28
    “宋志羣呢?”張羽問道。

    “他進入平川縣之後,我想讓他幫我們處理政務來着,但是他一直推辭,現在就在郊區的山中,讓人建了一間茅草屋,在那隱居了。”趙小義解釋道。

    “爲何不願意出山?”張羽問道。

    “他自責因爲自己讓西河郡的百姓遭難,是無用之人,所以不願意再出山爲官!”趙小義苦笑道。

    “胡鬧,若不是因爲他及時將百姓遷移過來,這些百姓都遭到胡奴的屠戮了,這是功不是過。”張羽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帶我去見他!”

    “是!”

    趙小義當即召集了一隊人馬,護送着張羽前往平川城郊外。

    衆人是越走越偏僻,已經到了荒無人煙的程度。

    周圍的荒山都還沒開發出來。

    在遠處的山腰上,可以看到一座新建的茅屋,正在升起嫋嫋的炊煙。

    到了山腳下,張羽下了馬,然後讓手下在此等候,便只帶着趙小義,上了山。

    臨近之時,可以看到茅屋的院子裏,開採出了一小塊菜地,兩個傭人,正在菜地裏勞作。

    兩個傭人很快就發現了張羽,走上來詢問道:“你們是何人?”

    “宋大人可在?”張羽問道。

    “大人在裏邊休息。”

    “你們前去稟報,就說我是張羽。”

    “兩位稍等!”

    一個傭人往裏邊走,一個傭人在門口,盯着張羽兩人。

    這深山之中,他們不知道張羽兩人的身份,顯得非常的謹慎。

    很快,一身便裝的宋志羣就從茅屋裏走了出來。

    他腳步匆匆,甚至鞋子都沒穿好,邊走邊穿好鞋子。

    “張大人大駕光臨,宋某有失遠迎啊!”宋志羣受寵若驚的說道。

    緊接着,他讓傭人快些開門,然後很熱情的將張羽兩人請了進來。

    “寒舍簡陋,招待不週啊!”宋志羣帶着歉意說道。

    他命人拿來了三張凳子,然後就在空地上,坐下。

    如今連一張像樣的桌子都沒有。

    張羽感慨道:“宋大人落魄了啊!”

    “張大人,如今宋某已經是一介平民,不可再稱大人!”宋志羣慚愧的說道。

    “爲官這麼多年,哪怕是家中的積蓄,都可以讓你過上好的生活了,爲何看起來,還如此的落魄?”張羽故意問道。

    宋志羣低着頭,嘆了一口氣,然後釋然的笑道:“說來慚愧,宋某積蓄並不多,如今已經都捐給了西河郡的百姓,讓他們在武原郡,能有一個好的開始。”

    “原來如此!”張羽點了點頭,心中欣賞的意味更濃了。

    “若不是有兩個忠心的傭人一直跟着,恐怕宋某就要餓死在深山之中了。”宋志羣臉上的慚愧更濃了。

    爲官多年,他處理處理政務的能力,連一點自食其力的本事都沒有。

    更別說給自己做一頓飯了。

    “宋大人拯救了二十幾萬百姓,如此的功德,如此的決斷,若是壯年隱居在山中,那可就是百姓的損失了。”張羽惋惜道。

    “慚愧啊張大人!”宋志羣搖了搖頭,“若不是我無能,豈會讓那些百姓流離失所,我怎麼有臉,再度爲官?”

    “幷州沒守住,是武將的問題,你是文官,西河郡失守,跟你有什麼關係?”張羽反問道:“你能帶着西河郡的百姓來平川縣,就說明宋大人對局勢,有着清晰的認識。”

    “張大人莫誇。”宋志羣臉上的慚愧越來越濃。

    就在這時,傭人已經沏好了茶,端了上來。

    沒有桌子,就只能放在多餘的凳子上。

    從一方郡守,到住在這種地方,宋志羣的落差是挺大的。

    “張大人請喝茶,這可是我現在僅存的好東西了。”宋志羣輕鬆的笑道。

    無官一身輕。

    以前沒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如今隱居深山,一間寒舍,無憂無慮,才能真正體會這句話的意思。

    他也終於能理解,爲什麼那麼多能人,爲何喜歡隱居。

    張羽端起茶杯,緩緩的抿了一口清茶,茶水的香甜在口中綻放開來。

    “不錯,是好茶!”張羽嘿嘿笑道:“宋大人有這好東西,不送我一點?”

    “難得張大人喜歡,來人!將我剩下的茶葉打包好,一會給張大人都拿回去。”宋志羣毫不猶豫的說道。

    張羽搖了搖頭,然後看着宋志羣的眼睛說道:“我看上的不是這個茶葉,而是一個更加珍貴的的東西。”

    “我這寒舍簡陋至此,還有什麼東西是張大人能看的上眼的?”宋志羣疑惑道。

    “就是你啊宋大人!”張羽毫不避諱的說道:“你這個人才,是我最看重的,也是我最不舍你埋沒在這深山之中的。”

    “張大人說笑了。”宋志羣低下頭,不敢直視張羽的眼睛。

    “宋大人,難道當真要我求你?”張羽嚴肅的說道:“如今整個涼州百廢待興,正是你大展身手的時候,難道你要看着自己的百姓,被其他的無能之輩,驅使欺負不成?”

    “那自然不能!”宋志羣趕緊說道:“我就是看上了張大人的能力,在您的管控之下,百姓絕對是不可能受到欺負的,才會帶着百姓來投奔。”

    “你太高看我了,我張羽也是一個人,不是一個神,以前管着一個平川縣沒問題,但現在是這麼大個涼州,我一人之力,如何能保證所有的百姓都能安居樂業?”

    聽完這番話,宋志羣陷入了沉思。

    “宋大人,你知道我要分地於民,讓百姓每個人都有田可中,輕賦稅,讓百姓每個人都不必爲明天的糧食而發愁。”張羽苦口婆心的說道:“如此爲百姓謀福的願景,難道宋大人當真要袖手旁觀不成?”

    宋志羣瞪大了眼睛。

    然後趕緊站了起來,整理了一下衣冠,鄭重的跪在張羽的面前。

    “宋某愚鈍,幸得張大人提點,宋某願爲張大人效犬馬之勞。”宋志羣的聲音激昂。

    “宋大人能夠迷途知返,是涼州百姓之幸。”張羽滿意的點了點頭。

    張羽站起身,走過來將宋志羣緩緩的扶了起來。

    兩人四目相對,卻見宋志羣已經熱淚盈眶。

    他真的沒想到,張羽會專程來這裏,勸說他出山。

    這種誠意,讓宋志羣根本無法拒絕。

    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涼州的人才不在少數,可張羽還是願意給他這個機會。

    此刻,他的心裏,真的想爲張羽鞠躬盡瘁。

    哪怕張羽給他安排一個小小官吏的職位,他都願意全力以赴。

    “宋大人,可願離開平川,前往武威,爲我處理整個涼州的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