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朱棡懷疑,朱元璋是四缸的配置(求追讀,求月票,求推薦票)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縱橫小秦王字數:2348更新時間:24/06/29 15:14:36
    這一席話落下,別說是馬皇後,即便是朱元璋都是陷入了沉思。

    難不成,這其中真有什麼弊端?

    畢竟以自家老三的尿性,若是沒什麼特別的原因,才懶得搭理誰誰娶親。

    “那就先讓這倆孩子接觸接觸吧。”

    隨後朱元璋又是想了想,方纔看向徐達出聲道。

    這一回,就連馬皇後也沒有否定朱元璋的意思。

    畢竟從小到大,自家老三做的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理由。

    而且還是讓老朱與馬皇後無法拒絕的理由。

    只不過,朱元璋又是頓了頓道:“但若是你家大閨女願意,你可不能橫加阻攔。”

    “老哥哥,這個您放心吧。”

    “只要咱家大閨女願意,咱絕不會有半點意見。”

    徐達當即就拍了拍胸脯,保證道。

    “娘的,這頓燒鵝,虧了!”

    聞言,老朱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但又是看向桌子上的燒鵝,便是忍不住輕聲嘀咕道。

    可雖然是嘀咕,但架不住坤寧宮的寂靜,所以衆人也是清楚的聽見老朱的嘀咕聲。

    一下子,衆人皆是眼神怪異的看向朱元璋,馬皇後更是直接白了一眼老朱。

    徐達:“......?”

    徐達更是無語的看向朱元璋,他這個混賬老哥哥,還真拿這個燒鵝當生意了。

    但講心裏話,老朱這回的如意算盤,究竟算不算落空,還真是不一定。

    對此,徐達心中又是輕嘆一口氣。

    對於自家大閨女徐妙雲,別人不知道,徐達豈能不知?

    那可是從小發誓這輩子非大英雄不嫁!

    但大明年輕一輩之中,最有資格稱爲大英雄者,唯有年少豪傑的晉王朱棡。

    至於太子朱標,從善於政,乃人雄也!

    所以自從朱棡大敗北元王保保,徐妙雲便對朱棡充滿了好奇。

    還有,值得一提的便是朱棣與徐妙雲的青梅竹馬,也因爲朱棡離京,徐妙雲並未進宮陪同朱棣讀書。

    所以他們之間,還稱不上青梅竹馬。

    但老朱對此,可沒有半點不好意思,而且徐達也不會放在心上。

    畢竟是這麼多年的老兄弟了,誰還不瞭解誰?

    “今晚便在皇宮住下吧,明日等早朝過後,你們再回去。”

    隨後,老朱又是看向徐達和常遇春出聲道。

    “好。”

    徐達和常遇春也不矯情,便是齊齊點頭道。

    “怎麼了?”

    老朱剛剛提起早朝二字,朱標就發現朱棡皺了皺眉頭,便是開口詢問道。

    “寅時入朝,卯時朝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誰能扛得住?”

    對於朱標的詢問,朱棡倒是不假思索道。

    “怎麼?你還有什麼意見不成?”

    朱元璋聞言,當即便是挑起眉頭道。

    “隨您,但要不是有正事,我才不想去早朝。”

    朱棡輕輕擺了擺手道:“反正等明日過後,您別找我上朝就行。”

    “這不行,你接下來主管寶鈔提舉司,豈能不上早朝?”

    “而且比起你們,咱才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咱可沒喊過一句累。”

    朱元璋又是不滿的看向朱棡說道。

    “那我問問您,既然您都這麼勤政了,而且都勤政九年了,可國力怎麼沒有上漲半點?”

    對此,朱棡便是白了一眼朱元璋道。

    而朱棡的聲音一響起,朱標與馬皇後的眼中又是閃過一抹無奈。

    得!朱棡又準備開始抨擊老朱了!

    但對於上早朝這件事,馬皇後倒沒覺得有什麼不對。

    畢竟皇帝勤政對於天下百姓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壞事。

    至於朱標卻並未多想,因爲對於這件事,他們兄弟早早就聊過了。

    特別是這一番話,使得老朱完全漲紅了臉,也沒找到可以反駁的點。

    “那不上朝,就能使大明國力上漲?”

    憋了許久以後,朱元璋這才憋出這麼一句話。

    “不是讓您不上朝,而是讓您調整一下上朝的時辰。”

    “您想想,每日寅時入朝,卯時朝會,光是等您的時辰,就得兩個時辰。”

    “那就不能讓文武百官在家多休息兩個時辰?”

    “況且您的下面不僅有中書省,還有大哥幫忙處理政務。”

    “可文武百官哪個不是下了朝,就得趕緊去處理積壓的政務?”

    “而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下來,便是大大損傷文武百官的精力。”

    “那文武百官究竟能不能扛得住,您也不想想。”

    朱棡思索了片刻後,方纔看向朱元璋開口道。

    歷朝歷代以來,老朱的勤政絕對可以排進前三之列。

    甚至爭當魁首,都沒問題。

    畢竟朱元璋可是出了名的工作狂。

    而且老朱是工作狂也就罷了,他還想讓底下的文武百官都變成工作狂。

    天天凌晨三四點去上早朝,最重要的還是每天都要去,所以這哪怕是個鐵人都扛不住。

    那爲什麼朱元璋能扛得住,而且一抗就是三十一年?

    對於這一點,朱棡懷疑朱元璋是四缸的配置,而不是兩缸的。

    畢竟兩缸的能扛得住這麼造?

    說不定,咱家老朱就是天賦異稟。

    不然就像是歷史上的朱標,兢兢業業的學着老朱幹了十幾年,最後不也沒抗住?

    想到這裏之時,朱棡又是自顧自的點了點頭,怪不得未來的老朱能有二十六個兒子。

    “嘶!”

    朱棡又是倒吸一口涼氣,細細想來,老朱還真是生猛吶。

    天天這麼造,還能生二十六個兒子,想想都覺得恐怖。

    “爹,孩兒覺得三弟說的不錯。”

    “畢竟比起早朝的繁瑣,還不如讓文武百官餘出更多的精力,處理政務。”

    “畢竟,治國並非僅是早朝,更重要的是對大局的掌控,也是國策的實施與民生的改善。”

    “可如果文武百官都因過度勞累而精力衰竭,那那對於朝廷才是一種損失。”

    朱標輕笑一聲,便是接過了朱棡的話茬,這才看向朱元璋說道。

    “畢竟像您這麼精力旺盛的人,兒臣還真沒見過幾個。”

    朱棡又是忍不住看向朱元璋吐槽道。

    “那依你們之見?”

    朱元璋聽罷,先是怔了怔,眼中方纔閃過一抹沉思道。

    “改弊制,從今以後起,朝會時辰改爲卯時。”

    朱棡與朱標對視一眼後,便是齊齊看向朱元璋拱手道。

    “明日朝堂議後,再定。”

    聞言,朱元璋並未點頭,也並未搖頭,反而是這般道。

    “遵旨。”

    對此,這兩兄弟又是齊齊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