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從此江南,再無呂家(求追讀,求月票,求推薦票)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縱橫小秦王字數:2250更新時間:24/06/29 15:14:36
    “呂大人,從你謀害太子妃起,可曾想過今日的家破人亡?”

    朱棡騎馬緩緩踏至呂家廳堂,便是看向眼前悲痛欲絕的呂本,戲謔道。

    “想過,可縱然千錯萬錯,都是老夫的錯,何至於滅我呂家全族!”

    “而陛下這般作爲,就不怕寒了天下讀書人的心嘛!”

    呂本擡起那雙已經遍佈血絲的眼眸,方纔看向朱棡聲音沙啞道。

    正所謂福禍相依,所以呂本既然下定決心謀害常清韻,便是已經做好了承擔相對應的風險。

    只是未曾想過,朱元璋下手會這般狠辣,竟然完全不顧呂家在江南的聲望,直接下旨斬盡殺絕。

    “謀害太子妃,等同於篡位謀逆之罪,豈是你一個人可以抵消?”

    “至於,寒了天下讀書人的心?”

    “呵呵,若是天下讀書人都是你呂家這般的狼心狗肺,那寒了便寒了吧。”

    “更何況,你呂家憑什麼可以代表天下讀書人?”

    “而且在孤王看來,滅了你呂家的九族,已經是法外開恩了,別不知足。”

    面對呂本的質問,朱棡的嘴角又是勾起一抹玩味道。

    呂本聞言,身體便不由得一顫,就連眼中最後一抹光亮也是逐漸熄滅,只剩下深深的絕望和不甘。

    “再者對於你呂家的行爲,陛下自然會公之於衆。”

    “讓全天下的讀書人,乃至於百姓都瞧瞧,江南名門的呂家,自詡文人風骨的呂家。”

    “爲了自家閨女可以上位太子妃,究竟可以骯髒到什麼地步。”

    面對的呂本的絕望與不甘,朱棡更是俯下身,調侃笑道:“不過呂家也算是遺臭萬年了,而能被歷史銘記,其實想想也不錯,是吧?”

    確實,畢竟以呂家犯下的罪孽,別說是天下的讀書人,便是同爲江南士族的文官集團,也絕對不會爲呂家出聲。

    而且呂家意圖謀害太子妃之罪,已然坐死,絕不可能有翻盤之機。

    再者就是呂家滅亡已成定局,那這些只顧自身利益的江南文官,只會更加的落井下石,甚至將呂家從江南抹去。

    畢竟江南可並未呂家一家,而是諸多家族維繫,那豈能因爲呂家一顆老鼠屎而壞了一鍋湯?

    所以最好的主意,便是將呂家的痕跡徹底抹平。

    “噗——”

    呂本聽到這裏之時,胸口更是一陣劇烈起伏,彷彿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撕扯着他的心肺。

    頃刻間,呂本只覺得一股腥甜在喉嚨中翻涌而動,便是一口殷紅的鮮血自嘴角溢出,染紅了胸前的衣襟。

    但縱然是這般,呂本也未曾倒下,反而是將視線緩緩移向院落中的斷壁殘垣。

    這裏散落着的不僅是磚石瓦礫,更是所有呂家親族的屍體,景象淒涼,滿目瘡痍。

    而看到這一幕,呂本便是已經支撐不住了,隨後猛然倒地,塵埃隨之揚起,又迅速落定。

    當然,也是在這塵埃落定的最後一刻,呂本方纔幡然醒悟過來。

    若是呂家從來都沒有對那個位子,有過非分之想,那呂家豈能落到這個下場?

    可若真讓呂本重來一回,呂本也還是會謀害常清韻。

    “今夜過後,江南名門呂家,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聲望,恐怕是要毀於一旦了。”

    而此時,當朝相國胡惟庸也是立於窗戶前,遠遠看向呂家升起的火光,輕輕搖了搖頭道。

    “勾結御醫,暗害太子妃,這般罪責,已經是等同於謀逆之舉,呂家滅的不冤。”

    站在胡惟庸身旁的朱亮祖,倒是冷哼一聲道。

    說到底,朱亮祖還是淮西勳貴,那從自身利益出發,那對於呂家的所爲,也不可能不生氣。

    “的確是不冤,但呂家的所作所爲,本相國倒也能明白。”

    隨後胡惟庸便又是坐回了首位,方纔看向朱亮祖輕聲道。

    “相國,這是什麼意思?”

    朱亮祖頓時有些不解的看向胡惟庸問道:“難道......這其中還有什麼隱祕不成?”

    “呵呵,永嘉侯,老夫問你,如今朝堂上的文臣,哪裏人氏居多?”

    胡惟庸輕輕搖頭,便是看向朱亮祖反問道。

    “文臣大多來自浙東與江南。”

    朱亮祖想了想,方纔看向胡惟庸回道。

    “沒錯,的確是來自於浙東與江南。”

    “而現如今的朝堂上,便是淮西勳貴、浙東先生、江南文臣。”

    “可原本能與淮西抗衡的浙東先生,在劉伯溫死後,已經是走向沒落了。”

    “那陛下便需要另一股勢力來平衡朝堂,用以制衡淮西勳貴,所以這才有了太子殿下納了呂家女爲側妃。”

    “但縱然是這般,江南文臣依舊被淮西穩穩壓制,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所以這一步,不僅僅是呂家,而是江南所有的士族都是非進不可。”

    “不然未來太子殿下繼位大統,等待江南士族的便只有淮西的屠刀。”

    胡惟庸拿起茶盞抿了一口後,這才看向朱亮祖侃侃而談道。

    “所以呂家謀害太子妃,本就是必然之事。”

    朱亮祖聞言,也是微微思索道。

    “嗯,呂家想動的便不只是太子妃,應該還有皇長孫。”

    “畢竟想真正撼動淮西,使江南士族上位,便唯有趕盡殺絕。”

    “所以呂氏不僅要登上太子正妃的寶座,更是要讓自己的孩子登上那個位子。”

    “還有就是經此一役後,太子妃也會有所防備,那要是再想加害太子妃,恐怕就是難如登天了。”

    說話間,胡惟庸的眼中又是閃過一抹深邃道。

    “嗯,若真是這般,我淮西豈能有活路!”

    而等胡惟庸的話音落下,朱亮祖的後背已經被冷汗浸溼,眼中更是升起滿滿的驚駭之色。

    “你倒是還算聰明。”

    “畢竟若是呂家真的害死了太子妃,從而使得呂家女成爲太子正妃,那誕下的皇孫,必然不可能得到淮西的支持。”

    “那爲了自家的江山,你猜陛下會如何?太子會如何?”

    胡惟庸又是意味深長的看向朱亮祖笑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那爲了後世子孫,陛下做一回漢高祖又如何?”

    朱亮祖默然點頭道。

    “的確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而這一朝、下一朝,不管是陛下,還是太子殿下都能壓制淮西。”

    “但下下一朝,誰又能壓制淮西?”

    “一個與淮西不曾有半點關係的皇帝,又如何坐穩江山?”

    胡惟庸仍是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