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唯有民心所向,才能不負大明(求追讀,求月票,求推薦票!)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縱橫小秦王字數:2178更新時間:24/06/29 15:14:36
    “大禮?”

    朱標好奇的看向朱棡道:“什麼大禮?”

    “一支百人騎的隱龍衛。”

    朱棡的眼中閃過一抹銳利之色,方纔看向朱標笑道。

    “隱龍衛?”

    “什麼是隱龍衛?”

    朱標眼中滿是疑惑道。

    “隱龍衛,便是我縱橫草原的殺手鐗,也是我用一年時間訓練出來的死士暗衛。”

    “他們精通隱藏、潛伏、刺殺、偵查、繪制地圖,乃是近乎全能的暗衛。”

    “平日,我將他們分散隱藏於太原,僞裝成各行各業的普通百姓,無人知曉其真實身份。”

    “一旦有變,只需密令一下,他們便能迅速集結,執行各類機密任務。”

    “無論是護衛我的安全,還是深入敵後繪制地圖,偵查刺殺,皆遊刃有餘。”

    朱棡說到這裏,嘴角又是微微揚起。

    隱龍衛,絕對是朱棡來到大明以後的巔峯傑作,即便是洪武十五年亮相的錦衣衛,都不可能勝過隱龍衛,對此朱棡完全有十足的把握。

    “明白了。”

    朱標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方纔轉頭看向朱棡道:“這倒是與老爺子所建的錦衣衛有點像。”

    “嗯??!”

    “錦衣衛?什麼錦衣衛!”

    朱棡眼神微縮,一臉詫異地望向朱標,心中更是閃過一抹驚疑。

    難道是因爲他朱棡穿越的緣故,歷史的軌跡已經出現了偏差?

    按理說,錦衣衛應當是在洪武十五年,由老朱設立,用以強化皇權與監控朝野。

    可爲何此刻,錦衣衛的名字竟提前出現在了洪武九年?

    但從始至終,朱棡都沒有什麼大動作,歷史還是歷史,怎麼可能會出現如此大的偏差?

    “你三年沒回朝廷,自然不知道這件事。”

    “錦衣衛就是老爺子的儀鸞司,但儀鸞司是擺在明面上的,所以就改了個名字,這便是錦衣衛的由來。”

    “至於錦衣衛的作用,便是監察天下,監察百官,簡而言之就是爹的眼睛。”

    “但不包含你那隱龍衛之中暗殺,畢竟是監視的都是國之重臣,即便是犯了法,也得審問以後處置。”

    朱標直接將錦衣衛的作用,完完全全的告訴了朱棡。

    “原來如此。”

    朱棡心中的困惑逐漸散去,只見他若有所思地點頭,心中的疑慮找到了合理的解釋。

    確實,歷史記載的洪武十五年爲錦衣衛正式成立的年份,但這並不意味着在這之前就並不存在錦衣衛,又或者是錦衣衛的雛形。

    也許,此時的“錦衣衛”尚處於萌芽階段,作用更偏向於祕密監視朝臣。

    還未發展成後來那種集情報收集、執法與軍事行動於一體的強大機構,也未完全成爲世人印象中那般令人畏懼的“朝廷鷹犬”和“天子親軍”。

    至於朱標,作爲大明太子,能提前接觸到錦衣衛,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朱標身爲皇位的繼承者,就必須對所有可能影響皇權穩定的因素保持警惕,那錦衣衛無疑是對付潛在威脅的重要手段之一。

    “暗中監察?可那些臣子該貪還是會貪,而受苦的還是百姓,那完事以後朝廷再擦屁股,還有什麼用?”

    想通的朱棡便又是看向朱標搖了搖頭道。

    “害,這事情沒你想的這般簡單。”

    “即便是老爺子有了這雙眼睛,掌握了確鑿的證據,也不能抓人審問。”

    “畢竟要是讓那些朝臣警覺,再想挖出什麼證據,可就真是難於上青天了。”

    “那錦衣衛的作用,也就是可與可無了,所以至今爲止,老爺子都未曾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

    朱標又是輕聲嘆了口氣道。

    “兩全其美之策?”

    朱棡倒是神情玩味的轉過頭,看向朱標道:“爲什麼不問問我?”

    “嗯!你有主意?”

    聞言,朱標的眼前一亮,便是看向朱棡道:“那就別賣關子,趕緊說。”

    要是真有兩全其美的主意,還不能懲治那些貪官污吏?那他朱標可是要大開殺戒了!

    “廢話。”

    朱棡白了一眼朱標,方纔輕聲開口。

    “你不如直接將錦衣衛擺在明面上來,向朝廷宣佈設立錦衣衛,用以監察天下,監察百官。”

    “並且賦予錦衣衛特殊的職權,直接越過中書省左右丞相與六部,抓人審問一條龍,包括所有的皇親勳貴。”

    “同時設立鎮撫司,開闢詔獄,緝拿與抓捕罪臣審問,不問官職,一視同仁,全全由錦衣衛負責。”

    “皇帝直接下詔抓人入獄,完全規避與無視所有的權力,僅受制於皇權。”

    “同時,設立總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鎮撫使,由老爺子親自統帥,稱天子親軍、朝廷鷹犬。”

    “如此一來,那些貪官污吏便是無所遁形,也足以震懾不法朝臣。”

    “至於兩全其美之策,大哥,這個世上就沒有兩全其美之策,但我所策僅是爲了百姓,不爲文武百官。”

    “畢竟在我看來,權力若是不能用作於民,那便不能稱之爲權力,切莫因爲一時顧忌,讓百姓苦苦掙扎求生。”

    朱棡的眼中閃過一抹思索,便是看向朱標笑道:“須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唯有民心所向,才能不負大明,才能不負天下。”

    朱標聞言,沉默片刻,眼中閃過複雜的光芒,同時心中也是翻江倒海般的震驚。

    至於這一抹複雜,可能就是有點自卑,畢竟如此優秀的弟弟,怎麼能不自卑?

    爲什麼?

    僅僅是一席話,朱棡便是直接完善了錦衣衛的職權,而就這份能耐,恐怕老朱都不行,不然也不會愁的睡不着覺。

    但朱標心中對於錦衣衛的定義,也是愈發的清晰,畢竟朱棡說得對,錦衣衛監察百官,那爲什麼就要放在暗處?

    就怕打草驚蛇?

    難不成真就一輩子不動這些貪官污吏?

    那自然不可能。

    所以倒不如將錦衣衛放在明面上,讓那些文武百官人人自省,套上一道牢牢的枷鎖,讓他們不敢以身試法!

    同時錦衣衛的出世,也可以起到口頭警告的作用,聰明點的大臣,應該能想明白其中的緣由。

    今日警告便是最後的底線,若是還敢以身試法,挑釁大明律法,那等待他們的唯有錦衣衛的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