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這是國恥!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皖南牛二字數:2104更新時間:24/06/29 14:45:42
劉駙馬娶的是李源第九女,雖然不怎麼受寵,而且家裏母老虎管控很嚴,但是這可是拍老丈人馬屁的大好機會。
這一萬兩銀子出去,肯定能讓那位對自己刮目相看。
而且,這個真仙書友徽章,好處還是很多的嘛。
‘窈窕淑女’的衣服,她家母老虎就挺愛穿的。
感受着衆人的目光,劉駙馬心裏也是暗暗得意。
不過有人笑他敗家,也有人羨慕他。
賺大的是秦墨。
這位劉駙馬闊綽啊。
一個月就讓他無厘頭多賺了一萬兩銀子。
這個書友排行榜體系還可以繼續深挖的嘛。
見百曉生下了臺,秦墨連忙去了後臺,“老爺子,說得好,受累了!”
李源摘下面具,“痛快,這最後一章爺說的也挺爽快的,感覺圓滿了。
不過景雲吶,你還是要加快創作速度,要保持一天四更的節奏,知道不?
現在京城陸續多了挺多說書館的,雖然沒有咱們這邊人多,但是去的都是中下層的百姓,那人可多了。“
“老爺子,我忘了告訴你了,你說的那些茶樓和說書館,基本上都是我搞的,跟咱們這裏模式差不多。
但是沒咱們這邊環境好,也可以打麻將,打牌九,任何活動要是脫離了百姓,那就註定不長久的,對不對?”
李源點點頭,“也是,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就在這時,李世隆帶着高士蓮幾個人來了。
“父皇,你來這裏做什麼?”
“臭小子,朕就不能過來喝茶聽書?”李世隆哼了一聲,拜見李源後說道:“聽說你這裏日進斗金,最高一天賺了一兩萬兩,有這事兒?”
“老爺子,你看,這就盯上了。”
“這是朕跟景雲合夥開的,你也想分一杯羹?”李源哼着道:“你一個皇帝要這麼多產業做什麼,難怪你家老四偷摸着開天香院,根子就出在你這裏!”
李世隆苦笑道:“父皇,朝廷用錢的地方多着呢,這不,過兩天藩國使臣進貢,還有吐蕃也要派遣使臣進來!”
聽到這話,李源眉頭一皺,“吐蕃這時候派使臣來做什麼?走,去二樓包廂,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
來到包廂,李源說道:“都自己坐,這裏不是太極宮,隨意些!”
“謝太上皇!”竇玄齡,杜敬明,餘伯施,唐堅齊聲說道。
說實話,餘伯施也有些納悶,爲什麼今天陛下要叫他來。
唐堅就更不敢說話啦,雖然作爲鴻臚卿,但是唐堅一直是個小透明,哪有資格跟着李世隆。
坐都只敢挨着小半邊屁股。
秦墨就很隨意了,躺在搖椅裏,手裏抱着小茶壺,滋溜一聲,美滋滋。
李源也差不多,爺孫兩一個德行。
後面李世隆覺得這樣也挺舒服,就讓高士蓮也弄了個搖椅。
把幾個人都看蒙了。
“去,打幾盆泡腳水來,放點鹽,艾草,去去溼氣!”秦墨說道。
很快,下人就打來了泡腳水,高要親自給秦墨脫的鞋,“少爺,水溫合適不?”
“嘶哈!舒坦!”秦墨長出口氣,“老魏,給老爺子弄個薄毯子蓋膝蓋!”
看着李源舒服的眯眼,李世隆心裏不平衡了,“臭小子,你就不知道給朕弄個薄毯子?”
“父皇,您正值當年,沒必要!”
“那你怎麼也蓋薄毯子?”
“哦,我年輕,還要發育呢!”
李世隆鼻子都氣歪了,但是沒法子,老爺子在,他都不好罵秦墨的。
“老竇,老杜,你們兩個泡啊,還有那兩個新來的老兄弟,泡腳啊,賊舒坦!”
“你拿細鹽泡腳?知不知道這是一種犯罪?”餘伯施皺起眉頭,這半年來,京城的風雲人物,秦墨,狗見愁。
餘伯施可不怕,該刁還的刁。
“犯什麼罪了,我自己花錢買的,你這老兄做人不行,我掏錢請你泡腳,你還這麼多事!”秦墨可不慣着他,“小高,把他的腳盆撤了!”
“景雲,不得無禮,這是興安縣縣公,祕書監,朕的肱骨之臣,餘伯施!”李世隆提醒道。
“哦!”秦墨不冷不淡的應了一聲。
杜敬明,竇敬明都有些尷尬,他們的鞋都脫了,褲管都卷了起來。
唐堅默默的泡着腳,心想:“我是小透明,誰都看不見我!”
“你這什麼態度,伯施跟乃父同輩,什麼老兄,沒大沒小的。”李世隆批評道。
“父皇,沒事的,我爹不介意多個同輩的侄兒!”
“你......”
“行啦行啦,吵什麼,來茶樓喝茶,就是來消遣的,非要上綱上線嗎?”李源摘下臉上的熱毛巾,“有意思嗎?一天天的能不能讓人喘口氣了?景雲好心好意請你們泡腳,一般人過來才沒這待遇,有本事你們家裏別養家僕,事事都親力親爲,朕就相信你們不會享受!”
李源一刀扎在了他們的心裏。
餘伯施沉默了一會兒,默默的將腳浸入水中,那一瞬間,他就眯起了眼睛。
杜敬明和竇玄齡也默默放下了腳。
“哈!”
兩人不約而同的哈了一口氣。
包廂裏的氣氛異常的和諧。
秦墨都快泡睡着了,李源才道:“吐蕃多年不譴使者,怎麼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譴人過來?”
李世隆正色道:“吐蕃在邏些稱帝,這次派人過來,是交換文書的!”
什麼!
李源差點把腳盆給踢翻了,他手猛地一拍把手,怒聲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吐蕃找死!”
秦墨嚇了一跳,就看李源面帶殺氣的說道:“當年,大乾初立,匈奴南下,吐蕃趁機打劫。
朕被逼無奈,才將靖安下嫁吐蕃,這件事壓在朕心裏十幾年了。
這不僅僅是朕一個人的仇恨,是國恥!”
衆人都是坐直了身體。
“人都欺負到家門口來了,你打算怎麼做?”
“兒臣這裏有幾個對策,第一,先讓吐蕃使者進京,交涉,以不變應萬變。
第二,發兵,吐蕃迫於壓力,可能會停止稱帝,但是更大的概率是糾結匈奴。
與此同時,還要提防高句麗。
第三,做最壞的打算,三面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