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零一、天命爲性(上)

類別:玄幻奇幻 作者:荒鬥字數:2383更新時間:24/06/29 14:29:27
    天命爲性,人性爲心。

    ………

    許久,商子殷緩緩起身“多謝仙子爲我答疑。”

    一向自負的商子殷此刻遲疑起來。

    白娘善解人意,主動爲商子殷解圍“殿下若有欲言,盡可以暢所欲言。”

    她當然知道,堂堂少帝哪怕有一時困惑,也不會只爲那一時困惑特地拜訪自己。

    商子殷淡淡點頭“很抱歉。我想,瞭解大司祭這個職位。或者說是天演論,這部功法。”

    “呵。”不等白娘先開口,商子殷卻已自嘲。

    “順流而下時,天上過個流星,也想縱身追趕,也不管自己是靠船,還是靠浪。那時候就覺得,天下是在岸上,遠遠望去,伸手就能摸到。

    逆流而上,卻能學會謹慎冷靜,哪怕一個微小顛簸,也會絞盡腦汁,把所有潛在危險盡數列出。”

    “眼下我處在困境,倒也學會了謙卑。”商子殷說罷,驚覺失態,微怔剎那。

    白娘不變地保持微笑。

    這位妖國最後的大司祭,天演論在人間唯一修行者,總是溫柔的。

    如水上善。

    商子殷心生困惑,面對白娘,他總有一種訴說的衝動。

    “…傳聞,白仙子來商國,便是爲了廢去天演論。”商子殷不再顧左右而言他。

    白娘陷入一陣沉默。

    早在恍惚之間,她便覺察到商子殷此行所欲。

    或者說,自從她成爲“命運”的大巫,成爲“未來”的司祭後,身邊圍困的千萬重、逢迎的千萬層修士,皆是爲與命運相見一面。

    通過她。通過天演論。

    她是一個身份,一個象徵,一株溝通命運與人間的建木。

    ……

    看着沉默的白娘,商子殷心頭一動。

    不語含情,嬌而未羞。

    應言白娘。

    “不知殿下如何看待命運?”白娘反問。

    商子殷沉吟“不可思議。我是說,排除人們以不可思議來表達吃驚、難以相信的感情後,命運就是樸素的,不可思,不可議。”

    白娘點頭“太多修士自以爲,掌握天演論的大司祭,是理解併爲命運發聲。”

    “到我師父那一代,天演論早已不再是修煉焦點。哪怕久負盛名,也耐不住歷代大司祭超然物外,久不作爲的表現。”白娘話鋒一轉,好似捨去千里寒江,轉而描繪孤舟蓑笠之翁。

    商子殷明白,有這孤舟蓑笠,才更襯千里寒江雪。於是正襟危坐,耐心聆聽。

    “我師父一生。歷經了商末泰西文明強叩國門,諸盜霸疆爲界,列賊稱佔爲租;看到了商國內部自救不能,勢不能挽,最後孫象崛起,爆發起義;也看到了至尊嶄露頭角、革天之命。”

    “即使經歷這麼多,作爲大司祭的她,依舊沒有運用天演論,爲妖國指明任何方向、發出任何指使。”

    “無論外界怎樣變化,妖國的大司祭,都只是保持沉默。”

    “過分地沉默,令師父沒有太多事蹟傳下。除了一件事。”在談到最關鍵處,白娘看向了商子殷。

    商子殷恍然。

    “你是說,前任大司祭稽首拜見三名散修之事情?”

    這件事很出名。

    稽首是臣拜君的大禮。

    這件事能揚名四方,也是因爲前任大司祭做出此事的背景。——妖國。

    妖國可是有君主在的。

    好在當時白子墨境界突破,白詭道落後一步,一心立在修煉上。

    待白詭道桎梏破去,再回頭已是事冷物老。

    事情過去太久,白詭道也不好追究。

    “在我成爲大司祭時,師父已經垂垂老矣。她沒有選擇突破凝鼎境。”白娘開始回憶與師父的過往。

    “師父身量不高,喜歡縮坐在椅子上。雙手抱着腿,臉抵在膝蓋上,長久地坐着,不吐一言。她喜歡坐在窗戶邊。看光景。”

    “她說她從前是農村一個村姑,每年冬天家裏沒什麼東西燒了,餓到沒力氣動時,就這樣得過且過,硬挨着過日子。”

    “師父的家人都死在山裏。她也不知道是被餓獸叼走,還是滾到了溝裏沒爬出來。”說這話時候,白娘看着商子殷。

    不是單純地端詳這位少帝的面孔,也不是審視這名天才的舉止,而是平靜的與這個男人對視。

    商子殷一瞬間明白了白娘的期望,微微一顫,內心大風四起,刮鑿着胸膛。令他既難受,又激動。

    “您認爲我會是一個好的君王嗎?”商子殷自知冒昧,依舊不捨地問出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如泰山般盤亙在心頭太久了。

    他需要一個封禪征服泰山。

    而封禪,倚仗的是功績。

    此刻的商子殷沒有覺察到,他竟在向外尋求功績。

    這恰恰不是一個帝王應有的品質。——不自強。

    白娘沉默。

    這沉默就是一場陰雨。

    是千古一帝,六合一統的嬴政登泰山時遇到的陰雨。

    那雨漫天大,封禪的泰山也渺小在聯天系地的雨水裏。

    秦帝揮戈四方、拔劍掃雲的氣魄,似乎也立時沉淪了。

    商子殷不知道雨中的嬴政作何感想。

    此刻他心中五味雜陳,他連自己的想法都沒辦法理清。

    “我希望殿下是一名真正的修士。”白娘給出答案。

    商子殷接受對他來說並不理想的答案“我知道。我明白。”

    “白子墨,災民出身,族親皆歿於饑荒;您的師父,本爲村姑,無依過日,無靠度年。天下蒼生本多苦難……無論日後子殷是何身位,處何境界,都不會忘記在野之民。”商子殷向白娘給出了他的答案。

    白娘很欣慰。

    “師父一直保持着村姑的習慣,她最喜歡吃的是野菜蘸醬。最喜歡讀的,是武則天貶謫牡丹的故事。最喜歡做的事,是打理自己後院的田地。最喜歡的花,是牡丹。她甚至願意在田裏空出一片地種牡丹。”

    “師父覺得牡丹雖看着濃豔富貴,卻也是苦命人。武曌皇帝(武則天)飲酒醉後,下旨要百花開,百花便要開。牡丹不過誤了期限,就被貶洛陽。可憐牡丹也好,牡丹仙子也好,都是身不由己。”

    “跟着師父,我也濡染了養花的嗜好。不過,我喜歡茉莉。”

    “傳說茉莉最初是無香的。唐時女子胡瑞珍,本爲北方良家女。家逢安史之亂,墮入風塵,更名真娘。迫爲歌姬,守身不屈。”

    “奈何一人怎抵一世,一命怎比一命運。”

    “真娘有才,士子王蔭祥傾慕。王蔭祥屢求無果,便收買老鴇,想要留宿真娘住處。真娘以命守節,懸樑自盡。——王蔭祥後悔莫及,厚葬真娘於虎丘。”

    “傳說真娘死後,魂附於茉莉花,茉莉於是有了花香。”

    “我和師父都憐花,於是都好生養着花。”白娘不再言語,怔怔凝望空處。

    ………

    “黛玉葬花憐己,白娘養花養己。”商子殷心頭呢喃。

    「前任大司祭稽首而拜三名散修,章節出處: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