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九、民心(一)

類別:玄幻奇幻 作者:荒鬥字數:2639更新時間:24/06/29 14:29:27
    “蹉跎蒼生憑驅役,碌碌黔首託生計。

    不要蒼生方仲永,拓寬黔首咸陽路。”

    徐慶之有感而發。

    “我這是張打油還魂,做了個打油詩。讓大家見笑了。”徐慶之謙然一笑。

    錢陽雨頓時不服“怎會笑,這麼好的詩,我還想問是啥名字呢。”

    徐慶之微微沉吟“就叫《蒼生得入咸陽》吧。咸陽的文章典籍,並非人人都能看懂。可總不能人人都看不到。好東西,要分享。”

    想到自己觀法則會,修煉必速的情況,張之林喟然長嘆。

    “我還是太天才了。”

    張之林這一真情實感的發言,差點沒讓青九被花生粒噎死。

    幸好王哥兒及時遞上一碗酒。

    “太多散修爲了活着而浪費天賦,太多宗門弟子因無用功而耽誤了修煉,這我是深有體會的。”

    “卻未想到,天才是這等不近人情。不知尋常百姓家的模樣,連舊時王謝堂前的燕都不如。”青九緩過氣來,一口氣抱怨完。

    張之林第一次這般尷尬。摸了摸鼻頭。

    王哥兒吮吸指尖花生粒留下的鹽漬,隨意問道“不知前輩是他我修煉師嗎?”

    張之林淡淡點頭“煉器六品、陣法七品、丹道七品。”

    咽口水的聲音響起。

    “七品…凝鼎境……張家空樹強敵。”徐慶之感嘆道。

    “一宗一門,一派一族,總是求一個久安,求一個長治。以至於漠視對錯,不論是非。只看利益,只看當下的影響。”

    “到頭來,又怎麼可能?”身在徐門而藏鋒,名處北道宗而同塵的徐慶之,雖主張安撫千尋譜張家。

    可他到底是個重對錯的傢伙。是個經歷過不公的人物。

    “張家樹什麼,不重要。只是張兄這等天分,竟也好意思自認是尋常修士。太不厚道了!”錢陽雨毫不客氣地調侃張之林。

    張之林心緒釋然。

    氣氛一時輕快,衆人互談相笑。

    “昨個還有客人來,請我爲他說書呢。”王哥兒這時又掏出一大捧瓜子,分與衆人。

    “哦?請王哥兒說什麼?”

    正是酒酣眼熱時候,彼此之間拘謹全消。未當過捧哏的青九,也主動接起話。

    王哥兒感慨道“他啊,讓我講一講太祖的故事。”

    “哪朝的太祖?”錢陽雨頗是好奇。

    “我也這麼問的。他反問我,還能是哪朝的?”王哥兒吧唧着嘴,一口瓜子皮吐在手心。

    “他說,本朝的!”王哥兒這口瓜子皮吐的格外中氣十足,像釘子紮下掌中。——不由得輕嘶一聲。

    本朝的,太祖。

    這是把帝弒天比做了皇帝。

    將爲民請命者比做奴役天下者,恰如指黑爲白,指南稱北。

    衆人一齊輕笑。

    “本朝?——怕是糊塗了。”徐慶之冷哼。

    錢陽雨一聲不發,悶頭嗑瓜子,瓜皮散在鬍子上,也不理會。

    片刻,手中瓜子嗑個精光,才擡頭。

    見衆人都看着自己,錢陽雨便開口“我們幾個,知道皇帝是最大的土主,是天下剝削勢力的代表……”

    “但那些個散修,那些個扒開眼睛就要從牀上滾下,腳打後腦勺忙一整天,流汗一整天,今天如此,明天也是如此,甚至年復一年,一生都要如此的散修,又怎會明白這些?懂這些?”

    “我們又憑什麼要求他們懂這些?”

    “說來說去,還是因爲他們的才氣全消磨了,丟了,沒了。”

    “他們沒機會思考,所以順着樸素的感情,把領袖與皇帝混爲一談。在他們眼裏,這不都是老大,這不都是說話最好使的!”

    “他們又怎會知道,他們把驅逐剝削的人與維持剝削的人混爲一談……說到底。是他們的盲目,我們的不盡力,天下的不盡心。”錢陽雨撲掉鬍子上的零星瓜子皮,淡然定論。

    衆人聞言,又接着嗑瓜子。

    “幸而,錢公子今天找上我,不然,我怕是又久未開張,苦了我的肚皮。”王哥兒適時賣慘。

    見氣氛不再凝重,王哥兒接着感慨“雖說把至尊比做皇帝,是對至尊把天下還給天下人這一信念的大否定。”

    “可就像錢公子所說,蒼生、散修,也就是絕大數普通修士,他們是沒有思考機會的,時間久了,也就不會思考了。”

    “不會思考,自然也就不會分辨至尊與皇帝本質上的不同。他們只覺得皇帝厲害,至尊厲害,所以就將至尊稱爲太祖……”

    “蒼生的感情總是樸素的。而樸素則難免粗淺,甚至是醜陋和野蠻。”

    王哥兒緩緩起身,看着面前形容有異、俱是錦繡的衆人,緩緩折腰行禮。

    “諸位前輩是做大事的。王哥兒今天說這些,是希望前輩們日後成了大修士,高境界,萬萬不要忘了,蒼生是什麼模樣。民心又是什麼模樣。”

    “不要想當然的以爲,至少也來看一看,看一看我們這羣泥腿子平日裏都在想些什麼。不論可不可笑。”

    衆人十分驚怔。

    若說眼前,這只是王哥兒一人折腰。

    可論心底,他卻是蒼生一員。

    青九擡眼望向窗外。此刻好風有力,正吹開一片天明。

    雪停了。

    張之林心臟微滯。

    古往今來,得民心者得天下。

    多少人物,只以爲振高臂便有響應,舉大旗就有跟從?

    民心到底爲何物?且住民間人世答。

    在張之林視角,九祖是竊國大盜。

    但在仁皇省散修眼裏,九子聖軍是一個包容的軍隊。

    而他們在參與的,是一場針對妖國不義現實的討伐之戰。

    是爲了正義。

    恰如仁皇省城牆上那一句“盡四海外爲封疆,終古不用城與隍”。

    那麼,在他省眼中,與古秦省一樣,伺機而動、待價而沽的北道省,在徐慶之視角下又是怎樣的?

    在北道省散修眼中,又是如何呢?

    他們是怎樣看待遙遠卻可接觸到的一切?

    九省的民心,到底是怎樣的?

    這一刻,衆人不再向壁臆測、悶頭瞎猜,他們特別想擡起腳,到各處瞧瞧。

    錢陽雨拊掌連連。

    “我與諸位一樣,都有困惑。只是該上路,還是要上路的。不能因噎廢食,因盲裹足。”

    “歷史是由盲人走出來的,現實是由勇者闖出來的。”徐慶之贊同。

    他深有體會,大多成功立績的人,是不清楚他所行所爲的深遠意義的。

    張之林貼近青九“一起來?”

    青九並不猶豫“自然。”

    「張打油。——據傳說打油詩的由來就是此人。可自行上網查詢;故而徐慶之自稱張打油還魂。

    我一直嘗試描寫大荒不同地域的散修,用他們來託出當地的風俗人情。也一直嘗試去刻畫不同地域、不同勢力的散修,他們的心中在想什麼。

    在我觀念中,大荒這盤棋,大修士也好,高境界也罷,再狂妄地自比下棋人,也不過是棋中一子。而芸芸衆生,天下散修,卻實實在在的,是棋盤。

    沒有他們,就沒有所謂的天下。

    這大荒的模樣,可以由他人塑造、引導。

    而最後定型、穩固的,只能是大荒的所有散修。

    本章中,民間將至尊帝弒天稱爲太祖的事例,你可以當成鄙人穿越到大荒,親眼所見。

    鄙人可以保證,這確實是大荒民間縷縷風氣中的一縷。

    把開拓者、散修庇護者的至尊,比喻成裹足不前、壓迫散修的修煉皇帝,這固然是大荒謬。可也是真實存在。

    恰如王哥兒請求,諸位前輩對這種現象,應當是知道它、理解它的。只有知道並理解,才能改善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