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六、真象(上)

類別:玄幻奇幻 作者:荒鬥字數:2470更新時間:24/06/29 14:29:27
    觀象於天,觀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

    …………

    “做任何事,都應求一份真相。而生天地間,亦當求一份真象。”

    三人處在萬山青天中,木離當先開口。

    “真相。真相?”徐慶之不得其解,懷着求道之心,殷切而謙卑地表達疑問。

    思容道君符橫天淡淡一笑“那人間爲江河大海,以系託情慾之舟;此天地爲往來世界,以呈顯文明之象。”

    “所謂真象,是大荒,是整個世界的表象。”思容道君清言去塵,直點人心。

    徐慶之心下明了,喂然而嘆“看清世界的體系,亦或是運行邏輯?不求知其真相,先求知其表象?”

    木離頷首“可以這麼理解。”

    “那麼?世界的樣子,到底是怎樣的呢?”徐慶之急切追問。

    愈近更上層樓的時刻,愈是耐心無多的時候。——只要想到馬上能與那心心念念的真相有所接觸,徐慶之就無法保持平靜。

    這一霎那,木離與符橫天一齊遁入沉默中。——確確實實是遁入,是以沉默在退避。

    不待徐慶之繼續觀色,青天萬山中,一點漣漪,層層光華乍起。

    一個人緩緩來到三人面前。卻是元神狀態。

    這時,連那符橫天也不再端着身份,直身行禮。

    徐慶之雖不曉得眼前憑空踏來的修士是何等身份,卻也知不可怠慢,連忙隨二人一同行禮。

    王詡輕笑,那雙蚌珠也比不上其光華的眼睛裏,滿是得意。

    王詡甚至頑皮地唱了個喏“在下王詡,孟浪而至,還望三位原諒則個。”

    徐慶之猛然擡頭,一望王詡額前四顆肉痣,又是心驚,又是恍然。

    王詡,史稱鬼谷子。

    木離白了一眼王詡“前輩,您就別再開這種玩笑了。”

    繞是符橫天,此時也以晚輩姿態贊同道“木離所言極是。”——符橫天作爲老牌太一境,有資格直呼木離姓名。

    鬼谷子,也就是王詡哈哈一笑,接着又笑嘻嘻看向徐慶之“徐門的寧馨兒。”

    徐慶之只覺脊樑發僵,連忙謙辭“不不。前輩……”

    不允徐慶之說完,鬼谷子先一步截斷並撥轉話題“世界的樣子?——天地有萬籟,世界有萬象……”

    “且不先說我們看到的,只說徐慶之你眼裏的世界,又是怎樣的呢?”鬼谷子將問題移回徐慶之面前。

    徐慶之沉默片刻,旋即侃侃而談“寰宇之內爲天下。我道之內爲諸夏。古往今來爲華夏。”

    “八方庭閭,日月山河,寰宇之內,稱爲天下;浩浩天下,我道蕩蕩,斯道之內,堪稱諸夏;千古興亡,往來得舍,俱數風流,興而華夏。”徐慶之言語快然,若木攀蒼,自添生氣。一番快語之下,竟令聽者一併暢然。

    木離鼓掌而贊“以古鑑今,無往不利!——妙啊!妙!”

    王詡賞了木離一個白眼“提綱挈領,自需高瞻遠矚,可憑高而論,又不免過於虛浮不實。”

    “徐小子。你說的都很對。但不夠。”王詡眼底噙笑,眉梢上挑,雖是在笑,卻猶有幾分試探與考驗未消。

    徐慶之也不驚訝,更不受阻“我眼裏的天下,是文明間的交手。”

    王詡低吟,似有吃驚,復又失笑,示意徐慶之繼續說下去。

    “不需說漢代便開眼知曉西域和更西處的文明存在,只去想元朝將天下這一詞的度量擴大到何等地步,就應明白,這天下的風景,當是諸多文明並存。”徐慶之言脫其束,漸有不可控遏的態勢。

    王詡適時打斷“你看得很清楚!——真的。你與真相只差一份經歷,或是一次接觸。”

    王詡給予肯定,便將後續交與其餘二位。

    似乎揭露真相,總需要一個足夠有分量的人來做;又必因爲真相的震撼,不亞於荒誕的瞎話,無足夠威信的人,不足以令人接受真相。

    思容道君符橫天開口了。

    “天下,我們所有修士生存的這個世界,共用的是一份天道。”

    “在過去的歲月裏,天下任何一支修煉體系、修煉文明都不足以建立一個全文明共有的秩序、規矩。”

    “但在明商二代,天下衆多文明中,有一支文明突破壑壘。”

    “他們席捲了整個天下,並逐漸把控天道。——修煉資源。”

    “從商朝晚期開始,華夏便逐步落後,甚至自甘墮落。我們停滯了太久太久,以至於被世界所遺棄。”

    思容道君看向神情略顯呆滯的徐慶之,停口不再言語。

    他知道,這個年輕人需要緩一緩。

    不單單是符橫天,木離與王詡,都在緊張地觀察徐慶之。

    徐慶之算是一個喜讀史書的人。

    越是捧讀史書的人,越熱愛他的文明。越是如此的人,越是傲而自負。這樣的人,有可能過於脆弱。

    但也有可能。——無有能摧之者。

    他們希望,徐慶之,是不可摧折的君子。

    許久,徐慶之望着身前萬里縱橫的大山,還有一眼無邊的青天。

    於坦蕩天地間,得七尺釋然。倚無窮歲月邊,懷無雙慷慨“我們的歷史上,有無數追隨天下爲公的修士存在!還有一個至尊!不是嗎?他們俱爲天地不斷之脊樑。”

    “時世造就英雄,偉人扶來江山。——勢危則奮,奮起救危!”

    那些追隨、擁護、舉起至尊的修士,皆是英雄。

    一切在徐慶之眼裏,都說的通了。

    若說大荒的修煉文明曾落後於他者,曾墮入自甘腐朽的境地。那麼以南郡爲起點,以函谷關爲停滯點的那一代修士們,便是自強之君子,濟世之英雄。

    曾經在商末實錄、宗門藏書、各方史籍中看到的關於至尊征戰百年的那些記錄,那些雖稱通順,卻仍有不合與矛盾的記錄。

    都說的通了。

    木離擊掌讚歎“沒錯!沒有錯!”

    “歲月漫漫。憑功而傲侮他人的,必受折辱;失勢而卑屈己志的,實爲奴才!”

    “五萬年來,我們確實不斷挫敗過。有八王之恥、衣冠南渡。有靖康之恥、崖山宋亡。”

    “但我們,都站起來了。”木離眼波流動,飛揚不止。

    王詡擲地有聲地贊同道“道教有承負觀。前人所承善惡,亦由後人承之。今人所負好壞,亦是後人負之。講究的就是一個傳承。”

    “前人有善,自然接過來傳與後人。若前人有錯,那自是我輩來更正!”王詡揮袖蕩風、一腔磊落“若是老祖宗做錯了,就覺得自己這一代也不行,那老祖宗把你生下來做什麼?!”

    “若是老祖宗做對了,卻又讓你給抹掉、扔掉甚至是忘掉!哪還不如不生你!”

    “同樣的,自己都做不好,可是要連累後人的!”

    王詡此刻,端是有些惱火。

    徐慶之見王詡動了真情,也卸去往日儒雅姿態,隨着一起恣意豪放起來“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前人錯處甚大,便是有了功業可做!前人弊態漸萌,亦是有了功業可做!”

    在場四人,都是有些理想派。

    歷史上,成功的理想派,可叫做光武;失敗的理想派,可叫做昭烈。

    可以對理想品頭論足,卻不可否定。古來從來不缺理想的擁躉,而歷史卻不可缺去這些人。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