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二、擢升苴壤道
類別:
玄幻奇幻
作者:
荒鬥字數:2545更新時間:24/06/29 14:29:27
顧玉成等了半個月,也不見北扶臾做任何反應。
徐從龍卻是找了過來“北扶臾或許是真的有心扶持你。”
顧玉成試探道“你是說,北太守默許了我的所作所爲?”
徐從龍板着臉“不,他只是在保持最好的選擇——沉默。”
顧玉成恍然。
或許北扶臾也拿不準該如何處理裏丐幫的問題,所以選擇了沉默。
事態有變,便出聲將顧玉成推出來背鍋。
若是事態可控,那北扶臾的沉默便都是支持。
這一手進退可據,實在讓顧玉成感到歎服。
徐從龍甕聲道“我也該離開了。——靜心等着吧,顧長老,長春會若有需要,自會通知你的。”
顧玉成聞言起身相送。
徐從龍也不客氣、不婉拒,任由顧玉成相送。
顧玉成親自將徐從龍送出湖關縣。
回縣署的路上顧玉成難得不修煉,趕巧接到張壽洪的信息:“小子,以後在外可要小心點。”
顧玉成眉頭猛跳,心下覺得不妙,連忙追道“師父!你這話…什麼意思?”
張壽洪也不隱瞞“我們把這次事件的錯全推你身上了。明白?”
顧玉成麪皮一陣狂抽,許久過後,勉強接受“明白了……倒也沒太大的問題,我一直呆在縣署內修煉即可。”
張壽洪聞言直接結束通話。
看着通靈玉上的光芒消失,顧玉成不得不再次感嘆自己師父的“絕情”。
在齊溫兩家明爭暗鬥進行到如火如荼的時刻,湖關縣迎來了一段長久的平靜歲月。
前後半年時間,湖關縣的所有修士,都在一心一意的修煉。
這期間發生最大的事情,莫過於齊溫兩家建立的監察隊伍內部人員的變動。
原本人數佔極多數的溫家,在監察隊伍中徹底被齊家取代。————這個監察隊伍在湖關縣事件後,就已經建立起來。
只不過一直徒有其名。
直到兩家交手,這支隊伍的地位才不斷地被提升,最後成爲兩家的角力點。
而決定兩家成敗的,便是在這支隊伍佔據的人數。
畢竟這支隊伍最初建立起來的作用,就是用來監視溫家男婿。
若是讓齊家捏住各府長軟肋,溫家還拿什麼和齊雲海叫板。
溫家的注意力一直放在監察隊伍上,卻未想到齊雲海卻直接派人策反了衆府長。
失去衆府長撐持的溫家,自然也無力控制監察隊伍的人員調動,一時間也沒了往日威風。
至於齊家妻族的身份,又有幾人會在意呢?
四大當國歷來都是妖國皇后的孃家,但一朝天子一朝勢。
連皇親國戚也需忍耐風水輪流轉,更何況溫家。
失去了對自家府道掌控的溫家,也便淪爲失去爪牙的病虎,只能乞求齊家留情。
齊雲海也不需趕盡殺絕,見溫家恭順聽話了,便適時收手。
在形式日益敗壞的情況下,溫家不是沒有向外尋求幫助,只可惜與溫家往日表現最親近的北扶臾都置之不理,更何況其他郡守?
齊溫兩家交手的半年光陰裏,阜陽郡也沒有清閒下來。——鄭昂來往苴壤道數十次,最後將苴壤道府邸上下修士懾得人心惶惶。
苴壤道府長譚處林更是不辭而別,辭去了苴壤道府長一職。
北扶臾派人追問時,早已人去樓空。
對於譚處林的離去,北扶臾直接甩鍋,將苴壤道產生的變動,悉數甩到譚處林頭上。
對於這些,齊雲海也深究。
於是在掃清表面的障礙後,阜陽郡迎來了一件大事——擢湖關縣衆修士,升入苴壤道。
按照妖國堂廟的制度,涉及府長的事件,哪怕郡守,也不能任意罷黜、起用。
更遑論殺生予奪。
只是百年來皇位空缺,加之三大郡守這一體系的確立,使得北扶臾並不需要將苴壤道任命的消息送到中都郡,令中都郡的皇帝、當國或都事部處理。
北扶臾只需獲得齊雲海的許可。
而齊雲海本就欠北扶臾人情,北扶臾更是配合齊雲海打壓溫家,齊雲海自然不會拒絕。
湖關縣的擢升,在妖國也捲起了不小的風波。——卻是茶餘飯後的閒談風波。
妖國的修士,都說這薄野讓會被破格提拔,全賴阜陽郡心繫皇帝。——在妖國修士眼裏,湖關縣,還是以薄野讓爲主的。
而這薄野讓和顧玉成,當初在柯家武邑中,不是被妖帝青眼有加嗎?
所以北扶臾作爲妖帝忠臣,提拔受妖帝賞識的湖關縣修士,也就不難解釋了嘛!
……
由於妖帝失威已久,對於顧玉成升遷的政令,則出於阜陽一郡。
而這份政令,則由鄭昂的族中修士親自送到湖關縣。
看着面前的政令,顧玉成先是爲鄭氏修士墊付一路上的耗費,送走鄭氏修士,隨後攜薄野讓回到縣署內。
薄野讓見顧玉成正在沉吟,薄野讓問道“君侯是在擔心什麼嗎?”
顧玉成點頭“苴壤道各方勢力、修士之心如何,現在尚未可知。
而且北扶臾提拔我,也並非是單純因爲看好我。有天賦、有本事的人,可不單單我一個。”
“所以我在想,要不要把蔣雍壽四人留下?”顧玉成看着薄野讓,徵求意見。
薄野讓沉吟片刻,勸道“君侯…江湖有江湖的規矩,廟堂自然也是如此。
雖然將蔣雍壽四人留下,或許能在湖關縣佈置退路,能讓我們在苴壤道安心行事。只是這麼做……”
顧玉成嘆道“這麼做,不說北扶臾。怕是我們那些未謀面的同僚——各道府長都會指謫你我。身在苴壤道,把手伸到金鎖道,叫個什麼事啊?”
薄野讓無奈一笑“確實如此。”
顧玉成點頭“如此,只能收拾收拾,前往苴壤道了。你去安排一些。——北太守雖然給了我們一個月時間,也要儘早安排。”
薄野讓點頭退下。
十日後,薄野讓便與湖關縣衆人告別。
其實也沒什麼好告別的。
就是挽留一下抱住顧玉成與薄野讓大腿痛哭的魚刀使、巡亭吏衆修士罷了。
也沒法不哭。
縣署修士升到道府,在縣署修士眼裏,不啻於鯉魚躍龍門。
然而這等盛事,卻沒有魚刀使與巡亭吏衆修士的份兒,這怎能不叫他們痛哭。
若沒有顧玉成,薄野讓擢升苴壤道,自然要從魚刀使、巡亭吏之中尋幾人同行升入苴壤道。
可沒有顧玉成,薄野讓也不會升入苴壤道啊。
顧玉成與薄野讓好說歹說,終於算是將衆修士留在湖關縣,好歹沒讓他們抱着腿被拖出湖關縣。
薄野讓與溫雲倉看着曾經在他們眼裏千篇一律、死氣沉沉的湖關縣,看着往日得過且過的魚刀使與巡亭吏衆修士涕泗橫流,看着街道上豔羨的目光,一時恍惚失語。
彷彿昨天他們還抱怨在破舊的湖關縣裏蹉跎生命,今天轉頭就要告別熟悉的破舊,擁抱夢寐以求的繁華與陌生……
薄野讓與溫雲倉愣了許久,也未被眼前的鬧劇吵醒。
鬧了半天,顧玉成終於帶着薄野讓、溫雲倉以及蔣雍壽寥寥七人,啓程前往苴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