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七章 液晶面板產業的現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解剖老師字數:2203更新時間:24/06/29 13:59:46
    孫健繼續看空日經股指期貨,陳華敏也認同,雖然最終GDP損失還沒有出來,但從報道看,僅次於關東大地震,必將重挫日本經濟,做空機構將在日經股指期貨上大肆做空。

    一月四日投資2億港元,加了10倍槓桿,在7798點做多恆指期貨9月合約,今日恆生指數收盤價7606點,一共下跌了192點,跌幅近2.5%,半個月不到,賬面損失高達5400多萬港元!

    李東購買了1億多港元的股票,賬上損失近300萬港元。

    HTIC負責的投資資金只有5億港元。

    跌破7500點,再投資2億港元繼續做多,加10倍槓桿!

    攤低成本!

    跌破7000點,再投資5億港元繼續做多,加10倍槓桿!

    越跌越重倉!

    要玩就一票大的!

    不是衝動和盲目投資,而是重生者知道8000點以下就是低點,後面有一倍的漲幅。

    HTIC賬上還有43億多港元,還可以輕而易舉的從億美元,這就是孫健最大的底氣!

    從國內調動100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投資海外,需要外經貿部審批。

    股指期貨市場不是一般機構能玩得起的!

    按照前世的記憶,跌破8000點就是恆生指數的底部,大概因爲TCG橫空出世,上市吸走了277億多港元,產生了蝴蝶效應,也不知道恆生指數會跌倒什麼點位?但長期趨勢向上,突破萬點只是時間問題,九七迴歸前後,會漲到16000點,沒人會料到!

    重生者手裏有五家控股的上市公司,特別是TCG,還有180多億港元躺在匯豐銀行的專門賬戶上,雖然屬於全體股東的資產,但作爲控股股東、公司法人和董事長,只要有利於公司的發展需要,孫健有權調動10億港元的資金投資。

    ------

    「李總,你代表曙光通訊(鵬城)集團與劉董事長和汪總商談,人員、設備和廠房都由曙光通訊(鵬城)集團接收下來,成立鵬城曙光液晶面板研究所和鵬城曙光液晶設備有限公司,到時我過來簽字。」

    鵬城天馬公司的董事長叫劉景洪,總經理叫汪兵,TCG是第二大股東,大家是都是熟人。

    「好的,孫總!」

    曙光通訊(鵬城)集團總經理兼鵬城天馬公司董事李惠中打電話彙報。

    鵬城天馬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註銷全資附屬公司鵬城天馬液晶研究開發中心和控股公司鵬城天馬液晶設備有限公司,  投資損失110萬元。

    九二年,作爲鵬天馬公司的重要客戶,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應邀投資1935萬元參加鵬城天馬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持股1935萬股(社會法人股),佔總股本的30%,保障了手機屏和尋呼機屏的供應,互利共贏。

    將來隨着國內手機市場爆發,手機更新換代加快,孫健預感總資產只有3億多元,淨資產只有1.2億多元的鵬城天馬公司,生產的手機屏滿足不了曙光牌手機更新換代的需求,加上佔據國內五成低端服務器市場的國智牌服務器和監視器都需要配套液晶顯示器,TCG上市後,還有180多億港元躺在匯豐銀行的專門賬戶上,重生者又萌發進軍TFT-LCD的念頭。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看書,上網查資料,知曉了TFT-LCD的構成和工作原理。

    LCD是一種採用液晶爲材料的顯示器,在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會發生排列上的變化,從而影響入射光束透過液晶產生強度上的變化,這種光強度的變化,進一步通過偏光片的作用表現爲明暗的變化。

    液晶顯示器按物理結

    構分爲TN-LCD(扭曲向列型)、STN-LCD(超扭曲向列型)、DSTN(雙層超扭曲向列型)和TFT-LCD(薄膜晶體管型)。

    (薄膜晶體管)和LCD(液晶顯示)兩項基本技術,也就是由薄膜晶體管控制的液晶顯示,主要包括熒光管、導光板、偏光板、濾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和薄模晶體管等……

    同半導體產業一樣,國內液晶面板產業也是從一窮二白開始的,雖說國內投入液晶材料的研究時間並不算晚,華清大學化學系、北化等科研院所從六九年就開始嘗試,原電子工業部774廠(京城電子管廠、即京東方的前身)、770廠(潭州曙光電子管廠)、中科院713廠(豫省牧野)和滬海電子管廠等產業界先驅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入局,但由於受到設備不完善、資金不足和人才短缺等因素的制約,取得的成果甚微,國內液晶面板的產業化更是渺茫。

    直到八四年才有轉機,由中航技術進出口鵬城公司和鵬城投資管理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鵬城天馬公司從NEC購買了第一條4寸TN-LCD生產線,同時770廠通過香江從日本引入主要設備後建成7寸TN-LCD生產線,雖然都是作坊式的小規模實驗線,並不具備量產的能力,但讓國內液晶面板產業看見了曙光。

    八七年,冀省和華清大學省校合作成立了永生華清公司,成功將華清大學化學系的液晶材料研究成果產業化,國內液晶面板產業由此也迎來第一個發展期,初步形成TN-LCD產業規模,建成4寸TN-LCD生產線。

    九零年,鵬城天馬公司又引進了一條7寸TN-LCD生產線,九三年又引進一條生產線,從而奠定了其在業界的地位。

    寶島地區的LCD產業起步比韓國還早三年,七六年敬業電子引進美國休斯公司的技術、材料和設備,開始生產電子錶用的TN-LCD。

    八十年代初,夏普和愛普生先後在高雄和臺中設廠,以生產大尺寸的TN-LCD爲主。

    八六年後,寶島地區當局連續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扶植LCD產業的發展,八八年,寶島工研院幾乎與韓國三星同時開始對TFT-LCD技術的攻關。

    八八年,夏普推出了全球首臺液晶顯示器。

    ***八月,IBM與東芝宣佈成立DTI製造聯盟,雙方計劃投資1億多美元建設了一條TFT-LCD量產線。

    NEC最先於九零年八月,然後是DTI公司於九一年八月,夏普於同年的秋季,相繼開工建設各自的第一條採用基板(第一代)的液晶生產線開工,隨着更多日本大企業的參與,日本建立了從原材料供應、設備組裝,到生產製造、工藝規範一整套完整的液晶面板產業鏈體系。

    九二年,寶島碧悠電子引進美國歐利寶公司的STN-LCD技術,在新竹縣新豐鄉建廠,成爲最早涉足STN-LCD的廠商。

    九二年和九三年,南亞塑膠和中H映管分別引進英國GEC公司與東芝公司的STN-LCD技術,尤其是中H映管轉移東芝的大尺寸彩色STN-LCD後,寶島的LCD產品進入了電腦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