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心有萬一.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蟲豸字數:5290更新時間:24/06/29 13:54:20
    ……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帝王平定天下,式賴師武臣力;東閣學士、少傅趙俊臣,先平陝甘之侵寇,後定河套之故土,以致海宇安定、大振國威,克承忠勉之風,嘉茲報政,用慰顯揚之志,畀以殊榮……特封爲新成伯、世襲罔替,另賜予免死金牌一面,欽此!”

    隨着張德揚聲讀完了聖旨,太和殿內的百官們頓時是一片譁然,絕大多數人都是面現震驚。

    相較於樑輔臣的封賞,趙俊臣的賞賜算不上是多麼豐厚,甚至還有些吝嗇。

    樑輔臣被直接冊封爲忠毅侯,還晉升爲內閣次輔,金銀珍寶也賞賜了許多,而趙俊臣只是摘掉了爵位前面的“不世”二字,今後可以把爵位世襲罔替的傳承下去,但以趙俊臣的地位與功績而論,這也算不得是多麼優厚的重賞。

    不過,這是早有預料的事情,趙俊臣當初被德慶皇帝召回京城的時候,他在陝甘三邊的赫赫戰功就已經得到了嘉獎與冊封,今日的封賞只是針對趙俊臣在朝廷收復河套地區之際的廟算之功罷了;而且趙俊臣的年紀太輕,若是封賞太厚的話很快就會面臨賞無可賞的尷尬局面,無論德慶皇帝還是趙俊臣,都會竭力避免這般情況出現。

    真正讓百官們感到心中震驚的,卻是德慶皇帝賜給了趙俊臣一面免死金牌!

    其實,德慶皇帝今天要賜給趙俊臣一面免死金牌的小道消息,早就在官場之中悄悄流傳開了,但絕大多數官員都不相信德慶皇帝會對趙俊臣這般慷慨、承諾未來,大都是認爲這個消息只是謠言。

    但這一刻,百官們震驚發現,德慶皇帝竟然還真給了趙俊臣一個長遠承諾!

    百官們雖然也知道,明朝歷史上有許多重臣都被皇帝賜予過免死金牌,但這些重臣的結局大多數都算不上好,但聽到這道聖旨之後,百官們看待趙俊臣的目光,依然是悄然間發生了轉變!

    萬一,這面免死金牌當真有用呢?

    萬一,德慶皇帝是真想要給趙俊臣一個長遠承諾呢?

    萬一,趙俊臣今後將會像是周尚景一般成爲三朝老臣、權傾朝野呢?

    若是趙俊臣不再有兔死狗烹的遠患,朝野各方今後對待趙俊臣的態度,就必須要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了!

    而這種“萬一”的想法、這種悄然間的態度轉變,也正是趙俊臣所需要的。

    就這樣,在百官們的震驚目光之中,趙俊臣滿是感恩戴德的出列,答謝了德慶皇帝的封賞,又向德慶皇帝表忠心說了許多漂亮話,但他的眼神依然平靜,甚至還有些不以爲然。

    *

    封賞了趙俊臣之後,德慶皇帝又陸續嘉獎了許多位陝甘與河套戰事的有功之臣。

    排在樑輔臣與趙俊臣之後的受封功臣,卻是這段時間以來風頭最勁的關武元,他也是去年一系列戰事的最大受益者。

    自從關武元凱旋返京之後,就多次得到了德慶皇帝的召見,德慶皇帝對於關武元的形象氣質頗是印象深刻,關武元又一向是善於誇誇其談、裝腔作勢,每次說大話、吹法螺的時候總是拍得胸膛啪啪作響,也就輕易矇騙過了不懂兵事的德慶皇帝,讓德慶皇帝愈發認定關武元是一名赤膽忠心的當世名將了,自然是刻意的懷柔籠絡,頗是賞賜了關武元許多好處。

    見到德慶皇帝的這般態度,百官們也都知道關武元很快就要一飛沖天了,不僅是禁軍將領們這段時間以來爭相討好於他,“帝黨”官員們也紛紛是與關武元刻意拉近關係,還有傳言說兵部尚書王壽與關武元已經在私下裏拜了把子、結爲了異性兄弟。

    時至今日,關武元赫然已經成爲了禁軍之中的魁首人物,也成功融入了“帝黨”的核心圈子,成爲了最受德慶皇帝寵信的心腹武將。

    這般情況下,德慶皇帝封賞關武元的時候,自然是毫不吝嗇,不僅是晉升關武元爲京營大都督、負責整個北直隸的防務事宜,還冊封關武元爲右柱國、武忠伯,爵位已是不遜於趙俊臣了。

    事實上,關武元的今日封賞能有如此之厚,主要還是因爲趙俊臣前段時間爲衆位功臣爭取好處的時候,至始至終都沒有提及過關武元的名字,也就讓德慶皇帝愈發是認定關武元與趙俊臣不是一路人了,自然是放心重用。

    當關武元出列領旨的時候,也是仰頭挺胸、滿臉傲氣,一副捨我其誰的樣子,絲毫不認爲自己受之有愧。

    但偏偏,關武元的這般架勢,還當真是矇騙過了絕大多數官員,百官們只覺得關武元舉手擡足之間充滿了霸氣與自信,果然是實至名歸的一代名將。

    對於這般情況,趙俊臣一方面是樂見其成,另一方面卻又覺得有些諷刺,心情頗是複雜。

    *

    封賞了關武元之後,則是輪到了陝西巡撫章晟德。

    在陝甘與河套的戰事期間,章晟德一直是負責後勤與安民之事,也算是功不可沒,但他的過錯也有許多——不僅是參與了前任三邊總督王錚的綏靖計劃,轄區內的天水城還發生了一場民亂——最重要的是,章晟德已經成爲了趙俊臣的朋黨,也就讓德慶皇帝愈發是不喜歡他了。

    所以,德慶皇帝認爲章晟德只是“功過相抵”,並不需要特意封賞,但因爲趙俊臣的據理力爭,終究還是給了章晟德一些好處。

    這個時候,在德慶皇帝的旨意之下,章晟德被調任爲四川巡撫,並沒有提升官級品階,但四川有着“天府之國”的美譽,環境好歹要比陝西優越一些,又有川鹽整改的事情容易出政績,倒也算是一個優渥肥差。

    所以,章晟德接受德慶皇帝的封賞之際,表情間滿是歡喜之意。

    *

    章晟德之後,則是固原總兵方振山。

    這個人同樣是軍功不俗,但就像是章晟德一樣,他與趙俊臣走得太近了,不論是留在京城中樞擔任要職、還是外放到地方執掌實權,德慶皇帝皆是無法放心,索性就給方振山加封了一個正二品“上護軍”的勳位,把他調任到遼東擔任都督同知之職。

    都督同知乃是朝廷的正一品官職,擁有協助地方大員整頓軍備之權職。

    這項任命,德慶皇帝顯然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也得到了趙俊臣的贊同,雙方可謂是一拍即合。

    所謂政治就是如此,德慶皇帝想要打壓趙俊臣,趙俊臣也提防着德慶皇帝,但兩人遇到共同目標的時候,依然還會默契的攜手合作。

    在明朝九邊軍鎮之中,就要以遼東鎮耗費錢糧最多,如今已是尾大不掉之勢,德慶皇帝任命方振山爲遼東都督同知,既是限制了他的手中實權,也可以用以制衡遼東鎮總兵何宇,讓朝廷今後有機會逐步削減遼東鎮的軍費與勢力。

    最近幾年,隨着建州女真的主動請降,短時間內並不會出現太過於嚴重的邊患,遼東軍鎮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也正是朝廷出手削權的最佳時機。

    而且,方振山這個人領兵作戰的本領倒是尋常,但他討好上司、串聯同僚、拿捏下屬的手段卻是一絕,讓他負責這件事情也算是人盡其才了。

    對於德慶皇帝的封賞與任命,方振山有些不樂意,他自然是不願意去趟遼東鎮的渾水,但因爲趙俊臣的勸說與某些承諾,方振山終究還是勉爲其難的接受了。

    *

    再接下來,則是輪到了老將何漳。

    在表面上,何漳乃是趙俊臣的軍中心腹,也是趙俊臣最爲倚重的武將,而且何漳也認爲趙俊臣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平日裏對於趙俊臣可謂是馬首是瞻。

    但趙俊臣卻是清楚知道,何漳此人頗有原則,他固然是感念趙俊臣的知遇之恩,但他還是更加忠心於德慶皇帝,真到了某個關鍵時刻,何漳絕對會站在德慶皇帝的那一邊。

    所以,趙俊臣就把何漳樹立爲吸引德慶皇帝注意力的靶子,一直是態度積極的爲何漳爭取好處,而趙俊臣的這般態度也讓德慶皇帝愈發是敵視何漳,無論如何也不同意何漳執掌實權。

    最終,迫於德慶皇帝的壓力,趙俊臣“百般無奈”之下,只好是做出了“讓步”,何漳被安排到了五軍都督府、擔任後軍都督府的右都督,這是一個看似尊貴卻無實權的官位,從今往後只怕是再也沒有領兵機會了。

    不過,因爲趙俊臣在這件事情上做出了讓步,德慶皇帝的態度也是稍稍軟化了一些,同樣是在章晟德、方振山等人的任命封賞方面做出了讓步。

    可以說,章晟德、方振山等人如今還可以擁有一部分實權,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何漳的“犧牲”。

    何漳是一位愚忠臣子,向來是信奉着“雷霆雨露皆是皇恩”的道理,雖然是遺憾自己今後不能領兵作戰了,但德慶皇帝表面上並沒有虧待他,還給了他一個看似尊榮的官位,所以也就坦然接受了德慶皇帝的任命與封賞。

    *

    再隨後,西安知府吳啓凡被任命爲戶部右侍郎,這個人同樣是與趙俊臣走得太近,德慶皇帝索性就把他安排到戶部任職,戶部衙門早已是趙俊臣的後花園,再多一個吳啓凡也不會增強趙俊臣的實力。

    同樣與趙俊臣走得極近的禁軍同知張成勳,哪怕是他的軍功戰績被關武元搶走了大半,也依然是極爲耀眼,無論如何也沒有理由壓制,所以就被德慶皇帝任命爲廣西駐守總兵——廣西之地極爲偏遠,環境也是異常疾苦,境內的衛所軍隊皆是不堪一用,吃空餉與逃兵現象還要遠遠強於北方的九邊軍鎮,時不時還會遇到土司叛亂,卻是一個苦差,但他的官職總算是提升了一級,也擁有了實權與表現機會,今後也許還會更進一步的機會。

    除此之外,像是河東巡撫吳敏、河西巡撫張文輝、甘肅鎮總兵金虎原、榆林鎮總兵王源等人,所有參與了陝甘與河套戰事的文武官員,也皆是各有封賞,但他們與趙俊臣的關係並不密切,所建立的功績也不足以讓他們的地位提升太多,也就不必多提。

    *

    遇到今天這般普天同慶之日,所有人都會跟着沾光不少。

    封賞了衆位功臣之後,德慶皇帝就再次宣佈,朝中所有官員皆是賞賜一個月的俸銀,各地府縣也都有減免稅賦若干,同時是大赦天下,卻也讓許多臣民收穫了實惠。

    等到這一切都是結束之後,時間已是巳時。

    於是,今天的這場大典,也就進入了最後一個環節——所有官員皆是跟隨德慶皇帝擺駕圜丘、進行祭天大典。

    而這場祭天大典,也將是今天這場盛典的高潮。

    隨着德慶皇帝的一聲旨意,百官們魚貫涌出了太和殿,再次匯聚於午門之外。

    再等到德慶皇帝的御輦駛出皇宮,百官們也紛紛步行跟在輦車之後,向着圜丘方向而去。

    圜丘距離紫禁城並不算遠,但百官們一向是養尊處優,這段路程很快就讓他們苦不堪言。

    身爲百官之首,周尚景已經年過七十,尤其是有些堅持不住,還沒走幾步就已是沒了力氣,步伐愈發緩慢吃力。

    趙俊臣就走在周尚景的身後,發現了周尚景的異常之後,連忙是趕到周尚景的身邊、攙住了他的胳膊。

    周尚景並沒有拒絕趙俊臣的協助出力,只是苦笑搖頭道:“老了老了,還沒走幾步就已經扛不住了……唉!真是懷念當年啊,不論是攀登泰山,還是策馬奔馳,都不會覺得累,哪像是如今這般不中用……也該告老還鄉、頤養天年了,朝廷之中有俊臣這樣的後進,老夫離開的時候也能安心。”

    對於周尚景的這般說法,趙俊臣卻是完全不信,所以也就沒有迴應,只是揮手召來一名附近的宦官,吩咐道:“代我去向陛下請旨,請陛下恩准朝中老臣們同樣是乘坐車轎而行,否則只怕是他們堅持不住,說不定還會影響到今天的祭天大典。”

    這名宦官見到周尚景的吃力模樣,自然是不敢怠慢,連忙是向上通報。

    另一邊,周尚景見到趙俊臣完全沒有迴應自己,老臉上滿是意味深長。

    很快的,就見到大太監張德匆匆趕來,也帶來了德慶皇帝的旨意,宣佈所有年紀六旬以上、或是身患疾病的官員皆是可以乘坐車轎而行。

    聽到德慶皇帝的這般旨意,許多堅持不住的官員皆是鬆了一口氣,感謝了德慶皇帝的開恩之後,連忙是尋找車轎乘坐,百官隊列也頓時是出現了一些混亂。

    而張德宣佈了旨意之後,卻沒有立即返回到德慶皇帝的身邊,反倒是尋到了趙俊臣這裏,說道:“趙閣臣,陛下召你前往御輦之中談話,似乎是有事情要問。”

    趙俊臣不由是心中奇怪,不明白德慶皇帝爲何要選在這個時候召見自己,有什麼事情難道不能等到祭天大典之後再談嗎?

    帶着心中疑惑,趙俊臣也告別了周尚景,匆匆趕到了隊伍前列、登上了德慶皇帝的御輦。

    當趙俊臣進入德慶皇帝御輦的時候,只看到德慶皇帝正在把玩着趙俊臣不久前所進獻的“祥瑞”蘋果,表情間滿是嚴肅與認真,但隱隱間又有些期待之意。

    見到趙俊臣之後,德慶皇帝擡手拒絕了趙俊臣的行禮問安,然後也沒有繞圈子,直接問道:“趙愛卿,你進獻祥瑞之際所講的那個故事,可是真的?這世上當真有神仙存在?”

    趙俊臣心中一愣,沒想到德慶皇帝這般急切召見自己,竟然只是爲了自己胡編亂造的那個故事!

    趙俊臣所編造的那個故事,可謂是荒誕離奇,趙俊臣原本並不指望德慶皇帝會真的相信。

    當然,德慶皇帝表面上一定會表示相信的,畢竟這個故事有助於德慶皇帝提升威望、穩固皇權,唯一的壞處就是趙俊臣會利用這個故事與德慶皇帝綁定在一起,讓所有人往後都不敢輕易質疑趙俊臣會有不忠之心。

    然而,趙俊臣萬萬沒想到,德慶皇帝不僅是表面上相信了這個荒誕故事,心裏面竟然也是半信半疑,所以才會特意召來趙俊臣進行確認。

    但趙俊臣轉念一想,發現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無論德慶皇帝再是如何的精明多疑,也終究會受到時代與見識的限制,而且趙俊臣所進獻的“祥瑞”蘋果,也確實是超乎了這個時代人們的想象,除了神仙之說以外,也根本尋不到別的解釋。

    這般情況下,德慶皇帝固然是不敢全信趙俊臣的故事,但也不敢全然不信。

    萬一,趙俊臣的故事是真的呢?

    萬一,神仙賜下了機緣,自己卻是全然不信,豈不是白白錯過了機會?

    萬一,這世上真有神仙,那是不是意味着……長生之術也同樣存在?

    這般“萬一”的念頭,讓德慶皇帝的心情難以自制,所以就忍不住召見了趙俊臣詢問。

    見到德慶皇帝詢問之際的認真模樣,趙俊臣就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回答必然會深刻影響到德慶皇帝今後的許多想法與做法,說不定還會影響到朝局走向,念頭急轉之餘,態度也頓時是嚴肅了起來。

    然後,在德慶皇帝的期待目光之下,趙俊臣緩緩給出了答案。

    ……

    遇到了一些意外狀況,蟲子前兩天一直沒有機會回家,今天返回家裏已是晚上八點多,匆匆趕出了一章,先更後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