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方應對.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蟲豸字數:5088更新時間:24/06/29 13:54:20
    在下早朝的時候,趙俊臣派系的官員們,自左蘭山、詹善常、陳東祥、劉長安等人以下,一個個都是興高采烈紅光滿面的。【最新章節閱讀】

    西廠!西廠廠督!

    身在官場,他們自然知道這究竟意味着什麼!

    從今日起,趙俊臣雖然尚未入閣,但有了西廠的監察緝捕之權,其勢力影響,就已是足以與沈常茂、黃有容這些閣老相並肩,甚至還要猶有過之!

    而他們這些“趙黨”之人,今後在朝野之中,也終於可以橫着走了!即使是權傾朝野的首輔周尚景,又或者太子儲君朱和堉,將來怕是也不敢再隨意的針對他們。

    雖然德慶皇帝只是讓趙俊臣“暫且兼任”西廠廠督之職,但考慮到德慶皇帝對趙俊臣的寵信,而西廠又是由趙俊臣一手籌辦,任誰都知道,德慶皇帝這麼說只是爲了堵住悠悠之口,而趙俊臣這般“暫且兼任”,怕是要兼任不少年頭了。

    ………

    但與趙俊臣派系的官員不同,其他派系的朝中官員,此時看向趙俊臣的眼光,卻滿是敬畏,西廠對他們而言,幾乎就是“迫害朝野”的代名詞了,趙俊臣如今掌控西廠,又如何讓他們不心存敬畏?

    然而,無論百官?心思.綰危慮旎實劾肟頌偷詈螅碩哉鑰〕嫉惺勇奶右壞常腔故欠追拙勐5秸鑰〕忌肀擼蚩推蛺趾茫蛘鑰〕妓底鷗髦止w刂省?br />

    而面對百官恭賀。趙俊臣卻依然表現的低調異常,謙虛的向周圍官員還禮客套,不見絲毫的囂張得意的模樣。

    只是。一個人勢力影響如何,看的不是他性子是囂張還是謙虛,而是看他手中掌握着怎樣的權柄。此時的趙俊臣,即使再如何低調謙遜,百官也絲毫不敢小覷於他。

    事實上,見到趙俊臣依舊是如此的低調謙遜,趙俊臣在百官眼中的形象。反而愈加高深莫測了。

    在與心思各異的朝中百官客套應對之間,趙俊臣擡頭向着周圍看去,卻見太子一黨的衆官員們。此時正在太子朱和堉的帶領下表情沉默的疾步離開,那太子朱和堉,此時更是面沉似水,卻是看也不看趙俊臣一眼。

    而內閣首輔周尚景。亦是在自己門下官員們的擁護下。緩步向着太和殿外走去,注意到趙俊臣注視而來的目光後,表情不變,依然神色自如的向着趙俊臣點頭示意。

    接着,另兩位閣老黃有容與沈常茂,卻是不知爲何,竟是並肩來到周尚景身邊,交談了幾句後。又與周尚景一同離開了太和殿。

    看到這一幕,趙俊臣卻是下意識的眉頭微皺。

    ~~~~~~~~~~~~~~~~~~~~~~~~~~~~~~~~~~~~~~~

    隨着百官們紛紛離去。沒過多久,太和殿內,已是只剩下“趙黨”一派的官員。

    似乎知道趙俊臣接下來會很忙碌,德慶皇帝也沒有再次私下召見的意思。

    而見到再無旁人後,一衆“趙黨”官員們紛紛聚攏在趙俊臣身周左右,很多言論,也敢肆無忌憚的提出來了。

    “恭喜趙大人了,今後我們這些人,究竟該稱呼您爲趙尚書?還是廠督大人?哈哈!從今日起,咱們這些人在朝中有了大人庇護,就再也不怕誰了。”左蘭山此時笑的極爲開心,他身爲工部尚書,在趙黨之中地位最尊,說話之間也多些隨意。

    “是啊是啊,只是大人您瞞的我們好苦,自大人您病癒之後,我等就多番求見大人,但大人卻總是避而不見,只是傳來密信,讓我等稍安勿躁靜待時機,我們這些人還以爲出了什麼大事,這些日子裏可一直都在擔心呢,沒想到大事是大事,卻是件大好事啊,我等在這裏恭賀大人了。”

    戶部侍郎詹善常一向是與趙俊臣最爲親近,此時也表現的最爲激動。

    “自從當初在潞安府與大人相見,下官就一直深信,大人的前途必是不可限量,如今一看,果真如此啊!”吏部侍郎劉長安也是趕忙插嘴,卻是在提醒衆人,他雖然進入中樞時間較晚些,但卻是最先投靠趙俊臣的老人。

    那刑部侍郎李立德亦是不甘落後,開口道:“各位同僚,卻不是趙大人他有意瞞着,這次西廠祕密籌建,乃是陛下的意思,我若不是身在刑部,有些相關經驗,怕也不會比各位同僚更先知道消息的。不過,如今西廠終於重建,趙大人也榮登廠督之位,也不枉下官這些日子以來的諸般忙碌啊。”

    說話時,李立德面帶得意,這是在向衆人說明,西廠重建的事情他是早就知道,而且還出了不少力氣。

    “各位大人說的極是,這般大喜事,卻是必須要慶賀的,下官知道趙大人您喜歡那天海樓的菜餚,今日我等就在天海樓擺宴,爲大人慶賀如何?”

    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顧全則是提議慶賀,並得到周圍人的紛紛響應。

    另一邊,工部侍郎陳東祥,則抓緊機會靠到趙俊臣身邊,大聲說道:“趙大人掌管天下錢糧,如今又有了西廠之權,還有我等這些人的支持擁護,在朝中上下,已是任誰都不敢小看。要說這下一步,也就是想辦法入閣了,若是大人能夠入閣,怕就是連周尚景都要避讓大人三分了,這件事我等還要好好籌謀,爲大人盡力才是。”

    陳東祥是個極端自私之人,雖然當初趙俊臣能夠扳倒溫觀良,這個陳東祥居功至偉,但趙俊臣卻一直都對他不放心,而陳東祥本人在“趙黨”當中也不算安分,甚至揹着趙俊臣經營自己的小圈子,曾被趙俊臣敲打過幾次。

    但如今。趙俊臣有了西廠之權,勢力影響皆是大漲,這陳東祥卻再也不敢有其他心思了。此時更是在抓緊一切機會討好趙俊臣。

    而陳東祥的這番話,更是得到了一衆“趙黨”官員的熱烈歡呼響應。

    只是,看着“趙黨”衆人越說越歡,趙俊臣卻不由皺起了眉頭。

    “各位,請靜一靜。”趙俊臣雙手微壓,聲音平靜的說道:“還請聽本官一言。”

    見趙俊臣這麼說,一衆“趙黨”官員自是紛紛閉口不言。只是靜靜的看着趙俊臣,等待訓示。

    趙俊臣環視着自己身周,眼前這些官員。就是他如今在朝中的擁護與勢力,可惜都不是什麼好官清官,盡是一衆貪官奸臣,此時與趙俊臣站在一起。倒也擔得起“同流合污”四字。

    輕輕嘆息一聲。趙俊臣突然向詹善常問話道:“詹大人,你可還記得,當初溫觀良倒臺失勢那天,我曾對你說過什麼?”

    聽趙俊臣詢問,詹善常總算明白趙俊臣有些不高興了,不敢怠慢,連忙答道:“回大人,您當時曾對下官說過十字金言。即‘做事要高調,做人要低調’。雖只是寥寥十字,卻讓下官受教良多,欽佩之餘,至今都在以此時時提醒自己,不敢相忘。”

    趙俊臣mǎnyi的點了點頭,然後又向周圍官員說道:“各位同僚,這句話我當初曾向詹大人說過,今日亦是要向各位提點一下。如今我固然掌控了西廠,算是權勢大漲,但也正因爲如此,成爲了那出頭鳥,會引起朝中其他派系的敵視打壓,各位剛纔可注意到?那黃有容、沈常茂兩位閣老,竟是與首輔周尚景大人聚在了一處並一同離去了,各位大可以猜猜,他們三人如今正在談論些什麼事情?”

    見衆官員神色各異,若有所思,趙俊臣又說道:“正所謂‘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如今正當如是。咱們既然風頭正勁,態度倒不妨低調一些,謙遜一些,因爲我等權柄在手,就算再是如何的低調謙遜,也不會有人敢小看,卻也能不留把柄,引人好感,減少敵意,反之若是猖狂得意,反而會讓人看輕,甚至還會加重對我等的敵視,各位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聽趙俊臣這麼說,一衆“趙黨”官員不管心中究竟是如何想的,是真服氣還是假順從,但一時之間,皆是紛紛點頭,表示受教。

    …………

    當趙俊臣在一衆朋黨的擁護下,出了紫禁城的時候,卻發現魏槐正帶着一衆西廠的檔頭番子們,已是列隊整齊的在午門外等了多時了。

    而隨着趙俊臣出現,一衆西廠的檔頭番子,卻是毫不猶豫,齊刷刷的向着趙俊臣下跪行禮。

    “卑職見過廠督大人!”

    這些西廠的檔頭番子們,都是趙俊臣從京城上二十六衛中精挑細選的精銳禁軍,此時行禮之間,聲音剛猛,動作幹練,氣勢十足,引得正在午門外的人等紛紛注目而來。

    見慣了文官之間那文縐縐軟綿綿的行禮,初見這般軍中禮節,趙俊臣卻是別有一番感受。

    另一邊,那爲首的魏槐,亦是坐在輪椅上向着趙俊臣躬身行禮,口稱“廠督大人”。

    如今的魏槐,爲趙俊臣做事,找回了尊嚴與意義,總算多了幾分人樣,但依然神情陰鷙,讓人看着心中法寒。

    “你們這麼來了?”帶着一衆黨羽來到魏槐身前,示意衆西廠人等起身後,皺眉問道:“如今陛下這才剛剛下旨重建西廠,你們就這麼興師動衆的來到午門外,太引人注目了吧?”

    魏槐依舊神色陰沉,用他那特有的沙啞聲音,緩緩的回答道:“廠督大人,如今西廠衙門的地址已經選定搭成,靠近承天門,在千步廊西側,與那錦衣衛衙門和東廠衙門都不遠。如今西廠上下正在衙門裏等待大人訓示,卑職人等這是來爲大人帶路的。”

    “你們動作倒是夠快,不過這帶路的人也太多了吧?”皺着眉說了這麼一句後,趙俊臣又一指魏槐,向着身邊衆官員介紹道:“他叫魏槐,原錦衣衛南鎮扶司的鎮撫使,如今西廠的掌班千戶。是自己人,你們今後可與他多多親近一些。”

    只是,趙俊臣雖然說得平常。但一衆趙黨官員看着魏槐那蒼白的面色、枯瘦的身材、陰鷙的表情,好似毒蛇一般的氣質,神色之間,卻皆是有些不自然。

    不過,魏槐的這般模樣,倒是與他們想象中的西廠人員氣質很相搭。

    另一邊,聽到趙俊臣的介紹。魏槐卻是一副眼中只有趙俊臣的樣子,並沒有與眼前這些趙黨官員親近的意思,只是目光陰沉的將衆官員打量了一番。將他們的模樣記在了心裏。

    ~~~~~~~~~~~~~~~~~~~~~~~~~~~~~~~~~~~~~~~~

    卻說在紫禁城東側,有一片看着極不顯眼的建築,名叫“文淵閣”,而大明朝的內閣。就設在這裏。

    雖然建築不起眼。但在這裏,決定着朝廷大事、國家走勢,是明朝的權力核心。明朝無數官員,最大最多的夢想,其實也不過是這裏能夠有一個自己的位置。

    就在趙俊臣在一衆西廠檔頭番子的護送下前往西廠衙門的同時,內閣裏的三位閣老,周尚景、黃有容、沈常茂,也正在這裏商議着什麼。

    黃有容一邊品着手中香茗。一邊悠悠說道:“真是失算了,沒想到陛下這次竟會藉着何明滅門案的事情重建西廠。而咱們竟是沒有得到任何消息,哎,陛下他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咱們這些外朝臣子,今後的日子可不好過啊。”

    說話之間,黃有容的神色看似悠然,但雙眼卻一直偷偷瞄着首輔周尚景。

    另一邊,沈常茂卻沒有繞彎子,直接向周尚景問道:“我等這些人雖然不知道消息,但首輔大人怕是早就心中有數了吧?”

    周尚景沉默片刻後,也端起了手邊的茶盞,話鋒一轉,聲音中帶着些許蒼老與疲憊,緩緩說道:“從今往後,咱們幾個老家夥辦事,就不能再與俊臣一起了。老夫曾對俊臣寄望頗深,奈何他卻脫離不了陛下的控制,如今看似權柄愈重,但其對於皇權的依賴,卻也愈深,如今已是欲罷不能,與咱們這些老頭子,卻再也不是一路人了。”

    黃有容見周尚景發話,神色間閃過了些許安心,笑吟吟的說道:“是啊,自古以來,依附於皇權的臣子,即使能得到一時之猖狂,卻也沒幾個能落得好下場。”

    沈常茂冷哼一聲,說道:“老夫本來就沒覺得這個趙俊臣與咱們幾個是一路人,當初咱們三人與他一同爲太子設局,趙俊臣雖然也參與了最初的謀劃,但之後的具體實施,卻是沒有絲毫要加入的意思,還一個勁的給自己摘脫關係。”

    周尚景似乎不願意在這個話題上繼續深入,而是向黃有容問道:“說到給太子佈局的事,黃閣老,你那邊準備的如何了?”

    黃有容滿臉和藹無害的笑意,說道:“在老夫的人指引下,一些因爲南巡的準備事宜而流離失所甚至家破人亡的百姓,已是紛紛向着京城趕來,總數不下百人,正準備告御狀呢。”

    周尚景點了點頭,緩緩道:“那就好,正好趕上春闈會試,也不怕事情鬧不大。太子的位置之所以穩固,一是因爲有陛下的庇護,二是因爲有賢良的名聲,但經此一事,足夠動搖他的根基了。可惜何明滅門案來的不巧,效果怕是要打個折扣,不過……也足夠了。”

    ~~~~~~~~~~~~~~~~~~~~~~~~~~~~~~~~~~~~~~~

    與此同時,太子府中,太子一黨濟濟一堂,正商議着今日早朝所發生的種種事情。

    “父皇太縱容這些奸臣賊子了!”太子臉上滿是怒容:“把今科會試主考官的位置全都交給周尚景的人,這還罷了,竟然還重建了西廠,任命趙俊臣爲西廠廠督!以趙俊臣那般的小人性子,以西廠那般的狼藉名聲,父皇他這是嫌咱大明江山還不夠亂嗎?!”

    太子太師肖溫阮眉頭一皺,用顫巍巍卻滿是嚴肅的聲音說道:“太子!慎言!”

    朱和堉一愣,才發現自己的言論不妥,連忙向肖溫阮告罪,接着卻又嘆息了一聲,神色間頗爲失落。

    見朱和堉如此,肖溫阮卻有些疲憊的靠坐在太子專門爲他配置的太師椅上,緩緩說道:“太子莫要着急,今科會試給了周尚景又能如何?春闈會試每三年就有一科,僅僅今科一屆罷了,還怕那周尚景能壟斷了我朝人才不成?下次再奪回來就是了。至於西廠的事情,更不需擔心,趙俊臣固然因此而權勢大了些,但容易出錯讓人抓把柄的地方也由此而更多了。再何況,我朝西廠兩次設立,最終皆是被廢,兩任西廠廠督亦都沒有落得好下場,太子你以爲這是偶然?耐心看下去就是了。爲人君者,要有耐心,切記切記。”

    看着太子起身向自己行禮,表示受教,肖溫阮暗暗嘆息一聲。

    有些話他終究沒有明說,只是期望太子能夠自己領悟。

    德慶皇帝設立西廠,其實未必沒有爲太子考慮的意思,如今太子被朝中許多重臣所敵視,有西廠壓制,太子日後繼位才會更加保險一些。

    而且,西廠固然權大,但卻是德慶皇帝手中的力量,日後也會是太子朱和堉的力量。

    也正因爲如此,早朝上肖溫阮才會阻止太子。

    “老了,老了。”肖溫阮才說了幾句話,就已是感到身體疲憊,不由暗想道:“可惜何明老弟遇害,我的精力也大不如前,一旦再有什麼意外,以太子這般性子,又該如何是好?不過,聽說那江南才子趙山才,是何明老弟的親傳弟子,得到了何明老弟的真傳,或者……”

    ~~~~~~~~~~~~~~~~~~~~~~~~~~~~~~~~~~~~~~~~

    ps:今天蟲子這邊下雷陣雨,家裏不斷的短路停電,每每剛寫了千百字還沒來得及保存就突然停電,然後又要重寫,總之快被折騰瘋了。今天只有一個五千字章節,大家見諒!(未完待續。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