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2 飛天魔女
類別:
科幻靈異
作者:
薰香如風字數:2000更新時間:24/06/29 12:59:35
“好久不見了——漢娜!”女記者根本無法抑制心中的激動。
“哦,也沒那麼久。”真摯的情感也根本無法遮掩。女駕駛員笑道:“等我一下。”
“你先忙——”深吸一口氣,女記者急忙收拾心情。
再擡頭正對上岡瑟·文斯博士真摯的笑容:“我看過您那篇專訪,至今記憶猶新。”
“謝謝。”同樣作爲“日耳曼傑出女士”的女記者,一定採訪過“神一般的存在”的“飛天魔女”——漢娜·萊契。
漢娜·萊契(Hanna Reitsch)人稱“飛天魔女”,世界第一位直升飛機試飛員,曾打破並創造40多項飛行世界紀錄,對各種軍用飛機的駕控能力如同“神一般的存在”。同時漢娜·萊契也是希特勒的狂熱粉絲,是納粹帝國的忠實擁躉,她曾說過“如果希特勒沒有發動戰爭(犯下大屠殺罪行),他將成爲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
漢娜·萊契早年就十分喜歡飛行,後在不斷歷練中培養出良好的飛行技術,是德國第一位軍用飛機女試飛員,能駕駛各種型號的軍用飛機,讓很多男試飛員都望塵莫及。漢娜·萊契加入德國空軍之後,參與了很多危及生命的重要任務,並能夠出色完成,安然而出,因此獲得了希特勒的親自嘉獎,被授予二級鐵十字勳章和空軍上尉軍銜。1944年,她又獲頒德國有史以來唯一的女性一級鐵十字勳章,成爲一個令人欽佩的女性。
1942年,漢娜參與了世界唯一一架可使用的火箭動力飛機的試飛,在起飛過程中,飛機在短短90秒的時間裏以65度角爬升到9000米的高空,平均飛行速度達到了每小時950公里,而這強大的速度差點要了漢娜的命。
漢娜對納粹黨的擁護可謂是近乎狂熱、不畏生死,她自請建立女子空軍敢死隊,但被拒絕了。隨後,漢娜參與到自殺性武器的創建中,並親自加入由V1導彈改裝的載人自殺導彈(自殺式無人機的雛形)的試飛工作,她的許多男同事都在試飛中傷亡慘重,她卻憑藉出色的飛行技術死裏逃生。1945年4月26日,希特勒的敗局已成定勢,漢娜駕駛着戰機,穿過蘇聯軍隊的層層封鎖,來到希特勒藏身的地堡。漢娜力勸希特勒放棄自殺的決定,和她一起逃出去,但希特勒拒絕了。他寧願在地堡裏與其共存亡,也不願像懦夫一樣逃跑。“要我像個懦夫一樣逃跑,住在穀倉裏,像動物一樣睡在一堆稻草裏,最終被勝利者捕獲並像馬戲團小丑一樣四處遊行?不,絕對不可能!”這是希特勒的堅定回答(卡扎菲:混蛋啊,你是在點我嗎?)。漢娜只好受命帶領格萊姆再次穿越蘇軍密集的高射炮火力網,逃至德國海軍司令部。
戰後,漢娜被捕,被判處15個月的監禁。在獄中,她創作了第一本自傳《飛行,我的天堂(Fliegen,mein Leben)》,出獄後出版。之後,她依舊投身於自己熱愛的飛行事業中,不僅打破了很多世界紀錄,並創立了一個國際滑翔機學校。
1979年,漢娜·萊契突發心臟病離開了人世,享年67歲。也有傳聞她是服毒自殺。關於她的死因,由於沒有屍檢,真相至今不得而知。
單從飛行事業上看,漢娜·萊契無疑是當時最偉大的女飛行家,但從政治角度來看,她的確是希特勒與納粹黨的極端擁護者,誓與希特勒共生死。在戰後爭議中,漢娜依然堅定自己內心的政治信仰,經常佩帶着耀眼的鐵十字勳章出入公共場合,最後安然走到人生盡頭。
作爲二戰德國第一奇女子,最後時刻駕機營救希特勒上演單騎救主,晚年又服毒殉主,這讓漢娜·萊契註定是一位充滿爭議的傳奇女性。她以其卓越的飛行才能在二戰納粹德國備受讚賞,但她也因其忠誠於納粹黨和希特勒而飽受批評。她終生佩戴着希特勒授予的鐵十字勳章,對於納粹德國的評價,她回答道:“我本人並不想去評價一個領導的正確還是錯誤。但是,當你身處那個時代那個環境的時候,就必須要時刻準備與國家共存亡。”
當然和所有類二戰碎片時空出場的劇情人物一樣。眼前這位美麗的傳奇女試飛員漢娜·萊契,是出自《爆破死亡谷(Operation Crossbow)》的劇中人。
只不過她自己並不知道。
這裏也就看出“類現實”劇情碎片時空的重要特性。比如關於寬軌鐵路計劃的大部分史料已經被銷燬。無法證明這節直升機「飛行車廂」是不是真實存在。但這架由真實存在的FI-282原型機改造而成的B-2型防彈裝甲直升機,完全符合當時的科技線。
而且防彈玻璃也不是什麼高科技。元首專列上的梅塞德斯770K型裝甲奔馳車,車身用4毫米厚的鋼板製成,前擋風防彈玻璃有50毫米厚,輪胎是鋼絲網狀防彈車胎,後排坐墊靠背裝有防彈鋼板,地板也被加厚到4.5毫米,整車重量超過5噸,它配有一臺排量爲7655cc,直列八缸機械增壓發動機,能在2800轉速時輸出200匹馬力,此車共生產了17輛,大部分都毀於二戰,僅存3輛成爲稀世珍品。
把770K裝甲奔馳車的防彈技術平行移植到FI-282原型機,改造而成B-2型防彈裝甲直升機,技術上完全可行。也完全不複雜。
至於相應提高起飛重量,只要將BMW-Bramo Sh 14A型7缸徑向發動機160的最大馬力想辦法提升就好。這對寶馬勃蘭登堡發動機廠的機械師來說,也完全不是問題。
總之,眼前的一切都符合“類現實”的劇情要素。
“文斯博士,還有沒有驚喜?”登上“SA3軍用快速列車”「電力/柴油混動車頭」的駕駛艙前,女記者笑問。
“您要看最新型的古斯塔夫列車炮嗎?”岡瑟·文斯博士脫口而出。
“我聽說這門重達1350噸的古斯塔夫列車炮,需要4000多人配合才能開炮。”女記者也是震驚了啊:“換成K5(E)列車炮不也很好嗎?”
“不,女士、只有多拉巨炮才配得上這列‘SA3軍用快速列車’。”岡瑟·文斯博士謹慎的搖頭:“誠如元首所說,‘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