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會試
類別:
網遊競技
作者:
筆尖的夢想鄉字數:2319更新時間:24/06/29 12:23:24
二月初九,一覺醒來的歐藏華看了看外面,天微微陰沉,不算好天氣。
他拿出煮飯鍋,請號軍幫他煮一份粥,再將被切塊糕點拿了出來。
等粥被端回來後,歐藏華直接將糕點放進粥裏。
如此一來,粥也有了甜味,糕點也得到了加熱。
吃過早餐後,歐藏華將文房四寶拿出來擺好,又將卷袋攤開,做好了萬全準備。
隨着一個個考生起來,即便大家沒開口說話,各種起牀、拿東西的聲音匯聚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寂靜吵鬧’的感覺。
巳時一到,鑼聲響起,這代表會試第一場正式開始。
第一題:經義篇·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歐藏華微微一笑,這套題不難,出自《尚書·大禹謨》。
唐初十八學士之一的孔穎達就解釋過,水能灌溉、火能烹飪、金能斷割、木能興作、土能生殖、谷能養育,此乃六府循環之道,是天地自然養育萬物生靈的規律。
題不就破了麼?
可是這跟政事好像沒什麼聯繫啊!
別急,因爲《尚書·大禹謨》這篇古文之中,‘水火金木土谷,惟修’的前一句便是‘德惟善政,政在養民’。
這樣就能聯繫上了,聖人之德便是通過處理好政務,把水、火、金、木、土、谷這些事物妥善安排好不出亂子,可稱之爲‘惟修’。
當然,如果只是這麼回答,顯示不出歐藏華解元的逼格,得再添加的內容才行。
他想了想,搞個立於不敗之地的主題,那就是‘仁政’。
別管哪個時代,‘仁政’都是儒家永不放棄的追求。
遇事不決上‘仁政’,總歸不會扣分就是。
因此在最後的大結處,可以引用一下孟子的《寡人之於國也》: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縮減縮減,總結總結。
一篇上好的經義論策就此出爐。
從頭到尾檢查一遍,沒啥問題後,便可以抄錄到考卷上了。
事實上,明太祖對孟子的一些思想持有保留態度,曾經下令修訂《孟子》一書,刪除了書中一些他認爲“有問題”的內容。
但這並沒有影響孟子的地位,因爲明朝科舉必考科目《四書》之中,就有《孟子》。
第二題:四書義·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歐藏華一看,心中瞭然,這道題取自《論語·泰伯》中,孔子稱讚堯的名段。
大概是說堯這個人太偉大了,人民找不出詞來形容對他的讚美,他的功績也太卓越了。
此外,這篇《論語·泰伯》還有一個思想是‘唯天爲大,唯堯則之’。
言下之意,就是說堯是依照“天道”來治理天下的。
而“天道”可以視爲自然規律,也可以看作人類社會規律。
堯能夠把握這種規律,自然而然把它運用到天下治理上,造就了上下同心、萬民同德、社會和諧的太平盛世。
再延伸一下,也有告誡領導的意思。
優秀的領導人應該怎麼做?
應該效法天地,博愛衆人而不干涉百姓生活,讓百姓各得其所、安居樂業。
而君子要以身作則,替天行道,領悟天道,並致力於做符合天道的事情。
所以破題除了歌頌一下古之聖賢的教化之功外,還要表達自己對‘仁道修睦,天下爲公’的認可。
接着表揚一下國朝君主英明神武,相信老大會以堯爲榜樣,做一個優秀的領導人。
最後,一定要表示自己勵志輔佐君王、爲朝廷鞠躬盡瘁、爲百姓盡心盡力的決心。
要是覺得當朝皇帝實在沒啥優點誇不下口,就表揚一下他祖宗,老大實在當不了聖賢,模仿一下仁宗孝宗也是可以的嘛!
畢竟像司馬家那樣類人羣星閃耀的也不多。
在稿紙上寫寫畫畫,最後讀了一篇,沒發現什麼問題,就可以抄錄到考卷上了。
旁晚時分,這時候就能看到人生百態,有的人還在堅持,有的人在糾結,有的人跟歐藏華一樣,胸有成竹。
歐藏華中午只吃了一點糕點和曲非煙準備的熟肉幹,還不敢吃太飽,免得答題的時候想如廁。
所以現在還挺餓得,他又翻出自己的煮飯鍋,將臘肉和鹹菜攪拌在裏面,交給號軍,讓其幫忙燜一鍋熱飯。
晚上,當歐藏華躺下的時候,有人點着蠟燭還在奮鬥,也能隱隱聽到風中傳來的壓抑的哭聲。
看來第一場就有人沒發揮好啊!
歐藏華嘆了口氣,換了個方向繼續睡覺。
時間一晃即逝,二月初十早上,歐藏華用水漱了漱口,隨意搓了搓臉,讓自己精神一些。
請號軍幫忙熬個粥,接着就舉手申請如廁,在兩名號軍的陪同下,歐藏華穿過考棚來到五穀輪迴之所,首先就看到分在這個‘黃金地段’的幾位仁兄。
看得出來,他們過得很...艱難。
一個兩個臉色發綠,看到歐藏華時,眼睛都快瞪出來了。
實在不行,就三年之後再來吧!
痛快的釋放後,回到自己的小豬棚裏,粥也端過來了。
就這環境,別指望一份粥能熬多久,熟了就成。
會試第一場,歐藏華寫了三篇四書文、四篇五經文。
當二月十一號,監考官來收卷的時候,很多考生還在奮筆疾書,然後在監考官的催促下,一臉絕望的交上了考卷。
歐藏華對此沒什麼好說的,因爲坐在這個考場裏的人,就算沒考過,也能一輩子衣食無憂,同情他們還不如把時間節約出來鍛鍊身體。
於是他站了起來,在狹小的空間裏做了一套拉伸運動,聽着身上骨頭裏傳出的聲音,真是又治癒又解壓。
這一晚,風中悽慘的哭聲好像多了不少。
二月十二號早上,第二場考試繼續。
這一次考的是論、詔誥表、判語。
‘論’可以簡單理解爲議論文,雖然出題也是從四書五經中摘取,但並無規定得用八股文來答,可以自由發揮,屬於追分題。
‘詔誥表’就是詔、誥、表三合一的稱呼,簡單來說就是寫公文,要求舉人模仿上位者的言行,寫出相應的詔、誥、表,一般以漢表、唐誥、宋表爲藍本。
‘判語’可以理解爲自己對下級遞呈上來的文件所下的批語,主要考察的是舉子對《大明律》等法律條文的熟悉度。
所以會試第二場,考得就是舉人的業務能力。